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铭江
(甘肃省国有资产管理研究会 甘肃 兰州 730000)
在2018 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广大宣传思想工作者“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社科工作者要扎实开展加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奋力开创社会组织宣传思想和各项工作新局面。
第一,磨炼脚力。脚是用来走路的,有路就有方向。社科工作者要不停步,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要往基层去,到基层心里才有群众;要在现场,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在路上才能有底气,到基层才能找到好课堂,在现场才能查实情、动真情。脚是用来站立的,站在哪就是有立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理论研究并非只是简单的研究理论,而是需要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脚力,就是坚定的政治立场。练好“脚力”,才能走得快、行得远。在意识形态领域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价值观念多元多样的背景下,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增强预见力,对发展趋势要能“看得远”。要能够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和学术最前沿,对错综复杂的学术观点“看得真”“去伪存真”为理论创新、学术繁荣提供广阔空间。对我们社会组织而言,首先,要扎根基层、深入实际。新时代的社会组织,就是要深入企业基层、了解企业需求,置身其中向政府反映民生。其次,要奔赴现场、走向一线。甘肃省国有资产管理研究会,始终要以做好政企桥梁服务工作为重。研究会跟企业打交道比较多,增强“脚力”,就是让企业少跑路,我们要多跑路,全力做好各项工作任务。要发挥好政企桥梁作用,把上级主管部门安排部署的工作落实到位。
第二,精炼眼力。眼力就是观察力、发现力,眼力的背后是判断力、辨别力。宣传思想工作者的眼力不是站在城头看风景,而是看的火热实践、斗争风云、国家大局、世界大势。练眼力的目的就是要知你我,辨是非,分真假,断美丑。俗话说,心明才能眼亮,殊不知,眼亮也才能心明。眼力不是视力,不是天生的。眼力,就是在跟企业打交道过程中,要有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增强眼力,就是要“看得见”“看得准”“看得深”。“看得见”,就是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触景生情”。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增强预见力,对发展趋势要能“看得远”,要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引领方向、做好宣传落实。我们作为社科工作者的一份子,要站位高远、关注大局,对准焦点、报道热点,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用好故事、好作品展示新时代甘肃精神。当然,练好眼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增强眼力,就要提高工作品味,高度和视野,提高鉴别力,培育洞察力。需要以敏锐的政治眼光、扎实的业务功底、科学的方式方法为基础,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
第三,研练脑力。大脑是思考的器官,脑力就是想的能力、思考的能力。社科工作者的想,是主观意志下能动的思考,是有目的的思考,是为了完成使命和任务的思考。延安时期,毛泽东为《新中华报》题词,只有两个字:多想。毛泽东为什么要求新闻工作者“多想”而不是其他?这是因为很多事情不多想想不清楚,不多想想不透彻,不多想想不全面。这么多年过去,毛泽东的要求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我们在一些问题上失之浮浅、失于片面,就是因为没有练强脑力,没有多想,而是不思考就脱口,就落笔。首先,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引领和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增强脑力,就是在与会员单位与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要树牢“四个意识”,想得宽、想得深、想得远,多问“为什么”,多想“怎么办”,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辨明方向、理清思路、选对路径,做到既坚守立场又不故步自封,既顺应规律又敢于创新。在平凡而琐碎的工作中能分清轻重缓急,抓大不放小、做好常规工作、重点工作,推动创新工作。
第四,凝练笔力。古人对笔力多有论述,但大多着眼于书写和文章的气势。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笔力,其含义要远比这广泛而深刻得多。宣传思想工作者手中最重要的武器就是笔(当然是广义的),练脚力、练眼力、练脑力,最后都要通过笔力来体现。笔力,看起来是一个语言艺术,本质上是个文风问题。文风改到位了,笔下自有千斤力。笔力来自真实,也来自平实;来自真情,也来自鲜活。宣传思想工作者讲也好、写也好、演也好,都要严守真、平、情、活的准则,不虚不假,不冒不夸,不空不泛,不乏不钝,如此,宣传思想工作才能更有凝聚力、引领力、感召力和穿透力。笔力是理论阐释,理论表达和理论传播的能力,是社科工作者的基本功,脚力,眼力,脑力最终都要通过笔力去体现。社科工作者运用相关学科的重要理论,重要概念,把包含其中的深刻学理与内涵阐释出来,不断推出系统性,说理透彻与文风活泼兼备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做好理论成果转化和社会推广,用新技术手段和渠道传播出去,提升学术研究的社会效果,达到启发民智,传播价值观,凝聚民心的目的。深刻理解“笔力”的内涵和要求。对我们社科工作者而言,笔力就是要多一些真情实感、鲜活事例,做到接地气、能传神、入人心。将甘肃发展的成果、案例更好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用好文章、好故事营造我省后发赶超的良好舆论氛围,为决战脱贫攻坚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总的来讲,对社会组织而言,深刻认识“四力”教育实践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指示精神上来,认真扎实开展好“四力”教育实践,并通过“四力”教育实践,促使社会组织在“联”字上打基础、在“研”字上下功夫、在“宣”字上显身手、在“编”字上增优势,力求推出人才、推出成果,有力推动社会组织工作者整体素质实现大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力”是辩证统一体,既层层递进又相辅相成,既是认识论也是实践论,既是思想方法也是工作方法。我们要不断学习和深刻认识它的精神内涵,要提升政治素养、坚守政治信仰;加强班子建设、坚持底线思维。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企业、深入会员单位,服务群众。坚持问题导向、破解企业难题,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把贯彻学习总书记关于加强宣传思想战线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实践工作引向深入,进而提升社会组织工作的整体水平,并作出应有的成绩。
宋代著名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中写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首诗一方面强调了好学问来之不易,需要终身努力,下力气去求取;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做真学问的关键是“要躬行”,做到知和行的有机结合、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统一。古今理寓俱通达。“四力”是新时代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要长期磨练、躬行践履的重要素质和能力,需要在为学治学过程中不断去深思、去体悟,并使之真正转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形成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