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精神疾病患者使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情况分析

2019-02-19 06:23盘秀明
广西医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氯氮阿立哌唑利培

盘秀明

(广西脑科医院药剂科,柳州市 545005,电子邮箱:lclpxm@163.com)

近年来,未成年人精神疾病日益受到重视,药物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1]。而目前用于治疗未成年精神障碍性疾病的药物品种繁多,合理用药是临床亟须解决的问题[2-3],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尤其重要。本研究收集我院精神卫生中心门诊449例使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未成年病例,分析用药合理性,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应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449例未成年精神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姓名、年龄、新型抗精神病药使用情况、用药方案、使用频率等。入选标准:年龄≤18岁;使用新型抗精神病药治疗。排除标准:治疗方案中含有传统抗精神病药的患者。其中男241例,女208例,年龄7~18(11.8±1.6)岁;分裂情感性精神病117例(26.1%),情感性精神障碍41例(9.1%),躁狂症39例(8.7%),精神分裂症248例(55.2%),诊断不能明确4例(0.9%);使用1种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者287例(63.9%),使用2种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者159例(35.4%),使用3种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者3例(0.7%)。

1.2 观察指标 (1)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药物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4]来计算我院精神卫生中心门诊相应药物的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DDDs=某药物在研究期间所消耗的总剂量/该药物的DDD值,DDDs值越小,代表药物的使用频率越低,选择倾向也低。(2)计算药物利用指数(drug utilization index,DUI),DUI=DDDs/实际使用天数,若DUI>1.0时,判断为不合理用药,当DUI≤1.0时,判断为合理用药。(3)药物使用频率,指研究期间患者使用某药物的例次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1.3 数据统计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

2 结 果

2.1 449例患儿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DUI及DDDs值 使用频率最高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是利培酮(46.5%,209/449),其次是氯氮平(26.5%,119/449)、喹硫平(19.2%,86/449)、阿立哌唑(18.5%,83/449)、奥氮平(14.3%,64/449)、氨磺必利(7.8%,35/449)、齐拉西酮(2.4%,11/449)、帕利哌酮(1.3%,6/449)、哌罗匹隆(0.7%,3/449)、帕潘立酮(0.2%,1/449)。各药物的DUI均≤1.0,氯氮平的DUI最高,哌罗匹隆最低;利培酮的DDDs最高,帕潘立酮最低。

表1 449例患者所使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DUI、DDD及DDDs值

2.2 单一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方案的药物使用频率、DUI及DDDs值 共287例采用单一新型抗精神药物治疗方案,使用频率最高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是利培酮(40.4%,116/287),其次是阿立哌唑(15.7%,45/287)、奥氮平(13.2%,38/287)、喹硫平(12.5%,36/287)、氨磺必利(8.4%,24/287)、氯氮平(8.4%,24/287)、哌罗匹隆(1.0%,3/287)、帕潘立酮(0.3%,1/287)。各药物的DUI均≤1.0,其中利培酮的DUI最高,哌罗匹隆最低;氨磺必利的DDDs最高,帕潘立酮最低。见表2。

表2 单一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方案中各药物的DUI、DDD及DDDs值

2.3 二联新型抗精神药物治疗方案的药物使用频率、DUI及DDDs值 共159例患者采用两种新型抗精神药物治疗方案,使用频率最高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是氯氮平(58.5%,93/159),其次是利培酮(57.2%,91/159)、喹硫平(28.9%,46/159)、阿立哌唑(21.4%,34/159)、奥氮平(16.4%,26/159)、氨磺必利(7.0%,11/159)、齐拉西酮(7.0%,11/159)、帕利哌酮(3.8%,6/159)。联合方案中,以氯氮平+利培酮组合居多,其次是氯氮平+喹硫平和氯氮平+阿立哌唑,见表3。各药物的DUI均≤1.0,氯氮平的DUI最高,奥氮平最低;利培酮的DDDs最高,帕利哌酮最低。见表4。

