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治理:西藏发展、稳定与生态建设
——第二届“藏秦·喜马拉雅”论坛综述

2019-02-19 21:16张传庆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为题西藏民族

张传庆,王 新

(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陕西咸阳 712082)

2018年11月3-4日,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研究室、南京大学、西藏民族大学联合主办,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承办,主题为“边疆治理:西藏发展、稳定与生态建设”的第二届“藏秦·喜马拉雅”论坛,在西藏民族大学举行。

西藏民族大学党委书记欧珠教授,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廉湘民研究员,南京大学副校长邹亚军教授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西藏民族大学校长、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刘凯教授主持开幕式。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兰州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国防大学、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延安大学、台湾世新大学、云南民族大学、西藏大学、西藏农牧学院、西藏民族大学等高等学校,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云南省社会科学院、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西藏自治区党委党校、海南亚太观察研究院、察哈尔学会、尼泊尔共产党外联部、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西藏袁氏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机构和科研院所近百名专家学者汇聚陕西咸阳,共商西藏发展大计。

本届论坛是在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给西藏隆子县玉麦乡群众回信、致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贺信精神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高端学术论坛。论坛主题是“边疆治理:西藏发展、稳定与生态建设”。在为期一天半时间的论坛中,与会专家学者紧扣党中央“治藏方略”,围绕西藏发展稳定生态三件大事,就西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以及西藏社会治理、产业发展、精准扶贫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对策建议。

论坛有9位专家学者作主旨演讲,58位专家学者分别在“西藏精准脱贫与小康西藏建设”“西藏社会治理与和谐西藏建设”“西藏产业发展与美丽西藏建设”“‘一带一路’与西藏开放发展”等四个分论坛发言。

一、主旨演讲

国防大学韩旭东教授作了题为《西藏在中印关系发展中具有枢纽性作用》的主旨演讲。他阐释了西藏在中印关系发展中具有枢纽作用的条件、特点以及枢纽性作用的体现等问题,提出:要重视和加大西藏与印度之间人员、文化、宗教以及物质等方面的交流,加大西藏干部与印度方面行政官员的联络,深化感情,让对方真正了解中国方面的立场,不断增强信任。

南京大学朱锋教授作了题为《崛起的中国与世界——贸易战,中美关系与国际政治的新变局》的主旨演讲。他认为: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根本原因就在于美国想要改变世界,改变世界的贸易规则。针对中美贸易关系出现的问题,他提出,作为崛起的中国,在中美贸易战中,既要打又要谈,还要变;要继续全面推进中国的改革和开放;战略原则要清晰。

中国社会科学院孙宏年研究员作了题为《新形势下中尼印经济走廊建设的思考》的主旨演讲。他提出:要明确战略定位,采取“差别化”政策,以双方合作推动多边合作;要着眼长远,加强与不丹联系;要换位思考,保持战略定力,做好公共外交工作,夯实民意基础;要组织协调国内专家和研究力量,加强研究,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学术咨询和理论支撑。

四川大学唐柳教授作了题为《贫困场域的重构——西藏精准扶贫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的主旨演讲。他认为:贫困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制度问题,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治理能力的建设问题。他提出了西藏精准扶贫采取的方式:保障式扶贫、统筹式扶贫、内源性扶贫以及精神性扶贫。通过精准多维的科学决策,多元共治的持续发展,普世共济的包容共享,国家承诺的治理效能,推进西藏扶贫事业的发展。

西藏民族大学索南才让教授作了题为《边疆治理中宗教管理关键在于“导”》的主旨演讲。他分析了藏传佛教在宗教治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要“疏导”,疏导“通”,二要“指导”,指导“学”,三要“引导”,引导“做”。通过“导”,认清宗教信仰与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藏传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和宗教信仰与民族本身的关系,认识到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的重要性,开展并做好宗教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张辉锋教授作了题为《智能传播时代民族传播人才培养与社会治理》的主旨演讲。他认为社会治理要有效,就是要有与高水平信息传播相匹配的人才。通过分析新时代的传播形态,他提出了智能传播的人才培养模式方式转型、计算机学科知识引进以及新闻传播大数据和新传播技术的应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杜永彬研究员作了题为《当代藏传佛教对推进藏区治理现代化的影响》的主旨演讲。他提出:要依法治藏,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推进藏区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中推进藏传佛教治理现代化;要发挥寺庙和僧尼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当代藏传佛教的适应性,有力有方有效地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发挥信众的积极作用,推进藏区治理现代化建设。

