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错配视角下的经济增长研究评述

2019-02-19 10:38王秋阳刘慧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生产率要素效率

王秋阳,刘慧

(浙江理工大学,浙江杭州 310018)

一、引言

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技术进步与要素流动速度加快,以价格扭曲为代价、大量投入生产要素的生产方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降低。企业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不足,地区差异与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等问题,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世界经济波动造成的国际需求总量增长减缓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抑制,以及国际竞争环境愈发激烈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使得我国原有依靠要素投入、规模效应以及外商投资驱动的“粗放型”增长模式不再适应当前经济平稳发展要求。

从学术界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可以发现,无论是金融市场中有限资源配置和外商直接投资中东道国要素禀赋的影响,还是生产活动中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对经济质量的影响,要素配置都发挥了基础性作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关键是创新驱动以及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的提高,因而需要努力将资源配置方式由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生产率驱动,促使资源流向更高效的企业,使得资源配置结构得到优化,激发企业的创新积极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挖掘经济发展新动力,保证中国从中等收入国家向发达经济体平稳过渡的重要手段之一。

资源错配是经济未能以帕累托最优形式运行的一种扭曲现象。Hsieh and Klenow(2009)认为在企业生产要素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前提下,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优时各生产要素边际产出都应该相等,否则就存在资源错配。当前学术界对资源错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源错配程度衡量指标选择和测度方法改进、资源错配成因以及经济损失等方面。本文通过对资源错配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挖掘资源错配对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机制以及现有研究的不足,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提供理论支持。

二、资源错配的测度方法

资源错配分析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先验地认定要素价格扭曲是“错配”的根源,通过异质性模型计算错配程度及影响(张杰等,2011;林伯强和杜克锐,2013);另一种是将错配以“税收楔子”形式表现的价格与均衡状态的价格进行比较,两者差距即为错配程度(Hsieh and Klenow,2009;楼东玮,2013)。测度资源错配程度最常用的两种方法是生产函数法和指数法。

(一)生产函数法

大部分文献并不直接测度要素价格扭曲程度,而是通过构建生产函数和利润函数,推导要素价格扭曲程度以及带来的效率损失(王宁和史晋川,2015)。最常用的方法是生产函数法,也称变量替代法。该方法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要素充分流动时的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并且不同部门同种要素边际产出相同。当存在资源错配并出现要素流动障碍时,要素相对价格就会存在差异。使用生产函数法测度资源错配程度可分为两步:第一步,构建生产函数模型,计算各生产要素边际产出;第二步,计算各要素实际价格与边际产出成本的比值。如果比值大于1,说明该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高于应得报酬,要素价格被正向扭曲;反之,说明要素价格被负向扭曲。

这种方法因为可以直接反映各要素实际报酬与应得报酬的偏离程度而得到广泛应用。Hsieh and Klenow(2009)使用生产函数法构建了包含劳动、资本以及技术三种生产要素的垄断竞争模型(简称HK模型),并用要素生产率价值(TFPQ)的方差表示资源错配程度。陈永伟和胡伟民(2011)考虑到我国制造业对中间投入的依赖性很强,加入了中间产品价格扭曲。龚关和胡关亮(2013)对规模报酬不变的假定进行了拓展,用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品价值代替TFPQ指标衡量两种要素的错配程度。

也有部分学者如Aoki(2009),白俊红和卞元超(2016)在单位替代弹性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尝试使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进行分析。但相对于传统的生产函数法,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使用参数较多,模型自由度受限,并产生多重共线性等问题,因此当前研究依然主要参照HK模型,使用生产函数法测度资源错配。

(二)指数法

从要素市场扭曲角度分析资源错配主要以张杰等(2011)为代表,采用各细分市场的市场化指数得分来衡量。这种测度方法因为考虑了市场化程度的差异性从而减少了信息失真。后来学者认为由于要素市场之间存在关联,并且省份间市场化指数会抹平某地区不同时期的市场扭曲程度,所以测算出的各地区资源错配程度要比实际偏低。因此,林伯强和杜克锐(2013)将各地区的要素市场发育程度进行比较,并用相对差距作为要素市场扭曲的代理变量以减少误差。