表3 二联新型抗精神药物治疗方案的药物组合

表4 二联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方案中各药物的DUI、DDD及DDDs值

2.4 3种新型抗精神药物治疗方案的药物使用频率、DUI及DDDs值 3例患者应用3种新型抗精神药物治疗方案,组合方案分别是氯氮平+利培酮+喹硫平、氯氮平+阿立哌唑+利培酮、氯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是氯氮平。各药物的DUI均≤1.0,氯氮平、利培酮、喹硫平和阿立哌唑的DUI依次降低;氯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喹硫平的DDDs依次降低。见表5。

表5 3种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方案中各药物的DUI、DDD及DDDs值

3 讨 论

经典抗精神病药以氯丙嗪为代表,虽然其对精神病症状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但易发生椎体外系反应[5-6],对于耐受能力较低的未成年人其安全性难以保障。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较经典药物在疗效方面更具优势,并较少引起锥体外系反应[7],但其应用于未成年人的安全性尚存在争议。除了药物自身的药理作用外,抗精神病药物的安全性与合理用药密切相关,超量用药、未能按时服药、不合理的联合用药等均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分析未成年精神疾病患者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情况对保障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未成年精神疾病患者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是利培酮,其次依次是氯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奥氮平、氨磺必利、齐拉西酮、帕利哌酮、哌罗匹隆、帕潘立酮。这些药物均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作用范围广、使用剂量范围大、依从性好等特点,对未成年患者的思维和行为影响较少,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易被患者接受。本研究中有63.9%的患者接受单一药物的抗精神病治疗方案,有35.4%的患者接受二联药物治疗方案。在单一药物治疗方案中氯氮平使用频率较低,仅占8.4%,但其在联合药物治疗方案中使用频率最高。由此可见,医生在选择氯氮平作为单一药物治疗时比较谨慎,其原因可能是单独使用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时药物剂量偏大,长期服用可导致用药依从性变差[8];另外,由于单独使用氯氮平治疗时剂量较大,可导致粒细胞下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氯氮平在联合用药(≥2种)方案中使用率较高的原因可能是:(1)氯氮平具有较好的镇静作用,在防止冲动及攻击性行为、预防复发等方面疗效肯定,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9];(2)小剂量氯氮平联合其他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可以减少其他药物的治疗剂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10]。本研究中仅有3例采用了3种药物联用方案,说明我院门诊医生对未成年精神病患者的联合用药较为谨慎。多数未成年精神疾病患者由于认知功能低下,同时存在自卑心理,伴有失眠、抑郁、焦虑、躁狂等多种症状,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与镇静催眠药物、抗焦虑抑郁药物、抗躁狂药物等联合使用不可避免,但应注意针对每一例患者的实际情况拟定用药方案,尽可能减少安全性问题。

本研究结果显示,无论在总体上还是在单一或联合药物治疗方案中,我院使用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DUI均≤1.0,说明我院临床医师在治疗过程中能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DDD用药,无滥用现象,这可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本研究结果还显示,采用单一药物治疗方案时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DUI均高于联合治疗方案中各药物的DUI;在单一药物治疗方案中利培酮、氯氮平、阿立哌唑、氨磺必利、喹硫平等药物DUI均大于0.5,联合用药中只有氯氮平和利培酮的DUI高于0.5。笔者认为采用单一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0.5≤DUI≤1.0更能体现处方用药的合理性;而DUI>1.0提示剂量过大,不利于正处于青春发育阶段的未成年人的生长发育;DUI<0.5剂量过少,不利于病情控制。对未成年人用药过于谨慎并非完全有利,只有按量服药与对症治疗,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选用疗效较高的药物或治疗方案,才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我院精神卫生中心门诊针对未成年精神疾病患者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处方基本合理。未成年人精神疾病的治疗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投入使用后,虽然其疗效得到了显著提升,但随之而来的安全性问题也愈加严重。合理地使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规范现有用药方案,对精神科医生进行培训,掌握联合用药指征,在保障安全性的基础上提升疗效尤为重要。

猜你喜欢
氯氮阿立哌唑利培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用于晚发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氯氮平和氯丙嗪维持治疗的效果分析
认知行为与利培酮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的临床疗效分析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22例临床观察
利培酮合并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分析
博思清与氯氮平治疗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分析
利培酮联合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