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传凯
(河南省武陟县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河南 武陟 454950)
急性VB1缺乏症作为一种营养性疾病,在家禽类中经常出现,该病是由于饲料维生素受到破坏,造成家禽发病。由于VB1的缺乏,家禽出现神经炎症,严重时会造成家禽死亡。肉鸭作为家禽养殖的重要构成,肉鸭养殖过程中极易出现这类病症,威胁到养殖户的利益。因此,研究急性VB1缺乏症的诊断以及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降低肉鸭死亡数量,减少养殖户的损失。
VB1缺乏症作为一种家禽易患的营养性疾病,并非由病原菌引起,而是饲料中VB1受到破坏,或者添加碱性物质等,才会造成家禽发病。缺乏VB1时,肉鸭会在2周以内发病。表现出多发性的神经炎症,肉鸭发病突然,双腿挛缩在腹部,躯干会压在腿上,肉鸭颈前肌肉出现麻痹,表现出观星姿势。由于这类病症很少出现,很容易因误诊,造成肉鸭死亡量较大。养殖户需要加强观察,在肉鸭轻微表现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养殖期间,务必要重视调整饲料成分,对VB1缺乏症加以预防,避免带来严重的损失。
肉鸭急性VB1缺乏症病发,经常出现突发瘫痪、仰头、颈部弯曲或者死亡等症状。发病初期肉鸭个别出现瘫痪和头后仰等症状,饮水后肉鸭的表现更加明显。发病后五天陆续开始死亡,兽医按照缺乏钙磷以及脑脊髓炎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是没有明显的好转,却逐渐出现死亡鸭。
对发病鸭的肛门进行实验,发病鸭体温约为40℃,且发病鸭出现大量瘫痪,无法独立站立,一些轻症的病鸭也难以稳定走跑,病鸭受到惊吓后很容易摔倒,呈现出侧卧状。对病鸭触诊后可以明显感受到病鸭出现肌肉震颤。几乎所有病鸭都出现仰天观星、角弓反张的表现,由于采食和饮水出现障碍,导致发病鸭逐渐消瘦。
对病死鸭和濒死鸭进行解剖,肉眼可见其心脏出现明显松弛,且色泽明显发白,其他脏器没有明显的病变症状。解剖病鸭发现皮下出现水肿,存在淡黄色胶样渗出物,在心耳、肝胆、膀胱、肺以及气管等部分并未出现病变,但是病鸭右心室出现扩张,心壁有一定程度变薄,肠胃壁出现明显的萎缩情况。
制作病鸭的鲜血涂片,并在无菌环境下采取心、肝、肠等淋巴结病料,制作心、肝、肠等淋巴结的接触片,经过革兰氏染色之后,进行镜检,没有出现革兰氏阳性,以及阴性细菌。将细菌接种于鲜血琼脂培养基,放置在37℃保温箱上,进行24h的观察,没有出现菌落。根据以上症状分析结合实验室检测,可以确认发病鸭属于急性VB1缺乏症。
由于肉鸭养殖常使用生鱼内脏、草粉、麸皮作为饲料,生鱼含有大量硫氨酶,造成硫氨分解,从而导致急性VB1缺乏症的出现。生鱼中硫氨分解酶,会造成饲料硫胺素发生分解,导致饲料缺乏VB1。一般情况下,糖氧化给神经组织提供能量,而VB1作为糖氧化酶的关键构成,缺乏糖氧化酶有可能造成神经系统出现代谢障碍,从而表现出多发性神经炎,表现出瘫痪等症状。VB1是治疗该病症的特效药物,几个小时内就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未出现明显症状,或者症状较为轻微的肉鸭,可以每天喂食乳白鱼肝油300g,200片维生素B1片,分成三次添加到饲料中饲喂。连续5d喂食,可以避免出现新的病鸭。肉鸭每天可以口服10mgVB1,连续喂食3d,严重的病例可以注射VB1针。由于肉鸭急性VB1缺乏症相对少见,多是由于硫胺拮抗物抗球虫药氨丙啉没有正常使用造成的。
我国肉鸭饲养区域由于缺少防治维生素缺乏的技术,造成很多肉鸭由于营养不良出现一些疾病。饲养人员观察到肉鸭出现行走缓慢,或者不愿意下水、行走等,病鸭无法跟上鸭群行走速度。饲养人员发掘肉鸭出现眼睛红肿有泪,胫骨表皮出现明显的出血点,有的肉鸭无法站立,或者跗关节着地,侧卧到底,或者头朝向一侧仰头转圈,即可确认是急性VB1缺乏症。
对肉鸭的饲养要按照肉鸭需求量供养,根据肉鸭生长速度,酌量增加饲料。饲养要科学搭配饲料,根据鸭群实际情况调整饲料成分。对于病种的蛋鸭要通过维生素注射液政治。肉鸭饮水添加速补20粉,每50kg清水添加50g粉,连续5d,每天1次进行饲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该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基于研究急性VB1缺乏症,从临床表现、解剖检查、实验室检测诊断肉鸭急性VB1缺乏症。对急性VB1缺乏症的治疗,主要使用10mgVB1药物以及注射VB1针。为有效控制病情,养殖户需要注意调整肉鸭饲料成分,根据肉鸭生长状况,酌量添加饲料和药物。同时认真观察肉鸭,在肉鸭出现行走缓慢,或者不愿意下水、行走等,病鸭无法跟上鸭群行走速度时,需要及时采取药物治疗,避免病症持续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