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曦
近十年来,国内对马克思异化思想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异化思想是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理论,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与热点。从中国知网的检索结果来看,近十年以“异化劳动”为主题的论文达到1576篇,与此相关的主题还涉及到“类本质”、“哲学手稿”、“人道主义”、“卢卡奇”、“马尔库塞”、“费尔巴哈”、“弗洛姆”等。概括来说,主要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
关于异化理论的发展脉络,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陈先达教授认为马克思异化理论经历了两次转折,第一次是完成了异化到异化劳动的转折,第二次是实现了“个体和类的矛盾”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转折升级,这两次转折是同一过程的不同方面。他强调,“共产主义不是人性的复归”,“彻底改造不合理现实的客观依据,应该是人的社会和社会的人,而不能求之于永恒不变的人性”。韩立新教授认为马克思的异化思想蕴含了由否定到肯定的转变,意味着马克思从费尔巴哈走向了黑格尔,走向了历史唯物主义。秦步焕和王中汝在《马克思异化思想的演变探析——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中,从三部标志性著作分析异化理论不同时期的丰富内涵,指出马克思异化理论并非局限在劳动异化层面,而是拓展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多个方面,从感觉、劳动、需要、心理等微观层面的异化,到上层建筑这一宏观层面的异化都说明了异化思想的连贯性、一致性,从而否定了“认识断裂说”。林明晓在《探析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中分析了异化理论的思想渊源,从文本研究出发剖析了原著中的异化理论脉络,展现了异化理论发展完善的进程。
关于马克思劳动异化的新解读,成为学界探讨的重点。近年来,学界对异化劳动理论的研究,主要以深入挖掘、拓充阐释为主。朱必法在《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的丰富内涵》中指出,理解共产主义需要认识到马克思并没有将私有财产与人相分离,反而将私有财产视为人确证其生命活动的存在;私有财产是异化的根源,但扬弃异化是使人积极地占有自己的私有财产,这种占有不是通过平均私有财产的方式,而是通过人的自我扬弃,在占有以往所有财富的基础上,实现人与私有财产的统一。程飞娟、王海霞在《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中劳动主体性思想及当代价值》中深入分析了异化劳动理论对劳动者主体性、创造性、自主性的肯定,并将这一思想运用到分析社会主义条件下重视劳动主体性对提高劳动者地位、保障劳动者权益、促进共享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单伟在《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对思想史资源的熔铸与扬弃》中指出了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相对于先前异化思想史的超越性。异化劳动思想关照现实的人,标志着马克思将视角转移到历史唯物主义领域。
与此同时,也不乏对异化理论逻辑结构的重新审视。有学者指出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有复活人本主义异化逻辑的倾向,且存在方法论缺陷。这是由异化逻辑结构固有的“自我异化”特质造成的。
关于异化、物化、物象化的区分,成为学界关注的难点。异化、物化、物象化概念的对比是随着学界研究的深入而出现的。卢卡奇、马尔库塞、弗洛姆、列斐伏尔、马克思等对异化的解释各不相同,在研究时经常出现混淆的局面,因此厘清这一系列概念成为研究的必然。韩立新教授在《异化、物象化、拜物教和物化》中分析了黑格尔、马克思的物化和异化概念,并且对比了广松涉与平子友长对物化的理解,指出物化是比物象化更为深刻的对社会关系的遮蔽,强调了区分这一系列概念的重要性。周嘉昕在《“物象化”“物化”还是“对象化”?——从思想史和马克思文本出发的理论选择》中力图从文本辨析着手,通过对象化解释物化,这与韩立新教授的解释方法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他是从财产关系和生产过程这一角度区分物象化与物化的,而韩立新是从物中的社会关系角度区分的。郑元凯、杨立英在《异化、物化、物象化与拜物教——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思想沿革与概念考辨》中以现代性批判为主线,分析了异化、物化、物象化、拜物教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了马克思异化—物化—拜物教这一逻辑中蕴含的由抽象人性论向社会关系转变的现代性批判转向。康雅倩在《马克思的异化、物化、对象化概念辨析》一文中提出,“对象化是主体本质外化的过程,物化是掩盖资本主义剥削的社会关系,异化是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本质力量创造的背离,三者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①。
