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儒、道、释三家茶道精神

2019-02-18 17:57杨立峰宋露菊王业强
茶业通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品饮佛性比德

杨立峰,宋露菊,王业强

(江西省婺源茶业职业学院,江西婺源333200)

1 以一颗进取心吃茶:儒家审美的“比德”理论与茶道精神

“比德者,比于君子之德也”,简称“比德”,是儒家伦理道德的“善”与自然物的某种自然属性的联系和比拟。

儒家认为,在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特定的道德观念和审美标准,决定着审美主体具有主观选择性,往往偏爱与自己道德人格相通的事物,赋于自然事物的精神道德文化,从物中体现精神追求,表达审美者情感与道德取向。这种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道德观念相类推,审美事物与精神道德相比拟的现象,后来发展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比德”伦理,这种理论也是儒家自然美的观点。“比德”是将自然物的某些特征比附于人的某种道德情操,使自然物的自然属性人格化,将人的道德品质客观化,其实质是认为自然美在它所比拟的道德伦理品格。其获得的美感是在人与物之间道德比拟中实现,诸如“智者乐山,仁者乐山”,“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岁寒之友”,“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等。“比德”强调人的社会道德的意义,通过比德,将人自己“德”的品质寄托在对象世界里,从而在此基础上实现人伦社会与外在世界的和谐统一。

孔子“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比德格言,朱子阐释曰:智者思想活跃,像水一样流动,所以智者爱水;仁者像山一样坚定不移,所以仁者爱山。孔子这一比德格言可谓是比德理论的发端。

在此,我们不能不提及比德奇文——苏东坡的《叶嘉传》。苏轼的这篇史传体散文的主人公叶嘉其实不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是苏学士虚构的一个具有中国历史上众多仁人志士品格特征的典型人物形象。其实苏东坡是为茶作传。在这篇奇文里,茶与仁人志士之间的比德,出神入化,叶嘉的人物形象,丰满光彩。

《叶嘉传》中通篇没有一个“茶”字,但细读之下,茶却无处不在,而叶嘉的人生跌宕起伏,正是苏东坡自己的坎坷人生。茶的利国利民与仁人志士的家国情怀,交相辉映;叶嘉的容貌异常,然有龙凤之姿,正是龙团凤饼茶的品质特征。

“茶者,廉品也。性冲淡,廉之象”。“君子之交淡如水”,淡则长,廉生威。以茶养廉,中国茶文化之发端也。在中国茶文化萌芽的魏晋南北朝,以茶养廉是其标志。

“茶者,仁品也”。为食可饱腹,为药可辽病,为饮可健体。茶农以茶养家,国收茶税而养民,其利国利民仁之表也。

“茶者,和品也”。茶之品饮,其言和谦;其行和敬,其气和融,君子之貌也。

道是什么?在某个层面上看,道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道德高度,是对一种哲学理念的追求。作为儒家之道,国家情怀,修齐治平,追慕圣贤,积极进取是其本质特征。

所谓茶道,从某个角度看就是将个人的信仰追求在茶的品饮中以物化,也就是说茶的人性化与人的茶性化,正所谓以茶比德。茶道就是在茶的品饮中对道德认知,内化与践行的过程与结果。

在茶茗品饮,以茶品比德人品。在茶茗品饮中和谐人群关系,反省自身情操,锤炼自身意志,提升自身境界,以求为国家、民族、家族建功立业。儒家茶道既以一颗进取之心吃茶;儒家所追求的就是“以茶比德”的审美观。

2 以一颗自然之心吃茶:论道家审美的“畅神”理论与茶道精神

畅神是审美中一种悟道的愉悦和精神的自由。在“畅神”审美中有感性的享受和怡情,有德性的升华和美好的想象与憧憬。

“畅神说”的核心是要求艺术审美和创作要使审美客观呈现出一种内在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又只能来自于审美主体精神的贯注。这种贯注是源自审美主客体之间的水乳交融。畅神说体现审美经验的终极旨归,在于帮助主体寻找人生意义与价值真谛。

“畅神”是晋宋以后产生的自然审美观。研究证明,这种理论在西汉《淮南子》中就有了萌芽。晋宋以后,“畅神说”逐渐超越“比德”理论成为主导审美观念。魏晋时期,儒家思想体系走向式微,人民的精神思想从汉代儒教礼法的统治中挣脱出来以后,把自然美看作人民抒发情感,陶冶情操的对象,“畅神”自然审美观也就应运而生。“畅神说”的实质是把自然山水看作独立的观赏对象,强调自然美可以使欣赏的情感得到抒发和满足,亦即可以“畅神”。

“畅神说”是道家审美观的体现,其核心内涵是道家自然无为,天人合一。畅神是以自然为美,以自由为贵,通过虚静而物化,去人为,摒弃人性中“伪”的茶质。顺天道,循自然,从而心神与天地相同。进入天人合一境界。从中获得物外之美,言外之意。

“畅神说”即道家审美之“由虚静而物化”的过程与结果。所谓“虚静”是庄子所强调的认识“道”的途经与方法,是在老子的虚静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心斋”和“坐忘”是达到“虚静”的两种途经。《人世间》中记载:“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于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又指出,要废除人的感觉,知觉来达到无欲无求,绝圣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这里是说,人要摒弃一切外物的干扰,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通过“心斋”和“坐忘”而达到认识,洞察宇宙客观规律的目的。只有排除一切主观和客观的杂念对自己的干扰,才能进入空明洞察的状态,即“虚静”。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统一,相融合,即主体与客体的“物化”。庄子认为,“虚静”通过“心斋”与“坐忘”而达到,而“虚静”是为了达到“物化”,所谓“物化”主要是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完全契合,不知是我还是物的状态,这就是天人合一的状态。

