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员行为研究方法与工具综述

2019-02-19 04:13:22黄利星史友宽
四川体育科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教练员量表领导

黄利星,史友宽



教练员行为研究方法与工具综述

黄利星,史友宽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475000。

“教练员行为”在我国研究已有40多年,如今已成为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运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对1982-2018年国内教练员行为研究现状分析,对照国外研究内容、使用工具进行梳理。研究发现:(1)我国的研究多以问卷调查式研究为主,缺少现场观察式研究;(2)我国对“教练员行为”研究内容不够深入,缺少对有效教练员行为具体措施的制定;(3)执教行为成为未来我国研究趋势。

教练员行为;研究方法;研究工具;执教行为

在竞技体育发展进程中教练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练员在教学和训练上指导、鼓励运动员,营造激励氛围以提高整个团队凝聚力,通过言传身教影响运动员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行为科学认为:“人的行为是其素质的外在表现”,研究教练员行为是研究整个运动训练活动的出发点之一,是运动训练发展的需要。毛永(2005)运用行为科学和运动训练相关知识并结合专家意见,把教练员行为定义为:“体育教练员为了挖掘运动员潜能和运动员表现出个人最高运动水平以及为实现运动员的社会化所采取的对运动员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施加影响的各种外在的身体活动”[1]。作为教练员,在比赛或训练中对运动员施加影响表现出各种行为,如领导、执教、训练、比赛、沟通、管理等等行为。国内外学者是如何研究教练员行为的呢?

1 国外“教练员行为”研究

国外教练员行为研究起步比较早,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管理学、行为科学等相关学科不断给“教练员行为”研究注入新鲜血液。其中,由管理学发展形成领导理论是研究“教练员行为”主要理论之一。

纵观这些研究,可以大体分为两种研究范式。一种是以Chelladurai 为代表的在多维领导模式理论基础上进行的问卷式研究;另一类是以Smith为代表对教练员行为在自然情境下进行观察,可以称为观察式研究。

1.1 问卷调查式研究

国外研究最常用的调查问卷是LSS(The Leadership Scale for Sports),该问卷是1978年Chelladurai等人在多维领导模式理论基础上,修订俄亥俄大学的领导行为调查问题(LBDB),并应用因素分析法进行分析而编制的[2]。问卷分为5个维度:训练指导行为、民主行为、专制行为、社会支持行为和积极性反馈(或奖赏)行为。国外大量研究表明,用于测量竞技运动领域的教练领导行为,LSS具有较高的信、效度。Kenow & Williams(1992)开发了由 28 个题项构成的“教练员行为量表(CBQ)”来研究教练员行为评价与运动员焦虑感和自信之间的关系。该量表主要测量的是运动员对教练员沟通能力、自信程度、沉着冷静、情绪控制力和运动员激励水平的感知,但在国内很少人借鉴。

Younis Mohammadzade & Shirin Zardoshtian研究伊朗优秀男排运动员教练员领导风格与激励氛围的关系,文章运用激励氛围问卷pmcsq和领导风格量表LSS,运用描述性统计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领导行为变量和氛围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把领导行为变量分为:训练和指导、正反馈、民主行为、社会支持、专制行为,激励氛围分为执行氛围和技能氛围[3]。研究得出:“专制行为”与“执行氛围”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训练和指导”与“技能氛围”之间存在者显著的正相关。因此,加强教练员的专制行为会增加运动员的“执行氛围”,提高教练员训练和指导行为从而增加运动员“技能氛围”。

1.2 观察式研究

还有一些学者运用观测工具对比赛或训练中的教练员行为进行现场观察,对观测到的行为编码,然后依照量表进行分类,运用统计学知识进行整理,发现教练员行为特点、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研究优秀教练员行为,发现具有共性的教练员行为,通过讨论,发现有利的行为以提高教练员有效执教行为。同时对教练员训练计划制定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客观评价教练员提供有利的依据。

