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初探

2019-02-18 18:20何浪卢斗昌张春李光明刘案韦永武
重庆建筑 2019年11期
关键词:产业工人劳务建筑业

何浪,卢斗昌,张春,李光明,刘案,韦永武

(1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重庆 400072;2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重庆 400014)

0 引言

201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文件指出应加快培养高素质建筑工人,改革建筑用工制度,促进建筑业农民工向技术工人转型,着力稳定和扩大建筑业农民工就业创业,保护工人合法权益,健全工资支付保障制度,改善建筑工人的工作环境,促进建筑工人稳定就业[1]。

本文中的建筑产业工人,是指从事建筑行业,具备适应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工作技能、具有稳定可靠的收入、安全及权益有保障、工作环境稳定的建筑工人,是建筑行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为了响应国务院加快培养高素质建筑工人的要求,重庆市正在积极推动建筑产业化的发展,而建筑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建设也迫在眉睫,本文就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进行初步讨论。

1 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现状

(1)建筑产业工人队伍迅速壮大。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据统计,2017年底,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77640万人,其中,建筑业从业人数5536.9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52.36万人,增长6.80%。

(2)工人队伍整体素质有所提升。建筑产业工人队伍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对国家政策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增强,自主创新、法治意识以及学习意识不断增强,职业技能水平不断提升。

(3)权益保障意识逐年增强,实现途径逐步丰富。建筑产业工人收入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但还存在技能素质偏低、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等问题。目前建筑业产业工人社保缴纳情况不容乐观。通过调查访谈发现,一方面由于对社保认识不足导致农民工对社保缴纳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社保缴纳机构服务宣传不到位,这两方面是造成建筑产业工人社保不容乐观的重要原因。

(4)缺乏对建筑产业工人队伍进行系统管理和培训的机制。建筑业面临工人队伍流动性大、稳定性差等突出问题。《关于培育新时期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落实企业建筑工人职业培训的主体责任”,由于建筑业都是人随项目走,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导致企业无法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培养的规划,对技术工人培养的主动性差,不敢投入,担心出现跳槽现象,得不偿失;同时对建筑业工人自身而言,主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因为停工参加培训会影响收入和休息时间。

(5)专业基础不足。建筑产业工人从业群体专业技术基础薄弱,同时长久以来缺乏系统培训机制,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离专业的产业工人的素质要求还有差距。从建设部认定的建筑产业工人等级结构角度看,初级工、中级工占比高,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严重缺乏。从建筑产业工人学历情况看,工人学历普遍偏低,以小学初中学历为主,大专以上的学历凤毛麟角。

(6)建筑产业工人工作和生活环境问题突出,社会问题逐渐尖锐。几乎在所有建筑业的产业链中涉及到的工作,都表现出工作体量大,危险多、环境差、休息时间少等工作环境问题。建筑工人生产、生活都在工地,劳动环境和安全状况存在很大问题,随时面临工作带来的意外伤害和粉尘、毒气诱发的职业病,逐渐暴露成为社会突出问题。

2 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路径思考

2.1 建筑企业资质的标准化管理

逐步取消建筑劳务企业资质,现有劳务企业向专业化发展,将现场劳务作业人员技能配备标准及自有员工数量指标纳入企业资质要求中。

2.2 建筑劳务企业的专业化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求推动建筑业劳务企业转型,大力发展木工、电工、砌筑、钢筋制作等以作业为主的专业企业。以专业企业为建筑工人的主要载体,逐步实现建筑工人公司化、专业化管理[1]。

国家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经过20多年建筑劳务分包制的实施,大量农民工已经历练成熟,他们有条件在当今的形势下,以技能为基础创建建筑作业为主的小微型企业,实现在城镇进得来、住得下、融得进、可创业、能就业,认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以在建筑业实现。

因此应鼓励现有劳务班组或有一定技能和经验的班组长成立以作业为主的专业公司或注册个体工商户,把专业作业公司做专做精;鼓励现有的劳务企业通过引进人才、设备等途径向总承包和专业企业转型;取消建筑劳务资质审批,设立专业作业企业资质,实行告知备案制。

