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业对管理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毕业生工作条件越来越恶劣,高校作为人才输出的重要场所,应当努力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实现毕业生毕业即就业的目标,帮助学生实现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本文主要就专业毕业生就业和专业学习状况出发,调查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探究专业分流教学的必要性即实施困难,并针对这些困难做出具体分析,提出对策,期望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所帮助[1]。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专业;分流教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不断完善,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应用型本科院校探索如何在改革中稳步发展已经成为重点内容。应用型本科院校目前整体呈现出人才文化理论素质高,实践差,没有专业发展认知和本科发展规划的教育现状,笔者认为学校必须打破传统限制,实施分流教育,探索适应新世纪社会人才需求的教育模式。
1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现状
1)模式化现象严重。应用型本科院校目前模式化教育现象十分严重,尤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学习不能结合自己的兴趣进行专业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了解不深,对企业的发展模式以及管理模式学习专业化不强。教学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对新型管理模式和实际管理模式的关注点不强,认识能力锻炼缺乏,大多使模仿一牵的教学套路,形成了固定的课堂思维和课堂模式,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力不强。很多学生形成了一种唯书本至上的观念,缺乏追求新知识和实践知识的精神,学院对教学改革的支持力度也不明显。
2)专业分流性不强。学生在报考的专业的时候报考的是大专业,他们对学校以及专业具体内容并不了解,可能所学习的内容与所期待的内容存在很大差距,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很多学生选择专业都是因为家长和同学的建议,学院对学生的专业限制过于死板,很多想要转专业或者是跨系的学生都没有办法实现,很多学生在四年学习的时光中都学习的自己厌恶的专业。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就业选择方向都与方向不一致。
3)没有尊重学生个人意愿。学生在一年的学习时光中通过对专业的了解会判别自己是否拥有学习兴趣,也能寻找到自身的专业兴趣方向,但是学院没有尊重学生的个人愿望,不能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平台进行学习和补充,即使是有一些学生拥有学习兴趣,但是长期的理论学习和枯燥的课程会让学生逐步脱离实际,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和发展。一些应用型本科在大四实习阶段甚至会给学生安排相关的实习工作,这也是一种不尊重学生个人意愿的表现。
4)学分体制管理较为松动。很多本科院校学分体制管理并不严格,学院手册并没有真正的落实到位,本科院校对于学生的管理较为松动。学生在课堂之中都会玩手机,睡觉,期末考试依靠作弊,耍小聪明也可毕业。这种思想和情况在高校之中已经成为了“大众思想”,这对于本科院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是十分不利的。另外,即使有部分学生考试不及格,学习态度差,但是学校在最后毕业审核阶段也较为松动,很多高校存在清考行为,帮助学生完成最后毕业阶段。甚至好多学生在学校内部存在违纪行为学校在最后也会为其“买单”,造成风气不良。
5)学生教育和管理脱节现象较为严重。很多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日常管理模式,党团活动等等都各自为一个模块。这种脱节的教育让学生没有针对性的指导教育,导致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不高,究其原因,这不仅仅是学校的原因,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意识也是一种影响因素。管理与教育之间的脱节现象也造成了本科院校管理难,管理乱现象的发生。另外,学校教育的管理目标和管理体系也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整改调节,很多本科院校所采用的学生手册都是以往的学生手册,这自然会让很多学生产生不满。学校对于学生的人才观,价值观等各项工作没有具体的培养目标体系,这也容易导致辅导员难以入手,管理难以下手的局面出现。
2 应用型本科专业分流教学建议
1)充分认识专业分流的重要性。学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难免会出现错误,学生在一开始的专业填报过程中很难找到自己喜爱的学科,笔者认为教师和学院需要充分认识到专业分流的专业性,并且就专业可以设置跨系调动专业,一些对专业有了解,有认识的别的系的学生也可以进行转入。但是学院为了防止二次错误需要对学生相关专业进行考核设计,只有符合要求的学生才能转入。应用型本科旨在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学院不妨以就业导向为培养原则,采用“专业分流”就是让学生依据就业倾向来调整自身的学习方向,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2]。
2)制定改革方案。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制定相关改革方案,按照一种“宽口径、厚基础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主的原则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大类专业方面收取学生可以比较广泛,但是在一些细节的方面需要细化学生管理,依据分流培养的要求构建合理的平台课程。学院可以给学生一年的学习和了解时间,在学生了解到专业具体特色之后再进行细化专业分类,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期望的研究方向。大一阶段,学院可以教导学生一些公共基础课程,减少专业课程教学,让学生自己去了解和选择专业课程内容以及后期就业方向,让学生自己选择。
3)遵循实事求是原则。专业分流教学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手段,充分做到了以人为本。学校需要结合具体的师资力量以及学生的基础状况创造有利的教学条件,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而能力。学院还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素材,多多与社会实践相互联系,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参与一些公共的管理工作,让学生真正理解到学科的意义和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消化理论知识。另外,学院还需要尊重学生的发展需要,如若学生不愿意休息专业课程需要给与学生渠道进行专业调动,让学生真正做到乐以致学。
4)对于学籍管理模式的创新。现在,很多本科院校对于学生的学籍管理要求过于放松,导致学生产生即使不学习也能直接毕业,即使学分修不满也可以通过清考等活动进行毕业。笔者建议各个高校基于自由开放的基本原则进行学习管理,必须要让学生看到不认真学习,不遵守学生管理的后果。目前,本科院校学籍的管理体制较为松动,因此需要适当降低门槛,对于休学,劝退等项目给予适当的条件降低,给学生一些紧迫感。同时,允许学生按照个人需求开展第二专业或者是延长毕业实践。另外,本科院校应当完善学分考核制度,将学分与学习成绩,生活作风,思想考核等各项成绩相互关联,并不仅仅只是考量学生的专业成绩。对于修习第二专业的学生,学校应当给与适当的支持,完善学生的专业制度和修习制度,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其次,学院应当为学生开设更多的深入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有所收获。
5)明确教学目标,严抓严管。教学目标是一个本科院校进行教学活动的根本,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仅需要与之相应的高层次人才,更需要高素质人才。只有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生产的实际问题,才能够确保理论的准确实施。本科教育院校只有不断加强与校企的合作深度,合作范围,才能够不断培养出高技能的人才。院校如果希望所培养的毕业生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带动各个行业的发展,那么必须要能够全面推行教学改革,以行业需求和行业未来需求为最根本人才培养方向,大量输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3 结束语
笔者认为,教师只有不断改变教学观念和创新教学手段,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全面推动学生素质教育,才能不断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人才,才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硬的基石[3]。
参考文献
[1]胡亚林,周梅.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探索与思考[J].科技视界,2019(10).18-19.
[2]朱元雙.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管理者情商训练》课程教学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5(26).26-27.
[3]王克臣,冷超.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按大类招生培养方案的改革探索——以哈尔滨学院为例[J].教育探索,2016(12):80-82.
作者简介
吴志玮(1980-),女,汉,江苏省南京市人,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