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迁父母的城市适应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2019-02-18 06:29肖霞
卷宗 2019年36期

肖霞

摘 要:隨迁父母从熟悉的家乡迁移到陌生的城市,必然面临心理不适与精神健康问题、社区隔离与正式支持缺乏、福利缺失与社会养老困难等城市适应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四个方面的对策:创设文化互融的家庭氛围、完善融入城市社区的机制、推动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体系。

关键词:随迁父母;城市适应;社会养老

基金项目: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政校行企合作项目“东莞市老年社会工作服务及评估”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人口流动家庭化的趋势下,父母随子女迁入城市,形成一个新的流动人口群体,本研究将其称之为“随迁父母”。 随迁父母是与随迁子女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指跟随成年子女流动到城市的父母亲群体。由于子女已经成年,并且绝大部分随迁父母已经拥有孙辈,因此,随迁父母群体在传统意义上来说已经步入老年。

在隔代抚育、传统孝德观念、家庭养老偏好、子女现实需要以及家庭团聚需要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父母主动或被动地从农村地区流动或迁移到子女所在城市,告别“留守”并“随迁”进城居住。随迁父母离开自己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家乡,来到一个陌生的社会环境,必将面临着语言、交往、文化、心理等全方位的挑战。

1 随迁父母的城市适应问题

一般情况下,移民需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并完全融入新环境,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随迁父母的价值观念、思维习惯、生活方式等都已基本定型,身体机能逐步衰退,与适应能力较强的年轻人相比,在不同于农村“熟人社会”的城市“陌生人社会”中,他们适应新环境的难度也将更大。在陌生的社会环境中,流动老人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很多问题。

1.1 心理不适与精神健康问题

从熟悉的乡土社会来到陌生的繁华都市,不仅意味着流动老人脱离原有的社会关系,也意味着他们在心理情感上的重新洗牌,从决定进城时的纠结和兴奋,到进城初期的担心和想家,再到进城后的归属与认同,在这个漫长的心理适应过程中,流动老人的精神生活状况令人堪忧。例如,姚兆余和王鑫(2010)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城市随迁老人精神生活比较单调、社区活动参与较少、对所在社区认同度低。[1]移居到城市的随迁老人,生活在以子女为主人的小家庭中,权威感急剧削弱,同时由于对子女的依靠使其在心理上有“寄居”的不适感,从而产生自卑、孤独、缺乏安全感等负面情绪。[2]另一些学者的调查则发现,随迁老人由于

忙于照顾孙辈、料理家务,闲暇时间较少,娱乐活动贫乏,社会交往较少,对迁入地社区了解不多,社区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缺乏社区归属感,对自己的精神满意度低。[3]

1.2 社区隔离与正式支持缺乏

流动老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包括正式支持网络和非正式支持网络,前者主要指社区、政府和社会层面,后者主要指家庭、亲属和朋友层面。相关研究表明,从其原有社会关系中抽离出来的随迁老人,在新的环境和社会互动中,除了儿孙之外几乎不认识其他的人,因此随迁老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往往是以子女为中心。另外,由于生活场域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差异、户籍制度的限制以及社区服务制度的不完善,随迁老人还面临着社区人际排斥和社区支持隔离,[4]成为城市社区里的“局外人”,[5]得到的正式网络支持十分有限,这类老人在遇到困难时主要求助于非正式支持网络中的成员。因此,促进随迁老人的社会适应与融入,重建其社会支持网络尤其是正式支持体系十分必要。

1.3 福利缺失与社会养老困难

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及其衍生的一套制度壁垒,使随迁老人在养老、医疗及其它社会福利待遇方面面临着诸多不平等。例如,在医疗保障方面,在发生重大疾病需要住院治疗时,随迁老人不仅要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还面临着异地报销手续繁琐的难题。因此,有学者建议政府应逐步降低福利保障的门滥,打破社会福利制度的属地化管理体系,让外来移民的父母享受同等的福利待遇。[6-7]

2 随迁父母的城市适应对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这不仅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养老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促进随迁父母城市适应与融入、推动随迁父母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了思路。因此,针对随迁父母城市适应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2.1 创设文化互融的家庭氛围

