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警察学院广泛开展急救教学必要性的研究
——以山西警察学院为例

2019-02-19 04:14:43王芳芳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伤病员普及我院

□王芳芳

(山西警察学院,山西 太原 030401)

急救即紧急救治,是指当遇有突发疾病或意外事故发生时,施救者在医护人员到达前,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因地制宜利用现场的各种物资,及时有效地为伤病员实施初步救助及护理,然后紧急送医或等待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接替救治的过程。急救具有时间紧迫性、环境不确定性、病因病情复杂性等特点。合理急救可以实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为进一步专业医务救治赢得时机的目的。

一、大学生学习急救知识的重要性、国内外急救知识技能普及推广的现状

(一)大学生学习急救知识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校建设不断加快,大学生活动种类日益增多,范围逐渐扩大,活动中各种急症、意外伤害事故、运动损伤等事件频繁发生。当面对发生在身边的危重情况时,大学生们往往束手无策,只能拨打急救电话求助或将伤者紧急搬抬转送至医院接受救治。但是,这样的救护方式往往错过了救命、治伤的最佳时间,使病情恶化、伤势加重,造成无法挽回的伤亡。面对身边的伤者,如何使大学生成为“第一目击者”(在现场有能力运用所学的专业救护知识及技能为突发伤害、危重疾病的伤病员提供紧急救护的第一人或群体),抓住救命治伤的黄金时间实施院前救护,为专业医护人员进一步进行救治赢得时机,从而实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目的,显得尤为重要。

另一方面,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他们储备有较高的基础知识水平,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有良好的动手能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千千万万个大学生来自于千千万万个家庭,在我国公民普遍缺乏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的情况下,在大学生中普及急救知识技能也是改变这一社会现状的科学途径,达到培训一个大学生,影响一个家庭,辐射全社会的良好效果。

(二)国内外急救知识技能普及推广现状

1.国内急救知识普及情况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加之急救培训起步较晚,直到2001年,我国才颁发了《中国红十字会关于广泛深入开展救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建立急救培训基地,扩大培训范围,提高普及率的目标。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众急救知识的普及率仍然很低,即使是广州、天津等发达城市普及率也尚不足1%。在拥有1200万人口的北京,为迎接2008奥运会,曾加大对急救员的培训力度,但也只有不到10000人拥有急救证书。此外,我国公共事业从业者,如警察、司机、机务人员等尚不能在上岗前完成急救教育和培训,公民对急救知识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急救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命,一次及时正确的急救可以挽救一个危在旦夕的人,而一次急救措施的不正确实施却可能使一个原本可获救的人失去宝贵的生命,故急救知识需要的是全民的努力参与,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外,通过文献资料法、学生访谈法等调查方法了解到近年来通过电视网络媒体的不断宣传,大学生对急救概念的认知度大大提高,大部分大学生认为急救知识比较重要,有较强的学习意愿,但是当前大学生获取急救知识技能的渠道较狭窄,只能通过网络、电视、杂志等公益广告或伤害事件后的救治宣传资料进行自学,所学急救知识的内容有限且知识的涵盖不全面、不系统,更重要的是没有有效的练习途径,也没有专业的人员进行正确操作方面的指导,学习效果不佳,无法满足大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对救护知识的掌握。[1]有部分高校,通过开展健康教育课、体育保健课或健康讲座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急救知识的宣传教育,但仍存在训练设备缺乏、实际练习时间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也导致在学校急救知识普及效果并不理想的现状。

因此,为了使急救知识在广大学生,特别是具备较强知识体系及学习能力的大学生中得到广泛的普及,各级各类大中专高等院校应当广泛开展急救知识的系统宣传教育活动,为学生学习急救知识做好后勤保障,大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也应当重视急救知识的学习,努力从各种途径关注学习急救知识,不断提高自身及全社会的救护技能。

