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若曦
合肥市木兰村是安徽省生态村、合肥市第一批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合肥市十镇百村示范村,位于肥西县三河镇东北部,巢湖西岸,依水傍湖,距合肥滨湖新区8公里,现有住户860户,人口3250人,村域面积4.7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200亩,水面1500亩。该村为典型的皖中“鱼米之乡”,以水产养殖、捕捞、优质粮油种植为主导产业。木兰村同时位于城市与乡村过渡地带的城乡接合部,既具有广大乡村地区特有的民俗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田园风貌,又具有享受城市现代文明辐射带来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
合肥市木兰村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被城镇化,乡村发展空间受限。在过去30年间,合肥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快速扩张,木兰村村庄面积大为减少。二是被边缘化,乡村产业链聚性薄弱。三是被破碎化,乡村特色缺失。
木兰村经历了乡村组合阶段、城乡互动阶段,现在正向城乡共生体转型。
一是组合空间强调共生对接。在空间上采取乡村组合布局模式,强调木兰村各片区连点串线成面。“点”应深入挖掘木兰村内的资源特色,强调在区域中的定位。东部斌峰片区现状地形特征为地形较为平整,以种植业为主定位为田园乡村风貌区,集聚了设施农业示范区,种苗培育区等多种功能区;中部木兰片区现状主要资源为水产养殖,规划针对资源禀赋,定位北部片区以“水产养殖”为主要特色,形成以水产养殖区、生态农业基地等为主要功能的自然村落;西部沿湖片区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烟波浩渺的巢湖,阡陌交错的水网,定位西部片区为“配套旅游区”,设置水上旅游服务基地,配套相应服务设施。“线”是加强村内联系的纽带,利用村内自然交错的水网,通过绿道网络、“村村通”公共交通等强化联系,实现整体发展。“面”是对木兰村划定的不同片区实施差异化发展,同时,加强周边区域同类乡村发展联系,如建立具有特色的环巢湖乡村群落,形成合肥市区域内边缘乡村发展典范,并对周边产生有效辐射带动。
二是组合资源,促进村庄片区的共生整合。在整合路径上,应强调硬性资源共生共享,软性资源求同存异。对于硬性资源,由于村庄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在资源整合时应优先共享木兰、斌峰、沿湖3个片区内农业基础设施的配置,开展农机共享、物流共享、仓储共享服务,发展效益高、功能多、环境美的现代化农业产业。改变原村庄的散落自由式建设模式,以乡村社区为农村主服务节点,通过特色空间的塑造和便民设施的建设,挖掘本地乡村独有历史文化、农耕文化、水乡文化等特色,找寻自身文化定位的基础上,将共生单元内的民俗文化与农耕文明结合起来,形成乡村群落的整体文化风格,求同存异,共生发展。
三是组合衔接,建立共生机制。在衔接机制上,应培育农民共生组织,发动群众力量,自下而上共求发展。在组织上,推动多种形式的农业合作组织的成立,根据木兰村中坚劳动力大量流失这一现状,应鼓励中坚农民成为农业合作组织的核心,带动乡村群落内其他小农户,以强带弱,互助合作,利用与农民的利益联合机制,以村民利益为主,通过合作组织加强群落内部联系,打破空间距离感增强村落共生发展动力;在实施上,木兰村群落采取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涉及农用地或建设用地调整、互换和村庄大小事务,需先得到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确认后再上报上级决策。
都市边缘地区乡村借助于大都市间优越的地理区位和乡村独有的乡村风貌,成为塑造城乡互动发展区最佳选择,在都市区乡村向城乡互助区转型后,将形成除了都市区之外新的发展极核。
一是互动空间,促进共生对接。选择临近中心城区的地区,通过快速便捷的要素流通廊道实现城乡共生单元之间的资源要素互动。在木兰村村域内选择临近环巢湖大道与徽州大道交汇的沿湖片区,规划实施交通导向的发展模式,依托环巢湖大道和徽州大道这两条有力廊道沟通,沿交通廊道布局乡村微单元,通过交通廊道、公交站点和微单元建设的空间耦合,构建网络化的村庄发展格局,以此加强村庄与城市地区的密切联系。
