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部编版低年段语文教科书插图的特点及教学中的运用

2019-02-20 04:02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中心小学
师道(教研) 2019年11期
关键词:年段教科书人教版

文/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中心小学

由于科技发展,信息资源的丰富,“读图时代”来临,插图的作用得到更多重视。低年段学生刚开始系统地学习语文知识,抽象思维能力不足,主要依靠形象思维进行学习,插图对于他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资源。

2016版部编版教科书致力于构建基于儿童本位、开放、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教科书插图经编写者精心编排与绘制,与文字相得益彰。插图融入时代元素,贴近学生生活,同时还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审美渗透。这是部编版教科书插图在2001版人教版教科书插图的基础上做出的变革,并形成了它的特点。

一、文字与图片的融合

部编版语文教科书与原人教版语文教科书相比,尺寸变为16开的大开本,插图在课本中的比例得到提高,插图的位置分布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编者通过插图的位置分布的改变,使文字与图片的紧密融合,进一步强调了插图的作用。人教版插图多采用三位分布、对角分布,插图多采用中规中矩的图框以便于排版,但却显得刻板,文字与插图有着明显的边界;而部编版插图的排版方式更加多样,并有所创新,更符合儿童的视觉观察。

部编版教科书插图多采用背景分布,将图与文进行很好的融合,两者合为一体,插图表达了文字的意义,文字描绘了插图的内容,并且少了“框”的局限使插图变得灵动。通版插图更是部编版教科书的布局突破,插图铺满两页,因为装订的分割看似两幅图,但图片联系密切,更像是以全页为整个画纸,图片的边沿进行了颜色淡化处理,使画面变得柔和,更加符合儿童的审美要求;将课文融入画面,两页中的两幅插图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使教科书充满艺术性。

二、传统与审美的体现

部编版语文教科书插入了更多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水墨画以及视觉元素。其中,部编版低年段古诗的课文插图均选用中国传统水墨画,与2001版人教版相比数量上有所增加。一年级下册的《小池》,同一首古诗,在两版教材中有不一样的配图,营造了不一样的意境。原人教版插图风格写实,线条细致,对青草的纹路、泥土的痕迹、蜻蜓的触角都进行了细节描绘。部编教材采用的是充满诗意的水墨画,轻描淡写,简单笔画勾勒出荷叶、蜻蜓,配上淡淡的墨色,形成“诗情画意”。中国传统水墨画,善于营造诗意及唯美的意境,别有一番“墨韵”,文与图相配,传达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

除了插图风格中国化外,还添加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如“剪纸”“窗花”传统手工艺、“马褂”“蒲扇”民族服饰和“京剧”民族国粹等都进入了教材的插画。用插图展示出中国传统艺术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这是编者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们进行中国特色的美学教育,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三、童趣与细节的结合

部编版教科书插图从儿童本位出发,通过各种细节展示贴近生活实际的童真童趣。

一是部编版教科书插图从细节处再现时代生活。原人教版教科书从2001年开始使用,已经有15年。时代在不断地变化,插图中的一些事物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部编版教科书插图摒除了与时代不相符合的图片,使图片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场景。从家到校,从人到景,细节之处都是时代的背景。图中人物的活动都是再现儿童活动的场景。例如:一年级上册《影子》一文中的两幅插图,用漫画式的人物向学生展示了影子的存在。第一幅图描绘的是孩子们在欢乐地跳房子,黑黑的影子就如小黑狗;第二幅图描绘的是刺激地轮滑游戏,孩子们身旁的影子紧紧跟随。这两幅图再现的都是孩子们所熟悉的活动,有农村孩子所熟悉的跳房子,有城市孩子所热衷的轮滑,引起了孩子们的共鸣。

二是部编版教科书从细节出发绘制了一个个吸引学生的图像。插图中最为生动活泼的就是图画中的人物、动物,他们形象生动,活泼可爱,深深地吸引着低年段的学生。两套教材在人物形象的绘制上有着明显的区别。人教版的人物保持的仍是写实风格。无论是身材比例,还是表情动作,尽管绘制细致,却难以吸引孩子。部编版教科书插图绘制的人物基于人物原型,进行夸张变形的角色设计,结合儿童生活认知的种种细节,塑造处形象鲜明有趣的人物。如《小猴子下山》中的小猴子,部编版的小猴子头大身短,穿着黄色T,伸手、迈步去追兔子。在孩子们眼中,它不仅仅是一个可爱、活泼的人物,更是在公园里追逐玩耍的自身。

