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五华县高级中学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让古诗词教学受到诗词滋润,应努力在每一个课堂中孕育出古诗词的心境,进行古诗词教学的设计,让学生带着古诗词的心境走进教材,在与教材的对话中获得美的情操,培育美的心境,加强高中生对古诗词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研究表明,对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人的智能便会得到充分的激发。高中语文课本所选的古诗词篇目,或记人叙事,或抒怀说理,均为历代名家之精品,其中蕴含的自然美、人文美、音韵美,与现代文相距甚远。高中生要想在古诗词中汲取精华,达到审美目的,更好地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唯有反复诵读古诗词,培养浓厚兴趣。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反复诵读往往比单纯地讲解更细致入微,让口耳开放起来,让心灵开放起来,更感人至深,了然于胸、溢于言表,心领神会,才能为作品所感染直至爱不释手,获得极大满足。李白诗歌《蜀道难》,诗歌开篇“噫吁嘘!危乎高哉!”连用几个语气助词,为蜀道高危的感叹奠定了豪放的基调。学生只有高亢地反复诵读才能体会其语言气势,获得一种诗歌情感,进入诗境,获得诗歌艺术美的感染。教师可以通过生动优美的语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趣味化的教学设计来培养学生反复诵读古诗词的浓厚兴趣。
节奏,是音节跟随句式长短、句意变化交替组合而产生的语感。我国古诗词有其独特的韵律之美,平仄、节奏、用韵都有规定。诵读多以节奏为重,辅以快慢、轻重、缓急,可根据诗词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变化来进行处理,体现诗词的意境。在教学实践中,我首先让学生将诗词的节奏划分好,然后进行初读。例如:杜甫的一首诗《春望》,学生可先按照五言二三节奏划分,诗句中的“山河”“城春”“惊心”“家书”“白头”均为平声,双平之中后平可引而诵之;“月”是入声字,促音。即: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经过一系列的平调诵读,学生均能够清晰通过字词把握诗词,感悟传统诗词韵律。
此外,诵读时还应该注重停连,停连是指诵读作品时气息的中断和延续,在七言绝句中一般划分为三个语节。古诗词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和谐的的韵律,绝句、律诗、词、曲大多是一韵到底,所以在诵读时,要注意韵脚的表达,平仄对应,才能使节奏鲜明,让人感觉到音韵动听。古诗词大多为格律诗,在诵读这些作品时不能拘泥于格律要求,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如“千里江陵一日还”与“夜半钟声到客船”都是七言律诗,两句的韵脚、平仄都相同,但前一句表现的是欢快的心情,后一句表现的是夜深人静的感觉,在诵读时应该进行不同的处理。
古诗词意境深远,需要我们反复诵读才能够领悟诗词中的美。丰富诵读形式,更能够让学生发现诵读的美,为诵读效果增光添彩。常见的诵读形式有四种:跟诵、独诵、对诵、合诵。首先,跟诵是指学生在形式多样的倾听感受中获得诵读能力,并发挥各自的特长,声情并茂地跟着诵读。教师的范读,可以滋润如细流、涓涓绵绵,给学生一种雨润禾苗般的纤浓美;可以奔涌似高山流水、飞流直下,给学生一种多姿多态的飞动美;可以澎湃如江流、气势磅礴,给学生一种激越雄壮的豪放美。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教师或音视频的范读能帮助学生解决字词难题,整体把握词内容,并将学生带入一种雄伟的意境,体悟作者虽壮志未酬却又无比乐观的情怀,还能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引导学生感悟词中蕴涵的文字美、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其次,独诵是指独自诵读,这种诵读形式可以展现诵读者的个人风采,大部分的文学作品都可以独诵,但是表达个人心绪的作品更加适合。一千个学生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进行鉴赏时要与其他作品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同学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诵读探讨。反复诵读并不意味着过度解读,在诵读作品时、我们可以根据作品中意象的特点、意境的变化,采用不同的审美鉴赏方法。在篇幅短小的古诗词中出现的常见的意象,就可以将意象接连起来,从而感悟到诗中的意境及诗人的情感。
总之,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必须树立为发展学生智力、能力而教学的观念,坚持诵读教学,认真指导,持之以恒,引领高中生更深刻地传承民族文化,理解古诗词的博大精深,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和自身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