2.3 建筑装配式工厂化生产工人的培养

装配式建筑是预制部品部件在装配式工厂生产,并运送到工地,通过大型机械设备进行现场对接组装,从而建成满足相关评价标准的建筑。国家大力推行装配式建筑,优点凸显,不但大幅节约资源能源、减少建筑垃圾、扬尘、噪音等环境问题,而且显著缩短工期,提升建筑品质,是建设行业贯彻落实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有效举措,是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根本方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第十四条强化队伍建设中明确提出 “加大职业技能培训资金投入,建立培训基地,加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促进建筑业农民工向技术工人转型。”在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新时代背景下,建筑装配式工厂孕育而生,主要是预制混凝土部品部件、钢结构、轻质墙板等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装配式建筑对施工现场建筑工人的需求大幅度缩减,装配式工厂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日益增长,从而创建了一条传统建筑工人向产业工人转变的实现途径,这也是建筑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之一[2]。

建筑业的传统农民工通过装配式工厂用工的形式固定到企业当中,实现向建筑产业工人角色的转化,从流动就业状态转变为稳定就业状态。体现为有稳定的收入,有效的社会保障,住房相对稳定,医疗有保障,子女就近入学,享受和城镇人员相同的社会福利,提升了建筑产业工人幸福感。

2.4 建筑劳务企业利用自身优势搭建劳务用工平台

住建部《关于培育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加快信息化建设,加强建筑劳务分包企业规范化建设,建立多元化用工体系,实行实名制精细化管理等要求。以上要求可以借助“互联网+”力量去强化监督管理,通过APP用工服务平台形式,将企业、工人、保险机构、培训机构等有机连接在一起,建立起各方之间的“零距离”的通道,可以解决劳务用工管理上比较混乱的问题,可以为更多的产业工人服务。随着信息的透明和公开,各种福利体制的补充,各项社会保障的不断完善,可以打破社会对建筑行业工人地位低下的传统看法,让更多在建筑行业外观望的人加入到建筑产业工人队伍中来,培养后备梯队,使建筑产业工人队伍更加壮大[3]。

3 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建议

3.1 深化实名制管理,促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重庆市实名制管理工作主要依托重庆市建筑业从业人员平安卡管理系统稳步推进。建筑施工现场推行的实名制“平安卡”管理制度在用工管理、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确保建筑施工安全等方面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重庆市建筑业从业人员平安卡管理系统还存在一些亟待完善之处和功能优化空间。

为了更好地落实实名制管理制度,在促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方面发挥更好作用,基于教学和研究,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落实。

(1)建立劳务人员用工管理实名制。项目开工前,劳务分包公司或项目部人事管理部门等用工部门,进入项目部现场办公,建筑从业人员须持身份证和技能证书等有效证件完成基本身份信息采集、人脸信息采集、指纹采集、虹膜采集、技能证书扫描等基础信息采集,实现人证合一确认,同时现场网络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书。信息采集完成后,同步网传至市住房和城乡建委相关管理部门后台管理系统,作好数据备案和后期数据交汇处理准备。改变人工录入式信息采集和IC卡考勤等被动收集模式,同时,加强源头管理,保证数据采集质量,将实名制的第一步做实、做细[4]。

(2)劳务人员培训管理实名制。在集体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关键技术或危险性较大施工部位施工前交底时,要实行劳务人员电子签名入场,技能工人继续教育培训档案记录完整,实时录播培训过程;在分散性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时,管理人员通过云端账号将移动终端或其它可行设备实时录播视频,均须上传市住房和城乡建委后台管理系统进行备案备查追溯。

(3)劳务人员现场管理实名制。实行班组长领队和班组人员人脸签到方式进出项目现场。班组长在进入现场前确认班组人员佩戴工作牌、劳保用品等事项,集体经考勤机上照相确认并上传云端后台,实现备查抽查可追溯。阅读完考勤机上提示的各注意事项,班组长指纹签字确认进入现场。

(4)劳务人员工资发放实名制。从业人员可以通过分配的平台账号实时查询本人的出工考勤记录,及时向班组长反应解决劳务争议。劳务企业或用工单位根据劳务人员考勤情况核定工资,工资构成情况传至工资查询系统,劳务人员可凭本人账号直接查询并签字确认,如有工资争议及时向班组长和劳务企业反映核实。企业在收到确认信息后,将工人工资经工资发放银行汇至工人银行卡。

(5)劳务人员社会保险缴费实名制。劳务企业要按照施工所在地政府要求,根据劳务人员花名册为劳务人员投保社会保险,并将交费收据复印件、缴费名单按时上传至管理系统。

(6)现场执法实时实地取证上传。对项目现场检查时,进行实时实地取证上传云端平台,将违规企业处罚记录在平台进行公布,并在系统记录备案,违章信息关联入个人实名信息的扩展信息栏。

