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碳酸酯用阻燃剂研究进展

2019-02-18 00:05唐荣芝航3马雅琳赵贵红罗春明唐安斌
四川化工 2019年4期
关键词:磺酸盐硅氧烷磷酸酯

唐荣芝 何 航3 马雅琳 赵贵红 罗春明 唐安斌

(1.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绵阳,621000;2.国家绝缘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绵阳,621000;3.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绵阳,621000)

聚碳酸酯(PC)作为五大工程塑料之一,因其具有高强度、高透明度、高抗冲、耐热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照明、建筑材料、汽车零部件、食品包装和医疗器械等领域。2017年,中国PC的表观消费量约175万吨,且从2005到2017年,中国PC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速在9%左右,预计2022年中国对PC的需求量将达到240万吨左右[1]。

PC的玻璃化温度为140-150℃,热变形温度为135℃,使用范围从-60℃到120℃,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尺寸稳定性。PC的阻燃性能虽比PE和PP好,极限氧指数(LOI)可达21%-24%,材料本身可达V-2级阻燃,但仍无法满足特殊领域对阻燃性能的更高要求,需要通过添加阻燃剂的方式进行改善。

通常,引入溴、氮、磷、硅等元素可提升阻燃性能。但因卤系阻燃剂引起的烟雾毒性、环境问题突出,正受到多行业的使用限制,无卤或低卤阻燃产品正成为行业发展趋势。本文综述了卤系阻燃剂、硅系阻燃剂、硼系阻燃剂、磺酸盐系阻燃剂、磷系阻燃剂以及其他阻燃剂等在PC产品中的阻燃机理和应用进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评述。

1 PC阻燃体系研究进展

1.1 卤系阻燃剂

卤系阻燃剂主要是指含有Br或者Cl元素的阻燃剂,其中溴系阻燃剂最早被工业化生产。将卤系阻燃剂添加到PC中,使PC材料发生增塑作用,流动性变好,燃烧熔化时可将部分热量带走;同时PC在燃烧时会产生少量的卤化氢气体,屏蔽了氧气的进入;PC发生裂解会产生H·和HO·,它们会与卤化氢气体结合,阻断了自由基与氧的进一步反应。目前含溴阻燃剂主要有四溴双酚A、三(三溴苯基)氰尿酸酯(代表型号FR245)、十溴二苯醚、四溴醚、八溴醚、聚二溴苯醚、十四溴二苯氧基苯、六溴环十二烷等。

通常添加6-9wt%的四溴双酚A即可使PC材料达到V-0等级,同时对力学性能影响不大,但此配方只能使厚度0.4mm以上的产品达到V-0等级;若要使0.4mm及以下的片材或制品达到V-0等级,则需要将添加量提高至20%左右。而如此高的添加量会使PC产品发脆,且有表面析出,不适于薄膜制造,放置一段时间后析出加剧会导致阻燃性能下降,同时影响产品后续使用(如复合、涂胶等),绝缘性能下降。

雷祖碧等[2]发现四溴双酚A与PC具有较好的相容性,与焦锑酸钠互配使用时(5:2wt%),LOI可达32%,透光率可达80%以上,可使PC材料(3.2mm厚)达到V-0等级。

而FR245的溴含量高达67%,其分解温度高达310℃,在PC的加工温度下不降解,UV稳定性好,阻燃效率高,同时可使PC产品的力学性能保持良好,且析出较少[3]。

卤系阻燃剂的优点是阻燃性好、用量少、成炭性好、成本低,可适用于高要求的PC阻燃材料。但是含卤阻燃剂在燃烧时会释放有毒气体,严重污染环境并危害身体健康。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卤系产品出口限制越发严重。

1.2 硅系阻燃剂

硅系阻燃剂可根据结构差异分为有机硅和无机硅,硅系阻燃剂环保性高,能起到阻燃和抑烟的效果,对机械性能影响较小,阻燃机理如下:

(1)高温下,硅氧烷迁移到PC表面并发生堆积,有效保护基材,同时防止可燃物气体和氧气接触,抑制燃烧蔓延。

(2)硅氧烷能够加速PC的成炭形成过程,硅氧烷的支链存在起到防止拉链式解聚,可应用于PC防滴落产品[4]。

GE公司发现,将聚苯基乙烯基有机倍半硅氧烷加入到PC中,添加1%-5%便可显著提高LOI,阻燃等级也可达V-0级。Kambour等[5]将不同聚合度的硅氧烷添加到PC内,形成含硅的嵌段共聚PC,发现PC能同聚硅氧烷裂解产物发生类似酯交换反应,硅含量越高,越易生成致密的碳层,有效抑制PC燃烧。添加15%-30%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可使改性PC材料的LOI达到38%-40%。

硅系阻燃剂阻燃效率高、相容性好、环保、对机械性能影响较小。单纯使用硅系阻燃剂时添加量大,成本高,因此硅系阻燃剂一般作为协同阻燃进行复配使用。

1.3 硼系阻燃剂

硼系阻燃剂具有耐热性好、毒性低、抑烟的特点。通用的无机硼阻燃剂有硼砂、硼酸、硼酸锌、偏硼酸钙、偏硼酸铵、五硼酸铵、偏硼酸钠、氟硼酸铵和氟硼酸锌等;有机硼阻燃剂主要有硼酸三(2,3-二溴)丙酯、聚硼硅氧烷等。

硼系阻燃剂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实现阻燃效果:

(1)阻燃剂在燃烧时熔化,吸收部分热量;

(2)阻燃剂覆盖于聚合物表面,隔绝可燃与氧气接触;

(3)阻燃剂在高温下释放出结合水,水分蒸发而使材料降温;

(4)可燃物的热分解途径发生改变,可燃性气体的产生减少。若与含氮、卤素阻燃剂互配使用,生成的难燃性气体NH3、HX可稀释氧气的浓度。

周健等[6]以磷酸酯为阻燃剂,硼酸锌为协效阻燃剂,聚四氟乙烯为抗滴落剂,研究了PC/PBT合金的阻燃性能及机理。两者协同阻燃作用明显,当硼酸锌含量高于2%时,合金材料的LOI可达34%以上,达到V-0等级。当硼酸锌含量高于3%时,黑烟释放量明显减少。硼酸锌中的结晶水对燃烧有明显降温作用。

宋健等[7]将聚硼硅氧烷(PB)和有机磷酸酯进行互配使用,两者进行协同阻燃作用,当阻燃剂总添加量为5wt%时,PB含量越高,LOI值越高。燃烧起始阶段,PB中的硼元素会对PC脱去碳氢可燃物的过程起催化作用,降低体系的总放热量,同时会分解形成Si-O-Si交联结构和B-Si玻璃化保护层,起到隔热、隔氧、抑烟的作用。

硼系阻燃剂具有热稳定性高、毒性低、抑烟的特点。无机硼阻燃剂添加量较大,对PC的力学性能有明显劣化影响,而有机硼阻燃剂价格较高,合成路线较复杂。单独使用这两类阻燃剂时,其阻燃效果均不理想,需与其他阻燃剂进行互配使用,起到协同作用。

1.4 磺酸盐阻燃剂

磺酸盐类阻燃剂是分子结构中含有硫元素的无机盐阻燃剂,对PC具有高效的阻燃效果。磺酸盐阻燃剂会在燃烧条件下分解产生少量烷基盐,促使PC发生重排异构反应,产生大量的CO2和H2O等不燃物,降低可燃性气体浓度;而且它还可作为PC本身发生酯交换反应的催化剂,发生交联反应而成炭,提升阻燃效果。磺酸盐阻燃剂由于添加量少,成品能在提高阻燃性能同时基本保持PC基材的机械强度等性能。

PC中常用的磺酸盐类阻燃剂有二苯基砜磺酸钾(KSS)、全氟丁基磺酸钾(PPFBS)、2,4,5-三氯苯磺酸钠(STB)。其中STB主要用于不透明PC材料,在PC中仅需添加0.1wt%,可使LOI提高到35%,但因含有卤素,其市场使用有限。

