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洁
在中国南北分界线上的蚌埠龙子湖畔,我是先读到《汉剑》的。我与乔良将军相熟已经逾三十年。从他史诗般的中篇小说《灵旗》开始,到充满灵异色彩的《末日之门》,他用精神斧凿开拓出形态迥异的道路,一条深入荒芜深处,让我们看见血液浸透的年代,每一个活下来或亡去的人,如何成为灵旗一样飘舞的意象;一种深入神秘的心灵与感知,在新的时间中确认某种存在,从而接受珍贵的、转瞬即逝的启示。后来,我阅读了乔良预言般的《超限战》(与王湘穗合著),就此,我对乔良将军的认识,也就变得立体化了。
刊于《诗选刊》2018年10期的组诗《回光》所沉思唱颂的,是历史纵深中的三个截面。我喜爱这样的诗歌语境悲壮,坚毅,充满鲜血和信仰的光芒,在字里行间透着笃定。
一个承诺/把一个壮士的四季/压缩成了两个季节/跳过春天/也跳过夏天/从隆冬一步跨进深秋/用一具肉身/去换一次壮烈
这节诗歌引自《侠约》。易水,荆轲,燕赵大地,强大的秦帝国;这一切所形成的历史画面,早已像大幕一样垂落。但是,人的精神活着,只要你在注视,你在感觉,这种如火焰般的精神就在燃烧。在乔良的《侠约》,甘愿赴死的荆轲留在天地之间的不是决然的背影,而是充满豪气壮气的正面的神情!当诗歌表现(描述)一个人,或一段史实时,以往的时间不是流逝,而是沉淀。这个时候,我们会感觉一切都近在咫尺,一切都很明晰。通过《侠约》,你甚至可以触摸到时间依然年轻的肌肤。这是诗歌的意义,在诗歌巨大的抒情空间中生长着一些大树,它笔挺,葱茏,在风雨中摇动喧响,它叫怀念。
这以后所有的秋天
都只属于你
属于从主动脉到毛细血管
流淌易河水的人
所有秋天
都不再仅仅是一个季节
这是《侠约》一诗的结尾。读到这里,你是否认同荆轲并未曾走远?他活在伟大仁厚的人间,活在季节里;是的,他活在尊贵的血液中,成为一种永生的基因;他活在诗歌里,他山一般的意象让我们确信,蜿蜒的山脊,真的托举着天空。
乔良的诗歌具有铁质的品格,但不乏柔情。在他“对话”意味浓厚的抒情里,我所看见的诗歌结构错落有致,从《侠约》中传导而出的,有很多被我们忽视的、正在缓慢丧失的、必须正视的东西。而诗歌,今日中国的诗歌,被世界不同民族冠以文学明珠的诗歌,是不是也在丢掉思想与血性,在尘埃泛起的现实里走向落寂呢?我读《侠约》,如置身燕赵大地易水河畔,我对英雄的缅怀保持仰望,我可以听到天地之间激越的变奏。
一切都在这样的变奏中,有的朽了;有的成为精神之碑,让无数后人久久缅怀仰望;有的被人彻底遗忘甚至唾弃;有的被世代铭记,就如心怀金子般的箴言。在乔良的诗歌里,莽撞而智慧的荆轲是后一种人,《侠约》无疑是生死之约,这首诗歌层层递进,直逼真实。关于荆轲,我们无需熟读过程,就已知结果,说悲壮和献身,莫过于此了!而诗歌,这天地间永恒的唱诵,能够使残破呈现出极致的美丽,有时候,在杰出诗人那里,诗歌就是接受神示,这是对尊严的捍卫;不能回避,更不能拒绝。隔着岁月时空,诗人乔良在《侠约》中对荆轲说——
书写你
你不在乎誰书写谁
书写从来都属于大地
而你属于天空
侠约,实际上也是乔良与荆轲之约。在世间,只要我们敢于面对火,你就会感觉到火焰那边的存在。“你要完成你的书写/一只候鸟与一次信风的契约”(乔良:《侠约》)。
我不会否认,在我初读《汉剑》是感受到的震撼与异彩!准确地说,是奇异。记得那是一个午后,我在蚌埠龙子湖畔古民居博览园,乔良在京城。他把刚刚写就的诗歌《汉剑》通过微信发给我,是单独的一首,那一天,我还没有看见《侠约》和《唐师》。震撼之余,我随即联想奇妙的地理空间,我所在的蚌埠龙子湖畔,是少年朱元璋少年时代牧牛和玩耍的地方,此地也留下了大禹的足迹与气息;而乔良所在的京城,是明太祖朱元璋三子朱棣身为燕王时的领城,他后来成为一位伟大的帝王。剑光在时光里无处不在,有时充满寒气,有时也闪现柔情。乔良的《汉剑》是这样开始的——
面对你
我有不止一头雄狮的冲动
总想假装不经意地
用前爪去触碰你的剑刃
让血液凝固
体温结冰
通过诗歌,我们能够回望江山,亦可复活记忆和人。汉剑的象征意味深邃,甬道相连——甬道,是诗人建立在想象中的映像,有时清晰,有时模糊;这相连的甬道明暗相间,最终可抵廖廓。这是人类哲学一再揭示的圣途,是物理学一再确认的有序;在诗学里,这是一个诗人一生孜孜以求的理想。《汉剑》之光所照耀的,是这片辽远大地上曾经诞生的波澜壮阔的诗史,是珍贵的一切渐渐走远时的喟叹,是英雄永逝不再回返的凝眸,是站在思想的峰峦面对更高处的呼唤;当然,对于一个诗人,这也是发自肺腑的倾述——
