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越嵩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学生工作处,济南 250103)
双信素养即自信、诚信素养。大学生自信与诚信水平,直接影响其个人发展潜能,是大学生基本素养的核心要求。近年来出现的“大学生助学贷款常年处于高违约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率低”等现象,暴露出大学生尤其是受资助大学生自信、诚信“双信”素养水平与社会期望不对等的矛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自信诚信”双信文化已经成为资助文化育人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校园资助文化的研究成果纷呈,陈剑(2018)认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以实践为主体的文化行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是实现其价值的主体性内容;段玉青(2017)指出学生资助的三大重要功能包括引导功能,大学生资助作为一种介质其强调的价值观会被受助大学生所接受、所认同,因此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好途径;许力文(2017)将感恩教育、诚信教育、成才教育、责任教育、心理教育作为资助文化建设应有之义,认为通过教育可以做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物质和精神双脱困。学界研究大多侧重资助内容研究而少实践路径分析,特别是在实践过程中将双信素养的提升融入其中成为本文独到之处,通过梳理在大学校园资助文化中蕴含的双信价值观,借助资助文化育人手段,运用双信素养提升的基本规律,分析面临的现实困境,探讨双信素养提升的有益途径,对提升大学生双信素养,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具有现实意义。
校园文化是大学的价值追求,是大学的灵魂和精神力量,是大学永续发展的动力。优秀的校园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化。大学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与实践,引领、教育着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追求文化风尚,践行文化理念。资助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慈善资助事业中形成和积淀出的优秀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形式和有力手段。
资助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包含“自信、诚信、责任、励志、感恩、奉献”“受助、自助、助他”“劳动光荣”等内容。北宋范仲淹修义庄、购义田、开义校,周济族人,展现着他博大的责任心、奉献意识,正是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世济忠直”品质的展现,可见资助文化在中国自古有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大学校园中,资助文化育人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大学生树立自信观,坚守诚信底线。首先,中国学生资助工作十年砥砺奋进,内涵已经逐步从开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扩展到面向大学生群体的精神资助、文化资助、技能资助。《中国学生资助十年发展报告(2007-2016年)》显示:2007年到2016年,资助学生从每年5155万人次增长至9126万人次,资助金额从416亿元增长至1688亿元,经费投入迅猛增加,资助力度逐年提高,为贫困学生就学“织起了一张兜底网”。党中央、国务院和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在各教育阶段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学校社会广泛参与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了各级各类教育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的全覆盖。大学生求学过程中的经济困难越来越少,如何帮助他们获得更强的自信心和发展力是资助文化内涵扩展的明确指向。其次,资助工作的各个环节均对诚信提出明确要求,诚信的言和行是资助事业发展的必然条件。中国人自古崇尚诚信。战国时期已有印章文化,印章代表着承诺。西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一诺千金”“一言九鼎”“立木为信”等历史典故都表达出中华文化对诚信的推崇。聚焦当下学生资助工作,从对学生经济情况的真实认定,到审核公示的各个环节,都需要遵循公平诚信的原则。资助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双信价值观,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托资助文化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自信、践行诚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自信是摆脱自卑、克制自傲的处事态度,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与信任,是学生健康成长与自我实现的前提。