西藏民族大学牛治富教授作了题为《西藏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层级构建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的主旨演讲。他提出:要高举南亚命运共同体大旗,秉承共商、共建、共享三大原则和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资金融通五通原则,共建喜马拉雅经济圈。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王文峰研究员作了题为《绿色防控与生态农业助推西藏乡村振兴》的主旨演讲。他提出:要根据农业农村部和科技部发布的有关绿色防控的重大专项进行防控,在西藏自治区生态较为脆弱的地区和害虫集中分布地区进行规模生态调控,并对振兴西藏乡村进行了展望。

二、西藏精准脱贫与小康西藏建设

“西藏精准脱贫与小康西藏建设”分论坛15位专家围绕西藏精准脱贫与小康西藏建设所涉及的政策、教育、科技、理念以及指标体系的构建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西藏民族大学朱玉福教授以《人口较少民族精准扶贫须走特色经济之路》为题交流发言。他提出:要发展特色生态文化旅游业,传承特色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并从发展特色经济是人口较少民族精准扶贫的根本之策、选择特色产业要精准考量各方面因素、选准特色产业发展方向、创新特色产业经营方式和产销对接机制、健全特色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以及创新特色产业综合融资等问题入手,把人口较少特色民族经济做大做强。

中山大学刘志扬教授以《西藏乡村扶贫中“文化”的重要作用》为题交流发言。他认为:目前深度贫困地区大多生存条件比较恶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脱贫基础薄弱。贫困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文化传统和生活观念存在特殊性,大大增加了扶贫的难度。他主要从应用性扶贫、发展理念扶贫和反思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延安大学崔海亮副教授以《文化扶贫——西藏精准扶贫工作的新思路》为题交流发言。他提出:西藏扶贫工作要转变扶贫思路,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要重视对贫困农牧民的职业教育培训;要推进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好文化产业扶贫政策。

西藏农牧学院刘天平副教授以《西藏精准脱贫与小康西藏建设》为题交流发言。他认为:精准扶贫侧重点是扶贫,而精准脱贫主要在于脱贫,二者理念不同。他提出:要多宣传精准脱贫理念,宣传脱贫主体意识;要提升脱贫主体能力;要提高管理人员责任意识和成就感。

西藏民族大学陈爱东教授以《西藏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与产业扶贫问题研究》为题交流发言。他提出:要创新土地经营权流转模式,形成土地三权分置格局;要健全完善“一主多元”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要加强党建,构建“一核多元、合作共治”新型村级治理机制,完善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政策;要加强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实行“互联网+”战略;要提升农业经营服务水平,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发挥政策支持效应;要规范内部运行机制;要提高西藏城镇化水平;要大力实施特色产业发展战略。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高颖博士以《河西四市藏传佛教概况调研报告》为题交流发言。她认为:河西走廊是连接中原和西部边陲的一个重要通道,是藏传佛教向外传播的一个重要枢纽。藏传佛教传播形式非常多样,民族融合情况非常复杂,既有由上而下王权推动的影响,也有民族交融而形成的民间自发信仰因素,它是立体、多维力量交织的一种传播形式。

西藏民族大学张志恒教授以《西藏脱贫攻坚的认识维度与高高原经济体系构建》为题交流发言。他提出:西藏脱贫空间对高高原经济体系构建要立足经济安全,防范风险;要因地制宜,层级发展;要做优势资源;要规模适度,扶持示范,量力而行。

西藏袁氏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龙多旦增以《粮经饲一体化技术体系下扶贫路径探索》为题交流发言。他分析了扶贫工作中青稞增产模式,玉米产业链扶贫模式和杂交种树三种模式,提出一要政府引导,二要科研支撑,三要企业链接,共同做好产业扶贫工作。