关于异化理论视域下我国社会生活的异化现象研究,成为学界研究的新热点。马克思异化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人的生存困境,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系列异化思想从不同层面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异化本质。随着我国经济日益发展,西方世界的不良思潮逐渐涌入,我国社会生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化现象。学界从这些问题出发,将异化理论关照到我国社会现实,涉及到经济、文化、社会交往、消费、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使得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异化现象研究成为近年来新的热潮。
在消费领域,学界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消费异化现象的研究成果显著增多,涉及到人情消费、女性消费、消费异化对消费升级的启示等多个方面。陈晋在《当代中国人情消费异化问题研究》中从马克思异化理论出发探析了当前中国人情消费异化的表现、成因和路径,切实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关照到了中国现实问题。秦学超在《马克思消费异化思想对我国消费升级的启示》中剖析了异化的本质在于消费目的由“体验”到“占有”、消费驱动力由“需要”到“指望”。他从“四个规定”出发分析消费异化的表现,进而分析了我国在消费升级过程中规避消费异化应该遵循的原则。
在文化领域,学界集中分析了文化生产领域的商品化、齐一化;文化消费领域的粗俗化、娱乐化现象。王晓升教授在《文化生产中的异化现象》中从马克思劳动异化的四个规定性视角出发,分析了文化生产领域反文化现象下的文化异质化问题。袁颖在《马克思异化理论视域下我国文化异化现象研究》中分析了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文化困境:传统文化的异质、网络文化逐渐削弱人的主体性、消费文化日趋享乐化等现象。翟婷在《异化还是延伸——对网络媒介的文化哲学批判》中梳理了技术史上对待科技的观点,从批判意见、积极意见以及复杂立场三个方面分析了网络媒介对异化的作用,提出应该思考人如何在网络技术的背景下保全自己而不是舍弃网络的观点。
在社会交往领域,学界基于马克思和哈贝马斯的交往异化理论,联系中国社会现实分析社会交往领域的异化现象。马震在《当前社会交往异化问题研究》分析指出了社会交往存在手段化、单向化、工具化、依附化倾向,对社会交往异化的理论根源和现实根源进行了考察说明,对克服社会交往困境的路径进行了探究。郝梅在《马克思主义交往异化理论视域下我国现代社会交往异化问题研究》中,从个体交往领域分析异化现象的主要特征:交往目的功利化、交往手段货币化、交往规范世俗化、交往结果表层化,并将原因归结于社会主要矛盾、多元价值观、社会道德理性弱化、道德旧识的影响。
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现象的揭露和批判。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异化思想后,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挖掘和发展,分为多个学派,理论成果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当前国内学界对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异化思想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是欧洲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学者,例如卢卡奇、马尔库塞、弗洛姆等人的异化思想研究;二是以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例如广松涉、平子友长等人的异化思想研究。中国知网检索数据显示,从2009年1月1日到2019年5月12日,主题为“马尔库塞异化理论”的论文达181篇;主题为“弗洛姆异化理论”的论文达173篇;主题为“卢卡奇异化理论”的论文达123篇;主题为“哈贝马斯异化理论”的论文达72篇;“广松涉异化理论”的论文共26篇,并且在这些论文中,多次涉及平子友长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解读分析。对国外马克思主义者的异化思想进行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性意义。
卢卡奇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创者,以马克思“商品拜物教”思想为基点,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对物化理论进行了系统阐释。国内对其物化理论的研究从两个方向出发,其中占主流的方向是研究早期卢卡奇物化思想,主要集中在从思想渊源、主要内容、生成根源和扬弃途径进行阐述,并对比马克思异化理论做出评价。具体来说,(1)物化的内涵。卢卡奇将物化等同于异化,马克思则明确区分物化与异化的差别,前者是劳动的对象化,是对人的肯定;后者是社会关系层面的异化,是对人的否定。(2)生成根源。卢卡奇认为异化的根源在于商品经济的出现,马克思则认为私有制和分工是异化的根源。(3)扬弃途径。卢卡奇寄希望于阶级意识的觉醒,马克思则提出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消灭私有制才能真正消除异化。
另外一个方向是将视角放在晚期卢卡奇异化观上。有学者认为晚期卢卡奇异化思想是对其早期思想的彻底反思和清算,是与历史唯物主义对接的跨越式尝试。具体来说,(1)晚期卢卡奇明确区分了物化和异化,指出物化即对象化,而异化是普遍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现象,与劳动实践、社会生产密不可分。(2)将异化看做是历史性的产物,具有过程性。(3)认识到异化产生的深层决定力量在于社会生产方式。由此得出结论:晚期卢卡奇克服了早期抽象认识异化的弊端,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接壤则消解了其理论理想主义的乌托邦色彩。