CBAS(Coaching Behavior Assessment System)是1977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史密斯和斯莫尔提出的观测方法。观测依据教练员行为分类表,对比赛或者训练中的教练员表现出的行为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教练员对刚做完动作的运动员或运动队的行为的反应,称为反应行为;第二类是教练员受动作或事件的限制表现出的行为,称为自发行为[4]。教练员反馈量表CFQ(Coaching Feedback Questionnaire)是 Amorose & Hornc对CBAS 模型中教练员反应性行为的拓展与深化[5]。教练员行为记录表CBRF(Coaching Behavior Recording Form)是Tharp&Gallimore(1978)提出的,是为了通过直接观察训练中的教练行为来记录而开发的[6]。该记录表把教练员行为分成了12种行为类别。ASUOI(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Observation Instrument)是1984年美国研究人员Lacy & Darst提出,该工具把教练员行为分为14个行为类别,研究人员采用事件记录法对各种行为在某一时间段内发生的频率进行统计,从而得到各行为在教练员的执教过程中所占据的比重[7]。ASUIO是国外最常用的教练员行为观察工具。

Alan C.Lacy & Donna.Martin(1994)观测高校女排教练员行为与运动技能参与的关系。为创造更多、更详细的类别,使其适合当前研究的实验现象,对原始的ASUOI进行修改。修改过的量表分为语言类别和非语言类。语言类:使用第一昵称、赛前指导、赛中指导、赛后指导、纠正、技能赞美、赞美行为、技能批评、批评行为、提问、催促、管理;非语言行为类别:其他、沉默、不在场。研究使用ASUOI工具记录到30766个时间间隔,“沉默”(35.3%)类别是最高;总赞美/批评比是7:1。Model(1983)以一组教练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未获奖的高中足球教练员的行为,Lacy&Darst(1985)研究了高校足球教练员的行为。两项研究都发现教练员指导行为发生率较高,主要的区别是,未获奖教练比获奖教练的表扬-批评比率更高,那么说,优秀的高中足球教练员不仅仅要表扬,还要给予更多的批评来指导青少年。

LENIZETOU等人(2011)以2010-2011赛季希腊国家队12名排球教练员为对象进行了研究。研究对训练期间教练员语言和非语言行为进行录像,然后进行编码分类,目的是对教练员训练行为进行记录和评价[8]。该研究使用Bloom(1999)等人经过4次修订的教练员行为记录表RCBRF(Revised Coaching Behavior Recording Form)。在希腊,Tzioumakis(2009)曾运用RCBRF对青少年篮球和手球教练员进行了研究。LENIZETOU等人的研究是首次运用在排球教练员身上。

Mesquita Isabel(2008)等人运用系统观测法对青年业余排球进行观察,研究对象是11名葡萄牙男青年业余排球教练员[9]。共观察11次训练,每个教练员1次,每次观测时间45min,总共观测495min,对应14类别行为统计得到6401行为。除了统计行为类别所占的比例,还有添加R.P.M.(表示每分钟该行为类别使用频率)。在所有行为记录中,最高的单一类别是沉默(33.89%,4.38RPM)。增进教练和运动员之间的感情类别中催促、赞美、批评的类别占16.54%,最多的行为是催促(9.17%),紧接着是赞扬(5.5%),最后是批评(1.87%)。在对“使用昵称”分类时,把观测到的799个编码分解,在教练员一句话的开始、中间、结束,分别是6.62%、4.16%、1.70%。教练员使用昵称在开始时占的比重最多。Magill(1993)研究表明个人在短期中的注意能力有限,开头“使用昵称”可以调动运动员的注意力。加强开头“使用昵称”这样的行为在教练员教学或比赛开始阶段能很好的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

可以看出,国外研究非常重视利用录像工具进行数据采集,并进行归类讨论,注重实地考察和追踪性研究,注重进行系统观察和评估,对观察到的信息加工处理,有效的进行反馈,提供给教练员有效的改进措施,促进教练员教学和训练计划的改变。