西藏民族大学汪朋副教授以《西藏精准扶贫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研究》为题作交流发言。他认为:应通过定性和定量方法对西藏精准扶贫进行评估,遵循目标、科学、针对和操作性原则构建相关指标体系,对西藏的情况进行评价。他提出:要采用专家评价法或客观评价法或二者结合,构建西藏精准扶贫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庄序莹教授以《资本市场发展与监管——兼谈西藏资本市场规范发展》为题交流发言。她提出:要构建支持西藏资本市场发展的长效机制;要支持西藏企业发行的债券,采取完善的交易机制,通过减免交易费用等措施来鼓励西藏实体经济发展;通过期货市场来进行套期保值,管理市场波动风险,促进西藏证券期货等服务业的创新发展;统筹做好干部援藏、智力援藏等相关工作。

西藏民族大学史本林副教授以《习近平新时代精准扶贫思想实践研究》为题交流发言。他阐释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丰富内涵,围绕“扶持谁,谁来扶,如何扶”三个问题,提出:要分类指导,实事求是;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要加强队伍建设,激发活力,共同做好扶贫工作。

西安交通大学宋爽副教授以《贫困空间格局演变与精准扶贫绩效提升》为题交流发言。她认为:提升精准扶贫绩效的前提,是必须要研究区域的本性,要把基于地方政策和基于人的政策结合起来,增进精准扶贫绩效的有效性,进而提出必须对空间因素进行精确识别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制定扶贫政策。

西藏民族大学张玉荣副教授以《文化发展与自新:西藏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为题交流发言。她认为:不同的社会区域,文化环境不同,要解决的问题也千差万别,文化贫乏、传统文化中的落后思维阻碍了民众迈向小康的步伐,加大了基层扶贫工作的难度。她提出:要用文化充实精准扶贫内涵,重视基层文化发展,使贫困人口在优秀的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的激励下,拔掉“穷根子”,搭上致富奔小康的快车。

中国藏学中心李健博士以《西藏和四省藏区脱贫攻坚现状、问题与问题研究》为题交流发言。他认为:贫困人口的内生发展动力和内生发展能力有差异,民生项目、扶贫项目的实施和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要妥善化解;要把脱贫攻坚工作转移到以人为中心的脱贫上来;要实现政策扶贫到产业扶贫的转变,把人和产业问题做好,发动民间力量共同扶贫。

西藏民族大学魏小文教授以《从驻村看西藏的精准扶贫》为题交流发言。他认为:精准扶贫就是一个要求、一条主线、五大任务、三大攻坚战。他提出:要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加强村支部的引领作用;要掌握致贫原因,做实教育扶贫;要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并通过民间或第三方组织进行一对一扶贫。

三、西藏社会治理与和谐西藏建设

“西藏社会治理与和谐西藏建设”分论坛15位专家就宗教寺庙管理、生态文明建设、城市治理、民族政策制定以及网络监管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兰州大学武沐教授以《明清时期甘青藏区汉族神祗类型研究》为题交流发言。他认为安多藏区源于汉族的神祗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指出甘青藏区汉族神祗的特点:一是官方所主导的,可以认为是有意的;二是要被认可。通过分析,他认为各种文化之间是可以互相包容、认同及和谐共处的。

西藏民族大学王彦智教授以《新时代推进西藏边境乡村振兴的思考》为题交流发言。他认为:要加强乡村党政组织和基础设施建设,为边境乡村社会稳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和基础保障;要着力改善民生;要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边境管控机制,并提出建议:在指导思想方面,要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战略思想的高度统筹西藏边境乡村的发展;要在精神品质上发扬老西藏精神和爱国守边的精神;要在管理体制方面构建起党政军警民协同治理的体制;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

西藏民族大学朱新林教授以《西藏宗教与寺庙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题交流发言。他提出:要健全宗教和寺庙管理的领导体制;要加强宗教法规和管理制度建设;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要进一步完善落实利寺惠僧措施,大力改善寺庙公共服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寺庙基础设施条件;要依法治理互联网宗教。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赵野春教授以《试论维护西藏社会稳定的体系创新》为题交流发言。他提出:要更新维稳理念;要扩大维稳覆盖;要强化维稳过程;要优化维稳方式;要提高维稳绩效。

