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加尔·努尔哈森
(福海县阿尔达乡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新疆 阿勒泰 836400)
优质麦是指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均达到一定标准的小麦品种。其中,营养品质指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等多样化营养物质的含量。指颗粒饱满,硬质率较高的小麦,单亩产量也相对较高。而加工品质是指磨粉品质、面团品质与烘焙品质等一系列加工方式中小麦品种体现的优良价值。按照加工程度与加工工艺复杂程度差异,加工品质可划分为一次加工品质和二次加工品质两类。
在农业生产进程中,需要根据种植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与自然环境,选择市场需求量大、经济价值高且品质优良的小麦品种。小麦品种的品质属性特征包括抗倒伏能力、抗干旱能力与抗病虫害能力。总之,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优选小麦品种,是提升农作物产量与品质等级的必要条件。
使用2.5%适乐时或3%敌委丹悬浮种衣剂对精选的麦种进行包衣处理。一般情况下,配乐时溶液的配制比例是1∶13∶1000。如果使用浓度为3%的敌委丹,需要适当提升用药量。针对土壤肥力贫瘠的地块,应按照适乐时∶敌委丹∶水∶种=4∶6∶13∶1000的比例对麦种实施包衣处理,以增强麦种的耐受性。要想增强麦种的抗病虫害能力,需在配好的药浆中加入浓度为40%的甲基异柳磷乳油,或者适当浓度的杀虫剂,且对经过包衣处理的麦种堆闷半小时后再完成播种。
在前茬作物收割后要及时翻耕土地,施加肥料。具体流程为:深松30cm—旋耕15cm—连续镇压两次—播种后轻度镇压一次。
深度翻耕的主要目的是捣碎犁底层,增强土壤蓄水能力,为小麦根系生长提供优质的土壤环境;镇压操作可以降低土壤水分蒸发速率,增强小麦的抗旱耐寒能力。在土壤平整与深耕作业后,可根据土壤概况,施加适量的磷酸二铵、尿素、钾肥等。
结合以往小麦越冬前的气温变化情况,以及前期种植试验研究成果,将播种期确定在10月1日~10日之间,且播幅7~8cm,行距26~28cm。针对种植地块的蓄水量差异,调整基本苗播种量,旱地和旱肥地基本苗播种量在225.0~270.0万/hm2之间。此外,要加强播种管理,避免漏播、重播。由于地块边缘土壤硬化,覆盖植被吸收营养,往往需要进行补播。
2.5.1 优化调整麦苗结构
在确定基本苗播种量后,可根据地块的基本特征,采取合理的促控措施,确保冬前茎数在1200万/hm2左右,成穗率控制在570.0~675.0万/hm2之间,穗粒数在36~40粒之间,干穗粒净重在38~42g之间。
2.5.2 加大麦田除草力度
若越冬前,麦田就已经萌发了大量的杂草,需尽可能赶在越冬前除草。针对泽漆、猪草、马齿苋等阔叶类杂草,可使用适量的藤草净与水配制混合溶液,达到根除杂草的目的。针对单子叶类杂草,可配制适量的世玛水溶液完成除草。通常情况下,最佳喷药除草时间在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之间。同时,小麦种植户要根据区域气候环境条件、土壤环境条件与小麦生长状况,组织冬灌,保证麦苗安全过冬。
在小麦返青至起身期,要配制锐思敌、三唑酮乳油的混合水溶液,增强小麦苗期的抗病虫害能力。再者,根据麦苗的生长状况,在混合药液中添加适量的助壮素,增强麦苗的抗倒伏能力和抗冻害能力。
针对高产田,需将追肥时间延迟至拔节期,且施加适量的氮肥与钾肥,为麦苗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补给。在小麦抽穗后至成熟前,遵循“一喷三防”的田间管理原则,保证小麦丰产丰收。
通常,优质小麦对收获时间有较高的标准要求。如果提前收获,极有可能出现麦穗颗粒不饱满或颗粒失水干瘪等情况;如果收获较晚,会影响小麦品质。
为此,小麦种植户务必严格控制小麦收获时间。结合以往积累的农耕经验可知,小麦最佳收获时间应当在蜡熟末期。该阶段的小麦茎叶变黄,尽管部分茎秆仍呈青色,但麦穗颗粒饱满,丝毫不影响产量与品质。
由于淮北地区地理环境、气候环境与自然环境优越,以种植优质小麦为主。当地农业部门成立专业科研队伍,深入耕地进行环境勘察。将乡村当作试点,建立面粉深加工厂,形成产销一体化生产格局。
可选拔思想前卫、理论扎实、技术过硬的小麦种植户作为示范带头人,将其作为推广优质小麦栽培技术的突破口。基层政府部门要指派科研专家为示范农户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协助,引导其掌握高产栽培技术。且定期组织周边农户进入示范产地进行参观学习。
待示范村镇与示范农田形成规模,并取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后,顺势推广优质小麦栽培技术,扩大影响范围。例如,开展农耕知识下乡活动、展播农耕纪录片、发放宣传手册等,促使农户转变思想观念,积极主动的学习高产栽培技术,推动区域农业经济的稳定增长。
优质小麦种类多种多样,而且各区域地理环境、气候环境差异明显。为此,应当选择适宜的小麦品种,优化高产栽培技术,提升小麦产量与品质等级。在积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推广高产栽培技术,以此促进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