自信心是个体对自身成功应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估价。[1]诚信是真实无妄和重诺守信的道德准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要求,是历史与当代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当今社会对学生公民素养的基本诉求。一方面,大学生因自信而勇于展示自我,主动参加社会实践,从而获取更多的提升机会,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越发懂得珍惜个人信誉、诚信为人,这是自信素养促进诚信素养的正向作用。另一方面,具备诚信品质的大学生,会获得更多信任,容易搭建拓展人脉,从而促进个人德行等软实力的增强,提升自信心,这是诚信素养提升自信素养的反向作用。可见,大学生自信素养与诚信素养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文化是一种价值观。费孝通提出文化主体性,[2]包含自我文化的适应与更新,以及对其他文化的影响与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思想观念、文化精神与道德规范的集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通过重新构建大学生的文化价值意识并支配大学生行为来实现。[3]提高大学生双信素养,需要遵循文化育人的规律,尤其要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通过传统文化理念培育价值认同,塑造具有中华文化自豪感、文化自信心的年轻一代。双信素养提升不能脱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双信素养提升立足于实践活动。资助文化内涵的提出,正是在育人实践中,教育者们发现了“重经济资助、轻文化资助”引发学生诚信感恩意识薄弱甚至出现自卑孤僻性格等问题后,[4]重新审视文化育人的重要意义而得出的。大学校园文化以实践为主体内容,在认知认同和情感认同的基础上培养受助学生的行为认同,可以达到资助育人的良好效果。当今资助文化倡导“受助、自助、助他”的价值观念,《孟子·尽心上·忘势》中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古今共同之处是不仅强调自我认同的心理状态,更加突出乐善好施的行为准则。可见,双信素养需要在行动与实践中得以展示和升华。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不良心理对比研究》指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对“挫败”的认知上存在偏执心理,他们在面对困难、挫折、贫困时,心理认知存在不科学、不成熟的特征,从而出现一些焦虑、紧张、排他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有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有自身原因。自信应是个人行为获得外在肯定后反射形成的自我认知。当大学生在助人为乐后获得他人的尊重时,自信心会逐步增强,从而主动做出诚信向善的行为,并因此获取更多认可与自信。从这个角度看,受助行为与助人行为亦是动态统一、互为支撑的。助人亦为善德。德者,性之端也,人无德不立,诚信之本在于立德。双信素养提升,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立德树人过程。资助文化中“感恩、诚信、自信、助人”的行为文化和心灵境界,通过校园主体行为引导大学生受助后因感恩而诚信、助人,由助人激发自信,是一项细致持久的工程。因此,双信素养可在互相激发的良性反馈中获得固化和提升。
黄硕明等指出:贫困治理中道德价值的培育需要长期坚持,效果的显现也难以立竿见影,但该途径却是扶贫事业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5]高校作为育人主体成为大学生自信诚信素养提升实践的主力军。教育界在育人功能手段上主要是引导、呼吁和培养,即通过文化渗透影响客体行为。这种以文化影响为手段的方式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显现效果,其短期内对客体行为的制约效果微弱。而大学生双信素养的隐性效果显现及评价往往处于大学生步入社会之后的行为阶段。实践方式与效果评价不能同频共振,即大学生双信素养水平的社会评价不能直观地反馈给高校并作用于育人实践方式的调节上,造成高校大学生双信素养提升实践的改革盲行。大学生双信素养的直接受益主体是社会用人机构,创新高校文化育人方式,在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环节设置及评价机制中将大学生自信诚信素养作为重要指标,可以对高校的育人实践起到固化作用,以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双信素养的更多预期也能引起高校的文化育人方式的及时转换。实践与评价的同频共振可以大大提升高校主体双信素养提升的效果和作用。