西藏民族大学许亚锋副教授以《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西藏理科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改革创新》为题交流发言。他认为:西藏学生理科整体比较薄弱,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之间、汉族与少数民族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提出:要加强理科师资队伍建设;要优化教学观念与方法;要推动教材本土化建设。

西藏民族大学周毓华教授以《西藏昌都卡若区藏族传统手工艺群体研究》为题交流发言。他认为:传统技艺不仅仅是文化的一部分,而是延伸出了更具时代气息的社会意象,是一种历史文化变迁的象征,深植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乡民的心理建构之中。

西藏民族大学刘红旭副教授以《基于公众满意度调查的西藏城市治理现状》为题交流发言。他以西藏城市社区作为研究对象,从背景及问题提出、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满意度调查、政府效能改革等方面进行调查,了解西藏民众对城市社区治理的满意度,进而提出改进西藏城市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措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规范和保障政府治理能力,激发社会和市场活力。

甘肃农业大学张文政教授以《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政策支持体系构建》为题交流发言。他从四个方面划分养老服务业所面临的四个瓶颈:一要构建科学高效的组织体系;二要完善配套服务体系;三要有稳定持续的资金保障体系;四要优化养老服务业的运行机制。

西南民族大学刘勇教授以《不同语境中民族概念及其与民族政策制定与实践的关系》为题交流发言。他认为:民间使用“民族”概念时没有政治概念,学者在使用“民族”这一概念时往往是从多维度角度来解读,政治学上使用的民族是非常抽象的。所以,要对第一代民族政策进行反思,建立第二代民族政策。第二代民族政策的核心是“去政治化”,制定真正好的民族政策。

厦门大学罗思东教授以《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我国城市管理创新》为题交流发言。他认为:城市政府要运用社会治理方式和理念来应对城市财政压力、城市建设需求和社会多样化需求,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他提出城市社会管理机制创新方式:通过盘活现有体制资源,拓宽政治参与渠道;放松对社会组织的管制;完善多元化的政策网络;构建城市治理的伙伴关系。

西藏民族大学陈航行副教授以《试论涉藏网络舆情的三个舆论场》为题交流发言。他提出当前涉藏网络舆情面临的问题:在与十四世达赖集团进行意识形态的斗争中,如何增强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如何改变传者本位的思维惯性;如何制定、建构适合于舆论交流的规则,疏通民意表达的渠道;如何使民族、宗教问题“脱教”,形成可以交流、对话的协商机制;如何着力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难,使舆论热点能“釜底抽薪”。

兰州大学焦若水副教授以《专业介入与治理创新:新时代少数民族工作的社会工作视角》为题交流发言。他从三个方面分享了对民族社会工作的思考:一是民族社会工作发展,政策的指引;二是民族社会工作推进,实践的呼唤;三是民族社会工作创新,理论的回应。

西藏民族大学陈荣泽副教授以《西藏的语言资源及其科学保护》为题交流发言。他提出:要充分认识社会大众才是语言传承与保护的主体和中坚力量;各级政府要在法律法规范围内处理好西藏民族语言文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其他民族语言的关系;学界既要对西藏各民族语言本体进行调查研究,又要重视西藏语言实情调查研究;既要重视语言资源保护的人才队伍建设,更要加强区内各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常态合作以及与区外高校、科研机构的密切合作。

陕西师范大学王东红副教授以《20世纪三类学生流动与西藏双向开放》为题交流发言。他认为:学生流动是西藏对内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度设计和内在驱动的结果;西藏开放必须注重体制改革与主体创造,要以开放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以开放研究贡献西藏智慧。

西藏民族大学田丽静博士以《嵌入视角下西藏社会治理创新路径研究》为题交流发言。她认为:社会治理作为一种政策语言,涉及党的领导、政府责任、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等多个主体角色及其相互关系。她分析了西藏社会治理特殊性的主要表现,提出以下几种嵌入方式:认知嵌入、文化嵌入、结构嵌入和政治嵌入,并提出应预防嵌入过度、“脱嵌”和“反嵌”等问题。