KSS中不含有卤素,添加量低于1%即可将PC的LOI值提高到37%,透明性不受影响。但单独使用KSS时,难以使薄壁制品达到高阻燃等级,在实际应用时常与硅氧烷复配使用。

PPFBS用于阻燃PC(代表产品是3M的FR2025),其阻燃效果好,虽不能明显提高PC的成炭量,但能显著加快成炭速率,同时能催化PC在燃烧时分解而放出大量CO2,对可燃性气体起到稀释和隔绝氧气的作用。PPFBS在PC中添加0.06-0.2wt%可使阻燃效果达到V-0级别。PPFBS与KSS一样对PC透明性和机械性能影响非常小,适用于透明PC产品。

Liu等[8]将KSS、聚氨丙基苯基倍半硅氧烷(PAPSQ)和聚偏氟乙烯(PVDF)进行复配后作为PC材料的阻燃剂。当三组分的添加量分别为0.1-0.3wt%不等时,具有较好的协同阻燃作用,能将PC的LOI提高到37%-39%。KSS的添加量为0.05%-0.2%时,可使3.2mm厚度产品达到V-0等级,但无法使1.6mm厚度达到要求。单独使用PAPSQ时,因滴落引燃而无法达到理想的阻燃效果。

磺酸盐系阻燃剂具有优异的阻燃性和透明度,添加量少,环保,力学性能保持较好。但是它本身耐热性差,易发生水解,成本高昂,在添加量较小时,存在分散问题。在薄膜或薄壁产品中使用时,效果较差,需同硅系阻燃复配才能满足要求。

1.5 磷系阻燃剂

磷系阻燃剂是一种以磷为阻燃元素的无卤环保阻燃剂,可按成分组成分为无机磷阻燃剂和有机磷阻燃剂。有机磷阻燃剂主要有磷腈、芳基磷及氧化磷、磷酸酯类、亚磷酸酯、有机磷盐及磷-氮复合物等,无机磷阻燃剂主要有红磷、聚磷酸铵、次磷酸盐等。大部分磷系阻燃剂只在凝聚相发挥阻燃效果,还有部分磷系阻燃剂可在气相和固相同时发挥阻燃作用。

无机磷阻燃剂会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大量氧化磷,氧化磷会与聚合物分解产生的水分子生成磷酸或者偏磷酸等,磷酸等酸性物质可催化聚合物脱水成炭,形成致密的焦炭层,同时隔绝氧气,减缓聚合物燃烧。

有机磷阻燃剂的阻燃机理分四方面:一是有机磷燃烧分解并催化聚合物脱水形成炭层;二是有机磷与氧气作用形成磷酸,磷酸可再聚合形成多聚磷酸和聚偏磷酸,能在炭层表面起到隔绝氧气和可燃物的作用;三是阻燃剂分解产生PO·自由基,聚合物分解形成少量H·和HO·自由基,两者相互结合,增强阻燃效果;四是阻燃剂在高温下发生分解产生P2、PO、HPO等难燃性气体,稀释可燃气体浓度,延缓火焰蔓延。

工业化PC产品中使用最多的磷系阻燃剂主要是三苯基磷酸酯(TPP)、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RDP)和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BDP),在10wt%添加量时,1.6mm厚度PC可达V-0级别,其中TPP在高温下易挥发,仅在气相中发挥阻燃作用;RDP和BDP可同时在气相和固相发挥阻燃效果。TPP常温下为固态,热稳定性相对较差,在PC加工温度下容易挥发;RDP和BDP常温下为液体,热稳定性较好;BDP较RDP抗水解性能好。

