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的菊

2019-02-19 02:56程晓玲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妇幼保健院
社会主义论坛 2019年10期
关键词:玉龙白雪教学楼

文 程晓玲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妇幼保健院

一场秋雨一阵凉,秋天在绵绵的细雨中不期而至。一场场秋雨洗新了古城的天、洗新了古城的五花石板,也洗新了古城层层叠叠的青瓦木屋。

秋天来时,古城就绽满了菊花,看菊、赏菊成了丽江人的重要生活内容,因为菊花于丽江人太重要了,重要到没有菊花就无从谈论古城人的秋天。这不,菊花如古城的新装,已铺满了大街小巷,姹紫嫣红。

古城人爱花,爱到痴迷,爱得痴情。一座古城,不论阡陌小巷还是深深庭院,不论清清河边还是竹篱院墙,一年四季真是无处不飞花。

春天,桃红李白自不必说,更有那垂丝海棠开得像一片片云霞。当然,最妩媚的是攀附在柳树上的蔷薇花了,深绿色的花枝与柳树伟岸的身躯紧紧缠绕,像一对恋人难舍难分,他们缠绕着、依恋着、燃烧着,相互忠贞着,岁岁年年展示给世人一道古城特有的风景。丽江没有酷暑,清凉的夏日,所有的植物都蓬勃葳蕤,花开得清新艳丽,天姿国色的牡丹、五彩缤纷的杜鹃、红如火把的石榴花、三角梅,一直开到荼蘼。冬天,雪中傲放的梅花高洁而不寂寞,山茶花会如约而来,她们在凛冽的寒风中翩翩起舞,绽放嫣然。

然而,古城人爱花,最痴迷的要数菊花了。到了秋天,每家院里的花台中、廊檐下、窗台上都开满了各色各样的菊,很多人还把自家品种最好、开得最美的摆放在大门外、河沿上,供大家欣赏。如果你是在天高云淡、清风送爽的秋天来到古城,那么迎接你的一定是那些美丽的菊花。看,她们一团团一簇簇花团锦簇,千姿百媚,或立于河廊或垂丝于水面,不论你站在高处极目远眺或是不经意地从窗户放眼望去,进入你眼帘的一定是那些美丽的花。

我爱古城的菊花,源于少女时代求学于丽江古城。当时学校只有一个教学楼,上下两楼,共四个教室,教学楼对面是一个四合五天井的院落,是我们的教师宿舍、学生宿舍加学生食堂。一个学校两个年级,一个年级一到两个班。教学楼后面有一个不大的院落,种满了当时我们不认识的各种植物,我们称这个园子为“药园”,因为它除了草药,没有其他属于观赏的花卉。

既是植物,绝大部分是有花开的。9月入学,园中开得最多的就是菊花了,入药的菊花虽然品种单一,只有黄白两种,但是开得生机勃勃,隽美多姿,素雅清新。再后来学《中药学》学到菊花时才知道它的药用价值,知晓了它的诸多妙用。

药园及其菊陪伴了我三个寒暑,坐在药园,与菊花相伴,菊花的素雅,菊花的清香滋养了我青春的心灵,使我一生向往菊花的品格。

走出校门,整个丽江古城的秋天,就被菊花点缀着、装扮着。秋高气爽、充满丰收喜悦的美好时光也好,“秋风秋雨愁煞人”的萧瑟凉意时候也罢,菊花都以她的包容以她的无畏陪伴依偎着古城,不离不弃。

菊花烂漫时节,我时常漫步古城,顺着清澈的河流过小桥穿小巷,寻觅着菊花的芳踪,贪恋着菊花的清香。我在想,天高云淡,古城上空洁白的云是玉龙山的雪变的,流水淙淙,古城的清流是玉龙山的白雪化的,难道这些菊花也是玉龙山的白雪变成?你看她们像一个个古典美女亭亭玉立,绿色的叶子是她们飘飞的裙袂,美丽的花瓣如她们舞蹈时伸出的兰花玉指。她们白的纯洁,红的热情,黄的富贵,墨紫的、淡绿的、粉红的是那样典雅,耐人寻味。沿着河流,踩着五花石板路,我仿佛看见陶翁带着魏晋风度款款走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丽江古城的菊花莫非也是陶翁华章中遗下的种子,使之在这片厚土上生根发芽么?

我也喜欢在秋雨潇潇中漫步古城街头,秋雨秋霜打在菊花身上,但菊花既然选择了秋天,她已无怨无悔。

我更爱在月白风清之夜漫步于古城。夜幕降临,深蓝纯净的夜空明月升起。当月亮的清辉洒满古城时,我仿佛看见月下菊花变成了仙女翩翩起舞,“月动花影移,疑是玉人来”。就在这时,阵阵清香不知从哪家院内越墙而来,那是丽江人家用菊花酿成的菊花美酒飘来的酒香,正想去讨一杯菊花酒喝时,耳边突然传来了悠扬的笛声,好熟悉的旋律啊,这不是“玉龙山白雪曲”吗?是丽江诗人马子云先生凄美爱情的绝唱。“看山爱白雪,看雪爱白云。高歌白雪曲,相赠云中君。云中君,不我顾,歌声破空云飞去,邀来明月挂高树”。

丽江的菊,在秋风中开得飘逸潇洒,虽富贵不如牡丹、娇艳不过月季、幽香不比茉莉,但它不争一时,不浮不躁,从容于秋雨,凌风傲霜,宁可枝头含香死,不曾吹落凉风中。

猜你喜欢
玉龙白雪教学楼
白雪和红玫(一)
玉龙云峦
教学楼重建工程项目中的施工技术分析
教学楼重建工程项目中的施工技术分析
教学楼,作文本里的方格 组诗
等待白雪的龙门山(外一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教学楼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
The Ways of Creating “Information Gap Activities” in the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韦白雪,我负责给你好日子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for Cultural Dialog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