2.国外急救知识普及情况

在许多发达国家,公众现场急救知识的普及率高达10%以上,现场急救工作多是由接受过一定培训的公众来承担,对急救知识的重视程度大大高于我们国内。大部分发达国家的国民认为急救知识技能是高于其他专业知识技能的一项最重要的生存技能。荷兰公民10岁起就开始接受急救知识教育;瑞士法律规定,每个公民都要接受急救知识培训。此外,德国的消防员、义务兵、驾驶员,意大利的外勤警察等,都必须接受规定时限的救护知识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方能上岗,此后仍要定期参加救护知识的提升学习及技能的熟练操作。[2]我国与国外相比,这些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欠缺,这是一个全民认知的欠缺,亟需补救。由此来看加强急救知识方面的普及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二、在我院广泛开展急救知识技能学习的重要性

我院作为山西警官培养的摇篮,学生总数将近五千人,开设有侦查学、治安学、交通管理工程、刑事科学技术以及警务指挥与战术等多个实用型专业,每年为全省乃至全国源源不断地培养、输送大量各专业优秀预备警官,他们逐渐成为各级公安机关的中流砥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公安工作中,所需接触的人群是复杂的、工作环境是多变的,每天所需要面对的多是突发性事件。特别是基层一线民警,一方面警察作为事故发生后的第一处置人,在接处警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意外事故中的危重伤病员急需救助送医的情况;另一方面,当前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暴力抗法、暴力袭警事件频繁发生,警察成为和平年代里最危险的职业,“时时有流血,天天有牺牲”,已成为公安群体的真实写照,民警自身的安危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因此,在处警现场,民警无论从救助意外事故中的受伤百姓或是犯罪嫌疑人,还是救助工作中受伤的战友同伴或自身出发,都必须掌握一定的基础专业救护知识及技能,在黄金救命时间里,成为第一目击者,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及时施救,这样才能为伤病员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实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更好地服务百姓的目标,也为民警自身的警务工作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此外,从警院在校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来看,由于公安院校的特殊性及所学专业的特殊性,警体课上,经常会进行基础体能训练及专项擒拿格斗等技能的学习训练;课后,学生自主活动运动量也较大,相比普通院校的大学生来说,更容易受到运动损伤或突发意外伤害的困扰。在面对运动损伤时,第一时间应该如何正确处理显得尤为重要。学习一定的急救知识技能是警院学生生活学习顺利开展的基础性保障。

可见,我院大学生做为新时代的接班人,作为公安机关的预备警官,今后无论在学习中、生活中或工作中,都需要面对种种复杂多变的情况,在校学习系统的救护基础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成为救护知识的传播者与操作者,才能真正实现服务社会、服务家庭、服务队友、服务自身的目的。

三、我院开展急救课程面临的问题

(一)社会舆论环境影响

当前社会矛盾突出,在一些突发救护行动中,由于情况紧急且身边未必有其他路人经过作为见证,部分好心施救者在对受伤者进行救治后,不但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和感谢,反而被误认为是致伤者并被要求赔偿。导致好心群众不敢施救、不能施救的恶性循环局面。

通过了解,处警工作中,民警通常作为伤害事故发生现场的第一目击者,救护主要是针对现场受伤群众或受伤的犯罪嫌疑人,部分民警对救护工作也心存顾虑,担心被误解或产生不必要的责任纠纷,又或施救中的抢救费用不好解决等现实问题。事实上,民警对于受伤者的救助是出于人民警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的高度自觉性而实施的,并不是法律赋予的救治责任。由于人民警察不是专业的救护人员,即使进行了系统专业的救护知识技能的学习且尽心尽力地进行救护操作,也无法保证救助万无一失。[3]因此,除了民警要继续加强自身救护知识的学习及操作技能的训练外,政府应当合理引导,提倡社会公民对警察的施救行为多一份精神上、行动上的理解、支持与协助,更好地配合警察完成现场施救工作,为专业救护人员的救治赢得时间与机会。

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去正视将来工作中可能需要面临的问题,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一个心理意识问题。

(二)教学器材设备不足

由于我国急救知识普及起步较晚,加之我国人口基数庞大,我们作为内陆省份的公安本科院校,对于急救知识的认知及学习急救知识的紧迫性仍未达到较高的水平。我院实施急救训练的器材严重缺乏或已有器材在多次的授课使用过程中严重损耗,新的器材又无法及时到位,无法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成为教师开展急救课程中一件棘手的问题。

