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希铅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办公室,浙江 温州 325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提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责,要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之外的潜在的、隐性的职业素养,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育功能的重要建设方向。
职业素养一般是指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和专业技能,对于从事各种职业,承担相关领域责任的个体来说,职业行为是外在的表象,职业素养是基础和内涵。职业素养的生成是一个人社会化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职业素养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任务。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教育在以人为本、服务人民的基本方向指引下,对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越来越重视,但作为学生就业竞争,职业发展软实力的职业素养教育却一直未能提到一个应有的位置,我们以“职业素养”为主题搜索CNKI,得到15011条结果,以“大学生职业素养”为主题,得到611条结果,而以“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 仅得到64条搜索结果。而且其中实践研究居多,很多是针对一个学校或一个专业为实际例子的个案分析,较少有深入全面的阐述,特别是理论上的探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特别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分析了教育在“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决定性意义。无可置疑,职业精神的教育和职业素养的培育,对于实现教育的根本功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讨论职业素养,不能不提到学习科学研究的发展对21世纪教育政策和实践领域的深刻影响,特别是欧盟“核心素养”框架的提出,不仅对整个欧盟乃至世界教育政策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引发了全球范畴内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核心素养”以使用工具互动,自主行动,在异质群体中工作三个类别为概念框架,并以此为基础,将核心素养体系概括为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人与工具三个方面,[1]建构了一个跨越学科之上的共同素养的概念及其内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改革持续发展,经历了由“知”到“能”,再到“核心素养”的过程,即对教育的本质功能的理解由“传授知识”扩展到“培养能力”,再进入到以“核心素养”作为一切教育的中心任务和内容。按照欧盟的框架,核心素养所包含的八个领域,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信息素养、学会学习、社会与公民素养、创业精神和文化素养中,一半以上是全面影响各个学科知识能力的共同素养。2016年,我国教育部公布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指出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并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2]同时,核心素养是各个学科、所有教育内容的基础和核心,也是职业素养教育培养的重要框架。核心素养概念和思想的提出,对于突破大学生职业教育重视具体能力,忽略基础素养的壁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很多企业明确提出的对员工在职业素养方面的要求,如做企业的主人、迅速适应环境、积极态度和活力、自动自发、表现力、责任感等等,这些都与核心素养有着高度的一致性,那么职业素养到底包含着什么样的内容呢?
第一是凝聚在职业生涯当中的基本价值观,即从个体角度所说的认知。良好的职业价值观应该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对于职业地位和价值的正确认识。只有对职业价值有正确的、清醒的认识,才能够把自己的履职行为与国家民族,与人类共同命运紧密连接在一起,也才能有正面积极的职业心态,这是一种职业信念,也是爱岗敬业的基础。习近平曾经谈到,把自己个人的奋斗发展与国家民族连接在一起的人生志向,是“志向的底盘”,“人生的脊梁”,这从本质上点明了职业信念在整个职业素养中的奠基作用,而这一点又和我国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高度一致。二是表现在职业行上的正确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建立在社会普遍道德基础之上的一种职业规范,是独具行业特点的一种社会规范,通常被归纳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忠诚、奉献、积极、乐观等多个方面。职业道德在职业素养中处于核心位置,也是当代人适应社会的一种基础素质。第二是职业知识和技能。这是一个行业的从业者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对于企业来说,员工的职业知识和技能直接关系到企业各个层级的执行力;对于从业者来说,职业知识和技能是职业发展的必备条件,是个体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职业信念相比,专业性和创新发展性是职业知识技能的重要属性,而技能背后是人的综合素养。第三是职业行为习惯。所谓职业行为习惯,是指一个行业的个体在长时间的履职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和特征。这是一种在大的公共社会行为习惯背景下,独具职业特征的行为习惯,例如服务业的热情关切态度,迅速评估需求等职业特质;制造业的尽力求精和持续创新等品质和行为特征等等,都是长期职业行为所积淀成的一种职业行为习惯,是现代从业者必备的职业素养。这三个要素当中,正确认识和职业道德是根基,职业知识技能和行为特征是表现出来的具体内容,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体现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是长期教育、锤炼的结果。
有人把“职业素养”量化为“职商”,简称CQ,并明确提出,一生成败看“职商”。很多人引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的素质冰山模型来分析个体素质和“职商”的结构。该理论将个体素质喻为冰山,将素质的不同表现分为“水面以上”部分和“深藏的水面以下”部分,前者比较容易通过相应的培训来改变和发展;后者难以测量,无法通过简单的说教而轻易改变,往往需要经由自身的感悟、实践才能真正得以改变。[3]职商中,浮在水面上的只占12.5%,是看得见的、显性的职业素养;隐藏在冰山下面的,占整体的百分之87.5%,是看不见的、隐性的职业素养,是“职商”的核心和基础。所以研究者大都认为,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应以隐性职业素养为基础,以显性职业素养培养为基本内容,全面提升并建构学生的“职商”。
随着中国走向现代化,高校越来越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水平,但是仍然存在许多不足。
