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背景下大型活动安保工作优化路径探析

2019-02-19 23:40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安保网络空间情报

刘 晗

(四川警察学院 四川泸州 646000)

风险社会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提出概念,是指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生产力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使风险的释放达到一个我们前所未知的程度,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波涛汹涌”,潜在突发性危机事件发生成为社会中的一种常态[1]。2017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防控风险的重要意义和实践路径。他指出:“全国政法机关要强化忧患意识,提高政治警觉,增强工作预见性,不断创新理念思路、体制机制和方法手段,全面提升防范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水平,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安居乐业。”举办大型活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国内大型活动举办次数逐年增加,在风险社会背景下,大型活动面临更大的安全挑战。以往有些学者从安检排爆、突发事件处置、学警参与安保、警犬技术应用、大数据科技运用等方面就如何做好大型活动安保工作进行了一些研究,提出了一些加强、优化安保工作的对策。但情况在不断变化,本文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现实形势情况,基于风险管理理论分析大型活动面临主要风险,安保工作现状及存在困境,从提升情报预警、风险评估,加快安保智能化建设、社会化参与,构建突发事件联勤响应机制,搭建业务培训交流平台,加强网络空间、新兴业态风险防控几个方面提升大型活动安保风险预测、风险预警和风险处置能力,构建智慧化、多元化安保防控新格局,为风险社会背景下更好开展大型活动安保工作提供参考。

一、大型活动面临的风险

我国发展进入历史交汇期,社会形势复杂、矛盾突出,其显著特点就是高风险。社会风险具体表现为政治安全风险与暴力恐怖犯罪、新技术风险与新型犯罪、经济金融风险与涉众型经济金融犯罪、公共安全风险与新业态违法犯罪、网络安全风险与网络违法犯罪[2]。笔者根据学者研究基础,结合大型活动安保工作实际,认为风险社会背景下大型活动主要面临暴恐袭击、群体性事件、活动场所、网络空间与新兴业态风险,具有国内国际风险叠加、个人极端与群体性风险叠加、人为风险与自然风险叠加、传统风险与现代风险叠加四个特征。

(一)暴力恐怖袭击风险

恐怖袭击是指极端组织、极端个人出于政治、宗教目的人为制造的针对但不仅限于平民及民用设施的不符合国际道义的攻击方式,袭击手段包括劫持人质、制造爆炸、枪击纵火等[3]。当今全球恐怖主义活动猖獗、泛滥,大型活动参与人数众多且相对集中,具有极高的媒介价值,极易成为恐怖分子选择袭击的目标。直接袭击大型活动的代表性案例有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恐怖袭击案,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爆炸案,2016年法国尼斯国庆日卡车冲撞人群案等。目前,我国尚未发生直接袭击大型活动的案例,但是,反恐形势依然严峻。国内恐怖组织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在北京制造了“10·28”暴恐袭击案,“3·1”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案,造成大量无辜群众死伤。

(二)群体性事件风险

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经济结构调整,贫富差距拉大,各种社会矛盾逐步积累,特殊利益群体聚集上访与日俱增。代表案例有山东省平度市发生的打着“退役军人”旗号的聚集事件、江苏通安群体性事件、浙江海宁群体性事件,以及各地因医患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大型活动有领导出席,社会关注度高,特殊利益群体可能在活动期间借机表达诉求、制造事端,利用大型活动扩大影响,制造负面舆情。此外,球类比赛活动现场观众可能因为比赛胜负、对裁判判罚不满而情绪激动,容易由漫骂演变为人群骚乱、打架斗殴甚至城市暴乱事件。代表性案例有2012年埃及塞得港球迷骚乱事件、2014年巴西圣保罗州球迷暴乱事件等。

(三)活动场所风险

大型活动举办场所是大型活动进行的工具和载体,对活动安全顺利进行至关重要。举办灯会、庙会、焰火表演时,因活动场地人员密度过大,人流管控疏导不及时造成踩踏事故,典型案例有北京密云踩踏事件、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等。举办大型演出类活动时,需要搭建临时建筑和增设临时设施,如临时搭建主席台、舞台、看台、宣传牌和大功率电气线路,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场馆原有设施条件,增加安全隐患,代表性案例有2013年王菲重庆演唱会出现看台坍塌,2015年蔡依林南宁演唱会现场舞台坍塌。

(四)网络空间风险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智能设备投入到大型活动中,新技术和智能设备的运用都离不开网络的支撑,网络空间成为大型活动风险防范新的阵地。敌对分子可利用网络空间在活动期间传播极端宗教思想、抹黑政府形象、制造舆情,更有黑客尝试袭击公安网络,破坏大型活动电力系统、干扰通信、安防系统,制造现场混乱。

