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秋婧 陈达
摘 要:译作品的“信”与“顺”,“直”与“意”,始终是翻译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早在佛经翻译时期,在翻译大师们之间就进行过“直”“意”之争:鸠摩罗什对直译的批判和对意译的倡导,玄奘的“直意”兼具。西学翻译时期,当推严复的“信达雅”。这些翻译家们的理论始终未摆脱“中庸”的立场,到了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翻译理论经历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赵景深提出“与其信而不顺,不如顺而不信”,当时国人基于主观意识的强烈创造欲,严重阻碍了思想与文字本身之间的传播。鲁迅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看似偏激的理论予以反驳——“宁信而不顺”。本文通过对“宁信而不顺”理论的重新解构,来为当代一些译者对于“信”的背离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翻译理论;“宁信而不顺”;重新解构
1 翻译理论的发展
汉末有支谦,他主张“因循本旨,不加文饰”;以及东晋时期的道安所提出:“五失本三不易”之说。六朝有鸠摩罗什,在其《为僧侣论西方辞体》中所道:“但改梵为秦,失其藻蔚,虽得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秽也。”由此可以看出在一定程度上,他对于直译的批判和对意译的倡导。唐则有玄奘的“五不翻”论,即一秘密故,如陀罗尼;二含义多故,如薄伽梵具六义;三此无故,如阎浮树,中夏时无此木;四顺古故,如阿耨菩提,非不可翻;五生善故,如般若尊重。玄奘所译,文笔精确,直译意译,两者兼具。至于近代,当推严复的“译事三难:信、达、雅。”到了辛亥革命之后,瞿秋白和鲁迅对于翻译理论建设的贡献可见一斑。而后朱光潜认为“信”是极难的事,译文的“达”与“雅”也应以原文为转移。到了解放时期以后,傅雷以朱光潜的结语作为起点,进而强调“重神似而不重形似”的理念。钱钟书则在发表的《林纾的翻译》中进一步提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神似”与“化境”两种理念,在一定意义上,是对“信达雅”的批判与发展。由此可见,“信顺”之争、“直意”之争,从古至今,从未停息。
2 鲁迅的翻译实践经历
谈到鲁迅,对于他的介绍大多是讲述其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和思想研究等领域的卓越贡献,而对于他的翻译,却少有人问津。他的翻译事业一直到《死魂灵》才算是结束,期间共翻译了十四个国家近百位作家的二百余种作品,他一生的精力大都奉献给了翻译。据学者统计,鲁迅一生所译著作逾五百万字,其中翻译就达二百九十万字,涵盖苏联、日、奥、凶等多个国家,触及小说、童话等多种题材。而他早期的实践经历与当时的社会进程是有较大联系的,鲁迅早期选译较多的是英、法科技小说作品,与当时“实业救国”、“富国强兵”的思想相契合,也与当时的文学趋势相一致。到中期,留日归国后,鲁迅深刻意识到中国腐朽的封建文化对于社会进程的严重阻碍。其夫人许广平在《鲁迅与翻译》一文中写道:“鲁迅从事文学翻译是从《域外小说集》开始的,他着重于东欧和北欧文学的介绍,尤其是弱小民族的作品;因为那些作品富于挣扎、反抗、怒吼的精神,翻译过来,不但能借此转移性情,更可改造社会。”因此,鲁迅中期的翻译实践诣在通过文化和文字的传播,从而唤醒国民,改造中国。晚期的翻译实践可谓是更加体现出鲁迅选译的时效性,在《鲁迅和瞿秋白关于翻译的通信—瞿秋白的来信》中,瞿秋白指出,鲁迅先生所译著作大多与革命文学有关,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他通过输入“新的表现方式”,将革命精神具体且形象地呈现给了读者。尤其是当时苏联的名著,因为这些革命文学能够把伟大的十月革命,国内战争以及五年计划的“英雄”等,通过文字的传播,经过艺术的提炼,而展现给读者。他说道:“这是中国普罗文学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当时的译著如《毁灭》、《死魂灵》,充分反映出鲁迅希望通过不断学习新思想和新观念,向国人传达革命精神,找出一条适合中国走的道路。
3 鲁迅的翻译思想和理论建设
鲁迅早期的翻译其实是偏向意译,而《域外小说集》是其翻译理论由意译转为直译的分水岭。对于直译,他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当然这也是他在翻译历程中所总结出的“经验之谈”。鲁迅将读者大致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受了教育的,第二类是略能识字的,第三类是识字无几的。而针对不同类的读者,所呈现的译文也应相应的有所调整。对于第一类读者,鲁迅坚持主张“宁信而不顺。”他强调,当然这样的“不顺”并不是说要把“跪下”译作“跪在膝之上”,也并非要将“天河”译为“牛奶路”。对于第二类读者,则不应翻译应创作,时常加些新的字眼和新的语法。至于翻译文艺亦是如此,对此他举了一个例子。他谈到:“我自己的译法,是譬如‘山背后太阳落下去了,虽然不顺,也决不改作‘日落山阴,因为原意以山为主,改了就变成太阳为主了。”同样,这也体现出他对“不顺”的容忍态度。在给瞿秋白的回信里中,他写了这样一段文字:“中国的文或话,法子实在太不精密了,作文的秘诀,是在避去熟字,删掉虚字,就是好文章,讲话的时候,也时时要辞不达意,这就是话不够用,所以教员讲书,也必须借助于粉笔。”鲁迅认为,译作一直未脱离“文言本位”原则,由于当时文言文字的不精密性与其晦涩难懂性使它难以实现“信”。而白话与之相比更为通俗,更易传播,更为丰富。在译界,白话也更贴于直译。“白话”革命催生了白话译作,而这些译作也进一步推动了白话文的发展。由此可见,鲁迅在翻译的过程中,一方面想要丰富中国的文或话,另一方面想要一些“不顺”变为“顺”而被人所接受。他希望来自西方的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以及苏俄的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能够维持其自身的原汁原味进入中国。同时,也寄托着鲁迅与其所代表的一批文人希望外国文化和思想能够彻底变革中国文化的愿望。