这种不足首先表现在职业素养教育的指导思想上。近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非常重视就业率,并将就业率的高低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好坏和教育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高校为了生存和发展,片面强调学生对各种实用知识的获得和职业技能的提高,一味地追求学生的成绩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对大学生是否胜任上岗以后的工作,是否适应市场需要以及对大学生未来的生存和发展考虑和研究较少,忽视大学生作为职业人的职业素养能力的提升。结果导致许多毕业学生无法快速融入职业文化,适应不了新的环境,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处处碰壁,甚至把在学校里不好的行为习惯带入工作当中,不仅影响踏入社会初级阶段的社会适应性,而且对今后一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以及人生道路都形成很大的影响。深入分析这种认知上的缺陷,从根本上来说,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工作目标认识不足,源于缺少以人为本宗旨下的对大学生一生负责的人文关怀,源于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关于教师的根本使命的重要阐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4]缺乏深切的感悟和理解。
其次对于职业素养教育的不足还表现在教育体系中对职业素养教育的忽视。世界公认优质职业教育在德国,德国学生的职业教育并不是从职业学校才开始的,而是在中学就开始了职业预备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在德语文化圈的国家,普遍将职业教育作为大学的一门独立学科,建立高水平的研究机构,为整个国家职业教育提供更有力的理论支撑。但在我国,大多数高校并未将职业素养教育培养纳入整个学校教育内容和规划当中。一是学校正规课程体系中并没有职业素养教育的内容。在教育整体的课程及科研体系当中,对于职业教育的研究长期处于薄弱状态。据调查,在全国范围内,几乎所有高校的职业素养培训课程都列为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或学生处组织实施的就业指导课和职业生涯规划课。其中比较好的一部分纳入选修课范畴,而这种选修课大都采取自学教材、专家讲座、课堂讨论等形式,课时不足半学期,另外大部分未能纳入课程体系,基本上处于零散,无规划状态。课程体系和内容本身缺乏科学严谨的设计。二是课程内容相对笼统,内容集中在职业规划设计,心理辅导等方面,缺乏为职业素养提升而专门设置的诸如职业信念,职业道德,人文修养,创新思维与能力等关乎基本素养的课程内容。三是在具体授课方法上,不能以大学生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形式单一,理论空洞,不接地气,缺乏针对性、系统性,缺乏职业教育的独有的特色,无法引起学生共鸣。其结果导致大部分学生游离于职业教育之外,职业素养教育无法有效应对大学生的就业及自身长远发展的需求。四是产教全面、深度融合不足。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离不开在实践情境中的学习。而当前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主要还是在学校内通过授课、讲座或第二课堂活动来实现,少有企业参与。“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作为一种育人途径,已经广泛运用于高校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是我国高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和深刻变革。但现实存在的各种政策、机制等方面的障碍,导致高校与企业真正意义上的联系沟通比较少,企业更是少有参与和承担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使得发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的任务难以落实。此外,教学评估机制,教师评估机制等也都未能将职业素养教育纳入其中,这不得不说是我国高等教育中在落实人才培养目标问题上的重要缺陷。
纵观当代大学生现状,一方面,他们是繁荣社会长大的一代人,从小生活在相对较高的物质水平下,对于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对于国家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有着正向的认知和积极的情感;但另一方面,生活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激烈变革的背景下,生活在信息多元、海量的网络世界中,价值观有效引导的缺失也让他们在自我发展上存在很多困惑,如在基本价值追求的功利性、物质化,不少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缺乏方向性,缺乏具体化认知,没有长远且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在社会道德方面,一些人缺乏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约束,我行我素,自律能力差;在心理发展方面,一些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抗压能力弱,缺乏脚踏实地、扎实肯干的态度和决心,一旦在工作中遇到不顺就垂头丧气,甚至迷失自我。这些都是高等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改革职业素养教育不能忽略的重要前提。需要通过包括大力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等多种途径,改善大学生群体这一现状,为大学生更加美好的未来提供良好基础。职业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规划,一定意义上高校必须为新时代经济发展服务,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更好更快实现大学生与社会需求“零距离”对接的关键所在,是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第一,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目标,培养大学生职业意识与信念。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反复强调了教育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并且具体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5]在高等教育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更是严肃指出,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职业素养教育,既是立德,又是树人,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良好职业素养的习惯和行为,特别是正确的职业道德与意识,是适应时代要求,实现完整意义的社会化的最基础部分,理应是所有高等学校必须重视的教育主题。在职业素养教育中,要特别重视职业意识和职业信念的培养。中国社会调查所最近完成的一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75%的大学生认为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就业。50%的大学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发展前途感到迷茫,没有目标;41.7%的大学生表示目前没考虑太多:只有8.3%的人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充满信心。[6]可以看出,职业发展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最重要的部分,也许包含诸多要素的复杂问题,如对自身职业的选择方向,就需要根据自己的身心特点、社会背景等与职业对接的科学预测,这中间涉及到价值信仰,科学思维,自我认知等一系列问题,是大学生不能回避的发展问题,所以适时有效的职业意识的培养和引导,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职业信念的教育,即能够引导学生把这种职业选择与人生的理想信念统一起来,能够在为什么选择这一职业的根本问题上,由国家和民族利益做基础,这样才能够实现在职业素养教育当中,立德与树人的统一。