(三)实践机会缺乏

急救知识的宣传讲授可以在任何情况下进行,但是急救技能的练习除了在模型上进行模拟操作练习外,很难实现在现实中的实际操作练习。我们没有充分的机会去真正接触到较多的需要救治的伤病员,这也使得学习的内容停留在想象和模拟的情境中,无法得到有效的实际练习操作。

四、在我院开展救护知识技能教学的路径

(一) 加大宣传,引起学校、教师、学生对急救知识技能学习的重视

要想使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学习急救知识的重要性,学院各级领导及教师都要全力支持此项工作,利用学院的广播电台、校园网、微信平台、宣传栏、专家讲座及知识竞赛等各种活动形式,大力普及和宣传学习急救知识技能的重要性及一些生活中常用的急救小常识,使学生从意识上重视并从行动上积极加入到急救知识的学习中。[4]

同时,通过宣传教育,要重点提醒学生在实施救治的过程中,学会合理有效地保护自身安全及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不仅学生自身重视,也希望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为身边的人讲解他们所了解的急救知识,扩大急救知识的宣传面。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优秀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在广泛普及急救知识的过程中,相关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救护知识技能的学习、素养的提高,不光要了解救护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此外还要随时关注国内外急救知识技能发展的前沿科学,利用各种专业媒体源源不断的汲取新知识新技能并广泛搜集各种案例为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5]学院可以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到我院为教师开展专题讲座,也可以定期派教师到红十字会或急救机构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的巩固提高学习,主要是学习急救现场伤病员病情的诊断及应急处理方法,同时感受施救现场的紧张氛围,更好地丰富教学经验及素材,提高临场救护的操作能力。

(三)广泛开展急救知识培训讲座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急救知识的积极性,同时增加他们对基层实际救治工作的了解,弥补实践机会缺乏的不足,我们应当定期邀请基层急救医护人员到我院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把他们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救护工作结合我们民警工作中常见的伤病员情况,运用幻灯片的方式,图文并茂地进行相关知识及处理方法的专题讲授,以便学生更好的了解今后可能会遇到的救助工作,系统学习救护知识,做好救护心理准备。

(四)训练器材设备保障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真正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救护知识技能,除了在理论知识的培训上加强外,更多的是要让学生动手操作[6],比如:通过模拟练习,能够准确定位心脏的位置,并进行有效的心脏按压及实施人工呼吸,运用各种止血、包扎材料进行相应部位外伤后的有效处理,并成功将伤病员转运至医院接受进一步专业的医院救治等操作。这些实践练习都需要有充足器材设备做保障。读万卷书还需行万里路,只有理论学习的知识是不扎实的,现实中的急救操作更需要的是我们的动手能力以及遇到紧急情况时沉着冷静,敢于面对及能够迅速运用正确方法进行现场处理的成熟心智。因此,必须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强急救技能的实际操作练习,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

除上述措施外,我们还应利用知识竞赛、实操比赛等多种方式来检验学生对救护知识掌握的程度,进而促进他们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这些方式都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摸索改进的。急救知识已成为我们全社会都需要加快普及宣传并掌握的一项基本生存技能,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一部分并且面临即将走上公安工作岗位的警院学生们,危险与我们每一天的工作是并存的,无论出于对百姓的保护、对受伤犯罪嫌疑人的救助或是对于我们自身及战友的保护、对于家人的保护等等方面,我们都必须掌握一定的救护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好地完成工作、保护家人、帮助战友,为公安工作的高效完成提供有力的保障,为践行人民警察这一神圣职业所赋予的责任使命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伤病员普及我院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海峡姐妹(2020年7期)2020-08-13 07:49:28
基于排队论的战时伤病员急救建模仿真研究
阳澄湖三十六个伤病员的由来
解放军健康(2017年5期)2017-08-01 06:27:42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打包式分诊模式在突发群体伤病员中的应用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西南军医(2015年1期)2015-01-22 09:08:21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
体育师友(2013年6期)2013-03-11 18:52:15
人本位理念在我院体检中心的体现
天文知识普及
视野(2012年2期)2012-07-26 02: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