四、思考与对话的进行

部编版教科书注重从多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一点在教科书插图中得到体现。部编版教科书通过配图练习激发低年段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部编版教科书的一大特点是给课后练习配上了大量的插图,进一步加强了插图的功能。编者充分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心理认知,真正做到从儿童本位出发,在课后练习中插入丰富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进行想象、促使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如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小蜗牛》课后练习中的借图猜字,《语文园地七》看图写词语,《项链》课后练习借助图片练说话……部编版教科书版面扩大,使得插图能够有更大的空间去发挥作用,这些都是原人教版所没有办法做到的。

部编版教材不仅仅利用文本与学生进行对话,插图也成为对话的媒介。部编版教材通过展示实际物品并配以对话框的形式,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如一年级下《语文园地三》中的查字典,通过字典图片,添加放大镜,引导学生结合文字进行学习。部编版插图人物注重与读者的对话,极具动感的动作、夸张的表情,犹如在鼓励学生与插图与文本进行思考及对话。如《四个太阳》一文,两种不同的教科书所配插图的人物形象就有所不同。部编版的插图更突显了人物及最后一幅等待涂色的“春天的太阳”,人物由原来的面对图片转为面对读者,将人物与读者进行对话,鼓励读者思考“春天的太阳应该画什么颜色”?

从以上几点来看,教科书插图正处于一个持续不断向前发展的时期。部编版语文教科书插图既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又关注儿童的心理认知的发展、并且紧跟社会时代发展的脚步,进一步肯定了图文并茂的形式,凸显了教科书插图重要地位。

目前,针对课文插图,部编版教师参考用书进行了解读,并提出了教学运用指导,并鼓励教师遵从儿童的认知心理,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留心生活。因而,教师应该重视插图的在教学中的功能,备课过程中结合文本对插图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要对教材插图进行利用,更要结合教学实际、学生学情对插图资源进行开发补充,以求通过图片与文字之间信息的循环转化,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插图进行合理运用。

一是了解学生的知识盲点进行图片补充。低年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对书本中出现的事物茫然不知何物,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图片进行补充,通过直观的图像帮助学生克服难关。如《小池》中“浮萍一道开”中的“浮萍”;《曹冲称象》中的“秤”……许多学生并没有见过“浮萍”“秤”,课文插图中也没清晰展示,因此影响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学情补充合适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太空生活趣事多》鼓励学生进行资料收集,对缺失的插图进行补充。

二是通过对插图进行标注识记课文知识。低年段识字量较少,记录课堂笔记会浪费太多课堂时间,并且略显枯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插图为媒介,在插图中对课文中的陌生词语、丰富信息进行标注。《传统节日》《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两篇课文信息量都较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插图进行标注,找出一一对应的事物。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的课文插图找到“北斗七星”“积雪”等,除了标注出课文词语,还可以尝试标注方向。这种方法以教材插图为载体,进行标注,实现“图文对照”理解课文。

三是借助插图学习写作方法。低年段的学生词汇积累少,面对眼中所见的信息不懂如何表达具体,更难以用文字进行表达。学生需要循序渐进地学习如何描写。教材中的课文与插图就可以很好地为学生提供范例。《小猴子下山》图文对应,一段附一图,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看图学习小猴子的动作及对几种水果的描写。《青蛙卖泥塘》中可以让学生找出与第二幅图对应的句段,学习对图片中多种事物的有序描写。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指导,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词语,掌握方法。

教科书插图成为教与学的重要的、便捷的资源,也是低年级学生所喜欢的资源。观察插图、运用插图,能够实现插图与文字之间的信息转换。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重视插图与课文内容的关系、并在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教科书插图,甚至可以和学生一起对插图资源进行开发补充。通过各种方法激发低年段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年段教科书人教版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小学低年段口语交际训练之我见
对农村小学高年段读写结合教学的思考
农村低年段童话体写话教学探究
把握年段特点 做好班级管理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藏起来的教科书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