面对内忧外患,国人对于自己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怀疑。鲁迅虽主张“宁信而不顺”,但他并未将“信”和“顺”相对立起来,只是更加偏向于“信”,却也依然保持对“不顺”的包容态度。他赞成“硬译”,在《文艺与批评》里,他首次提出“硬译。”而在《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里》他谈到说,由于译者的能力有限,如今的译文简直晦涩难懂。他强调若是想要保持原文,只有采取“硬译”才可不失原文精神和原文语气。梁实秋在《论鲁迅先生的硬译》里发表了自己对“硬译”的看法,他认为鲁迅的“硬译”和“死译”并无什么区别。对此,鲁迅在《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里反驳道:“然而,当‘思想不能统一时,‘言论应该自由时,正如梁先生的批评资本制度一般,也有一种‘弊病。就是,既有‘我们便有我们以外的‘他们,于是新月社的‘我们虽以为我的‘死译之风断不可长了,却另有读了并不‘无所得的读者存在,而我的‘硬译,就还在‘他们之间生存,和‘死译还有一些区别。”他认为,“硬译”给读者带来的并非毫无意义,仍然有不少读者会从中获益,因此,和所谓的“死译”带来的效果着实存在着区别。冯维静在《瞿秋白论翻译》一文中写道:“其实鲁迅先生自己的译文从来就没有‘不顺过,他当时所提出‘宁信而不顺,是因为他痛恨那些主张‘宁顺而不信胡搞一通‘乱译的老爷们。”的确,和“硬译”相比,“乱译”和“曲译”显得令人深恶痛绝。前者虽避免不了“不顺”,但却在注入新的文法,诣在输入新的表现方法,而后两者却是在曲解原文的精神。其实回望每个时代的文体,从佛经到汉书,从词赋到白话,尽管译者对于文字表达方式不尽相同,尽管文学作品的思想不同,但秉承着“信”,这些思想与文字才得以代代相承。
4 结语
“顺”与“信”从来就不是对立的关系,关于“顺”与“信”的争论也从未停息,而我们应辩证地看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从中国的翻译历程来看,翻译家们大都兼顾“顺”与“信”,也就是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区别只在于两者所占比重了。我们今天重新去解构,重新去反思鲁迅先生提出的理论及其理论背景,也是希望为当代译坛借一道光,为当代对“信”的背离提供一些思考——译者,终究是以忠于原文为第一本位。换句话说,译者的任务首先是忠实表达出原文的意义、传达原文精神,其次才是尽可能地以中国的语言习惯再现原文,这同样对于现如今的翻译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鸠摩罗什.为僧侣论西方辞体[M].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34.
[2]杨廷福.略论玄奘在中国翻译史上的贡献[M].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80-81.
[3]罗新璋.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M].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1.
[4]钱钟书.林纾的翻译[M].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774.
[5]李季.鲁迅对于翻译工作的贡献[M].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376.
[6]许广平.鲁迅与翻译[M].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387-392.
[7]瞿秋白.魯迅和瞿秋白关于翻译的通信——瞿秋白的来信[M].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335-343.
[8]鲁迅.鲁迅和瞿秋白关于翻译的通信——鲁迅的回信[M].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344-349.
[9]瞿秋白.再论翻译——答鲁迅[M].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350-359.
[10]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M].二心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11]冯维静.瞿秋白论翻译[M].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393-398.
作者简介
樊秋婧(1996-),女,汉,四川乐山,硕士研究生,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