一定时期内,大学生客体面对原生家庭的经济供养不足,对经济资助的需求表现明显而迫切,但对素养提升等文化资助的需求持观望态度。对能力、素养提升的被动局面使经济资助无法发挥最大效用,甚至会产生负面影响。当经济资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受助学生的经济压力时,部分受助学生出现“经济迷失”现象,购买高档产品的非理性消费、视志愿公益活动为更多经济资助的筹码、顾虑还贷压力而拼命兼职影响学习等,都说明受助群体很难主动践行资助文化价值观,需要外界的引导和影响。高校需要营造资助文化宣传氛围,对学生做出“践行诚信承诺”“感恩回馈社会”“志愿公益助人”等素养提升的资助文化精神引领。同时应拓展技能培训、视野提升、礼仪教育等文化软实力资助项目,将精神文化与学生的素养能力结合起来,丰富文化资助的内涵及吸引力,实现大学生客体对经济资助和素养提升需求的基本平衡,将资助效用发挥到极致。
市场经济具有唯利性。企业雇佣在校大学生劳动时,缺乏对其劳动观、奉献精神以及企业文化的认同教育,大学生在求学时期建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稳固,在社会劳动中会根据获取的信息不断变化调整。效益至上的企业文化引导会造成大学生“功利”反哺,把短期勤工助学当做赚钱途径,缺少主观能动性、创新精神、主人翁意识。即使他们将来成为企业正式员工,也会因其缺乏企业忠诚度,对个人发展短视化,跳槽频繁,造成企业自主研发停滞、用人成本增加等现象发生。村镇、社区、家庭等社会组织应建立起对大学生双信素养的引导鼓励机制,促进对双信素养文化自觉的形成。
双信素养的形成过程是漫长的,需要制度的约束和监督。台湾建国科技大学将受助学生为学校做义工写入章程,义工时间不达标者将取消其受助资格。[6]就是将本来公益性、自愿性的活动,作为大学生一项必修课来要求,通过引导学习期间的日常行为,形成个人固化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认同,从而培养出一个公民的慈善意识。大陆高校对资助文化育人更强调引导性而非强制性,引导和鼓励“乐善好施和感恩励志”,而没有对这些资助文化要求的素质涵养进行评价和奖惩。这是源于经济资助具有维护教育公平的保障特性,以及文化资助本身体系机制的欠缺。一方面,高校应依托资助文化育人机制建设,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案例,将双信行为准则列入大学生行为规范,出台违背诚信行为的处罚细则,在大学校园形成提高自信、诚信做人的氛围。另外,理念认同教育、技能帮扶、素质提升、视野扩展也是有助于双信素养提升的实践活动形式,在文化活动中建立对参与者的行为评价机制及奖惩制度,对提升文化活动内涵和收效事半功倍。其次,建设和完善诚信档案,利用动态化网络平台将大学生诚信信息更新与共享,通过信息披露与互通,实现大学生诚信行为可追查,将诚信档案纳入各种评优和资助体系之中,使学生的诚信情况与其切身利益相挂钩,诚信的不良记录能够影响学生评优与受助,增加违背诚信的成本;将诚信档案与升学、就业、贷款等各个环节互通,可以对大学生诚信行为起到制度约束和监督实效。
道德楷模包括教师团体、学生队伍以及社会各行各业中的道德楷模。道德建设是制度建设的软实力,不仅可以补充文化制度的不足,更能内化为一种行为自觉。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是新时代对广大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的更高新要求,明确了师德底线。其中“遵守学术规范”“秉承公平诚信”“坚守廉洁自律”“积极奉献社会”涵盖对教师双信文化素养要求。教师群体是大学生效仿学习的对象,其双信文化素养可以起到积极示范作用。另外,对大学生明确提出诚信要求并树立道德楷模意义重大。美国大学生在入校时要签订荣誉准则,学校定期委派优秀的荣誉准则教育者对学生进行“荣誉教育”。我国大学生进行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时要签订“诚信承诺书”,学校对获得奖学金的学生事迹进行宣传,组织受助的道德标兵做资助宣传大使。中共中央、国务院推选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宣传各行业中开展社会主义事业成绩卓著的人物典范,也是发挥劳动楷模的示范作用。因此,积极宣传自信诚信的理念,宣传报道有关自信诚信的典型个人与先进事迹,为大学生树立诚信楷模,发挥榜样力量,做出价值引领,提升诚信意识,为提升双信素养起到积极示范效用。
第一,设计好、利用好各类学生主动参与度高的实践活动,彰显出双信文化价值。利用课堂教学、第二课堂、书院、社团活动及社会实践等学生学习生活的显性“社区”和隐性“组织”,将自信诚信的资助文化贯穿大学生活始终。通过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校内活动和社会实践,形成互相信任和鼓励的团队氛围,同时加强学生的自律与互相监督,甚至可以将诚信档案的建设引入大学生自我管理环节,引导大学生对自信诚信素养的文化认同和主动践行。高校拓展学分制教学,设置弹性学时。学生根据兴趣和自身发展以及生活计划进行选课,更加体现主动性,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安排个人综合实践的时间。设置综合实践、志愿服务、诚实信用学分,从学制上引导大学生自信诚信、参与实践。第二,营造好、塑造好各个学生学习生活的校园环境节点,让学生参与到家园主题设计,彰显双信文化元素。在校园绿化工程、校园景观打造、周边环境治理以及文化学科、组织机构、研究基地、师资队伍和传统文化传播平台搭建上,[7]系统整合各类资源,利用学生容易接受的各种宣传和活动形式,塑造双信楷模、双信案例、双信文化等元素的可视可听精品,塑造、弘扬双信素养的校园文化载体,全员育人,全时育人。积极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获取自信,在自信中探索实践,将诚信意识转化为诚信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