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特色创新机制探讨

2019-02-18 17:19尹怀仙周琼琼王正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9年5期
关键词:科技成果青岛海洋

尹怀仙,周琼琼,王正超

(1.青岛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2.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北京 100862;3.青岛财经职业学校,山东 青岛 266100)

0 引 言

国家实验室是国家成立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科学实验室,兴起和发展于二战前后[1]。美国20世纪40年代就建立了一批国家实验室,法国1939年建立了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德国建立了马普学会、弗朗霍夫学会、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等[2-5]。

目前国内对国家实验室较统一的定义是以基础好、实力强、水平高的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在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其它相关实验室的基础上联合而成的体量较大的高起点实验室[6]。国家实验室是综合基础研究基地,自21世纪以来,我国启动了16个国家实验室的试点建设。截止到目前,除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和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国家实验室”),其余14个试点的国家实验室仍处于筹建状态。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于2003年已经验收,海洋国家实验室是唯一一个试点中的国家实验室,管理运行模式在国内无先例可循,为了构建世界第七大海洋中心,海洋国家实验室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实验室先进经验,积极探索适合国情的特色运行机制,创新管理模式。

1 海洋国家实验室建设背景

2000年5家驻青岛国家级海洋研究机构提出建设“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的建议。2003年科技部首次提出将“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建设成国家实验室的方案。2006年科技部启动第二批国家实验室筹建工作,标志着海洋国家实验室正式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把建设海洋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科技兴海是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部分[7],2013年科技部正式批准组建“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经过2年多建设,2015年,海洋国家实验室正式启用,通过对研究方向凝练,组建了8个功能实验室,目前已正常运转。

2 国家实验室运行现状

国家实验室在创新机制、整合资源、促进交流等方面进行了改革[8],加快了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但目前我国国家实验室仍存在不少问题。

(1)外部管理关系不顺畅。我国国家实验室由多方共建,依托一级法人单位[9],这就形成了比较复杂的外部关系。

(2)经费投入机制不完善。目前国家实验室主要是政府投入建设,但政府投入严重不足,大多基础研究基地缺乏稳定的经费支持[10-11]。

(3)人才聘用机制不灵活。国家实验室是具有相对独立的科研机构,但依托一级法人单位建设,人权、财权等受制于依托单位[12]。很多国家实验室在待遇和晋升等方面对实验技术人员与其他研究人员的差异很大,造成高水平实验技术人员流失严重。

(4)开放共享力度不够[13]。开放共享主要方式有课题、仪器、学术与科研信息的开放[14],目前我国国家实验室科研设施和科研资料共享利用率低,大型科研设备重复购置,造成极大的资源闲置和浪费。

(5)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人员缺少与企业对接的渠道,实验室缺少专门的成果转化部门,并且科技转化资金不足,制约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程度。

3 海洋国家实验室特色创新机制

海洋国家实验室各组建单位通过多年来的沟通协调,在体制机制上大胆改革,积极探索,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创新机制。

3.1 “大平台、小法人”等特色运行模式

海洋国家实验室成立了海洋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具备法人资格,形成了“以国家实验室为大平台、发展中心为小法人”的特色运行模式。发展中心具备法人资格,依托单位为发展中心注入建设管理经费,共享科技资源,发展中心负责国家实验室的建设运行工作,这就理顺了国家实验室与依托单位的关系。

海洋国家实验室体制设计充分体现去行政化理念,设立理事会为决策机构,学术委员会为咨询机构,主任委员会为执行机构。探索实行职员制改革,打造了一支职业化的行政服务团队,改变了国家实验室官僚作风导致的效率低下,实现了高效率和高效益服务。

3.2 创新人员管理模式

5个依托单位聘用的科技人员实行国家实验室和所在单位的“双聘制”,其他共建单位聘用的科研人员,短聘者不改变隶属关系,长聘者落户于5个依托单位之一[15],科研人员在海洋国家实验室有科研经费,科研奖励、知识产权等可以署名原单位,解决了国家实验室和依托单位及共建单位的复杂的人事管理关系。

海洋国家实验室启动了“鳌山人才”计划[16],该计划汇聚国内外高端人才,综合集成国内外优势创新力量提升我国海洋科学与技术自主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海洋国家实验室全面开展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探索创新人员管理方式的重要表现。

3.3 “一总多分”科技成果转化链

“一总多分”(一个枢纽中心,八个分中心)科技成果转化链打通了“源头输出-转移转化-资本化-产业化”脉络。面向海洋领域科研成果及专利技术,大力推动技术创新与金融资本的结合,谋划科技金融产业基金框架,组建了我国第一个用于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的专项基金。

3.4 打破“碎片化”格局,实现开放共享

面向全国共享海洋数据,改变了过去涉海资源碎片化的现状,探索推出了海洋数据共享机制,解决了创新资源重复、分散和封闭的问题[17]。

统筹了“蛟龙号”“科学号”和“向阳红01号”等一批世界领先的海洋科考装置与船舶,创新了海洋科考管理模式。

建立了开放工作室,是海洋国家实验室科研创新组织形式之一,是聚集全球创新资源、快速提高创新能力的一种尝试。

4 创新特色机制显成效

经过2年多的建设,海洋国家实验室特色创新模式效果显著。《中国主要沿海城市海洋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16)》指出,在海洋科研经费投入、创新产出、创新应用等各方面评价中青岛均高居首位。青岛聚集了全国30%以上的海洋教学、科研机构,拥有全国50%的涉海科研人员、70%涉海高级专家和院士[18]。

科研成果取得多项重大突破,建成了从南海一直延伸到西太平洋马丽亚纳海沟、全球最大的深海定点观测网,填补了我国在上述海域的观测空白。实验室在国际上首次开展了全球空间分辨率为1 km的海浪模式研究。在Nature、Science及其子刊发表论文居全球海洋科研机构之首。

科研队伍建设日益优化。在“鳌山人才”计划支持影响下,柔性引进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等研究机构20位一流科学家。2016年海洋国家实验室新增院士1人、长江学者1人、泰山学者9人。

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提速。2016年青岛市海洋技术市场成交量排名第一位,遥遥领先于其它城市[14]。与国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海洋科技研发成果产业化、“深海众创空间”建设与运营、海洋产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开放共享程度提高。部分仪器面向外实验室科研人员开放,最高共享率达40%,较全国平均水平提升了10%多。与拥船理事单位签署《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科学考察船开放共享合作协议》,成立科学考察船共享管理机构,在统筹科研任务和开放数据成果等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5 结 语

海洋国家实验室作为唯一一个试点中的国家实验室,在运行模式、人员管理模式、科技成果转化和开放共享等方面积极探索适合国情的特色管理模式,在多方面进行了改革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其他正在筹建的国家实验室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青岛海洋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青岛如何引进人才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青岛明月申牌?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Electroacoustic Music Is a "Subversion" to the Form of Traditional Music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