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实践探究

2019-02-19 02:39袁晓露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6期
关键词:审美教育中学语文实践

袁晓露

摘要:从实验版语文课程标准到2017版的语文课程标准的不断进化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实践层面,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是贯彻审美教育的执行者,必须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在教学语言、个人形象塑造、板书设计及教学手段运用诸方面提升自己,以此作为突破口,推动审美教育在实践层面的逐步深化。

关键词:中学语文;审美教育;实践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有三个步骤:科学、技巧和艺术。”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深入到各项融外物到内物的审美升华中去,进而让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让审美教育深入其中。其中,最重要的是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重视教学的艺术性。要在语文教学中获得优秀的教学成果,达到全面育人的教学目的,就必须在追求教学的科学性的基础上讲究教学的艺术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學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没有美的理念就创造不出美的形式。作为审美中介的教师除了要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社会见闻,丰富的情感体验,娴熟的表达技巧之外,还要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和创新精神,创造全新的教学境界,吸引先进的教学理念,加上自己的智慧,用美的形式教学,同时做到以情动人,以形诱人,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意识到了自我,并感到无限的乐趣。准此,教师应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才能深入贯彻审美教育。

一、教师的语言美。

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传播人类经验和启智益德的综合性实践活动。由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教师的口头语言是学生审美的媒介。教师要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讲解道理、谈心疏导,排疑解惑。学生要通过教师的口头语言,理解、接受知识。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的审美中介作用,富有美感地将课文世界中各种美揭示并传递给学生,恰当运用富于强烈艺术美和诗意美的教学语言。

首先,语言美应做到情感性和知识性的完美统一。于漪老师曾说过“教师的语言要深于传情,语言不是无情物,情感教育的根”。语文作品都具有以情感人的特征,或直抒胸臆,或托物言情;或激情似火,或温婉感人。所以教学语言的感情型性要求教师必须把感情融合在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和认识中。如在讲授翦伯赞的文章《一段最古的长城》时,我抓住“长城”作为文化古城这一特点入手,带领学生寻找能够表达作者对故乡、对古文化的情感的句子,再用富有激情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如何把古城与自己的生活、灵魂融合在一起的。使学生似乎也沉浸在那浓浓的古文化气氛中,似乎与作者一起聆听着古城砖块下蟋蟀的吟唱了。让学生体验到“同样的感情”,这样就扣住了学生的心弦,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可见,教学语言的传情要对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使之形成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一条情感曲线,时高时低,波澜起伏,以此感染学生,激起学生的兴趣。

其次,语言美应该做到绘声绘色、抑扬顿挫,许多课文都有令人顿生如临其境之感的描绘,或浓墨重彩,或轻笔勾勒,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文的情境性特点,使抽象、概括的语言意义进一步转化为具体生动、更富有感情特色的情景,通过朗读、描述、点拨,引导学生进入意境。另外,教学语言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有效地控制节奏,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感受到音乐节奏般的美感。

二、教师的体态美

课堂教学中传输教学信息的,除了有声语言之外,还有一种作用于学生视觉的无声语言——体态语言,它能强化有声语言的形象,使描述更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从而能使学生比较愉快地接受信息,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它主要包括手势、表情、目光、服饰等,这些体态语言的恰当运用,能赋予有声语言以立体感,使课堂更富感染力。如韩麦尔先生的“最后一课”的成功,很大的功劳在结尾,他呆在那,头戴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这个手势,这个体态语,在此起到了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三、教师的板书美

美的板书图形是精要的文字和简明线条的结合体,是一种美的造型。它是教师充分挖掘、浓缩了课文的内容美、结构美和语言美等多种美的因素,利用形象化的手法设计而成,通过教师这一审美中介的提示、诱导,使审美主体的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感染、产生审美的情趣,并萌发美的创造意识。例如教学《爱莲说》,把全文主要内容设计成一朵莲花模样,直观、生动,再配以彩色粉笔的利用和教师的讲解,把视觉美和听美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课文的讲解过程成为犹如带学生看画展、观名胜、赏风景,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领略了文章的主旨。

四、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教师还应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造审美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去感悟文学作品的美。如指导学生欣赏课文插图,听课文录音带,看与课文相配套的录像,使用多媒体课件,师生表演等等。如教学《沁园春·雪》时,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听配乐朗诵,辅以北国雪景的画面。随着豪迈的朗诵,及壮美雪景的画面,学生的审美心扉就会自然开启,进入到文章的情感世界,感受到作者豪迈的胸襟了。

总之,语文教师这个审美中介,应善于千方百计地创造“悦目”的对象,“中听”的形象。不仅板书字迹要端正、美观,而且内容设计也要精当、合理,再加上娓娓动听、和谐优雅的讲述,再加上多种形式的教学表达,才能在审美教学的实践中使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的全部生命机能渐次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使他们的官能性的浅层情绪得以跃升、质变为整个心理的深层次体验。最后达到寓教于美,寓教于乐的目的。

在最新版的《语文教学标准》中,审美鉴赏与创造已经成为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可以说对审美教育的重视上升到了一个历史的新高度。响应新时代的要求,我们要不断地进行审美教学实践方面的深入探究,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的因素,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在不知不觉之中,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之成为一个具有高尚道德和审美情趣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审美教育中学语文实践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