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婷
(兰州大学出版社 甘肃 兰州 730000)
在当前全国大部分出版社均已转企改制的背景下,大学出版社转企改制的方方面面尤为受到关注。编辑是出版社重要的人力资源,是出版业繁荣发展的基石;编辑工作一直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在出版管理活动中居于中心地位。编辑工作模式的变革问题更是这场改制风暴后的重中之重,关系到出版社的经营成败。
改制前出版单位的性质是事业单位,大学出版社也不例外。大学出版社因其独特的“教材性”“学术性”,成为我国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端教材碗、吃教辅饭”,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这是大学出版社的主要工作内容。大学出版社也因依托高校,有着充足的人力、智力、知识、教育和学术资源,受到地方出版社的羡慕。除此之外,为学术和科研服务的办社宗旨,使得大学出版社成为向全社会提供有意义的精神产品的重要力量。大学出版社的出版物,拥有的读者对象数量庞大,各类升学考试用书、教育教学参考用书,大学出版社占了“半壁江山”。
受当时体制和宣传导向性等多方面影响,出版物的质量是大学出版社编辑工作的重心。出版单位对编辑队伍的管理也一直把重点放在出版物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的考核方面。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编辑工作自各位编辑接稿开始,到编辑加工,再到发稿为止,几乎只限于审稿和编辑加工环节。为此,编辑工作基本与上游环节、下游环节是脱节的。从上游来看,即选题策划环节看,编辑们很少关心市场需求,甚至根本不参与选题,不知选题内容方面该如何策划;从下游来看,即出版后的营销环节看,编辑对所编辑的书能否适应市场、适合读者需求、符合读者口味,能不能卖出去,也基本不放在心上。这种局面就导致编辑“市场意识”的严重缺位。
然而,编辑固有的惯性思维和机械的工作模式,严重影响着大学出版社的工作思路。“市场意识”的严重缺位,导致内部、外部的双重矛盾。从内部看,编辑部门和发行部门矛盾重重。书卖不出去,编辑部门认为是发行部门工作不力;发行人员,反过来又认为是编辑的书内容无竞争力。造成人员扯皮,相互推诿。从外部看,“闭门造车”的不良效应可想而知,年复一年,靠吃着下拨的书号“皇粮”艰难维持,一潭死水。这种编辑队伍的工作模式以及体制管理缺陷,造成了多数大学出版社长期处于缺乏活力、竞争力弱的状态,其经济效益欠佳,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都极为脆弱。
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出版行业大都已完成转企。行业内部市场化程度加大,竞争日益激烈,上述编辑的工作模式越发不能适应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大学出版社自然也置身于这场现实的求变之中,不得不重做一番思考和探寻。
自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不少大学出版社经过不断探索,一种新的编辑工作模式逐渐在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中产生,尤其在后改制时代,这种模式应用显得更加普遍和突出。这种工作模式的核心,即对编辑采用利润考核的激励机制。具体做法是,出版单位在年初把各利润指标定量给每个编辑,年终进行考核、评估,结果与收入挂钩。这种考核、评估的方式对提高编辑工作的积极性产生了一定影响,甚至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编辑开始关注市场,研究市场,开始探索、尝试进行选题策划,以趋于“动”的工作模式代替了原来单一的伏在桌案进行书稿加工的“静”的工作模式。
“策划编辑”的称谓也由此应运而生,渐渐成为各大学出版社最重视的人才资源,也成为大学出版社人才队伍管理中最为重视的一部分。策划编辑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分析图书市场,提出选题。一个选题不是随便提出的,要经过周密的分析和市场调查等,然后做出详细的图书策划案。图书策划案要基本说明做这个选题的原因,市场预测及可行性分析,全书的提纲挈领与内容结构,包括设计和印刷风格。重点的选题甚至在出版前期,还需宣传造势,做足关注。由于出版行业内部的竞争并不将大学出版社和地方出版社区分为两个阵营,而是融在一个炉火里做“真金不怕火炼”的变革筛选,群雄并起,甚至早早占领一席高地,也自然成为大学出版社的目标和期望。行业内部内容物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出版物策划创意的竞争,从而使编辑的功能也不仅仅表现为对作品的选择、搜集、加工和整理上,而是要针对市场的潜在需求,将出版资源转化为社会需要的文化产品,使其投入得到相应的回报。同时,编辑也必须开始重视装帧、开本、版式、用纸等等一系列直接影响图书销售的因素。
在大学出版社编辑工作模式变革的整个过程中,图书市场的图书在形式上变得越发个性化和多样化,装帧设计也越发讲求品质、品位,从而满足了不同读者对图书形式的不同需求。营销方面,编辑也越发重视宣传工作,前期积极进行选题调研和论证,后期认真撰写书评等,编辑部门与发行部分的合作也越发密切。这种编辑工作模式的变革,极大拓展了编辑工作性质的内涵,使编辑工作自发地不断向上游和下游延伸。在行业内大环境的影响和发展形式的推动下,大学出版社编辑的工作模式也初步完成了市场转向。
这种工作模式的变革,在迅速提高大学出版社在出版业的市场竞争力,以及为行业内部积累较多行业财富方面,功不可没。但是,随着这种工作模式在行业内部的广泛采用,其消极的一面也日渐显现。这种工作模式的核心,一言以蔽之,就是以“利润为中心”。在这种模式下,利润成为各出版单位考核编辑工作成绩的主要乃至唯一要素。在这种思维模式的指导下,编辑工作的其他一些重要环节以及关键方面被忽视,编辑对内容的把握放松了,对编校质量方面下的功夫越来越少,草草发稿,只求量,不求质,对图书编校质量的要求也随之降低。在利润的诱导下,一些格调不高、质量不高、同质化的图书也随之出笼,一些甚至包含虚假信息的假书、伪书也出笼了。这种局面,在地方出版社屡见不鲜,在大学出版社也一样存在。然而对一向以“学术质量为王”的大学出版社来说,到底是要经济效益?还是要学术质量?这样的困惑一直存在,无疑给其经营发展带来了雪上加霜的思想困境。