受道家“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影响,中国历代茶人名家都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传统的茶文化正是自然主义与人文精神的高度结合的文化状态。吸收了天地精华的自然之物——茶,与天地宇宙之精灵——人,有着“性之所近”的可沟通的一面,即茶的清和淡雅之性接近人性中的静、清、虚、淡的品性,也正是基于这一点,茶的自然本性与人性精神在茶文化中能够得到高度的统一。

道家“天人合一”与道家茶人审美的“畅神”体现在“人化自然”和“自然人化”的双向回归上。

“人化自然”是指在茶文化活动中表现出人对自然的回归渴望,以及人对自然(道)的认识。具体地说,人化自然表现为在品茶中乐于与自然接近,在思想感情上能与自然交流,在人格上能与自然相比拟并通过茶事活动去体悟自然规律。这种人化自然是道家“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唯一”思想的典型表现。茶人们在茶的品饮中追求寄情于山水,忘情于山水,心融于山水的境界。“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清溪流水暮潺潺。”唐代诗人,高僧茶人灵一的诗准确地表现了茶人在茶的品饮中,心神畅游于自然之中,精神回归于自然的精神状态。

“自然人化”既自然界万物的人格化,人性化。茶人把自然万物都看成具有人的品格,人的情感,并能与人进行精神上的互相沟通的生命。在中国茶人眼中,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沙一石,一草一木都显得可爱格外亲切。“自然人化”不仅表现在山水草木等品饮环境人化,而且包含了茶以及茶具的人化。对茶镜的人化,平添了茶人品茶的情趣。“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苏东坡戏把佳茗当佳人,茶的香、甜、醇美,总是使人充满美的想象。茶如美人。正因为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融入了茶道精神之中,中国茶人才有心神畅游于自然之中。

3 以一颗平常之心吃茶:论禅家审美的“妙悟”境界与茶道精神

佛教禅宗是汉化了的佛家,禅学是中国的东西,禅宗理论和实践呈现出走向印度佛教对立面的趋势。禅宗就佛性问题,提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理论。也就是说,成佛的宗教实践根本不是那么复杂,甚至那些方法(指其它佛教宗派的成佛实践)与成佛是有妨碍的。禅宗认为,人都是有佛性的,这是人成佛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这个条件,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成佛,而之所以不能成佛,是因为人的佛性被人的种种欲望遮蔽了。唐代名僧茶人皎然把人的种种欲望比拟为“精神尘埃”。从如上理论中我们不难发现,禅宗成佛理论与儒家亚圣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理论的相通性。

所以,禅宗提出“明心见性”的成佛宗教实践。见到了佛性,就可以成佛,而且这是成佛的唯一途径。禅宗的这种思想是对释迦牟尼佛关于“佛者,觉也”思想的发展,同时也解释了释迦牟尼佛“顿悟”的本来含义。所谓“人的成佛就是人的觉悟”,而人的觉悟在禅宗看来只是一念之间,这就是“顿悟”的意思。

“释迦牟尼”的本来含义是“释迦族的圣人”。也就是说佛的本意就是圣贤,是那些具有大智慧,通晓事理,超脱生死,品格高尚的人。他们由于心性高洁,淡化得失,很少有烦恼。因此,求佛是追求一种境界。由此可知,那些仅仅靠折磨自己,考验自己来说明求佛决心的人,是不可能成佛的。因为那是着相、是执着、是痴。所谓妙悟就在于体悟到人世之苦,见到自我清净本性(佛性),打破“我执”,视“人我”诸法平等无二,行慈悲利他之行,精神达到“无我”,“空”的境界。

妙悟就是一种精神境界的升华,是对人生价值的大悟大彻,是对“佛”的本质的认识:佛是万事万物中美好的那一面。我们甚至不需要思辨佛是什么,佛是什么样子。佛就在百草头,佛在万事万物,佛在任何时空。礼佛其实就是珍惜、赞美、温存这些美好的成分,并坚持“美好始终在”的这种信念。“佛在心中”或“心中有佛”是做人的高境界,更高的境界是激活万事万物的佛性,激活万事万物的美好,这就是由“自觉”而“觉人”,正所谓普度众生。

所谓“妙悟”就是“顿悟”后的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无以伦比的愉悦和自由,这种从灵魂深处的佛性呈现,又是语言不能表达和描述,所以说,“妙悟”是一种心灵的解脱,是一种肉身到灵魂涅槃蜕变与重生—佛性的显现。

佛教尤其是禅宗对中国茶文化形成与发展贡献甚丰,尤其是对茶茗品饮的精神境界——“茶禅一味”之理论的创构功不可没。

前已阐述,所谓禅,就是佛性,就是自我清静的本性。万事万物都是佛,都是禅。禅在生活中,吃喝拉撒睡都是禅。作为生活必须的茶和生活中的“吃茶”也是禅。

“茶禅一味”,通俗地说,是指茶之物性(诸如淡然、宁静等)所体现的精神内涵与禅的精神境界(佛性、禅意)是相似相通的。以一颗平常之心去吃茶,没有任何“我执”,摒弃外缘(名、利、情等之过分追求),把神收回来,使精神返回自身(非肉体),呵护人之心中那块善良美好的部分(恻隐、热情、随顺、慈悲……等),善敬这些美德与美好见心见性,成性成佛。

猜你喜欢
品饮佛性比德
茶与咖啡的品饮及制作技术比较
“佛性”的兔子
习茶,有捷径吗?
蔡荣章:茶叶二重奏
季后赛高光时刻乔尔·恩比德没有遗憾
佛性青年不拂性
过程
大帝重生 乔尔·恩比德
善品者必具器量
——谈六堡茶的品饮境界
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