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2-19 03:16:50
生物学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遗传学重难点习题

唐 蓓

(重庆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重庆 401331)

微课又名微型课程,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围绕某个知识点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的整个过程[1-3]。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教学视频,不仅包含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等,也包含教学反思、练习测试以及师生互动等辅助性教学资源与教学环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微课一般时间较短,适用于移动学习等对于时间的碎片化使用需求[4-6]。

遗传学是生物类专业重要的必修课程之一。一方面由于遗传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新技术、新方法的出现,使得教学内容愈加纷繁复杂,难度不断加深;另一方面遗传学课时的减少,使学生们普遍感到教学内容多、时间紧[7]。遗传学是一门较难的课程,大部分内容需要缜密的推理和思考。此外还有大量的习题,老师仅批改是不够的,对难题还必须讲解,这就占用了一定的课堂时间。如何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掌握遗传学的基本内容和最新进展,减少评讲习题所占用的课堂时间,这对遗传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微课的出现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可能,为此我们在遗传学教学中进行了微课的教学实践。

1 微课内容的选取

针对遗传学的学科特点,我们从以下3个方面来选取遗传学微课内容:

1.1 教学的重难点

遗传学的重难点比较多,对于在课堂上没有掌握重难点的同学,可以通过课后反复观看微课来学习掌握;对掌握了的同学来说观看这部分微课也能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

1.2 典型习题

遗传学每章都有习题,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给学生布置作业,通过练习这些习题,才能做到真正掌握并灵活运用遗传学知识。对于布置的习题,仅批改或给出标准答案是不够的,有些题学生仍然不知道如何解答,需要老师在课堂上集中讲解,从而占用了一部分课时,使课时更为紧张。如果将必须要讲解的习题制作成微课,让同学们自己观看,不仅可节省出这部分宝贵的时间,而且也有利于学生的期末复习。

1.3 课外知识

遗传学既是一门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也是一门发展很快的学科,有很多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内容和一些前沿进展,但受课时所限,不能在课堂上介绍过多。如果通过微课的方式介绍给学生,既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遗传学的兴趣。

基于以上考虑,选取了下面的内容来制作遗传学微课(表1)。

表 1 遗传学微课内容Table 1 Content of genetic microlecture

2 微课的设计和制作

学校有专门的视频录制和制作中心,但一个视频的录制和制作费用、时间成本都很大,实用性差,故选择了自己制作微课的方式。先设计和制作每一个微课的PPT,PPT力求简洁、逻辑清楚、图文并茂、色彩搭配合理美观。为了直观,有的地方需要制作一些动画,这需要花费一定的功夫。整个PPT力求做到既有视觉美感又利于自己讲解。然后用Camtasia Studio录屏软件,一边播放PPT一边讲解进行录制[8-9]。为了录制的顺利,需要自己先试讲2~3遍。录制过程中注意话筒的位置和环境的安静,并假想前面有学生,这样会增强讲解的现场感和吸引力。每个微课5~15 min左右,最后再对录制的视频进行后期加工,进行一些必要的剪辑美化并转换为mp4[10-12]。

PPT的制作会花费一定的时间,也可以在黑板、白板和纸上进行讲解,这样就节省了制作PPT的时间,更方便快捷。但考虑到画面的美观和微课视频的可反复使用,最后选用了制作PPT的方式。而视频录制和加工,顺利的时候半天就能完成。

3 微课应用

学校有一个mooc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先建立一门“遗传学微课”,学校事先已批量导入学生的信息,学生可直接登录。对于重难点微课,在讲完相应的内容后,将相关微课上传到平台上供同学观看;典型习题微课,是在学生完成作业后,将相关微课上传到平台上;课外知识微课则在讲完有关章节中涉及的知识点后上传到平台上。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提问,和老师互动。

学期末,对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同学们反映看过的微课基本上都有收获,特别是习题和重难点,促进了自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微课类型中,同学们最希望制作成微课的是习题,其次是重难点,再其次是有趣的课外知识和前沿知识。在习题中,同学们也提出希望制作关于遗传率计算的习题以及增加一些细菌与噬菌体重组和连锁方面的习题。

4 反思

根据实践和问卷调查有以下几点反思:

1)教师在制作微课时是否需要出镜。从问卷调查看,出镜与否关系不大。91%的同学(不需要+无所谓)没有这方面的需求,出镜后也不一定就能增加微课的吸引力,关键是内容要讲清楚。

2)这次的微课都是在课后应用,也曾考虑过将微课放在课前观看,课堂上进行答疑和讨论,即尝试一下翻转课堂的形式。但微课只是课堂上的一个知识点,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在这个知识点之前,教师还要讲述一些其他内容,离开了这些环节,单独让学生看十几分钟的微课,学生很难理解。而且,都是80多人的大班教学,不利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后认为这种形式的可行性较低,最后没有采用。

3)课外知识部分的微课,学生的反应一般。从问卷调查来看,86%的同学是有这方面的需求的,这也反映出这部分内容的选取不够理想,需要改进。

4)最受学生欢迎的是习题型微课,因此可以将比较难、需要在课堂上讲解的习题都制作成微课,这样就不用占用课堂时间给学生讲解,且有利于同学们期末的复习。

5)由于遗传学内容多、课时紧,现在已经很难做到将所有的内容都放到课堂上讲解。因此可以将一部分不太难的内容通过微课的形式总结要点和关键点让学生自学。

93%的同学认为在遗传学教学中应用微课很有必要,这增强了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制作和使用微课的信心。但在教学中也感到传统课堂上的交流氛围如语言交流、眼神交流、情感交流和互动现场感是微课不能取代的,传统教学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13-15]。如何在遗传学教学中更好地应用微课,发挥其优势和长处,使微课与传统教学模式互相取长补短,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改进。

猜你喜欢
遗传学重难点习题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例析对高中表观遗传学的认识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实验设计巧断遗传学(下)
化学平衡重难点知识突破
医学遗传学PBL教学法应用初探
表遗传学几个重要问题的述评
遗传(2014年3期)2014-02-28 20:5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