加强子女对父母的代际支持。代际支持是随迁父母城市适应与融入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支持源,能够为随迁父母提供物质保障、生活照顾、精神慰藉等,增强其城市适应能力,削弱或减轻新环境中的某些压力、不利因素对随迁父母的冲击,在随迁父母城市适应与融入过程中发挥保护性作用。代际支持可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对随迁父母的城市适应发挥影响:一是子女的经济支持能够使随迁父母衣食住行无忧,为其较快适应城市新环境提供物质保障。二是在生活照顾方面,子女要主动为随迁父母分担家务、照顾孙辈的压力,与随迁父母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三是在精神支持方面,子女的理解、支持、关怀和抚慰能够促进随迁父母的心理适应,帮助随迁父母消除孤独、焦虑与不安感,缓解心理压力,有利于其心理适应与融入以及城市归属感的获得。

促进文化反哺与互融。从古至今,文化传承都是由于父及子,并由上代传承至下代,但是迅疾的社会变迁及时代变革,以及信息获取上的代际鸿沟,对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人生视野、行为方式、参与能力及器物文明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常见的文明传承方式发生了改变,也产生了一种新的传承方式,即由年轻一代将新的文化及传递给年长的一代新的文化内容。这一现象则称之为“文化反哺”。随迁父母来到子女的家庭,同样面临着文化反哺的问题。一方面子女要尊老、敬老、孝老,学习前喻文化有益成分的同时,少指责、多理解随迁父母为家庭所做的贡献,帮助随迁父母获得信息及资源,提高其在家庭中的“地位”,鼓励其多认识新事物、结交新朋友,增强城市适应能力。另一方面,随迁父母自身也要坦诚面对后喻文化的兴盛,多向年轻人学习,积极适应新环境。通过促进文化反哺和营造良好的文化互融氛围,为随迁父母城市适应提供家庭层面的支持。

2.2 完善融入城市社區的机制

社区是随迁父母适应与融入城市的平台或组织载体。在随迁父母城市适应与融入过程中,应不断增强社区的包容性与责任心,构建一个以社区为载体的社会支持网络体系。

一是要推进基本服务建设的均等化,社区作为的最基本的提供公共服务与设施的载体之一,是随迁父母的主要活动场所,也是其在城市中距离最触手可及的地方。作为一个日常生活场所,社区能够极大的促进随迁父母适应并融入城市生活。因而,推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应着眼于社区,并在社区落地,在服务城市老人的同时,不排斥随迁父母群体,为随迁父母提供与其日常生活相关联的医疗文卫体育等社区公共服务或是设施场所,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和文化生活。

二是开展多样化的社区活动。社区可以定期开展文娱活动,如开展合唱团、秧歌队等活动,并吸纳随迁父母参加;可以根据老年人的兴趣爱好也特定,设立各种兴趣小组,如书画、羽毛球、电脑、花卉小组等,同时也可以设立太极班、舞蹈班等,并对随迁父母定期开放;还可组织随迁父母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实行公益活动与志愿服务“时间银行”积分制度等。通过渐进性互动,培养社区意识,增进社区认同,强化社区归属感。

三是建立随迁父母自治组织。随迁父母与城市老人在文化素质、生活经历等方面有所不同,即便是随迁父母群体内部,也会存在诸多差异,但是这一群体所共有的乡土记忆、随迁经历与价值观念等则可以成为他们之间互相沟通联系的桥梁。由此,社区工作者应通过引导、鼓励并支持随迁父母构建小组,如随迁父母自治小组、互助协会等;还可以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发掘和培养社区能人、社区带头人、草根领袖,增加随迁父母参与社区活动与公共事务的机会,帮助随迁父母增强信心、发挥潜能,让其实现自主管理,获得存在感和成就感,增强其主人翁意识和城市融入程度。