四、西藏产业发展与美丽西藏建设

“西藏产业发展与美丽西藏建设”分论坛14位专家就西藏文化产业发展、供给侧结构改革、西藏对外经贸、特色农牧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刘立云副研究员以《明清时期藏地秦商的茶叶贸易研究》为题交流发言。她聚焦明清陕藏贸易,以发展眼光整体观照“一带一路”的交叠发展,阐述了明清陕藏茶叶贸易的缘起和贸易状况,并对明清时期的私营茶马贸易进行了简要介绍。

西藏民族大学黄林教授以《推进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问题探究》为题交流发言。他认为:当前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管理政出多门、职能交叉、监管体制不到位、协调机制尚未完全形成,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区分不够明晰,文化市场管理方式与手段比较落后,提出:要健全文化产业管理机制,完善文化市场管理体制。

西藏民族大学李继刚教授以《西藏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为题交流发言。他提出了推进西藏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趋向: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构建西藏畜牧业生产体系建设,构建符合西藏畜牧业实际的畜牧业产业体系,健全畜牧业经营体系与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周勇研究员以《基于项目联系和合作对等的西藏经济内外协调发展研究》为题交流发言。他提出:西藏要发展内外联系强的项目,推动西藏经济内外协调发展;西藏要发展合作成员之间依赖性适度的项目,并从要素前提的对称性、目标对称性、态度对称性、责权利对称性等方面来衡量这种任务之间的依赖性。

西藏民族大学乔鹏程博士以《中国唐卡产业研究的现状与趋势》为题交流发言。他认为:中国民族地区唐卡产业研究比较集中,中国民族地区唐卡产业研究演进路径与唐卡拍卖研究密切相关,研究主线较为单一,学者长期关注积累不足,重点文献理论观点相对集中,提出未来中国民族地区唐卡产业研究提升的对策建议。

西藏民族大学禄树晖副教授以《藏东南高山峡谷区域农牧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展望》为题交流发言。他提出:要对藏东南农牧业特色优势产业权重进行分析与评价筛选;要针对产业定位与结构调整、发展重点与开发项目、开发策略与产业布局、投入策略与保障措施等内容开展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构建藏东南农牧业特色产业保障体系,落实藏东南农牧业特色产业长效机制。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郑丽梅副研究员以《西藏生态环境“调节器”作用浅议》为题交流发言。她提出保持良好生态、建设美丽西藏的举措和行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要大力推进西藏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把西藏建设成生态文明的高地;要建设美丽西藏,努力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西藏民族大学王小娟副教授以《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效益研究》为题交流发言。她提出:要提升西藏文化产业影响力、吸引力和社会支持度;政府应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西藏文化产业社会效益发展情况分批支持;要培养和引进文化产业专业技术人员。

西藏大学李文勇教授以《全域旅游视角下西藏旅游发展研究》为题交流发言。他认为:全域旅游是应对全面小康社会大众旅游规模化需求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战略。全域旅游能发挥“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重要功能。发展全域旅游能扩大对贫困人口的覆盖率和扶贫的有效性,提出全域旅游的发展路径:景区模式、婺源模式和塞上模式。

云南民族大学沈海梅教授以《东喜马拉雅山区对气候干旱的应对》为题交流发言。她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发展进程与发展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持续多年的气候干旱,对喜马拉雅山地环境和居民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喜马拉雅山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应对气候干旱时应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

西藏民族大学赵毅副教授以《西藏精品文化工程的商业模式创新》为题交流发言。他提出:推进自助式文化服务,收取部分费用以维持运营;试行并推广政府文化消费补贴政策,以经济诱因带动居民自主选择文化消费项目,根据消费倾向进一步优化文化消费业态;盘活平台资源,扩展平台利用方式,收取租赁费用;控制物价,让西藏旅游成为高品质而非高消费旅游。

复旦大学张大伟教授以《藏传佛教与生态保护——环境传播的视角》为题交流发言。他认为:宗教作为一种价值观念体系,必然会涉及对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理解,实际上宗教本身即是一种宏大的环境传播体系。西方学者也意识到宗教在环境传播中的作用。西藏地区作为我国民族和宗教地区,有深厚的宗教信仰基础,藏传佛教文化中也蕴涵着环境保护的理念与实践。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杨涛博士以《美丽西藏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融合之路》为题交流发言。他认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融合是内生需求和外在要求,要从理论可行性、实践示范性、外部支持三个方面论证了融合的可行性,提出从产业结构绿色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以及融合成果共享等方面实现融合。

