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抒望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教务部 山东 青岛 266071)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光芒。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坚持和运用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使之成为这些年来改革开放的一个鲜明特征,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一个鲜明特征,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鲜明特征。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这个论断,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 年8 月21 日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首次提出来的。在中央召开的这个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十三五”规划建议作说明时指出:“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既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倒推,厘清到时间节点必须完成的任务,又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顺推,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办法。”在纪念改革开放40 周年大会上,他进一步从哲学高度,从世界观和方法论高度,强调全党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
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都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问题导向,突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重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化解一个个矛盾达到成功的目的,从而推进事业前进,实现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问题是改革的缘起,解决问题是改革的目的。由此可见,问题不属于主观范畴,不会凭空产生,而是从客观存在出发的,有着深刻的实践基础。问题导向坚持的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
目标导向,强调谋划和布局,强调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重在确定方向、明确目的、描述愿景,树立远大理想,增强信念和信心。完成改革任务,实现改革目标,还应该走几步、过哪几关,要有清晰的认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坚持目标导向,就是要对一项工作、一项事业进行系统谋划,始终围绕明确方向前进,以实现目标为起点,倒推资源配置、时间统筹、工作安排,然后与战略战术相链接,是一种科学务实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目标导向要解决的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问题导向要解决的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改革开放40 多年的历史,就是将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越来越紧密结合起来的历史。上世纪改革开放之初,就是从问题导向开始的,什么问题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就对什么进行改革,让改革为发展生产力开辟道路。农村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价格改革,包括对外开放都是按照这个原则提出来的。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目标不断清晰起来,党的十二大确立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八大以来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等等。改革开放40 年后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这表明,我们党在40 多年改革开放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改革开放的方法论趋于成熟和老练,改革开放的方向和目的更加明确。
把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统一起来,既以伟大的目标和理想激发强大动力,又以求实的精神和韧劲真抓实干破解难题,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正是我们党在领导改革开放上的坚定实践,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基本要求。只有做到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才能正确把握改革开放的方向,找准着眼点和着力点,处理好一般和重点、当前与长远等关系,保证改革开放持续推进、步步深入。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就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任何把两者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认识和把握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情,对我国现阶段国内总体环境与发展态势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断和理论创新,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的范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然面临新使命新目标。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然面对新问题新矛盾,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经过改革开放40 年的发展,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所谓不平衡,讲的是经济社会体系结构问题,主要指比例关系不合理、包容性不足、可持续性不够,突出表现在区域不平衡、领域不平衡和群体不平衡三大方面。区域不平衡,主要指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平衡、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这一状态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既有区域间发展基础与行业间优劣差异的先天因素,也有“先富带后富”的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政策因素,还有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的惯性因素,同时也不可忽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存在的发展理念与发展能力的差异,以及国家“两个反哺”战略实施中存在的缺陷。领域不平衡,主要是指“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大领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一马当先、奇迹频现,政治社会文化建设虽稳步推进,但与经济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这是发展不平衡格局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尤其是社会建设与生态建设的滞后,是造成社会整体发展不平衡的重要诱因,也是造成发展不充分的深层次原因。群体不平衡,主要是指不同社会群体在共享发展成果方面有差距,建立在良性橄榄型社会结构上的财富公平正义分配格局有待形成。此外,具体到各个领域内部也存在不平衡,比如经济领域中实体经济与金融、房地产发展不平衡,低端产业与高端产业发展不平衡,大企业与小微企业发展不平衡,等等。
所谓不充分,讲的是总量和水平问题,主要指发展程度不够高、发展态势不够稳固、发展潜力释放不够、发展中还有很多短板,发展水平特别是人均水平同世界先进国家还有不小距离。发展不充分表现在多个方面,发展方式有待充分转变、依法治国有待充分推进、精神文明有待充分提升、社会事业有待充分发展、生态环境有待充分改善、体制机制有待充分革新等。以教育为例,教育发展不充分主要表现在整个教育创新发展水平偏低,跟老百姓的需要存在差距,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存在差距。
大包干纪念馆、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当年农家”,一起组成了小岗村的红色旅游矩阵。而这并非小岗旅游品牌的全部。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农旅融合、生态发展等核心主题,小岗村积极推进“旅游+”工程。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并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互为整体的。发展不平衡是产生在发展不充分的基础上的,发展不充分则是造成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我国当前的客观实际是,经济社会已经发展起来了,但发展又不够充分,在不科学的发展理念、不合理的体制机制驱使下,就会产生发展不平衡、加剧发展不平衡。比如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产生的基础是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充分,在整个社会资源过度向城市倾斜的制度安排下,引发和放大了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平衡会反过来加剧不充分,由于发展不平衡处于发展强势一端的社会主体会过多占用发展资源,从而加剧处于发展弱势一端的社会主体有不充分乃至稀缺的感受。比如,“僵尸企业”占用了本来就稀缺的生产要素,其他企业当然就更感到发展环境困难;教育医疗资源大幅向城市倾斜,本来薄弱的农村地区会更加困难。这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相互掣肘,带来很多社会矛盾和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发展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问题,是现阶段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的主要根源。可以说,如何解决当下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正是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发展应该致力的方向。