广松涉被称为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其作品《物象化论的沟通》以物的关系、性质或形态呈现物化现象,在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大多数学者持批判态度,但也有部分学者表示认同。
表示认同的学者大多肯定其社会关系视角,如南京大学张一兵教授认为关系本体论视角是对实体主义的超越。与马克思异化思想不同,广松涉没有停留在主体关系或“类本质”的层面,而是将物象化思想拓展到经济、文化、自然、历史等社会领域的多个方面,指出人的主体性作用被物象化所掩盖的现实,而自然世界是“能知的某人”和“能识的某人”关系中的“四肢性构造的产物”,其独特的解读视角拓新了学界对异化理论的认识。同时,广松涉提出马克思异化理论向物象化论转变的依据。异化论不同于物象化论,它的重心在于对象性引发的异质结果,而忽略了对象化。广松涉认为马克思异化理论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转折点摆脱了自我异化,将物象化拓展到社会关系领域。
持反对意见的学者多认为正是关系本体论的立场,局限了广松涉的理论视野。正如衣俊卿教授所言,广松涉的物象化理论是“错的有水平”的理论。他的“关系本体论”思想使得其研究视野局限在哲学领域,忽视了经济学意义上分工的重要性,也映射了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曲解。
卢卡奇和广松涉分别是早期资本主义和现代化背景下对马克思物化理论解读的代表性人物,不同的是,卢卡奇从主客体二元论范式出发,而广松涉从关系主义存在论范式出发。将二者的思想进行对比,对于了解不同时期异化理论发展脉络的意义自不待言。
马尔库塞是将马克思异化理论拓展到消费领域的代表人物,他在《单向度的人》中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异化,并将这一根源归结为技术理性的扩张,引起了学界的广泛研究。从近年来的文献看,国内学者对马克库塞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技术异化思想解读及解决路径上的政治审美的辩证分析。
对马尔库塞技术异化理论的研究阐述总离不开与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对比。实际上,二者异化理论不同的根源在于时代的差异。马克思生活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而马尔库塞生活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这种差异使得二者的研究领域、表现形式、解决路径便出现较大差异:从研究领域看,马克思将视角放在生产劳动领域;马尔库塞则从机械化大生产背景着手考察技术领域的异化根源。从表现形式来看,马克思通过四个规定性的阐释,展示了早期资本主义生产模式下的异化状态;马尔库塞则从技术理性统治下人的批判性丧失出发阐释异化。在解决路径上,马克思强调异化的根源是私有制,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真正解除异化;马克库塞则认为无产阶级的革命主体意识已被麻痹,强调技术改造和理性复归,将价值理性重新融入到科学中甚至置于核心地位。另外,马尔库塞对审美救赎的阐述引发了学界的批判与思考,学界在肯定其提醒艺术维度重要性价值的同时,也论证了其理论的内在矛盾。如梁瑶在《审美救赎是否可行:马尔库塞审美政治思想研究》中就从价值和局限性两个层面展开了分析。
总的来说,马尔库塞科技异化理论诚然是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蕴含丰富的理论价值。对比二者的异同,对于把握资本主义发展脉络意义重大,但也应在研究借鉴时规避其中的理想主义倾向。
目前国内学者对弗洛姆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向:(1) 自由思想的研究。以《逃避自由》为范本深入解读弗洛姆的自由思想,包括对自由的界定,区分“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探究实现自由的途径,挖掘自由思想的现代启示。(2)人道主义思想研究。包括“爱”的方案评析、伦理思想研究、人道主义良心论研究等。(3)消费异化思想研究。这一方向在研究中占主流,主要从理论根源、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的一系列异化现象及成因、扬弃路径展开。弗洛姆认为商品的普遍化使得异化向消费领域拓展,表现为虚假的需求、虚假的自由及生存的危机。消费成为目的而非手段,人的总体性消失,变成了“消费机器”。弗洛姆从人性论和社会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剖析了消费异化的根源,从性格结构、价值观念、消费方式及社会整体性变革多个方面寻找解决路径,强调培养生产性人格,用重生存的生活方式取代重占有的生活方式,并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信仰等多个方面探究改革路径。
与马克思异化理论相比,弗洛姆的异化思想显然是其在人性层面的微观发展。他利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从社会性格和社会意识层面分析异化的原因,使马克思异化理论进一步丰富。但是,这一思想存在抽象的人本主义的局限性,过分夸大了人的感情、心理、意识的作用,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此外,其理论自身也存在矛盾性。在分析资本主义消费异化表现及成因时,弗洛姆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局限性,但在解决路径上却寄希望于心理革命,借鉴意义不可否认,但也必须承认其具有一定空想色彩。
