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奎 龙兵
【摘要】目的 探讨数字剪影血管造影和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数字剪影血管造影及CT血管造影进行诊断,对其诊断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数字剪影血管造影与CT血管造影检出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数字剪影血管造影和CT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效果均较好,与之比较数字剪影血管造影对动脉瘤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比较高,是诊断颅内动脉肿瘤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数字剪影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01
在临床中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常见且多发的一种出血性血管疾病,大部分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因颅内动脉瘤或血管畸形破裂出血引起,因此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与致残率[1]。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2]。此次研究针对数字剪影血管造影和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数字剪影血管造影及CT血管造影进行诊断。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35~79岁,平均年龄(57.0±8.6)岁,发病时间0.1~4 d,平均病程(2.1±0.5)d,剧烈头痛患者32例,呕吐患者19例,伴有一次性意识障碍患者12例,昏迷患者1例。
1.2 方法
1.2.1 数字剪影血管造影
利用飞利浦的FD20进行检查。在股动脉穿刺部位实施局部麻醉,穿刺技术采用改良式Seldinger技术,同时将6F导管鞘置入其中,选5F单弯造影管,在导丝的引导下选择性的分导插入双侧颈内动脉及双侧椎动脉,摄正位及侧位片,必要时加设双侧左(右)前45°斜位片。多角度观察动脉瘤的供血、大小等。
1.2.2 CT血管造影
患者在入院2 h内完成檢查,在正中静脉采用18~22 G针头进行穿刺,将流速保持在5 ml/s,造影剂与生理盐水的使用剂量分别为60 mL与40 mL,利用Smart智能追踪法以增强扫描触发。在阈值100 Hu后延迟5 s之后启动扫描。监测点在主动脉下,将层厚设置为0.625 mm,球管旋转为0.6 s/r,螺距为0.984 B:1。扫描后将所有图像上传至4.2 P工作站,并详细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
对比数字剪影血管造影与CT血管造影检出动脉瘤个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手术证实共42个动脉瘤,其中数字剪影血管造影检出41个动脉瘤,CT血管造影检出40个动脉瘤,两种检查方式检出动脉瘤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45,P>0.05)。
3 讨 论
动脉瘤破裂引发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的特点,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3]。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确定颅内动脉瘤所在位置、大小等,从而保证治疗得到效果。
数字剪影血管造影在临床被认为诊断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金标准,但是具有费用高等特点。常规数字剪影血管造影很难提供比较完整的诊断信息,而三维数字剪影血管造影图像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解决如下:①是不是存在动脉瘤,是不是责任动脉瘤;②动脉瘤颈与载瘤动脉与周围其他动脉之间存在的关系;③选择最合适的栓塞动脉瘤投照角度;④确定了动脉瘤内部的空间形态、大小等。通过影像工作站对脑血管进行影像重建,更好的提供了血管腔内影像结构,提供良好的空间位置信息,因此提高了治疗的效果。
CT血管造影可在任意角度进行观察,清晰的显示出了动脉瘤的大小、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等,有效的决定手术入路。另外CT血管造影具有费用低、无创、无禁忌的特点,更利于患者认可且是术后评估的首选。
总之,数字剪影血管造影和CT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效果均较好,与之比较数字剪影血管造影对动脉瘤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比较高,是诊断颅内动脉肿瘤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 孟 强,赵洪岩.CT血管造影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7,35(2):171-173.
[2] 李 雨,杜彦李,王桂杰,等.三维CT血管造影联合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5,12(1):110-112,113.
[3] 李剑秋,陈 莉,姚开情,等.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1(3):691-693.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