2 国内“教练员行为”研究现状

20世纪晚期,我国学者严文蕃(1982)、胡红(1986)、徐群(1993)、卓文君(1993)、季浏(1995)开始对“教练员行为”进行研究。研究以借鉴国外理论为主,引入了行为科学、管理心理学等理论。部分学者总结了一些国外研究内容,极少学者进行实证研究。不过,早期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为国内“教练员行为”的研究推开了一扇门,为未来研究指明了方向。进入21世纪后,关于“教练员行为”的文章的数量快速增长,成为研究热点主题。2010-2018年,执教执行作为教练员行为新的主题名词开始出现,研究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行为科学理论、领导理论、心理学、管理学等等慢慢引入了教练员行为的研究,研究方法在不断总结前人研究的经验上创新。问卷调查在不断寻找更多变量的因果关系,观察式研究慢慢开始崭露头角,研究人员在尝试着加以运用,目的都是为了在教练员执教过程中发现存在的客观规律,为教练员执教过程中提供有效的建议。

2.1 问卷调查式研究

我国在对教练员“领导行为”进行的研究中,多以LSS问卷式为主。在研究“领导行为”中,研究人员大部分采用的是由Chelladurai(1978)提出的多维领导模式理论。季浏(1995)在对国外教练员心理和行为研究现状做了概括,介绍国外体育运动中的领导理论:特质理论、行为理论、情景特质理论、情景行为理论,4种理论分别对研究教练员有哪些影响,而情景行为理论行为理论又称多维领导理论,并阐述了行为理论和情景行为理论研究教练员行为最为可靠的理论依据。研究人员徐群(1993)运用加拿大拉肖尔教授制定的《运动员评价教练员问卷》对11个项目的134名运动员进行调查,发现不同年龄、不同特征、不同项目、不同成就感的运动员对教练员的行为特征评价不一致,并且提出运动员对教练员的评价是一个可靠的信息来源。

“领导”一词在管理学中定义为:领导指的是拥有组织赋予的职位和权力的领导者,影响下级完成组织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后来,引入体育领域“领导行为”作为教练员行为的研究,国外将教练员领导行为称为“运动员文化”,其内容包括对目前运动队成员(运动员、助理教练以及所有帮助该队进行组织工作的有关人员)的选择、激励、奖赏、维持、和团结。我国在对“领导行为”研究单一到多变,从简单到复杂。利用LSS对调查不同年龄、不同执教年限、不同特征教练员结合运动员的满意度作差异比较研究,从而了解教练员的自我评价行为和教练员行为的差异、运动员满意的教练员行为是什么样子?是否不同情境下的教练员行为存在差异,三者相互结合评定教练员如何做使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的关系更和谐,对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更有帮助。研究人员在运用国外多维领导模式的同时也在不断追求改变,以寻求更多研究视角,发现更多的与“领导行为”相关变量的研究。国内学者逐渐对团队的凝聚力、激励氛围、团队效能以及教练之间的信任等等作分析,随着教练员行为研究内容更加丰富,研究工具在不断得到修订,我国很多学者对LSS进行修改,杨勇、马红宇等人修订版LSS被国内学者运用或者参考。

樊力平(2003)采用LSS量表对参加2002年昆明海埂训练基地冬训的我国甲级优秀男子排球运动员与教练员进行问卷测试,以了解和分析不同类型排球运动员所喜爱的领导行为模式,探讨其在期望教练员领导行为模式上的认知差异性[10]。研究得出:LSS用于研究我国优秀排球队教练员的领导行为,具有较高的信、效度,是一种有效的和可靠的测量工具,其测量结果的评价对教练员领导行为具有较强的实效性;不同特征的运动员在期望教练员领导行为模式上存在认知差异性;对不同特征的运动员采用不同的领导行为,应遵照区别对待的原则执教;加强教练员与运动员沟通、增强运动员学习能力等等。

史为临,季浏(2004)探究上海市学校篮球教练(初中、高中、大学)领导行为与运动员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该研究以Chelladurai原版运动领导量表LSS作为蓝本,结合相关专家的意见,最终制成了中文版LSS。量表分成4个部分:(1)运动员偏爱的教练领导行为的量表;(2)运动员认知的教练领导行为的量表;(3)运动员对成绩表现和对教练领导行为的满意度量表;(4)运动员的基本情况调查。采用的方法是斜交转轴因子分析和Cron bah'sα(克龙巴赫系数)对问卷的前后两部分和内部一致性进行分析,发现修改过的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11]。结果表明:要想提高篮球运动员和篮球队的成绩,以及篮球运动员的满意度,教练应当在实际的运动情景中多采用“训练与指导行为”和“社会支持行为”。孙健(2007)参考Chelladurai(1990)修订版的LSS量表,进行修改并重新进行信效度检验,对我国体育专业院校田径教练员领导行为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得出:LSS量表具有较高信度、效度,适合在中国使用;教练员在社会指导、民主、社会支持和奖励行为上自我估计过高;运动员各特征及其一些水平上,运动员喜欢的和教练员实际的领导行为各维度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12]。同样的模式,高敬萍(2007)以Chelladurai编制LSS作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不同运动年限的运动员对教练员领导行为的接受程度不同;年龄、执教年限不同的教练员实际的领导行为之间存在差异显著;不同成绩的运动员对教练员领导行为维度的满意程度不同[13]。