西藏民族大学王兴怀教授以《“一带一路”背景下环喜马拉雅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为题交流发言。他提出: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制定环喜马拉雅体育产业战略规划;要抢抓历史机遇,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环喜马拉雅经济带建设;要完善体育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登山、冰雪、户外等优势产业;要促进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夯实环喜马拉雅体育产业基础;要拓宽体育产业人才培养渠道,注重高素质人才引进。

五、“一带一路”与西藏开放发展

“‘一带一路’与西藏开放发展”分论坛14位专家就中印对接、“一带一路”建设、西藏对外贸易、中尼关系以及美国亚太战略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四川师范大学孙勇教授以《中印对接“中国倡议”的意义刍议》为题交流发言。他认为:正确认识周边共同体,致力于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进而打造亚洲安全合作共同体,不仅要提出倡议,而且还要身体力行。他以洞朗事件为例,阐述了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性,提出要保持战略沟通,完善中印关系,加强顶层设计。

察哈尔学会成锡忠研究员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跨喜马拉雅区域发展》为题交流发言。他提出:要加强同印度的发展合作;要持续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要发挥西藏连接中国内地与南亚地区优的区域优势和纽带作用;要充分发挥尼泊尔的桥梁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李青研究员以《西藏经贸合作的现实基础与未来方向》为题交流发言。她认为:西藏在全国全面开放格局中占据重要一环,开放合作是西藏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如何构建面向南亚开放通道和环喜经济合作带,重点要做好内外统筹、优化结构、夯实基础以及促进环喜区域的资源流动。

西藏大学久毛措教授以《西藏对外贸易发展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与南亚大通道建设研究》为题交流发言。她提出:要加强基础条件建设,促进各类贸易发展;借助中印自贸区建设,把西藏建设成为环喜马拉雅区的经贸中心,成为经贸区核心点;拓宽对外贸易市场,通过对外贸易来带动西藏经济发展、促进民心相通;民心沟通反过来促进经贸交往。

河北经贸大学张树彬教授以《以中尼印文化交流促进“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西藏开放与发展》为题交流发言。他提出:希望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西藏能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民心相通方面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前列,成为一个改革开放的前沿和中心地带。

西藏民族大学毛阳海教授以《西藏融入“一带一路”南亚方向建设需要优化产业布局》为题交流发言。他围绕西藏要融入“一带一路”南亚方向建设、西藏融入“一带一路”南亚建设的目标、特色产业的选择、空间布局等问题进行阐述,认为西藏选择产业要选择四个基准,要建设三纵三横六条经济带,畅通八个方向,建设十个经济圈,形成环向对接。

海南亚太观察研究院蔺晓林以《关于新形势下西藏开放发展的几点思考》为题交流发言。他提出:中印、中尼走廊建设中,或者说西藏开放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我国主权不容干涉,二是他国主权不能干涉,三是增加民间交流。并建议西藏开放发展中要重视对外宣传,要增加文化类型报道。

四川大学李涛教授以《尼泊尔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面临的机遇、挑战和措施》为题交流发言。她提出:外交上维护尼泊尔,避免尼泊尔成为大国博弈的战场和牺牲品;安全上应重视尼泊尔的地缘战略地位;经济上要加大对尼泊尔的转口贸易,建立中印尼经济走廊;强调与尼泊尔政府合作,重视与尼泊尔党派和团体的交流;加强中尼间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对尼贸易优惠;扩大旅游合作,创新旅游商贸一条龙服务;加强文化交流,扩大媒体宣传;加大两国教育交流;加强对尼泊尔佛教发展的支持。

西藏自治区党委党校赵萍教授以《从习总书记给玉麦群众的回信看西藏的周边形势和战略地位》为题交流发言。她分析了玉麦乡的地理位置、贡献以及小康村的建设情况,回顾了习总书记提出的要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论述,提出:在“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前提之下,守和戒,治和稳要相互结合,要树立国防意识、丰富治藏方略。