写这个字,要用铁器
要用尖锐和锋利,以汉隶
和狂草的姿势
加十万道寒光四十万只马蹄
再加三千里腥风血雨
三十年前,我读乔良获得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灵旗》,感觉就是在阅读一部悲壮的诗歌。在同时代,用诗意笔触写作小说的作家还有礼平、史铁生、孔捷生、张承志,他们的代表作分别为《晚霞消失的时候》《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海与灯塔》《北方的河》《黑骏马》。
读乔良的诗歌《汉剑》,我的思绪瞬间回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是黄金般的十年,是中国作家诗人群体创造文学荣誉的十年。我之所以被《汉剑》震撼,是我在这首诗歌中看到了久违的血性,它伴随珍贵的思考,让我在面对今日诗坛纷乱现实时不再那么沮丧,那么失望。这才是我们应该倡导的诗歌写作,那类无病呻吟的、指鹿为马的、淫靡下作的、冰冷无情的、装腔作势的所谓诗歌,可以休矣!一个民族的文学,如果连诗歌中都充斥着虚假,那还有什么价值可言?所以,在乔良的诗歌里,回光,就是怀念。
怎么好意思把你举起来
变成自己头顶的三尺神明
我不是举不动你
我是举不动两千年堕落的沉重
在《剑约》一诗的首节,乔良写道:“辽阔无边的收割后/必是辽阔无边的沧桑”。俟至《汉剑》,背景的改变并没有使诗风发生改变。仁慈与沧桑,不正是我们对人、历史、岁月的真实确认吗?面对这一切,面对许多伟岸的先人,只有心怀敬畏的诗人才能拨开时间云雾看到永不锈蚀的血色,那就是回光:“我不能用轻佻的表情/写这个字/不能用笔,写我的祖先和族人/金子般/共同的姓氏”(乔良:《汉剑》)。这样的诗歌,这种具有鲜明倾诉与凝思双重品质的诗歌,一俟诞生,就如飞鸟拥有灵动的双翅。可是,获得这种诗歌的前提是诗人干净通透的心海,对前人精神世界的熟读,对诗歌元素精准的选择,对历史横向与纵向理性思考定位。乔良小说家与军事理论家的身份,决定了他回望历史与人的视角,在他的《汉剑》里,我们可以听见男人与男人的对话;在这里,剑是拟人化的,剑是卫青,是霍去病,是李广,是在贝加尔湖畔牧羊的苏武,是留在历史天地的美丽的回光。
只是,可否在我的黄土堆前
插一把汉剑
让我以剑为碑
今夜,九百个愿望如烈马狂奔
而我只想当
铸剑师
诗歌中一定存在久远的夙愿,这是我的信念,也是寻求。铁质的乔良,在《汉剑》的终行,明确了自己的愿望。
写到《唐师》,乔良的诗歌语境变得舒缓,就如在书写一封无可投递的信札。我到过玄奘故里偃师,在中原大地洛阳。乔良祖籍河南杞县,也是龙兴之地。从杞县向西二百里就至偃师。
我是在黄叶飘飘的下午
走近你的
你用柔软的目光打量我
你叫我孩子
你的聲音比你的目光更柔软
你的柔软让我无法直立
我只能拜你为师
我喜爱这样的诗歌,温暖、柔软、诚挚、绵长,就如面对精神的祖父,《唐师》的每一行诗歌都令我感动!在诗歌和音乐里,地理上距离永远也不会决定心理距离;在人类世界,只有这两种艺术留下的记忆是最深刻的。在《唐师》里,乔良与一位伟大先人的对话从容而纯粹,他没有用一个文字惊扰一颗永生的灵魂:“我很渴/但别把水囊、袈裟和禅杖/还有黄卷青灯传我/我只是你山门外遥拜的弟子/对我来说/有一本《大唐西域记》已经足够/我只想为心律不齐的/心,寻一把戒尺”(乔良:《唐师》)。至此,我在《回光》这组诗歌里发现了核,它搏动,充满血色;它枝叶繁茂,满目苍翠;它源头悠远,脉动真切。
如果可以
就把你脚上的老茧,
和你昏浊的目光给我
让我也能把三万座大山踩在脚下
还能一眼望穿
生前身后的岁月
如果可以
把引你航度迷津的莲花
也交给我
好让我在第一百次失败时
也能从容得
像第一百零一个胜利者
说诗评,不如说是我的阅读札记。很久没有看到如此酣畅淋漓、蕴藉丰厚的诗歌啦!我愿将《回光》看作近些年中国新诗创作难得的收获。我的阅读如此惬意,由目光而至心灵。此刻,是下午,蚌埠龙子湖静静的,我所置身的古民居博览园静静的;一切如此美好,就如我在乔良组诗中所看到回光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