随着研究人员的进一步加深,研究内容在不断地丰富,研究在探求更多变量之间的关系。马红宇(2006)探讨我国高水平手球队凝聚力是否对教练员领导行为、运动员角色投入与运动员满意度具有中介作用。分别使用了群体环境问卷、运动领导行为量表、运动员角色投入问卷、运动员满意度问卷对各个指标测量[14]。运动员行为量表使用的是修订后的运动领导行为量表(马红宇,2004)。运用Baron和Kenny(1986)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凝聚力的中介作用给予检验。结果表明,运动员所知觉到的领导行为和角色投入对团队成绩满意度、团队一致满意度影响显著,但该影响由于凝聚力的加入而变小或变得不显著。说明凝聚力对领导行为、角色投入与团队成绩满意度、团队一致性满意度具有中介作用。

杨勇(2006)在Chelladurai的基础上编制了教练员领导方式量表,收录于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中。此量表分成民主型和专制型两个维度,10个条目[15]。杨尚剑(2014)探讨教练员领导行为、运动员对教练员信任、团队凝聚力三者之间的关系,使用(杨勇2006)教练员领导方式量表对教练员领导方式进行测量。研究发现:教练领导行为对团队凝聚力的影响,是通过运动员对教练员这一中介变量来实现的[16]。蔡端伟(2016)的《教练员领导行为、激励氛围对运动员动机内化影响研究——以青少年排球项目为例》一篇博士论文,以 2014 年(北方赛区)大学生排球联赛(非专业组)参赛队员为对比样本,实证研究和分析了教练员领导行为、激励氛围与运动员动机内化影响机理。采用的教练员领导行为量表是以 Chelladurai(1984)英文版运动领导量表(Leadership Scale for Sports,LSS)为蓝本,同时以马红宇(2004)修订过的运动教练员领导行为量表为参照,依据排球运动项目特征,通过教练员和运动员访谈加以修正改编而成[17]。

张训超(2012)以科学选材、训练安排、思想教育、比赛指导和队伍管理等5个维度构建了教练员执教行为问卷。得出青少年散打教练员的执教行为是教练员为了实现训练目标在执教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系列问题解决行为,这种行为依赖于教练员的执教理念、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通过科学选材、训练安排、思想教育、比赛指导和队伍管理等方式表现出来[18]。

2.2 观察式研究

国外对教练员行为进行大量的观察式研究,建立了系统的观察工具,以观察和评估训练和比赛中的教练员行为,提高教练员有效行为,达到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查阅文献发现,我国对教练员行为现场观察、评估的文章很少,所以我国研究人员应该注重这方面的实证研究。

早期学者严文蕃(1982)提出青少年教练员对运动员成长有哪些影响,怎么评定教练员行为以及如何使教练员和运动员更加和谐的相处?借鉴美国研究人员斯密斯和斯莫尔等人在评价教练员行为所用“教练员评价制”(CBAS),并对CBAS中内容以及使用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19]。卓文君,陈文琦(1993)建立了教练员行为的MCBOS录像观察系统,该系统分为12个类别的教练员行为,临场记录体育学院篮球、体操教练员的行为,为教练员训练教学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促进教练员行为改变,以提高教学训练效果。文献资料记载,此研究是我国首个利用录像观测工具对教练员行为进行的实证研究。我国学者曲飞飞对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观测工具(ASUOI)类别翻译成中文,对从新修订过的工具定义成14类,使用该工具对美国大学橄榄球联赛优秀教练员和英超球员教练员行为模式分析,发现优秀橄榄球教练员的执教行为“激励”和“表扬”占30%,英超教练员“事中指导”占29.7%,显著高于橄榄球的3.2%。该研究通过分析两个项目教练员行为区别的差异性,并且总结优秀橄榄球教练员行为所具备特征[20]。