哈贝马斯是法兰福克学派二代重要代表人物,其交往异化理论是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重要发展。学界对哈贝马斯的研究主要围绕其交往异化理论展开,一方面,以交往异化为基础研究我国社会交往领域异化现象,这一点在前一章节已做论述;另一方面,直接从理论本身出发,挖掘理论意义。哈贝马斯交往异化理论受到行为主义的影响,将交往行为分为“目的性行为”、“规范性行为”、“戏剧行为”、“交往行为”,并强调交往行为的优越性。与策略行为以工具主义和自我为核心不同,交往行为强调共通一致,涉及到三个世界,前三种行为只涉及到一到两个世界。因此,哈贝马斯倡导以交往行为为基础构建生活秩序。同时,这也是哈贝马斯批判马克思异化理论的重要方面。哈贝马斯认为马克思异化理论只涉及到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仅仅将视角集中于生产领域,因而忽略了主体与主体关系的重要性。
马克思与哈贝马斯交往异化理论的显著不同之处在于对生活世界存在基础的认识。前者以实践为基础考察现实的人,认为私有制和分工是异化的根源;后者以交往为基础考察人的行为模式,认为资本主义规则系统对生活世界的侵蚀使得生活世界发生异化。哈贝马斯的交往异化理论是对马克思异化理论在微观领域的发展,但在异化的扬弃途径上带有理想主义色彩。他否认阶级革命的必要性,试图通过建立普遍一致的语言环境构建文化社会,使社会成员达成共识。这种改良式的社会重塑方案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但忽略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在根本利益上的对立性,并不能从根本上触动异化的根基。
总的来说,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发展丰富了其现实意义。首先,通过对比两个时期异化理论的特点,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资本主义不同发展时期矛盾的不同呈现样态,对于丰富资本主义发展史研究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其次,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对异化理论微观视域的研究拓展了异化理论的外延,将异化理论具体到消费、文化、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增强了异化理论的适应性;最后,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对异化扬弃途径的思考虽有局限但切实增强了异化理论的实用性,如对意识、道德等重要性的强调提高了人们对文化的重视。
但是,也是由于视野的微观导致缺乏对资本主义整体性的认识,没有深入认识到异化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而片面批判技术的束缚和道德素质的下滑,从而导致批判浮于资本主义社会现象的表面而未认识其本质,这种局限性决定了其解决路径的理想主义色彩。
近十年来,异化理论的研究成果不胜枚举,总的来看呈现以下特征:
第一,对异化理论的研究更具连贯性。主要表现为:批判“不成熟说”、“认识断裂说”的声音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待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研究不再仅仅局限于四个规定,而开始重视马克思一系列经典著作的价值和地位,从中挖掘异化思想的来龙去脉。韩立新教授提出异化劳动理论不是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全部,异化劳动第四个规定即“人与人相异化”的证明是在《穆勒评注》中通过对交往异化的阐释完成的。对于交往异化与劳动异化优先性的问题学界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时,也不再将异化理论的研究仅仅局限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以下简称《手稿》),而开始将视野扩大到马克思一系列原著文本中,过去将《手稿》视为异化思想的起点和终点的观点受到了批评。这一转变对于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研究的全面性、准确性大有裨益。
第二, 对异化理论的研究更具客观性。不再一味肯定甚至抬高异化思想的理论价值,取而代之的是挖掘其中的矛盾之处并寻找解决之道。例如韩立新教授在《〈巴黎手稿〉研究》中指出了异化劳动规定上的破绽,分析了第一规定与第二规定的非整合性及“人同人相异化”的困境。另外,马克思在第一手稿中本来从国民经济学的事实出发反对“从私人所有推出异化劳动”,但在第一手稿的结尾却推出私有制与异化劳动互为因果的结论。这一论证过程引发了学界的争议,一部分学者认为其存在论证逻辑上的矛盾,大井正、广松涉、望月司清都持这一观点,并且指出由于受到费尔巴哈“孤立的人的自我异化”影响,此时马克思的视角还未从孤立的人转到社会关系,这一矛盾是到《德意志意识形态》才得到解决的。韩立新教授在《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究竟是不是循环论证》中分析了三位学者的观点并指出第一手稿中私有制和异化劳动的内涵并非始终相同地包含两个层次,由此证明了异化劳动理论并非循环论证,并且提出第一手稿真正目的在于论证“资本是积累起来的他人劳动”。韩教授还指出第一手稿蕴含了社会关系视角的转变:“人对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人的关系,才能成为对他来说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从而明晰了第一手稿的逻辑线索,为这一矛盾的解决指明了出路。