从市场分割角度测算资源错配程度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冰川成本”模型(Samuelson,1954)。由于市场间交易存在地理距离及制度性障碍等问题,即使是完全套利,不同市场同种产品也会存在价格差异。在采用去均值法去除产品自身特性影响后,部分学者用相对价格方差反映由市场分割导致的价格波动。方差越大,产品套利区间越大,表示市场分割程度较大。赵奇伟和熊性美(2009)延续了Parsley and Wei(2001)的方法,计算了消费品、资本品和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市场分割程度的变化趋势以及差异,得出中国市场呈现整合收敛趋势的结论。吕越等(2018)在陆铭和陈钊(2009)研究基础上考虑了不相邻省份间的市场分割,进一步完善了市场分割理论的测度方法。

(三)测度方法评价

部分学者使用随机前沿分析法,将实际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与要素最优生产可能性曲线间的距离作为衡量价格扭曲程度的指标。姚战琪(2009)使用非参数化数据包络分析法分析中国制造业企业资源错配导致的效率损失问题;孙浦阳等(2013)利用企业生产率离散度衡量资源错配程度等。

综合来看,最常用的方法仍是生产函数法,并且有学者不断对其改进创新,细分到生产环节上的资源错配等问题。找出一种可以对各要素市场的错配程度,及中间产品错配对整个生产过程影响的精准测算方法,为企业决策者制定更适宜的生产计划,是学者们目前关注的重点问题。

三、资源错配成因研究

根据企业在经济运行中是否主动采取措施避免资源错配,可以将影响资源配置的因素分为市场与制度两个层面(沈春苗和郑江淮,2015)。市场层面包括市场摩擦、外部冲击、信息不对称等。现有研究更加关注制度层面的影响,如地方保护主义导致的市场分割,政府干预导致的要素价格扭曲等。我国资源错配产生原因大致有三点。

(一)市场分割

银温泉和才婉茹(2001)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为了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和保护本地区企业利益,会使用行政手段限制资源的自由流动,割裂本地区与其他地区经济联系,造成资源配置效率的下降。郑毓盛和李崇高(2003)在分解技术效率损失时发现,市场分割的存在导致要素配置效率损失,资源错配程度越大,地方分割的负面影响越大。戴魁早和刘友金(2015)认为要素市场分割抑制了创新资源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削弱了市场机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效果。王磊和邓芳芳(2016)基于生产率分布视角分析认为,市场分割导致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上升,阻碍了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的正常运行,进而加剧资源错配;实证结果表明,如果市场分割指数降低1%,资源错配程度将会减少3.94%。严兵和肖琬君(2018)发现要素和产品市场分割导致要素的流动障碍,使得全国市场一体化进程受阻,造成供需关系脱节。张军(2007)认为地方保护主义虽然导致市场分割,但也促进了区域间的贸易联系,提升了区域间资源配置效率。事实上只有那些效率相对较低的企业在市场分割情况下才可能获得更大收益,但这限制了企业本身发展,不利于市场发挥规模效应。

(二)要素市场价格扭曲

资本是企业生产活动的关键因素,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使得企业在获得资金时成本偏高,影响资金分配效率。朱喜等(2011)发现越来越多的资本流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导致农业经营资本不足,由此认为资本错配直接造成资源错配。鄢萍(2012)使用模拟矩估计法发现企业间的利率差异是造成我国资本错配主要原因。李青原等(2013)在研究我国金融系统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时发现,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的提高会提升资本配置效率。

袁志刚和解栋栋(2011)研究发现,受户籍和土地制度的束缚,我国劳动力在不同区域间的转移受阻,导致过多劳动力集中在农业生产部门,同时沿海地区企业“用工荒”问题日益严重,这反映了劳动力配置的不合理。另外,我国土地市场采用的差别定价方法,造成土地市场价格扭曲,呈现出向极高与极低的双向发展趋势(张杰等,2011;黄忠华和杜雪君,2014)。随着企业家才能对企业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学者发现企业家过于强势或过于集权不利于生产要素充分发挥作用,并间接影响到企业其他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杨轶清等(2016)从企业家决策权力配置视角分析民营企业经营失败机制,认为家长式领导中唯权领导的延续导致决策资源过于集中。