2.3 推动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建设

首先,加强长者福利立法,推动福利适度普惠。虽然国家不断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和提升退休人员的养老福利水平,但在现实中,老年人权益受到侵害、空巢及照顾忽略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老年人福利政策执行受到中国传统家庭养老文化的影响。从长远发展来看,要使老年福利有可靠保障,必须把某些经过时间检验和时间证明是切实可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法规规章总结概括、提升为法律,制定出老年福利的专项法律法规,如老年人福利法、老年保健法等。尽管东莞市老年人社会养老和福利保障较为全面,逐渐建成了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统一的,实现城乡一体的,全面覆盖下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障与医疗保障体系。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居民常常受到条件的限制而享受不到福利服务。针对目前东莞市外来人口比例非常大的现实情况,应逐步有序改善非莞籍长者的生活,合理配置老龄事业资源,促使为老服务向适度“普惠型”转变。

其次,不断优化调整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应促使随迁父母在城乡之间或是不同城市、地域间的自由流动,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简化随迁父母落户的相关政策 。以资源原则为基础,鼓励老年人随子女移居落户,真正发挥家庭养老模式的作用。应加快公共服务制度改革,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中小城镇与小大型城市间的公共产品差距,扩大随迁父母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覆盖面。对于户籍制度导致养老、医疗保障的不完善,应加快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障制度的跨区域联网互通,简化新型合作医疗异地报销的手续,使报销过程更加便捷、高效,对养老金的领取条件做适当调整,减少或取消养老金异地取钱的手续费等,加快对老年人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的统筹政策。另外,政府相关部门作为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应重随迁父母的社会保障,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对随迁父母与本地老人一视同仁,应让起充分享受与当地老人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与社会福利 ,如对随迁父母发放老人卡,免费乘坐公共汽车、进公园等,为随迁父母创造更多方便,为他们提供更切实的服务。

2.4 完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体系

随迁父母也同时面临着入口老龄化等普适性的老年人共同问题,与此同时还将面对因随迁所带来的社会融入、环境适应与文化调适等特殊性问题。这些问题对于随迁父母及其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存在的潜在风险,需要专业社会工作力量的介入。

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社会工作专业性服务机构,积极引入社会工作专业性人才,加强建立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行机构,积极引入社会工作专业型人才,构建一支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应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当前随迁父母在物质及精神层面面临的各项问题是非常必要的。要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加强培训工作,促进广大专业和非专业长者社区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的提升和加强。可以运用民政、社会工作者协会等相关部门和组织的力量,对社区工作人员特别是与老年人服务相关社区工作人员定时进行系统的专业性培训工作。组织进行资格认定工作,采用学分制形式,参与固定的学时即可获得本土专业职称的认定。同时在社区开展长者社会工作普及教育,帮助社会工作者掌握随迁父母的情况、特点,不断提升对随迁父母的认识,服务更多的社区或者随迁父母。在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培养本土化学习研究团队,推动理论知识的本土改造,让理论知识为社工有效服务。探索随迁父母社会工作的经验、方式、实践模式,摸索发展沉淀出一条促进随迁父母发展有效途径。

完善随迁父母社会工作服务内容。社会工作者要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做好随迁父母的需求调研,深入了解随迁父母在城市社区中的生存与发展需求,从实际出发,进行社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设计与实施,综合应用个案、小组、社区的三大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社区中开展针对随迁父母的精神慰藉、心理疏导、情绪疏导、生活照顾、家庭治疗及社区融入等服务,最大程度的满足随迁父母现存的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也能够推进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开展,提升老年人进行社区参与的主动性,改善随迁父母与社区的关系,建立随迁父母对社区的归属感。

参考文献

[1]姚兆余,王鑫.城市随迁老人的精神生活与社区融入[J].社会工作实务研究,2010(9):43-45.

[2]刘庆.“老漂族”的城市社会适应问题研究——社会工作介入的策略[J].西北人口,2012(4):23-26,31.

[3]赖新环,张尽晖.大城市候鸟式老人生活状况研宄——以广州市为例[J].西北人口,2008(5):22-26.

[4]李立,张兆年,张春兰.随迁老人的精神生活与社区融入状况的调查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1(11):185-186.

[5]高春凤.社会工作介入流动人口城市社区融入的思考[J].社会工作实务研究,2010(5).

[6]孟向京,姜向群,宋健等.北京市流动老年人口特征及成因分析[J].人口研究,2004(6):53-59.

[7]祝银,李拉,刘慧涵等.北京市流动老人生活状况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10(5):136-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