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杰
(中共蓬莱市委党校,山东 蓬莱 2656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1]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我们必须扎实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为奋进新时代提供强有力的思想舆论保证和良好精神文化条件。
当今社会,信息传播既有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也有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等多种终端完成信息接收和发送,实现了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均可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特别是现代传媒异军突起,上网浏览信息更加便捷。“两微一端”成为很多中国人了解新闻时事的第一信息源,微信使上网浏览更加便捷,表达意见的门槛降低,受众面更加扩大;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影响力更强,传播环境更为复杂,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
网络环境下人们获得了话语权、表达利益诉求和民主诉求的渠道和机会增多,但却随之而生出许多网络乱象,挑衅公众的良知和正义感,破坏社会秩序。比如近日有些“精日”分子不顾及人民的感情,有的穿仿制的二战日本军服在南京紫金山抗战碉堡前拍照;有的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拍发泄视频并在微信群中发布“南京杀三十万太少”等言论,引发网友的愤慨;还有的网络大V和网民,为了求关注,博眼球,肆意黑化、丑化、矮化伟人、英雄,故意歪曲中国的历史、党的历史、军队的历史,毒害社会环境,弱化中国社会的发展成果,放大社会阴暗面。任意进行人肉搜索侵犯他人隐私,发表污言秽语进行网络暴力,无视真相肆意转发谣言蛊惑人心。越是极端的意见和情绪化的信息,传播的越流行。
随着社会转型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和追求越来越多样化。中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还有东正教、一些少数民族特有的宗教和地区性的民间信仰等多种宗教与马克思主义信仰并存。根据2016年10月发布的《中国的宗教和宗教信仰自由状况白皮书》所统计,当前,各种宗教信仰的人数,佛教大约17万人,道教是发源于中国的宗教,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影响,信教人数难以统计,现有住庙道士、道姑6 000余人,中国基督教徒约650万人,中国天主教徒近400万,尽管与信仰马克思主义的8 900多万党员相比,信仰各种宗教的比例很低,信仰宗教的人数在不断增长,尤其是信仰基督教的人数增长迅速。虽然宗教宣扬自由、平等、博爱、向善等思想,但是一个祈求神灵菩萨为救世主的社会就不可能真心实意地把中国共产党当作我们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虚无的教义模糊国家的地域,势必会冲淡爱国主义的主题。[2]
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内先后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教育。再加上基层组织定期组织的三会一课,不断向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教育和灌输。可以说,近几年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教育确实在踏实有序的展开,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干部进行大规模的培训,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与此相对的是,对体制外的群众来说,对广大群众的宣传教育却相对弱了一些,在某些地方甚至产生了“真空”和“盲区”。这些“真空”和“盲区”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必然会占领。所以,我们要加快主流意识形态在群众的传播。
虽然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人群比例在我们国家是占大多数的,但是现实中有一个很尖锐的问题是,这些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人,对自己的信仰的忠诚、虔诚度是多少?是不是真正的信奉。相比较那些信仰宗教的,这些人对自己的信仰是非常信服的。一些没上过几天学,不认识几个字的人,能够把整部《圣经》读下来,甚至很多章节能够熟练的背诵;在公交车上、在公园等很多公共场合,经常能看到教徒主动向周围的人宣传自己的宗教思想;基督教徒每个星期做礼拜,教徒们都是雷打不动的参加,而这其中并没有组织的约束。相对比这些虔诚的宗教教徒来说,现实中有些党员,虽然在组织上入了党,但在思想上并没有真正入党,对共产主义的前途没有信心,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相差很远,往往都是被动的。因此,如何让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真正对自己的信仰信服、虔诚,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社会主义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中国共产党是为咱老百姓服务的,这是建国以来人们头脑里的共识。革命年代的艰苦环境下,无需过多强调,我们的党员、官兵都能正确地认识到与群众搞好关系的重要性,自觉地为群众服务。但是到了和平年代,没有了战争的威胁,一些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就不自觉地淡化,“四风问题”突出,伤害了群众的感情,严重影响了我们党在群众的形象,造成我们宣传的理论、宗旨跟现实是两张皮,因此,对于我们所宣传的思想,在老百姓心里就会大打折扣。
理论宣传的大众性、针对性、层次性要体现在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应该采用不同的语言及方式。比如对大学生,可以讲的深一点,理论性强一点,用理论话语;而对人民群众,就要讲的通俗易懂,用生活话语。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宣传没有贴近人们的生活,理论性较强,概念化的东西较多,比较机械枯燥,听众难以入耳入心。宣传内容还是以文件宣讲为主,更多地停留在浅显的政治层面,没有真正深入到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权利和情感之中。除了内容不吸引人,方式方法也无法引人入胜,宣传方式仍然主要是以讲授式为主,缺乏创新。