(三)产业政策与政府管制

罗德明等(2012)认为产权结构扭曲引起的所有制歧视是导致我国资源错配的重要原因之一。张佩(2014)认为中国存在一些偏向国有企业的政策,且国有企业大多集中于战略性产业,阻碍企业创新并导致资源错配。谢攀和林致远(2016)发现在中国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由于地方政府需要实现经济增长或税收竞争等目标,要素市场的市场化进程要明显滞后于产品市场的市场化进程。Ho(2010)研究发现,印度工人的工作时长、辞退政策和补偿等规定非常严格,严重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中国加入WTO初期的劳动力市场也面临相似的问题。黄忠华和杜雪君(2014)认为,正是由于现阶段地方政府的财政目标和政治晋升激励,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低效率困境和再配置障碍,加剧了土地供应结构的失衡。

部分学者从企业规模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国有企业是造成资源错配的主要因素,僵尸企业的存在制约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聂辉华和贾瑞雪,2011)。还有学者从企业规模大小,市场波动的不确定性等角度分析资源配置的影响。相比国外研究而言,国内研究很明显的特征是分析市场分割和要素市场价格扭曲都融入了政府因素,离开政府管制分析中国的资源错配成因是不合理的。

四、资源错配的经济效应

通过梳理资源错配影响的相关文献发现,资源错配可以影响微观企业及产业结构,甚至可以扩大到整个宏观领域的需求消费等各方面。本文主要分析资源错配对生产率、收入以及贸易三个层面的影响。

(一)资源错配与全要素生产率

国内外大部分学者研究资源错配影响是从研究错配造成的效率损失开始的。这类文献的研究结论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选择不同衡量效率损失的指标和参照对象,测算资源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结果差别较大。Hsieh and Klenow(2009)使用标准垄断模型,比较中国1998-2005年与美国1977年、1987年和1997年的资源配置情况,认为如果中国资源配置效率达到美国水平,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可以提升25%~40%;政策扭曲问题得到控制时,1998年和2005年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将分别提高115%和86.6%。罗德明等(2012)将企业进退市场的决策内生化后发现,我国因政策偏向导致的要素价格扭曲会引起全要素生产率降低9%。龚关和胡关亮(2013)拓展了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利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实证得到总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将促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20.8%,1998年和2007年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将分别提高57.1%和30.1%。

其次,从不同种类要素错配角度分析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具体作用机制。鲁晓东等(2008)认为金融资源错配的存在导致资本积累效率降低并抑制了生产率的提高。袁志刚和解栋栋(2011)分析劳动力资源错配通过价格效应和规模效应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面影响。黄忠华和杜雪君(2014)认为土地资源错配通过结构效应和动态影响效应对生产率产生负面影响。李旭超(2017)在利用直接法测算整体资源错配后,又分别根据市场、企业异质性分析了资源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的水平效应、规模效应以及动态效应。

最后,少数学者认识到要素再配置效应的改进结果并不理想。Syrquin(1986)认为面对中国生产率增长趋势减缓的问题,要素再配置效应对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弱。姚战琪(2009)利用中国1985-2007年中国跨产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要素再配置实际表现与在渐进式改革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相比不甚理想。该研究很好地将微观经济的运行机制与宏观经济效率结合在一起,证实了要素再配置效应是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对生产率的贡献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资源错配与收入

资源错配从整体上会产生收入损失。郑毓盛和李崇高(2003)发现要素配置效率损失在1978-2000年不断上升,到2000年造成的损失几乎达到了20%。曹玉书和楼东玮(2012)认为资源错配和流动障碍不仅在短期内影响经济总产出,长期更会影响要素投入产出关系。如果消除这些错配成分,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会提高0.9%。

资源错配还会造成地区间的收入不平衡。李啸霄(2017)发现资源错配对劳动收入份额产生负面影响。一方面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导致消费水平降低,削弱了内需拉动经济的功能;另一方面资本收入份额提高扩大了贫富差距。王宋涛等(2016)、王宋涛和温思美(2016)利用基尼系数,发现市场分割导致不同地区要素报酬差异以及人均资本存量差异。

