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琳
(中共遵义市委党校,贵州 遵义 563000)
随着新时代的来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已经成为战略共同体,只有积极促进两者之间共同进步,才能真正实现新农村建设,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发展。虽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着力点存在一定的差别,但是两者的根本目标基本一致,因此,必须协调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才能全面促进农村发展。
随着我国逐步迈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开始发生改变,生活需要与实际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当下社会环境进步稳定必须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实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是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其不足短板,奠定基础,清空障碍。乡村振兴能有效促进个人发展、社会发展的效益提升,解决人的生活需求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存在的矛盾,如果说脱贫攻坚能有效解决发展不够存在的问题。那么,乡村振兴则能为我们社会未来的发展带来较为明确的希望,因此,我们需要协调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全面提高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体系建设效率不断提高,为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优秀民俗文化的弘扬传承奠定坚实基础。脱贫攻坚能够为乡村振兴积累更多的发展经验,而乡村振兴则可以为农村现代化发展带来较为强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脱贫攻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能够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而乡村振兴则是脱贫攻坚后顺势而成的重大战略,只有全面协调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才能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足够动力[1]。
人才是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基础,只有不断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农村地区专业人才团队建设,同时引进科技人才、创新人才,鼓励社会各界投入到乡村建设之中,才能全面提高农村地区经济水平,各个地区的教育机构要对农业人才进行有效培训,使其能够为整个乡村振兴带来一定推动力。当地政府需要为各个地区的农民开展农业生产及转型讲座,要学会引进人才,利用人才地流动带来市场、技术、资本地流动,聚集足够生产要素,使农村地区经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除此之外,政府还应当积极鼓励各个产业,将产业链向农村不断延伸,为农村地区创造更多生产链或价值链,使其能够在运营过程中获得更高收入,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现代农业是促进发展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根本,因此,农村在进行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突破原本家庭作坊式地发展方式,全面促进生产要素的聚集,使农村地区的市场能够朝着集团化、公司化、规模化地方向不断发展,要能够有效拉动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与发展,企业要积极促进产业转型,以农村地区的资源为基础,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与资金进行全面开发,重视集体经济的发展,将农民与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成为利益共同体,全面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建设。除此之外,还需要学会整合政治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全面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各个地区农业发展水平,使农村地区劳动力就业更为顺畅,农民收益不断提升,能有效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2]。
各个地区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促进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需要对相关制度进行合理完善,从法律法规中寻找到制定制度体系的重要依据,建设真正具有领导水平、专业化的农村基层工作队伍。政府需要对基层组织进行及时的监督与考核,同时发动群众的力量监督基层工作,以便于能够提高基层工作人员工作热情,使其创造力与战斗力不断提升。
为保证农村地区脱贫攻坚与产业振兴质量不断提升,我们需要重视产业创新的力量,首先,要能够引导农村地区的人们认识到农业产业的发展前途,同时积极引进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管理等生产要素,使农村地区能够建设更为完善的经营环境。其次,要有足够的激励措施及制度化的服务平台,前者是为了引导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到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使其能够为整个产业的进步奠定坚实基础,而后者则是为了有效完善当地农业产业进步与发展的相关制度,为农民提供更为有效的高质量服务。除此之外,还应当重视资源配置的优化与利益链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全面促进农村地区产业发展,逐渐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为当地的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文中内容可知,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脱贫致富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需要协调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重视人才战略,培养新型农民;整合市场资源,培养新型市场;加强基层建设,提高领导水平;推动驻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重视产业创新,强化有机衔接;重视体制创新,建立长效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农村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地区经济的不断进步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