第二,以管理机制建设为抓手,完善高校职业素养教育体系。高校必须建立一套以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为核心的科学有序的管理机制来实施有效的职业素养教育。首先要以专业建设为根本,加强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完善职业素养课程体系。一是要在整个教育研究体系当中,加强对职业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将其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部分,作为教育学科下的重要二级分支予以高度重视,在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资金等方面提供可靠的保障。二是要建构优化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套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体系。设置通用性的职业素养课程,同时根据各种不同职业或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素养和能力的需求设计课程体系,重视需求与本专业之间的衔接,根据专业特点和相关职业素养的构成来组织内容,加强教学内容的职业性。在内容上,要正确处理知识、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以及信念、道德等隐性职业素养之间在内容分配上的关系,打牢隐性职业素养的基础,全面提升实际的职业技能,特别要重视在二者有机的结合下执行力,创造力等重要职业素养的培养。还要在教材体系设计中特别注重提升学生自我修养的能力,重视独立、责任、分享这些基础职业能力的教育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克服各种困难,面对各种压力和挫折,实现持续发展。其次要改革教育方法。和一般专业知识和理论教育不同,职业素养的教育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实践性,对教育方法也提出了更科学、灵活的要求,在职业素养形成过程中,教师的直接辅导尤为重要。例如,成立职业规划讲师团,定期开展各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形势与择业对策等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消除对于专业前景的迷茫感,帮助他们明确职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理论教学和丰富多彩的活动紧密结合,如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社团活动,以其更大的活动空间,更丰富的活动内容,更灵活的活动方式,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积极组织学生下乡与留守儿童进行结对,为广大留守儿童送去关爱和温暖,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公益情怀和社会行为能力等等。
第三,以产教融合为抓手,提升职业素养综合能力。对各类职业开展的偏重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课程,要重视借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重视借助企业力量提升专业课程建设的水平。一些职业教育创新推行的“九共”产教融合模式,倡导学校主动与行业协会、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同招收学生、共同制定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编写教材、共同建设基地、共同实践考核、共享校企师资、共享实践设施、共享研创资源,以及现代学徒制“双元”定向人才共育模式等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有重大的推动意义。一些普通高等学校,也根据专业的不同,以产教融合型现代学徒制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与预就业培养为核心,安排学生以准员工身份进行专业实践,实现七维度有效对接,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岗位要求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对接、工作就业与企业岗位对接、职业素养与企业文化对接、毕业证书与资格标准对接。构建以校内实训区的基础实训、产教合作区的专业实训、双元定向育人校外实训基地的顶岗实训三层次实训实践体系,做到实训实践性教学课时占总课时的50%及以上。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职业,感受自我,感受社会和各种岗位的需求。另外,不少高校还积极邀请企业家、专业人士、优秀校友走进学校,现身说法,宣传单位、企业文化,并将其管理理念引入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职业文化素养,提前引导学生思维向职业人思维转化,提升学生职业素养能力。同时,开办创业园,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等比赛等等,也是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有效措施。
第四,以评价反馈为核心,扭转阻碍职业素养教育的一些“顽瘴痼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的指出,目前教育具有很多问题严重阻碍“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落实,他严肃地指出,“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要求“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高等院校能否把职业素养的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关系到是否坚持教育的人本方向的重大问题。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根本的功能是育人,因此,一切教育行为必须坚持人的发展的目标。而在整个教育体制,乃至具体的课程设置中,重理论教育,忽视实践能力培养;重学科的专和深,忽视各学科的融合和实用;重视知识传授,忽视教化灵魂;等等不良现象普遍存在并直接影响到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特别是评价体系。评价具有导向、诊断、甄别、选拔和发展的功能,需要根据教育的原本目标,明确各专业的人才定位,对于评价体系进行根本性的改造。例如,制定适应于大学教育的“素养加技能”的考试制度,对学生实施综合考核;对于地方院校,特别是职业院校,要建立适应于区域经济发展和职业发展要求的个人综合素养评价机制;[7]同时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将学生的素质养成,包括职业素质培养教育纳入教师考核体系;还可以进行毕业学生职业发展的跟踪考核,作为基础资料反向评估学校职业素质教育的成效。
职业素养教育关乎学生的未来发展,是实现教育服务社会功能的重要部分,需要动员社会力量。其中建构家校共建共育机制是客观需要。职业发展是一个学生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也是家长的最重要的关切。在现代学校制度框架下,高校将家庭纳入管理体系中,实现家校有效沟通、相互支持和通力合作,是职业素养培育的需要,更是学生实现自我、贡献社会的需要。日常沟通,假期家访,谈话辅导,经验推荐等等都是必要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