另外,曹玉书和楼东玮(2012)考察了资源错配在“经济楔子”作用下对短期产出以及长期产出组合方式的影响,得出资源错配与传统产业变迁规律相悖,阻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结论。宋马林和金培振(2016)分析资源错配短期内可能促进当地经济增长,但当地居民将会承担长期环境福利损失。

(三)资源错配与进出口贸易

部分学者研究了资源错配对出口行为决策的影响。朱希伟等(2005)在Melitz模型基础上研究出口扩张问题,发现市场分割使企业的省际贸易成本过高,进而迫使其放弃国内市场转向出口扩张。施炳展和冼国明(2012)发现企业要素价格扭曲为企业带来了低成本竞争优势,促进了中国企业出口奇迹的产生。祝树金和赵玉龙(2017)认为要素市场价格扭曲通过生产率效应与要素替代效应作用于企业出口,增加了企业的出口强度。唐杰英(2015)认为资源错配虽然促进企业出口,但大部分贸易利益并未被本地企业吸收。为了弥补进入国际市场而付出的成本以及为了获得价格比较优势付出的寻租成本,削弱了企业凭借自身技术效率促进出口的内生动力。

那么,资源错配究竟给企业带来了什么益处,足以让我们忽略要素价格扭曲带来的负面影响?高翔等(2018)发现,要素市场价格扭曲会通过相对价格效应和成本加成效应,对出口国内附加值率产生显著正向作用。杨俊和李平(2017)认为,要素市场价格扭曲通过进口溢出效应和专利溢出效应,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升级。

国际贸易使企业资源配置通过进口中间产品多样化得以优化。在要素价格扭曲情况下,企业可能会通过国内廉价生产要素替代多样化的进口中间产品。另外部分学者研究了要素市场价格扭曲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机制及对企业出口产品种类多元化的影响。事实上,当企业跨过国际市场贸易门槛时,要素价格扭曲的低成本优势使企业长期处于低附加值、低技术、低收益的生产活动中,并不能帮助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反而对生产和创新产生锁定效应,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因此我们不仅需要改变国内企业的出口偏好,减少对外依赖,更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缩小与国外企业的差距,使得中国企业走上外需和内需并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五、结论

本文从资源错配的研究背景、测算方法、产生动因以及经济效应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现有资源错配程度的测算主要通过测度错配造成的后果反向推算,也有要素价格扭曲法以及要素相对价格指数法直接测算资源错配程度。对于资源错配的成因,学者们分别从产业政策,政府管制,市场本身的不完备性等方面分析,从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和土地市场等基本要素市场间的摩擦展开论述。本文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具有的特点,依次从市场分割、要素市场价格扭曲及政府管制、产业政策三个方面阐述资源错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资源错配的经济效应方面,大多数学者研究了错配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机制,发现对资源错配程度的测度由宏观数据逐渐向微观企业数据过渡。另外,本文扩展研究了资源错配对收入及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以期找出目前还没有引起关注的环节和领域。根据目前研究成果,本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第一,现有研究倾向于探讨某一种要素市场价格扭曲对资源错配的影响,但现实中资源错配是多方面共同促成的。如何将这些不同因素造成的资源错配区分开,探究不同资源在资源错配中产生的作用及时变特征,对进一步了解资源错配影响机制,从而制定对应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观察资源错配文献的研究动态可以发现,研究对象从行业层面不断细分到企业层面;从研究整体生产环节错配向具体生产环节错配过渡。目前,有部分学者着重研究制造业错配情况,并探索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系。现有研究呈现微观化趋势,但是总体来说资源错配的微观研究依然不足。

第三,现有文献中对资源错配问题对策的探讨比较欠缺。大量文献主要关注资源错配的成因以及产生的经济效应,但却很少探讨企业如何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对策研究应当成为未来相关问题研究的核心之一。

猜你喜欢
生产率要素效率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跟踪导练(三)4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关于机床生产率设计的探讨
也谈做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