(五)新兴业态风险

近年来新兴行业,如物流、寄递、民宿、3D打印、无人机等,也对大型活动形成了新的间接风险。例如:利用寄递物流业运输枪支弹药零件、危险爆炸物品的原材料和新型管制器具;利用民宿业逃避实名登记检查,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利用3D打印制造逃避金属安检的违禁物品;利用无人机对大型活动场地、线路进行侦查或作为武器搭载平台,对大型活动直接进行袭击等。

二、大型活动安保工作现状及困境

大型活动安保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活动安全顺利进行,在活动开始前制定安保方案,进行风险评估,制订应急预案;加强情报收集,对城市重点部位、重点人员、重点物品排查摸底、加强特种行业、娱乐场所管控;对大型活动涉及的场地、路线进行安全检查、对大型活动涉及的人、车、物进行安全检查;活动现场控制制高点、维护活动现场秩序、警卫要人、处置突发事件[4]。现今,大型活动安保工作多以公安机关为主要安保力量,以圈层布警为主要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警务方式向着主动识别风险、智慧警务建设、社会多元化治理转变,现有的大型活动安保工作方法手段存在一定局限。

(一)情报预警不够高效、缺乏系统风险评估

情报预警,是风险感知的重要手段。现今,多数大型活动情报预警缺乏科学的机制保障,情报预警不够高效。一是情报采集渠道不够多元,情报采集手段单一,采集效率不高。二是情报缺乏汇聚整合,各警种收集到的情报未能及时汇聚整合,缺乏情报共享。三是情报分析手段单一,民警习惯经验判断,缺乏数据模型计算,情报关联分析、深入挖掘。四是情报落地不够及时,情报未能转换成实战成果,情报主导机制运作不够成熟。风险评估是在大型活动开始前预先识别潜在威胁和隐患,采用定性定量分析,划分风险种类和等级,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建议,形成风险评估报告,以期有效预防、控制安全风险。现今,多数大型活动缺乏系统风险评估。一是公安机关不够重视安保系统风险评估,民警习惯依靠经验识别风险,对风险评估报告的认可度不够。二是缺乏风险评估专业培训,不清楚如何科学划分评价单元、选取评价模型、计算风险等级。三是风险评估报告制作者与安保一线执勤民警缺乏沟通交流,提出的对策可操作性不强,不能很好发挥实战指导作用。

(二)科技应用不足、社会参与不够充分

近年来,公安机关频繁承担各类安保任务,大型活动安保工作需要大量警力投入到各圈层,承担各类任务。随着大数据技术、图像识别技术、人工智能技术、5G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科技手段提升大型活动安保效能有了技术保障。

例如利用大数据技术对重点人口进行管控,对其建立活动轨迹异常报警模型,智能化管控代替传统的人工盯防;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在重点区域进行布控,在逃人员、重点人员触发报警,机器识别代替人工识别;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化查验人车信息,机器代替人工,提升了工作效率[5]。由此可见,加快安保智能化建设能够有效节省安保警力,准确实现风险预警、强化社会面治安管控,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目前多数大型活动安保科技手段应用不足,还是习惯以加大警力投入方式提升安保质量。除此之外,在明确公安机关活动安保工作指导检查和监督职责的基础上,将活动安全管理的部分职能通过向社会转移,利用市场机制达到活动安保资源的有效配置,缓解公安机关安保任务压力大,警力资源严重透支现实[6]。但目前大型活动安保工作市场化运作不够成熟,不同地域存在较大差异,志愿者、公安院校学警专业化水平较低,只能在安保工作中承担辅助性任务。

(三)突发事件处置缺乏协作、培训交流不够充分

风险社会背景下,大型活动出现突发事件的种类是繁多的,需要公安机关与政府、消防、医院、电网、媒体等多职能部门协作,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应对突发事件。目前,大型活动突发事件处置多以公安机关为主,一是缺乏各职能部门协作,缺少统一的指挥平台,缺乏整合应急资源。二是缺乏突发事件协作响应机制,大型活动安保现场与城市整体防控体系融合度不够,各职能部门职责不清、分工不明,处置突发事件时难以形成有效的配合。三是缺乏联合演练,未能开展模拟各类突发事件情景,各职能部门协作处置演练,彼此人员不熟,应急预案的实际可操作性缺乏检验。四是人员缺少专业化、常态化的培训,没有对大型活动安保指挥体系不同层级、不同警种开展针对性培训,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够,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紧密,缺乏突发事件应对媒体的专业培训,缺少不同地域,不同专业经验交流的平台。

