□刘春阳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中国文化失语”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社会、自我和文化认同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其中文化认同是核心。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出国门”“讲好中国故事”的大背景下,如何在英语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导入中国文化,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加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使其真正服务于我国文化教育工作和现代化建设应该成为我们外语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绝不只是语文教师的责任,更是包括英语教师在内全体教师的共同责任和义务。要实现英语专业学生的双向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增强其创新思维及其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在英语语境下加强对中国文化知识的学习是现阶段英语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所以,如何提高英语师范生的中国文化输出能力,是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新的需求,新的时代要求烝需高校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进一步的改革。
2018年3月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部长通道”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传统文化进校园有三条实打实的途径:一是要覆盖到教育的各个学段,从小学贯彻到大学,此为固本工程;二是要将我们优秀传统文化融汇到教材体系当中去,这是铸魂工程;三是要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是打“底色”工程。陈部长还指出,围绕这项工作,教育部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建设好教材课程体系;二是拓展校园文化;三是加强研究阐发;四是推进国际传播。
我国的教育事业要真正的服务民族伟大复兴,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的各个学段得到覆盖就成为必须,因为“优秀传统文化里面,包含中国人怎样看待世界,怎样看待生命,包含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非常丰富的资源,阐述得很系统。如果不能把这些继承下去,在教育过程中让我们的学生了解、继承,他们的人生会发生什么呢?就会发生方向的偏离。”(陈宝生)英语师范生作为未来的中小学教师在传授英语语言文化知识,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担负起传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高校英语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加强中国文化教学,才能帮助其在未来的英语教学中完成传承文化的使命。高校作为师范生的培养单位,培养出合格教师投身于祖国教育事业,才能为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提供强力保障。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 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在以往的外语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追求语言学习材料的系统性和地道性,把学习材料的原汁原味作为第一考量,因此从专业教材资料选编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以及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都忽视了本族语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在先入为主的惯式下,英语师范生与其他英语专业学生一样,通过各门英语专业课程的学习,对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制度、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都有了一个较为系统地掌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我国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缺席,造成中国文化失语。尽管很多高校也开设了《中国文化概论》或者《大学语文》等与文化相关的课程,但普遍都是作为选修课或者公共课来上,无论是校方教务部门,还是教师或专业学生都没有给予这些课程以足够的重视。为数不少的学校对公共课学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教师走过场,学生零兴趣,与英语专业授课小班教学相比,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这种聚焦目的语文化的输入而极其忽视母语文化学习的教育教学方式,就使得我们培养出来的英语专业学生只是学会了用英语语言来表达英语国家文化,但对我们自己的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却是很低,导致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失衡。英语学习者经常会用英语的思维模式来设计自己的语言输出,这在本质上是学习者目的语文化身份的潜意识体现。英语教师在传授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利用共同的中国文化身份,借助母语文化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帮助学生减少对异域文化的陌生和排斥心理。
文化身份是社会成员对其共享文化的依附和归属,通过社群成员的言语行为和风俗习惯表现出来。高一虹教授曾指出中国英语教师作为中国文化的一员,讲授的英语代表英美文化,文化身份矛盾便由此产生。英语师范生未来应该以何种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进行二语教学实践?作为我国英语教师的母语文化,毫无疑问中国文化是他们根本的、固有的内在文化属性,同时因为是接受过系统英语语言文化培训的专业人才,英美文化属性也必然在其沟通交流中时时体现。相当一部分教师对这种双重文化身份感到困扰。实际上,这种双重文化身份如果运用得当,对于英语教师的教学工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对英语教师而言,英美文化身份是通过课堂教学和跨文化沟通交流实现,这期间就涉及持续的语码转换。由地域及环境等多种因素造成的中西文化差异,在中西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上都有着显著体现,英语教师在语言教学过程中,融入我们的传统文化,通过综合对比分析,对提高学生的英汉双语水平和文化差异的融合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任何一门语言的发展,都不可能离开对其他语言和文化的精华进行借鉴和吸收。
本土文化身份作为中国英语教师根本性的身份,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只能加强,而绝不能淡化。淡化或者忽略本有文化身份而只聚焦英语语言知识和西方文化的传授,就势必造成英语教师主体文化身份的丧失,同时也很可能造成学生的媚外的文化心理。这种做法就完全背离了我们开始英语课程教学的初衷。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双向交际能力,通过交流,一方面是将国外的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引进来,另一方面就是把中国文化介绍出去,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据笔者调查,各个学段的英语教学都没有普遍实现这一目标。就大学英语专业教学层面来看,由于课堂上我们只重视对目标语言及其文化的学习,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用英语来表达和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致使很多学生虽然通过了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但却无法用英语介绍我们文学经典的基本内容。很多人在与国际友人交流时,无法展示来自文化大国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
英语师范生在学习第二语言并利用其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必然受到英美文化影响,感受其文化适应,最终达到适应,逐步获得目的语文化身份。他们的英语文化水平虽难以与英语本族语者相媲美,但与一般的英语学习者相比较,则要高出许多。作为英语语言文化的传播和讲授者,他们所持有的双重文化身份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主体身份和担当英美文化传播者的异域文化身份的结合体。所有人类的优秀文化都具有相互包容、相互吸纳的优点。对目的语文化的认同和适应不等于就要放弃自己民族文化。具体到英语课堂教学,就是英语教师既要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要注重西方文化的传授和吸收。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加强中国文化教学,通过对比参照,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客观的学习英语国家文化,提升语言学习兴趣,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大增强。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中国经济国际化水平的进一步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学习兴趣,作为英语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我们的文化予以传承和宣传。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改变目前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民族文化近乎失语的现状,改变教学理念、强化中西文化的融合教育就势在必行。换言之,就是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导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口语、听力等课程中增加文化教学项目,将文化教学有效地融入英语师范生培养的全过程。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如果继续把重心放在西方文化的引入和介绍上,忽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学生的价值观很可能呈现出西化的趋势,同时造成英语专业学生严重文化失语问题,缺乏文化自信。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要做的是改变观念,树立文化平等意识,将培养学生的双向文化交际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双向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就是要把中西文化的融合教育作为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点,充分利用民族文化对目的语文化学习的促进作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引入中国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引导学生树立文化平等价值观。
提高英语师范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纠正人才培养过程中“民族文化失语”现象,英语教育专业教师们自身文化水平的提高必须作为首要工作予以解决。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执行者,英语专业教师必须掌握足够的民族文化知识和相应的英语表达能力。但实际情况是,我们众多的教师在其自身学习阶段,因为当时的专业课程设置中,缺乏必要的中国文化教育,因此他们自身的文化修养和英语表达不能有效满足目前的文化教学任务。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非常必要组织教师定期参加一些有关中国文化的讲座和培训,强化教师中国文化意识和文化自觉性。教师可以通过慕课、微课等网络学习方式和阅读民族文化经典译著等方式,提升自身中国文化知识英语表达水平和文化素养。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过导入中国文化观念,用英语语言介绍中国文化,营造中国文化学习氛围,培养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事实上,调查问卷显示95%以上学生都赞同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教学,这充分说明学生对中西文化融合教育有其内在需求。我们课题实证研究也发现,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入中国文化教学,课堂氛围非常活跃。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指引作用,因此必须在充分调研、客观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精心设置课程,做到与时俱进,积极适应中国文化走出去大格局。具体到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来说,就是要矫正“一边倒”的单向交际培养现状,重视中西文化融合教育,引入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英语表达教学贯穿到教学的各个层面,培养学生的文化多元意识,帮助学生构建双重文化身份。通过独立设置中国文化课程,可以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更加优化地培养学生民族文化传承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