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坚持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首先,遵循经济规律,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因此,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发展实体经济,必须把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放在突出位置。当务之急是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将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提供有力支撑,解决好经济发展与创新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由此,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其次,遵循自然规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在写作《自然辩证法》时就曾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过去一段时间以来,粗放型经济增长使我们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的窘境,严重冲击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也凸显了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即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不平衡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不充分。扭转这样的状况,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实现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爱护自然,人与自然协调、和谐共处,在维护绿水青山中打造金山银山,在共享发展的物质成果中共享发展的生态成果。这样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展,才是惠及当代造福子孙的发展,才有可能在可持续发展中孕育打造经济发展的新空间新前景。
最后,遵循社会规律,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着丰富的内容和规定,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变化发展。同时,必须看到,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多强调了经济社会发展给人民带来的主观感受,这种主观感受一方面来自于物质层面,包括改革开放给人民群众带来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提高;另一方面来自于精神层面,让每个人有梦想、有追求,在自身努力作为和积极参与的基础上,形成对所获得的更有尊严、更有体面的生活的心理认同和价值认同。
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不断推进构成社会整体的各个要素的均衡发展和充分发展,最终推动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如何通过增强发展的整体性来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从而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摆在当前紧迫而现实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加注重包容性发展,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充分体现了遵循社会规律实现包容性发展的要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因此,我们既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又要在发展中盯准民生之忧、民生之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这一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并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补齐民生短板,让广大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相统一,进一步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一)坚持党的领导。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主张贯彻始终。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越是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就越要发扬民主,充分调动全体党员和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要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处理好领导核心的权威树立和群众广泛参与之间的关系,也即处理好集中与分散、权威与民主的关系,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如此以来,我们就一定能够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和“修昔底德陷阱”,成功实现社会转型、民族复兴、国家崛起。
把这些归结为一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义在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不是对西方民主的邯郸学步。
(二)加强顶层设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出了顶层谋划和全面部署, 强调到2035 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我们党为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作出的战略安排,进一步明确了实现改革总目标的时间节点和方法路径。从这一战略安排也可以看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仅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标志,也是其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保障。
我们党在领导新民主义革命的进程中,就开始思考未来建立什么样的国家治理体系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继续探索这个问题,取得了重要成果。改革开放开始以后,邓小平同志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国家治理体系问题,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这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家治理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更加深入,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认识和把握,治国理政实践也提升到全新境界。
全面深化改革立足顶层设计,是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特征。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已经建立,法治中国深入人心,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为人民所熟知,一个个耳熟能详的理念和词汇的背后,是中国治理的创制性发展。紧跟时代潮流,坚定目标理想,抓住问题本质,敢于刀刃向内,推行自我革命,以人民利益为最高价值追求,这是我们在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全面深化改革中取得成效,引起世界惊艳的伟大而成功的实践。
(三)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项极为宏大的系统工程,零敲碎打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从而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朝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聚焦发力,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是近年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的经验所在。
党的十九大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站在更高起点上谋划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部署了一大批力度更大、要求更高、举措更实的改革任务。与此同时,还要继续完成党的十八大以来部署的改革任务。要打赢这场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战,就要准确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遵循改革特点规律,加强改革的协同配套和系统集成。“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既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赋予了新使命新要求,也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和主要发力点。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就是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推动改革系统集成,围绕高质量发展统筹谋划改革,不断适应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时代要求,提高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效能。
围绕高质量发展推动改革系统集成,关键是各项改革要主动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实际,着眼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广泛需要,更好同步推进各领域改革,不断满足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各方面的更高要求;始终在新发展理念上系统集成,切实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协调作为内生特点、把绿色作为普遍形态、把开放作为必由之路、把共享作为根本目的;始终抓住事关全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突破,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方面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