媒体应该承担起正确舆论导向的责任,引导公众以理性平和的心态对待社会现象的责任,但是现在有些媒体为了流量,争夺受众却忽视了社会责任。一是热衷于“负面报道”,用“放大镜”观察社会问题,把一些个体事件放大为普遍现象,把一些苗头性问题夸大为社会危机;二是热衷于关注“名人”“明星”“话题人物”。一个王宝强离婚案持续成为报道热点,而为国家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国家领导人、科学家却极少关注报道。媒体负效能过剩,正效能缺位,客观上纵容了舆论乱象,冲击了社会主流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现在的许多青年,生活于国家经济飞速发展时期,从小生活无忧,无须奋斗就能过上舒适的生活。因此,一些人精神空虚,理想信念缺乏,人生没有目标,精神上没有寄托,没有责任感,呈现着非常浮躁的情绪。再加上现在发表意见的网络门槛低,一些道德素质差,法制观念淡薄的网民,缺乏诚信、理性、自律、自制,往往就会将网络作为情感宣泄的垃圾场和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工具,在网上任意发泄不满情绪。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各地党委要充分认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按照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切实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一是要明确目标任务,确定工作方法和措施,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纳入领导干部考核和工作绩效考核范围,及时督查推动。二是要加大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经费的投入,特别是基层政府要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保证用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资金投入逐年增长。
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和引导,是当前必须补的一堂课。社会的进步需要全体人民素质的提高。但是当前人民群众中存在的国家观念和集体观念淡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盛行,斤斤计较、人际关系日渐疏离等问题,与深入群众宣传,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少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要加大对群众宣传教育的力度。
当前宣传工作一方面对群众的宣传教育薄弱,另一方面,如何调动群众接受宣传教育的积极性,也是做好宣传工作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宣传工作要精准到位,符合群众的需求;宣传形式要有创新性,多样、新颖。
3.2.1 加强宣传工作的精准化。
这种精准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宣传内容的精准化,二是宣传队伍的精准化。
首先要实现宣传内容的精准化。宣传内容的精准化体现在所宣传的知识内容要与群众的需求相吻合。据了解,现在农村信仰基督教的人数在不断增加,而这其中老年人信教的增加的更多。他们之所以信教,一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的下降,许多病痛开始显现,这些病痛可能靠药物已经无法缓解;二是很多老年人无所事事精神空虚,而孩子们忙于生计无法在亲情上给以满足时,他们就把目光投向了宗教,因为基督教告诉他,只要你一心向善,信仰耶稣,耶稣就能替你承受这些病痛,所以尽管病情可能没有任何好转,但是从心理上他们的压力减少了。正是因为宗教满足了他们的情感和心理需求,所以人们才会更容易接受这种信仰或理论。像一些惠民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制度,要让群众真正了解国家在这方面究竟给予群众哪些优惠和补贴,这样就可以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实惠,进而提升对党和国家政策、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其次要建立一支“精准化”的宣传队伍。思想文化宣传工作的精准化要求针对不同的宣传内容和宣传目的,建立多层面的理论宣讲人才库。这就要求不断加大从国家机关、党校、高校以及企事业单位中选拔宣讲人才的力度,还要培养政经文法农技等各个领域专业人士,汇总集中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作为宣讲员。
3.2.2 创新宣传的方式方法和渠道。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个矛盾的现象:一些群众反映政府对群众的宣传不重视,但是真正组织起来让群众来接受宣传时,很多人却不愿意参加。所以,如何让群众走出家门,积极主动接受宣传教育,是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这就涉及宣传方式方法的创新性和吸引力。在宣传语言上要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也就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生活话语来表达党的理论政策。在宣传内容上,应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要善于从身边取材,关注身边令人感动的好人好事,发现与弘扬真善美。最好是采用本地区群众中发生的典型案例作为内容,这样更具有警示、启发意义。在宣传方式上,可以采用小品、相声、歌舞表演等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宣传,甚至可以考虑最大程度上让群众参与进来,由群众来表演,更能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3.3.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性的社会思潮。
一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要有持续性。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向西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西方国家在这方面是很下功夫的,虽然执政的党派不断更换,各领风骚四五年,但他们的价值理念保持着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司法行政行为等都置于核心价值理念的统摄之下”。我们学习西方也应该把各项工作都纳入到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中,接受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二是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上,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融入群众生活中去。要把看得见的宣传和看不见的宣传结合起来,要让“百姓日用而不知”;三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地位的同时,对其他社会思潮,比如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实质、隐蔽性、欺骗性讲清楚,廓清人们的思想。
3.3.2 提高群众的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
当今社会出现的很多问题都跟人们的道德素质有关。提升群众的道德素质,除了加强“四德”宣传教育外,还要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法律是道德的保障,要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明确对失德行为的惩戒措施。特别是要加强相关立法,要依法加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失德行为的整治。经过多年的法制宣传,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相比较人们维权意识的提高,人们的守法意识却相对滞后,所以要加大对群众守法意识的普及。最后,还要完善诚信体系建设,在宣传中让广大群众明白诚信与自身利益的密切关系,靠法治和制度等外力的约束作用来促进道德的提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把握蕴含其中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不断增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