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永勤 曲靖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重要讲话,在回顾历史中彰显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在展望未来中激发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力量,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站在新时代面向世界和未来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是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光辉的纲领性文献,必将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凝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伟力。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充分认识和把握新中国成立70年弥足珍贵的经验启示,汲取继往开来、接续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把宏伟蓝图转化为党领导全体人民砥砺奋进的生动实践。
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70年来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源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长期探索中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源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决定命运。新中国70年的历史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始终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始终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进,找到了一条从过去延伸到未来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辉,引领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新发展。始终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用制度优势、制度自信、制度创新激起和保障创造活力的竞相迸发、创造源泉的充分涌流,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始终坚持以守正创新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反映时代精神、引领时代潮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党和国家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群众是党和国家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彰显了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
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我们党新时期最鲜明的旗帜,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为我们党和人民提供了伟大觉醒的强大思想武器,是一场从思想革命、自我革命到社会革命内在统一的深刻革命。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就是要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就是要坚持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
必须坚持富国强军。富国与强军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保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基石。我们越是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就会越多。虽然维护国家安全、发展利益的手段和选择增多了,但军事手段始终是保底的手段,军事力量始终是国家安全的支柱。坚持富国强军,就是要把军队建设发展与国家总体战略、民族复兴伟业有机统一起来,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贯穿着我们党领导人民军队开创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实现跨越发展的精彩华章,辉映着人民军队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的不朽功勋。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新时代必将是大有可为的时代。”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我们要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新起点,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把握好新一轮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担当作为的鲜明导向,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一是增强高校党委班子建设和领导能力。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保证党委全面领导学校一切工作,保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二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四个服务”中找准办学定位,坚定不移地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扎根中国大地办好教育。三是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通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初心和使命转化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全过程,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四是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突出政治性、增强引领力、聚焦高质量,把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任务落实到各级党组织,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成为团结动员师生、推动事业发展的坚强堡垒。五是创建特色鲜明的基层党建品牌,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和学生思想变化的特征和趋向,找准特色和亮点,因地制宜地推进基层党建品牌创建工作,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推动学校党建工作创新提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南,是党的根本宗旨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教育事业中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一是把教育放到人民利益的首要位置,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强烈的对多样、特色、优质教育的需求,适应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二是高度重视教师在教育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教师是办学的第一资源,是立教之本与兴教之源,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力量。要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三是重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推动新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抓好课堂教学育人主渠道,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提升。
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特色化内涵式发展,既是高校建设发展的根基和本质,也是必由之路。一是加快推进学分制改革工作,重点瞄准“课程管好”“学生学好”“老师教好”关键环节,以学生为中心,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以师资建设为依托,深化学分制改革,着力提升课程、教师、教材和就业等专业水平要素质量。二是以一流学科建设为主线,瞄准学科前沿和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需求,构建有效支撑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体系,推动传统优势学科转型发展,促进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融合,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三是以建设一流本科专业为目标,优化专业结构,推动建立招生计划、人才培养与就业联动机制,制定实施一流课程建设方案,主动融入国家“双万计划”,落实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加大课程评价力度,淘汰“水专”“水课”“水师”,打造“金专”“金课”“金师”。
坚持依靠师生,尊重师生首创精神,加强队伍建设,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一是始终保持砥砺奋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满腔政治热情和深厚爱国情怀转化为坚定理想信念,转化为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的精神动力,转化为立足岗位、奋发工作的实际行动。二是强化“头雁效应”和实绩导向。加强政治强、业务强、管理强的“三强”型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培养各级干部的专业能力、敬业精神,全面增强各级干部推动学校发展本领,在干事创业上敢于拼搏、善于学习,不甘落后、勇争一流,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三是破解高校发展中的难题。针对当前高校管理在意识形态领域、学生教育管理、校园安全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难点和问题,因时、因势采取最为有效的积极行动,认真冷静分析、主动大胆作为,更好地肩负起新时代的责任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