新型芳香磷酸酯也被用于PC阻燃性能的研究,赵毅等[9]合成了一种耐高温固体芳香磷酸酯阻燃剂—4,4’-二羟基联苯双(二苯基磷酸酯),结果表明,在8wt%添加量时可使PC的LOI达到32.8%,1.6mm和3.2mm厚度样品均可达到V-0等级,同时可显著加速PC材料的交联成炭。李顺等[10]制备了一种核-壳结构磷酸钛阻燃剂,具有明显的层状结构,粒径在1μm左右,表面由硅系物包覆,通过共混后使PC的LOI指数上升至32.7%,样条阻燃性能可达到V-0,熔滴现象得到抑制。

磷系阻燃剂具有环保、阻燃性高、发烟少的优点,且对光稳定性影响小,但通常添加量较高,对力学性能影响明显,耐水解性能较差,耐热性差,挥发性大,相容性不理想。

1.6 其他阻燃体系

无机阻燃剂一般为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主要为Sb2O3、Al(OH)3、Mg(OH)2等。无机阻燃剂环保,便宜,毒气释放量少,发烟少,但阻燃效率低,针对V-0级PC阻燃产品,需添加40-60wt%才行,对机械性能影响极大。阻燃机理为无机阻燃剂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结晶水,水分蒸发带走热量,降低周围温度,稀释可燃性气体浓度,分解产物富集在残炭表层起保护和防滴落作用。

纳米技术也被用于聚合物阻燃,当材料的尺寸降低到纳米范围(通常小于100nm)时,将会凸显表面效应。从早期的纳米黏土到各种纳米填料,例如纳米SiO2、碳纳米管、石墨烯等。添加3-5wt%能大大提高力学性能和热变形温度,同时发现纳米黏土复合材料也可提高聚合物的阻燃性能,其热释放速率加快。

2 结论

目前常使用的PC阻燃剂各有优劣势,工业化根据阻燃剂对PC基材力学性能影响以及后期使用要求而定。

(1)含卤阻燃剂阻燃效果良好,但发烟量大,且烟雾有毒,随着环保要求提高,含卤阻燃剂用量逐年下降。

(2)硅系阻燃剂须进行复配以达到协效阻燃,燃烧后会迁移形成保护层,可用于防滴落用途的产品。

(3)硼系阻燃剂通常与其他阻燃剂进行互配使用,发挥其冷却降温和隔绝氧气的作用。

(4)磺酸盐系阻燃剂的自熄性好,对透明性影响小,但存在滴落引燃,需要与其他防滴落或者成炭性良好的阻燃剂复配使用。

(5)磷系阻燃剂环保,有良好的成炭性和自熄性,但会导致P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20-40℃,不耐水解,相容性差。

3 展望

PC产品因其高强度、低质量、外观漂亮、耐酸碱等优点,在电子电器、航空、家用电器、汽车零部件等领域中的应用逐年增长,无卤阻燃PC产品成为发展趋势。

新型高效的无卤阻燃剂的发展主要将从以下七个方向进行研究:

(1)微胶囊化技术:防止迁移,提高热稳定性,改善相容性。

(2)超细化技术:发挥纳米效应,减量增效,提高机械强度。

(3)表面处理技术:增加亲和性,改善加工流动性,发挥协同效应。

(4)协同阻燃:性能取长补短,降低成本。

(5)抑烟技术:减少窒息性烟雾的毒害。

(6)交联技术:提高成炭性,减少熔滴。

(7)大分子技术:改善迁移性和热稳定性。

随着我国对环保的日益重视,无卤阻燃剂成为PC产品的重要研究方向,阻燃剂正朝着环保化、低毒化、高效化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磺酸盐硅氧烷磷酸酯
长庆油田石油磺酸盐中活性组分识别
石油磺酸盐组成与性能关系研究
温和酸催化解聚木质素磺酸盐产物的分离与分析
大米淀粉磷酸酯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硫酸锌电解液中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的测定
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增韧聚苯硫醚的力学性能研究
聚铝硅氧烷对聚碳酸醋的阻燃作用
聚合物/笼型倍半硅氧烷复合材料应用研究进展
不同取代度板栗淀粉磷酸酯理化特性研究
含有1-氨基蒽醌基团的α-氨基磷酸酯的合成及其路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