我国教授张新中(2006)一篇《关于教练员行为评价制评价》对CBAS提出“说明缺失”和“内容缺失”以及补充意见[21]。张新忠教授认为教练员分类表中有两点“说明缺失”。一方面,观察人员录像观察时间长,如果不暴露观察者的身份,在现实操作中缺乏可行性,建议以正式以调查者的身份介入并取得教练员的同意,但是调查具体内容不给予公开,这一点缺乏说明。另外,对满意操作的反应,正强化和没有强化在概念界定上应给予正当的说明。另一方面,“一般性交谈”这一项概括不够全面,加上“正式性交谈”更为合理。

李强(2018)应用修订后的青少年足球教练员执教观察记录表来分析我国青少年足球教练员训练模式和执教方式。修订后的青少年执教记录表分成20个执教方式指标[22]。训练模式对训练指令、技战术反馈、提问和沉默等执教方式存在明显主效应;训练中应减少使用高权威性和多规定性的训练指令、技战术结果性反馈和强化性反馈;减少使用处罚和训斥等责罚性执教方式;技、战术过程性反馈、开放式提问、赞扬和关注性沉默。不同训练模式中的执教方式存在差异,训练指令和沉默两种执教方式对训练模式产生明显主效应。不同训练模式和不同执教方式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等等。对提高教练员执教过程中有效执教行为有很大帮助。

综上所述,我国对“领导行为”进行的大量的研究。在使用工具方面,以借鉴国外LSS量表为主,并且量表在国内进行了多次修改。“执教行为”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主要在国内出现,研究人员根据国内的研究背景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一些实证研究,其中还是以问卷调查研究为主,很少一部分是实地观察式研究。“执教行为”作为新兴研究主题,未来有很大的可研究空间。

3 结论和建议

(1)国内外对教练员行为的研究方法有所有差别,从研究内容和使用工具上来看,国外研究人员主要利用录像工具进行数据采集,进行归类讨论,注重现场观察和追踪性研究,而我国学者注重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来阐述教练员行为的特点、现状、发展方向,研究方法多采用问卷式或者综述研究为主。显然,我国运用观察式的研究尚不成熟。因此,我国应该注重现场观察式研究,对客观评估教练员行为有重要意义。

(2)无论是教练员领导行为或执教行为研究不够深入,缺少对有效教练员行为具体措施的制定。教练员领导行为一直以来是我国研究教练员行为的热点主题,研究人员主要运用问卷调查式研究来说明不同特征运动员所喜欢教练员存在差异,并得出实际教练员领导行为,或者分析教练员领导行为与团队凝聚力、激励氛围、团队效能之间的密切程度,对制定有效具体的教练员行为缺少根据。制定具体方法还需要在进行实验干预研究或者追踪研究来提供。

(3)领导行为一直作为热门研究主题,无论是综述或者实证研究都是借鉴国外领导理论、行为理论、多维领导模式理论等,在我国研究中普遍得到运用。该主题再研究缺乏创新性。对个人项目田径、跳水、散打等项目我国研究人员开始引入“执教行为”。研究人员已经在我国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对“教练员执教行为”作了概念界定,使更加适应我国本土化研究。我国正在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教练员执教不能仅仅依靠经验,需要大量的理论支撑,因此,培养优秀教练员是未来体育发展的需要,目前,教练员“执教行为”还在初步探索阶段,未来会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通过梳理国内外教练员行为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得出,运用观察式研究将成为日后我国研究教练员行为的重要手段,为今后教练员教学和比赛中提供重要的信息。教练员在教学和比赛中所表现出的外在行为,例如:指导、评价、鼓励、组织等行为都对运动员产生着影响。在教学中,优秀的的教练员能行之有效对运动员的技术做出反馈、恰当好处的鼓励和批评,帮助运动员全身心投入训练;在比赛中,优秀的教练员注意广泛、感知清晰,能够理智分析形势,合理做出应急措施和战略决策。因此,掌握优秀教练员执教行为的客观规律,对于建设我国优秀教练员队伍至关重要。

[1] 毛 永.体育“教练员行为”的理论研究现状与基本框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5(09):14.