(四)网络空间、新兴业态风险防控不够完善

随着科技的进步,近年来网络与新业态发展迅猛,大型活动面临一些新的风险挑战,目前大型活动安保对于网络与新兴业态风险防控还不够完善。一是法律支撑不够完善,风险防控缺乏预案。现今,针对互联网、物联网、物流、寄递业、民宿、3D打印、无人机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但是还存在不够完善之处,各职能部门的职责不明晰,存在法律监管空白。多数大型活动安保方案、应急预案并未将网络空间、新兴业态可能出现的间接风险考虑其中,思想上对网络风险、新业态新风险未能引起足够重视。二是缺乏专业的管控队伍。网络安全防范,新兴业态风险防范需要一支专业技术过硬队伍,熟练运用网络安全技术、大数据技术、图像识别技术、无人机防控技术等,及时发现风险;也需要一支懂行业法律法规队伍,将利用网络、新业态违法犯罪分子绳之以法。三是对最新安全防范技术不够敏感,对于网络空间、新兴业态的风险防控必须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的同时,及时更新硬件、软件装备,实现高效、精准识别风险,有效化解风险。

三、大型活动安保工作优化路径

现今多数大型活动安保工作以公安机关为主,存在社会安保参与程度弱,公安机关安保任务负担重,基层警力严重透支,大型活动情报主导机制,风险评估机制尚不成熟,安保工作科技化、智能化水平偏低,仍以增加警力投入方式提升安保效能,对网络空间、新兴行业的风险应对不足等局限。为了更好实现防控风险警务目标,社会多元参与减轻警力负担,创新机制应对新时期大型活动安保工作风险挑战,笔者围绕思想建设、机制建设、队伍建设、技术建设提出以下安保工作优化路径。

(一)提升情报预警效能,系统开展风险评估

大型活动安保工作重点在于防范各类风险,各类情报信息对于防范风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完善情报预警机制,提升情报预警效能,一是丰富多元情报采集途径,人工收集情报与智能设备自动采集数据有机结合,互为补充,拓宽情报数据来源。二是成立活动安保情报中心,搭建情报数据汇聚平台,对收集情报数据按照人员、车辆、物品、地址、轨迹进行分类整合、过滤筛选。三是组建专业化情报研判队伍,从各警种抽调经验丰富民警组建专业情报研判队伍,提高队伍数据使用权限,经验判断与模型计算互为补充,挖掘情报数据背后潜在风险[7]。四是组建快速反应的情报落地行动队伍,根据情报进行布控、抓捕,形成实际战果,消除大型活动潜在风险。除了情报预警,对大型活动进行系统的风险评估,也能很好预防控制风险。一是加强思想认识、重视大型活动系统风险评估效用。二是加强评估人员培训,按步骤科学开展评估工作。首先收集风险评估所需资料,对照纸质资料勘察活动现场,之后科学划分风险评估单元,按照活动组织实施单元、可能发生的风险种类、活动涉及的地点进行划分,最后聘请专家进行定性评估,依靠数学模型进行量化计算,对得出的结果划分危险等级。三是针对风险评估不同危险等级制定应急预案,听取安保一线执勤民警意见,形成实战指导性强的活动风险评估报告,为安保工作提供参考。

(二)加快安保智能化建设,推进安保社会化参与

加快安保智能化建设是提升安保工作效能的有效路径。一是加强基础数据信息采集,对城市进行网格化划分,各分局、派出所在大型活动开始前主动开展辖区社会面治安要素排查,采集更新基础数据,加强街面巡逻,设置车辆检查站,随机采集、核验人车数据,震慑可能出现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二是深度运用大数据实现人口管控,对重点人口建立数据库,建立预警模型,对其大型活动期间实时定位、活动轨迹可视化展示、对其交通购票数据、物流数据、出入行业场所数据、通话数据关联分析,异常行为预测预警。三是布设各类前端风险感源动态管控,在机场、车站、公路检查站、安检大篷等重点部位布设动态人脸识别、车辆识别、WIFI嗅探等前端感知设备,实现重点人口精准识别、触圈预警[8]。四是运用信息化指挥平台靠前指挥,信息化安保指挥平台包括视频监控大屏显示系统、卫星应急通信系统、无线图像传输系统、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库等,实现安保执勤警力“点对点”扁平化、可视化指挥调度。在大型活动安保中,仅仅依靠公安机关自身力量是不够的,要推进社会化、多元化安保力量参与。一是充分发挥群防群治力量,组织他们开展巡逻、收集信息情报、盯防辖区重点人口、排查风险隐患。二是购买安保公司服务,承担活动现场外围安检、巡逻、现场秩序维护、人流疏导等工作,将公安机关警力布置在活动安保关键位置;三是组织志愿者、公安院校学警参与安保,加强安保业务培训,让他们作为活动安保工作的补充力量。