近年来,国家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多次组织对各出版单位已出版的图书编校质量进行检查,从检查公布的数据结果看,反映出来的图书编辑质量下降的程度是触目惊心的。少儿图书的编校质量更为堪忧。因图书质量问题,引发读者状告出版单位索求赔偿的案例也屡见报端。这种情况,已严重损害了行业内部的良性发展,对我国整个出版界的声誉也有非常不利的影响。大学出版社在这场质量检查中,也未能有幸逃脱。
同时,这种工作模式也对编辑队伍本身带来了不良影响。这种单纯以利润为目标的考核,动摇了很大一部分编辑的职业初始追求和文化责任心,从而放松了对自己提升文化素质与修养的要求。不少大学出版社出于经济效益的迫切考虑,也改变了用人思路,淡化了对编辑的文化素养与工作责任心的要求,反而提高了对编辑拥有社会关系和人脉资源的要求。为此,一部分素质不高,但拥有某些社会关系,能够为出版单位带来利润的人,顺理成章进入了大学出版社的编辑队伍。编书的人不读书、不爱书、不懂书,成了一个怪现象。
以上种种现象表明,在社会环境比较躁动的情况下,我们对编辑职业精神的倡导还远远不够。在整个行业变革过程的大环境影响下,大学出版社无法置身事外。在其迫切追求经济效益的艰难步履中,与赢得社会效益的出版追求中,一直经历着这样一种博弈和矛盾。
当前,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正在进一步深化,大学出版社转企改制基本完成。改制为大学出版社的经营发展带来了新契机,却也使大学出版社面临前所未有的不安和挑战。
大学出版社与母体大学的关系,以及由此引发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日显矛盾的问题首当其冲。大学出版社究竟是该对盈利性不大的学术出版减少投入精力和资金呢?还是策划选题时更多考虑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或是采取中庸,既不忽视学术质量和学术价值,又努力谋求经济效益?传统经营方式的困境仍然存在,是问题之二。虽然改制带来了新变化,但包括大学出版社在内的中国出版业仍然是粗放式、资源消耗型的垄断式行业经营模式。大批量发货,大批量退货,造成报废图书库存积压的现象并没得到很好缓解,很多出版现象不仅违背了学术规范和规则,也造成极大出版浪费。大学出版社的体制弊端是问题之三,也是最根本问题。在领导任命、用人、劳动和分配制度的机制上不匹配。聘用人员的人力资源建设和管理问题,尤其是聘用编辑的队伍长效成长问题,难有完满的思路和适用机制。
任何事物均有两面性,大学出版社编辑的利润考核工作模式虽然为大学出版社带来了一定的短期效应,但从长远看,却不是一个长效机制。究其原因,这种工作模式违背了“编辑”这个职业的特定内涵以及其自身工作规律的实质。编辑工作,究其实质,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其自身的特殊规律绝对不容忽视。
在图书的出版流程中,编辑既是产品的设计者,又是产品生产全过程的主要实施者。无论在产品设计阶段还是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失误,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这就要求大学出版社在图书生产过程中把质量管理延伸到从产品设计(选题策划)到审稿、编校、印制以及营销的全过程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大学出版社作为“内容提供商”,其经营的成败决定于它能否为读者提供需要的且有创新性的文化产品。文化创新,应一直作为出版社的“生命线”。从这个角度看,编辑的能力应该主要集中在能根据自己所拥有的文化素养进行文化创新的能力方面。殊途同归,这又给编辑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同样高的要求。最终,文化内容的提供商——出版单位,还是要将“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贯彻落实到编辑身上。图书产品对编辑文化素养方面的这种高要求,决定了编辑的成长也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一个需要较长时间成长的过程。为此,对编辑“终生学习”的要求贯穿了始终。
大学出版社编辑工作模式的变革,是一个长期的问题,需要时间的磨砺,需要过程的探索。但无论出版业的车轮如何向前滚动,大学出版社仍应以“倡导学术出版,推动学术交流,营造科学氛围”为出版宗旨和努力方向。发挥自身优势,建立品牌效应,坚持数字化转型战略,探索“引进来”“走出去”国际化战略等等,这些都应是题中之义,并为之努力的方向。
回归到相对应的编辑工作的内容上来看,借用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的话说,在文化发展时代,要明确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编辑:第一,要有文化职责和文化担当;第二,要有正确的市场意识,把开发正能量选题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职责;第三,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培养能够驾驭新业态,思想新锐,善于创新的编辑。真正满足市场需求,就是要满足国家之需、民族之需和时代之需。思想就是市场,没有思想性的内容是苍白的,没有价值的内容也是不会有人需要的。
既然已改制为企业,就要按照企业的规律、市场的规律来办事,突出主业,并以多元化经营甚至上市的成果来反哺主业,鼓励编辑自主开发适销对路的畅销书、常销书,使编辑的工作模式优化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只有这样,大学出版社才能做强做优。从根本上说,大学出版社要有大发展、大作为,必须自觉地融入出版改革的潮流之中,自觉地对自身的编辑工作模式进行变革,靠变革闯出一条生路。创造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应是所有大学出版社今后发展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