[2] Chelladurai P.A Multidimensional Model of Leadership[D]. Canadian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Sciences, 1978(02): 9~14.

[3] Younis Mohammadzade , Shirin Zardoshtian.The Relationship styles of coaches with motivational climate of Iranian Elite Male Volleyball Playe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ademic Research in Business and social Sciences.2012.

[4] A system for the behavioral assessment of athletic coaches. Research Quarterly,48, 401~4.Article in Research quarterly · June 1977DOI: 10.1080/10671315.1977.10615438 · Source: PubMed.

[5] Amorose A J, Horn T S. Intrinsic motivation: relationships with collegiate athletes’gender, scholarship status, and perceptions of their coaches’behavior.[J]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2002, 22(01):63~84.

[6] THARP RG, GALLIMORE R. What a coach can teach a teacher. Psychol Today. 1976; 9(08):75~78.

[7] Lacy, A.C., & Darst, P.D.(1984). The evolution of a systematic observation instrument.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3, 59~66.

[8] Eleni Zetou, Evagelia Amprasi, Maria Michalopoulou, Nikolaos Aggelousis.Volleyball coaches behavior assessment through systematic observation[J]. journal of human sport&exercise.2011.64.02.

[9] Mesquita Isabel, Sobrinho Antonio. A Systematic Observation of Youth Amateur Volleyball Coaches Behaviours[J] .Internation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s Sciences.2008,vol.20,No.2,. 37~58.

[10] 樊力平,邹本旭.不同特征的我国甲级男排运动员期望教练员领导行为模式上的认知差异性[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05):83~86.

[11] 史为临,季 浏.上海市学校篮球队教练领导行为与运动员满意度之间关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01):40~42.

[12] 孙 健,李双军,任日辉,潘永生,邹本旭,冯晓玲,李美娜.全国体育专业院校田径教练员领导行为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04):78~82.

[13] 高敬萍.高水平专业运动队教练员领导行为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03):429~431.

[14] 马红宇,王二平.凝聚力对教练员领导行为、运动员角色投入和运动员满意度的中介作用[J].体育科学,2006(03):64~69.

[15] 张力为,毛志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M].2版.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255,259.

[16] 杨尚剑,孙有平,季 浏.教练领导行为与凝聚力:信任的中介作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38(02):69~73.

[17] 蔡端伟. 教练员领导行为、激励氛围对运动员动机内化影响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6.

[18] 张训超. 我国省级青少年散打教练员执教行为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

[19] 严文蕃.美国关于教练员行为评定的研究[J].外国心理学,1982(03):42~46.

[20] 邱卓君,陈文琦.教练员训练行为观察系统的实验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3(04):49~54.

[21] 张新中,刘宗粤.关于教练员行为评价制的评价[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04):52~55.

[22] 李 强,韩 玉,李文柱.青少年足球教练员训练模式和执教方式研究[J].体育科学,2018,38(02):45~54.

Review of Methods and Tools of Coach Behavior Research

HUANG LiXing, SHI Youku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Henan, 475000, China.

“coach behavior” in China has been studied for more than 40 years, now has become a hot topic of academic research in China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esearches on coach behavior in China from 1982 to 2018, and the contents and tools of foreign researches were compared. The research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most of the researches in China are based on questionnaire and lack of field observation.(2)the research content of “coach behavior” in China is not in-depth enough and specific measures for effective coach behavior are not formulated.(3)teaching behavior will become the research trend of China in the future.

Coach 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 Research tools; Teaching behavion

2019-03-19

2019-03-26

G804.85

A

1007―6891(2019)03―0051―05

10.13932/j.cnki.sctykx.2019.03.12

猜你喜欢
教练员量表领导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军工文化(2017年1期)2017-03-14 10:11:20
领导致辞
印刷经理人(2016年9期)2016-12-20 16:02:55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心理学探新(2015年4期)2015-12-10 12:54:02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
不能比领导帅
小说月刊(2014年12期)2014-04-19 02:4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