3.2 完善工人社会保障,助力产业化工人队伍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一直为劳动密集型,从业人员规模庞大,其中农民工占了80%,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农民工流动性大导致参保困难

大多数农民工无固定的工作单位,且其收入处于不稳定状态。工程建设不同时期及不同阶段对工人数量和工种种类的需求均不同,且受限于地区发展规划及发展速度,农民工为保证每月有足够的工作量,有较高的工资待遇,其必须经常从一个项目流动到另一个项目,从一个地区流动到另一个地区,且有时还会出现长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农民工的这种不稳定状态是建筑行业特点决定的,这种状态就造成了其社保缴费基数难以核定,社保关系转移困难,参保监察执法难以落实等情况,从而导致其参保困难。

(2)缴费费率高,农民工自身及单位均不愿意承担

现我国社保缴费基数按企业单位及个人进行了区别,通过企业单位缴纳养老保险等其缴费基数为社会平均工资300%~60%为基数,单位为员工缴纳20%,员工个人承担8%。如个人自行缴纳,其参保缴费基数为社会平均工资100%~60%为基数,按20%的费率进行缴纳。由此可见如果通过企业为员工购买社保,则企业会增加较大的负担,大多企业均不愿承担;如员工自己进行缴纳,则每月缴纳社保的费用将会占到其工资的10%左右。因此无论企业和个人,其缴费积极性均不高。

(3)社保转移困难,农民工的权益难以保障

除工伤保险是国家强制要求建筑企业为现场工人统一购买,其他保障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均需农民工自行购买,但是由于其流动性大,在其流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断保、退保等情况,这是由于我国社保保险缴纳及享受均由县市级单位按地区进行统筹,各统筹单位之间难以接续。农民工流动性大,不单是在同一城市不同工作岗位流动,且还可能经常跨城市流动,因此就造成了其社保难以接续的问题。且目前我国医疗保险在全国尚未联网,虽然现阶段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较高,但农民工包括其他外来务工人员异地医疗报销困难,报销比率偏低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

为切实保护农民工的社会合法权益,完善其社保保障体系,现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1)强化建筑行业用工信息化平台建设,解决农民工流动性问题

用工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应至少实现地区联网,且平台内应将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分开管理,且应动态记录人员的年龄、学历、技能水平、入职培训记录、企业上岗培训记录、继续教育培训记录、期望薪水、社保缴纳情况等信息,且用工信息化平台应与社保系统、农民工工资发放系统、企业资质管理系统等相互关联,进行统筹管理。并建立外地人员备案管理制度,统筹管理地区内务工人员信息,以便加强工人培训、技能鉴定、继续教育、社保缴纳等的监管力度。

(2)降低建筑行业从业工人社保缴费基数,解决社保缴费负担重的问题

鉴于建筑行业农民工从业人员基数大,社保缴费对于企业和个人负担较重的问题,建议将建筑行业纳入社保缴费困难行业中,降低其缴费基数,减轻企业负担,引导其发展自有工人队伍,引导独立参保的人员积极参保。且对于目前劳务公司专业化发展来说,降低社保缴费基数有助于减轻企业负担,助力企业发展,加快劳务用工改革。

(3)仅为中级工以上技能水平的工人缴纳社保,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由于目前建筑行业工人技能水平与其工资待遇未挂钩,工人参加技能提升培训及鉴定的积极性不高,整个建筑行业工人队伍高技能人才比率较少,人才结构不完善。因此为推动国家终身培训制度的实施,提高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整体技能水平,并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建议目前仅为中级工及以上技能水平的工人缴纳社保,且建议技能鉴定为2~3年一次。

(4)利用建筑行业用工信息化平台,打通社保个人缴费通道,解决社保续保问题

利用建筑行业用工信息化平台与社会保障系统相关联,进一步改革相关体制机制,为从业人员提供更加方便的社保缴费查询,个人空白期(无工作阶段)自主交费的通道和不同地区续保缴费的通道,以便解决社保续保问题。

4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现状,探索了我国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路径,并结合重庆市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提出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针对性的建议。

猜你喜欢
产业工人劳务建筑业
为高精尖产业工人插上腾飞“翅膀”
山西省建筑业协会
组织推动 凝心聚力
——湖北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五周年
提升技能促进就业 打造“金堂焊工”劳务品牌
打造用好劳务品牌
动物“跨界”建筑业
甘肃建筑业将采用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
毕赛端 “从事建筑业,我乐在其中”
产业工人新时代
农民工许纪平:做一名有本领的新时代产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