第三,对异化理论的研究更具问题导向。学界有观点认为,异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独有的现象,并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的中国,对异化理论的研究是硬将西方的鞍套在中国的马上。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异化的倾向,否认这一点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可喜的是,将异化理论运用到解释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成为研究新的增长点,如:《从马克思异化理论的角度分析当前公开的假药案事件》、《当代中国人情消费异化研究》等文章不仅说明异化理论的时代性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对异化理论的研究越来越符合时代进步的要求,越来越贴近现实生活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正在渐入佳境。
第四,对异化理论的研究缺乏整体性。异化理论是马克思思想历程上最具争议性的理论,学界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取得的成果也层出不穷,但是无论是对马克思异化思想还是国外马克思主义者的异化理论都缺乏系统的分析。关于异化理论,学界大多集中在异化劳动理论的分析,即便是研究社会生活其他领域的问题,也呈现套用异化劳动四个规定性的现象。也有一些学者系统论述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中的马克思早期及晚期的异化思想,但总体上运用较少。关于国外马克思主义者的异化理论,出现大量的研究某一学者与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对比成果,但是缺乏对国外马克思主义者的异化思想的系统比较分析,这对于把握资本主义异化现象的整体脉络较为不利,也不利于社会异化问题的多重揭示。同时,在运用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异化理论的过程中,还存在如何坚守自身立场,既要“犁西方田”,也要“耕中国地”的问题。
马克思认为异化的根源在于私有制和分工,因此扬弃异化的根本途径在于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消灭私有制,消灭分工,使得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只有达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消除异化。马克思认为异化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可以随着社会发展变革而消灭。这些论述既不是证明异化的合理性,更不是忽视异化的藉口,如果仅仅将希望寄托在未来,当下的问题便再难得到解决。同样,打着“历史产物”的幌子不顾社会现实只能使异化的扬弃遥遥无期。在实践中,还应一切从实际出发,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构成了历史的必然,异化的扬弃应该始终在路上。
随着现代化的到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矛盾,但不能因噎废食,将矛盾简单地归结为现代化的发展。异化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而显现,但并不意味着扬弃异化要停止现代化的步伐。现代化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客观现象,不可能倒退回去,因此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可能通过复古主义解决,这不现实,也不科学。在解决现代化与异化的矛盾问题上,国内有学者提出:“现代化之道是‘人之道’而不是‘物之道’。但是现代化在西方和中国的实践,总是不可避免地出现‘背道而驰’的现象,即‘物之道’压倒‘人之道’。”②。现代化与异化的矛盾归根结底是生产方式的矛盾,现代化强调物的“合理性”,生产力的提高,与此同时,人的“合理性”就被忽略了。人的现代化落后于物的现代化,所以在现代化进程中扬弃异化可以看做是加强人的现代化的过程。而人的现代化,应该是生活品质和精神品质全方面的现代化,是与物质富裕相适应的精神充盈。财富不是生产的导向,合理和善的满足才是生产的最终目的。
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平衡是现代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加快了现代化的进程,但随着技术的广泛应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逐渐失衡,争论日益激烈。
科技的发展源于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局限性。在人与自然的矛盾中,工具作为人的大脑和肢体的延伸被创造出来服务于人类。劳动是人处理人与自然矛盾的介质,因此科技必然随着劳动的异化呈现异化形态。但科技异化的表象掩盖了人异化的本质,会导致对科技异化的批判不能深入其里。科技本身不带有异化属性,而是人的运用没有遵循适度原则导致科技滥用,甚至形成对科技的依赖。正确运用科学技术,需要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也要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对科技的研发和使用加以合理的限制和规范,使其保持在恰当的范围内,以服务于人的实践。
注释:
① 康雅倩:《马克思的异化、物化、对象化概念辨析》,《延边党校学报》2017年第第6期。
② 高德步:《现代化之道:从异化到回归》,《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