(三)构建突发事件联勤响应机制,搭建业务培训交流平台

提升各职能部门协作处突能力,构建科学的联勤响应机制是处置大型活动突发事件的有力保障。一是整合各方力量,明确各类突发事件各部门的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搭建统一指挥平台,确保通信联络畅通,保障应急器材装备到位。二是活动应急响应与城市整体防控体系应急响应相捆绑。公安机关根据活动安保级别,活动举办期间施行对应勤务,增加街面警力巡逻,各职能部门安排人员值班,以备突发事件。活动出现突发事件,城市整体防控体系响应启动“战时勤务”城市各类应急资源增援安保现场处置突发事件,同时严控城市重点区域、公路卡口。三是加强应急联勤联动演练,模拟各类突发事件情景,各职能部门临场协作处置。通过演练提高联勤响应组织指挥、统筹协调能力,增进各部门人员熟悉,锻炼各部门人员业务技能、协作能力,检验应急预案可行性。四是加强专业化培训,搭建公安院校、实战部门专家授课交流平台,根据安保指挥体系层级,分层次、针对性开展培训。在培训内容方面,对各安保职能小组组长、各安保点位负责人的培训侧重处突预案制定、组织指挥突发事件处置。对一线执勤民警、辅警的培训侧重风险感知、规范化执勤执法流程、突发事件处置队形、战术动作等。根据警种专业,设置业务对口的培训内容,如治安、刑侦部门重点培训社会面管控、情报采集分析,反恐、特警重点培训搜爆排爆、射击控制技能。培训课程应理论实操相结合,理论层面重点培训大型活动安保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规避执法风险。实操培训处置队形、人员职责分工、快速控制、排爆射击等实战技能以及应对新闻媒体采访技巧等。

(四)加强网络空间、新兴业态风险防控

加强网络空间防控、防范新兴业态、新风险是对大型活动安保工作提出的更高更严要求。一是完善法律支撑体系,健全行业管理制度,加强思想警惕。针对网络空间、新兴业态,完善法律监管条文,明确生成者、经营者、消费者、监管者的责任,补齐法律漏洞。做好行业经营者、消费者实名登记制度,做好寄递物品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可疑人员、危险物品、敏感地址,增强新风险防范意识,针对大型活动网络空间、新兴业态风险进行预判,对策措施写入预案。二是构建多元监管机制,建设专业防控队伍。充分调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行业技术协会共同监管,提升对网络空间、新兴业态风险防控效能。加强人才队伍新行业、新技术、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培训,提升队伍风险防范能力。三是升级技术防控软硬件,做好行业数据库建设。对互联网、新媒体实现精准监控,及时预警网络敏感信息,挖掘出线下幕后推手;对大型活动网络系统进行安全测评、分区域加固,防止大型活动期间各类系统受到病毒攻击、黑客渗透。建设新行业数据库接入公安大数据平台,实现快速查询相关数据信息,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异常自动报警,利用人工智能、视频图像识别技术,实现寄递可疑物品的精准识别[9]。针对无人机风险防控,在大型活动现场布置信号干扰设备、频谱分析设备、无线电协议破解反制设备,实现对无人机遥控链路、图传链路和导航信号的干扰阻断,迫使无人机迫降或驱离,保障活动现场空域绝不出现黑飞无人机。

四、结语

风险社会背景下,风险态势愈发严峻,风险种类愈发多元,大型活动安保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基于风险防控警务目标,做好新时期大型活动安保工作十分重要。本文从提升情报预警、风险评估效用;思考智慧安保建设、推进社会力量参与;创新安保协作机制、加强业务培训;强化网络空间、新兴业态风险防控几个方面探析安保工作优化路径。在风险社会背景下更好开展活动安保工作,用实践回应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提高防控能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确保社会大局稳定的时代要求。

猜你喜欢
安保网络空间情报
情报
中军军弘集团秦皇岛安保公司 以党建为统领 打造“军”字品牌安保企业
情报
情报
跟踪导练(一)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专题概要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如何找准安保与宣传的平衡点——以G20杭州峰会安保宣传为例
军地联动共治涉军舆情 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猴”安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