在生态上,以乡村特有的“山、水、林、田”等生态要素为依托,以巢湖自然风貌和木兰村内水网特色,在城乡互动区构建高度融合的生态格局;在风貌上,注重对中心城区与木兰村内互动空间的统一规划建设,在过渡区增强对互动区空间风貌的现代化协调提升,同时注重对木兰村互动空间的水乡地域化风貌打造。
二是互动产业,促进共生整合。木兰村的乡村产业互动发展的前提必须坚持以农为本,积极利用经过整理的土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可充分借助合肥大都市边缘地区的区位优势,依托先进技术和创新理念,以家庭农场和土地使用权流转为主要途径,推动农业标准化、科技化建设,培育知名农业品牌。在产业融合上,依托大都市近郊优势,通过积极承接都市区外溢产业,加大对乡村地区落后产能淘汰力度。通过发展服务于都市区的农业休闲旅游、健康养老、文化创意产业,举办桃花节、荷花节、捕鱼节等活动,强化与都市区差异化发展。
三是互动衔接,建立共生机制。通过完善政策支撑,积极搭建股权共生机制、平台共生机制和产品共生机制。在木兰村农民生产生活方面,应建立农民共建股权共生机制。以村民合作社和都市企业等经济组织和相关利益群体为主要载体,通过租赁合作、股份合作、生产合作、劳务承包或务工参与等方式,建立共生合作机制。以城乡互动平台为主体,通过租赁、众筹、分时度假等方式与市民共建合作机制,实现企业、市民互动参与木兰村闲置农房等资源的使用。同时,借助互动平台,进行产品预售、土地租赁、托管耕种、产品配送等服务,引导市民参与农业生产或农事体验。
对比上文提到的两种模式,该模式是城乡高度融合后,通过“互联网+”等现代创新技术改变城乡共生单元的区位、交通 、资源等外部环境,将共生单元扩展至都市区一小时经济圈外的更广阔区域。
一是转移空间,以信息化实现共生对接。对内应积极发挥“互联网+”的平台优势,从多方面、多角度为木兰村建设提供支撑,打破由于距离等因素对乡村发展的阻碍;对外,通过“互联网+”实现对城乡互动体建设的宣传推广,将共生效应辐射区范围不断向外扩展,利用云端互联网技术打造共生交易共享平台,为全国乃至全球的需求者配对,进一步宣传推广木兰村品牌。
二是转移体系,通过多元多方保证实施。从自上而下的规划引导和自下而上的推动实施出发,激发互动体建设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在主体运营上,镇政府通过顶层设计及颁布政策为木兰村建设提供规划和引导,企业和村集体组织形成具体的建设方案和推进措施,并提供物质保障,合作社和村民则参与具体的建设;在资金投入上,综合考虑运用农业财政补助、贴息、基金担保、风险补偿金等多种方式,支持规划建设方案合理的城乡互动体发展,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使用质量。同时,充分利用公私合营(PPP)融资和社会资本,为木兰村互动体建设输入资金。
三是转移定位,积极塑造生态共生屏障。木兰村由边缘型乡村向城乡共生体成功转型,并实现空间转移以后 , 原有的城乡共生单元的资源特征将更加凸显 , 一般来说剩余的乡村空间是城乡生态的保护区域 , 是城乡发展的生态屏障,对区域的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空间转移,这部分地区将形成一个更为完善的生态保育区 , 通过生态修复及生态功能的完善将形成专业化水平较高的生态互动关系。
在生态格局方面,规划建设要尊重木兰村水乡特色,依据木兰村独有的山、水、田、园、路、屋等生态格局,营造自然生态农田景观,在木兰片区设置生态农田体验区,充分发挥乡村特有景观的功能与风貌魅力,扩展观光旅游的外延,使其成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环境基底。
在生态可持续方面,健全完善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机制,在木兰村域内严格控制耕地红线,加强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推行高效生态循环的种养模式和生态循环农业,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
在生态治理方面,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与保护的长效机制,开展农村污水乱排、垃圾乱扔、秸秆乱烧“三乱”治理,培养村民环境保护意识,探索建立政府支持、社会化服务与受益缴费相匹配的制度,增强农村环境自我治理和长效运行管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