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寄语

2019-02-18 07:37蒋建东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9年1期
关键词:药理寄语学者



新年寄语

2019 年伊始,全球著名的《国家地理》杂志就发表了一篇长文,讨论长期被西方忽视的中医药,并以美国几个大学实验室对中草药的探索为例,指出中医药研究可能产生高端的药物治疗方案。文章的背景大概与目前西方针对慢病的药物效果有限相关。

实际上,在人类与疾病斗争的漫长岁月里,全球各个地域、各种文化、不同的文明都可能孕育出针对当地疾病的治疗方法,成为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其中,中医药具有最为系统和持久的实践记录,从西周战国的《皇帝内经》(2500 多年前),到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2000 多年前),到隋唐五代的《千金要方》(1000 多年前),到明清时期的《本草纲目》(500 多年前),不仅记载了我国先人治疗各种疾病的研究结果,载录的中药越来越多,而且还形成了独立的医学理论。

20 世纪 20 年代,西方化学进入中国后,我国科学家开始了对中药化学本质的研究,许多植物化学成分的结构被鉴定,有的又被人工合成,这是中药现代化的明显进步;80 年代后,由于分子生物学的进步,我国学者又探究了多个中药单体化合物的分子药理,并在此基础上发现了多个后来被国内外临床使用的药物,引起世界同行关注;2010 年后的一个重要进步与肠道微生物有关,肠道菌对健康的作用、它的组成及丰度、对药物的生物转化、它的代谢产物及活性、及对肠道菌调控的研究报道连续不断地填补着我们对中药药代(及药理和药效)的认识,可能是未来中医药研究新的前沿。近年来,运用新的技术与理论,我国学者对天然药物的思考更进一程,有些重点研究单位开始了药物复杂体系的探索,可能对慢病的药物治疗提供更加合理的医学理论和临床药物范例。

其实,对中医药认识的差别在我国学者中也争论了百余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近些年来,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思想指导下,中央政府大力投入,研究人员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大智慧,从不同学科的角度,采用前沿技术探索中药之谜,成就明显。我们预期在不太远久的未来,中国药学研究会绽放出中华民族的思想之花。

10.3969/j.issn.1673-713X.2019.01.001

猜你喜欢
药理寄语学者
寄语
特约主编寄语
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及临床用药分析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黄芩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探讨
黄芩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探讨
大型学术著作《药理研究方法学》出版发行
学者介绍
新年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