尼泊尔刘洋博士以《未来中尼关系的挑战与展望》为题交流发言。他分析了尼泊尔加入“一带一路”后的建设发展情况,以及中国在尼泊尔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促进和阻碍因素,展望了中尼关系的发展前景。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尹仑研究员以《“一带一路”倡议下环喜马拉雅国家履行<气候变化公约>合作机制研究》为题交流发言。他认为:随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分歧日益加剧,中国应加强与环喜马拉雅地区国家在国际气候变化公约谈判中的沟通和理解,积极构建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新型区域合作机制,维护彼此在发展过程中的国家利益,从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与环喜马拉雅地区各国建立更为紧密的关系,丰富“一带一路”倡议的内容。

西藏民族大学狄方耀教授以《尼泊尔是西藏在“一带一路”沿线走向南亚的首要选择》为题交流发言。他认为:西藏走向南亚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是中国改革开放发展进入新阶段赋予的重要使命,也是西藏改革开放发展本身的使命。中尼两国推动五通建设成就显著,西藏承担了国家面向南亚开放的重任,选择尼泊尔做合作伙伴既是必须的,也是必然、客观的。

南京大学顾全副研究员以《评估美国的印太战略》为题交流发言。他认为:美国搞所谓的自由开放平台,是想通过拉拢印度这类新兴地区大国联合制衡中国,并在欧亚大陆滨海外缘组织遏制中国所谓的霸权扩张行为的准同盟。但在某些程度上,东盟组织对美国的印太战略是有保留的,他们并没有正式加入美国的自由开放平台。如果美国印太战略继续沿着当前方向走下去,恐怕未来的路途并不会平坦。

清华大学孙力舟博士以《向印度传播“一带一路”倡议的障碍与对策》为题交流发言。他认为:向印度传播“一带一路”倡议,一是要清醒地认识印度统治阶层的反华态度不太容易改变;二是要增加印地语种的广播时间,并开设其他泰米尔语语种的广播;三是要给民间媒体道义上的支持。

六、本届论坛的主要特点

(一)主题鲜明,咨政服务意识强

本届论坛以“边疆治理:西藏发展、稳定与生态建设”为主题,专家学者紧扣会议主题,深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玉麦乡群众的回信以及致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贺信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围绕“西藏精准脱贫与小康西藏建设”“西藏社会治理与和谐西藏建设”“西藏产业发展与美丽西藏建设”“‘一带一路’与西藏开放发展”等问题进行研讨与交流。探讨过程中,既有对理论的深入分析,又有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现实问题的应用性研究。专家学者们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体现了专家学者们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强烈的咨政服务意识。

(二)知名专家多,论坛层次高

与会专家来自国内外或地方有重要影响力的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其中有许多还是国家或地方重要智库的知名专家,可谓群贤毕至。大家共聚西藏民族大学,围绕论坛主题交流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既有宏观研究,又有微观研究,其中还有2011协同创新中心招标课题和自设重大委托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是对近期西藏经济社会相关领域最新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与会专家见解独到,内涵丰富,体现出很高的学术水准,为提升本届论坛的层次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本届论坛成为了一届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论坛。

(三)内容丰富,多学科交融

论坛聚焦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围绕精准扶贫、社会治理、产业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交流探讨,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关注的问题、研究的视角各不相同,选题多样,内容丰富,涉及到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方面。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专家思想观点互相交流、融合、碰撞,对激发新的思想和认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形式多样,交流广泛深入

论坛采取主旨演讲和分论坛交流并行方式进行,同时还安排了评议交流环节,保证了在有限时间内的交流更加广泛和深入。在论坛举办期间,承办单位2011中心还举办了5场学术报告,1场智库建设发展咨询会。承担2011中心招标课题的部分校内外专家还组织了多场课题研讨会,可谓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有实度。

猜你喜欢
为题西藏民族
都是西藏的“错”
我们的民族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21年精准点中75道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
2020年点中70道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神奇瑰丽的西藏
本刊2017年点中65道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
一个人的西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