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窈
摘 要:长沙市小学语文界的“爱阅读、善表达”比赛,让教师群体更加重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方向决定了方法,文章以“故事引路、建模铺路、观点开路”为抓手,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注重经验的梳理,多渠道开辟途径,从实践中去发现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善表达”的秘诀。
关鍵词:词语创编故事;话语系统;观点表达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1-12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36-0029-02
语言表达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小学阶段,一个“善表达”的学生,他的表达首先是内容准确、逻辑清晰,更高层次便是生动有趣且具有一定的深度或哲理。那么,如何多渠道去提升学生“善表达”的语文素养呢?教师不妨导航三条“路”,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实践。
一、故事引路,激发兴趣让学生爱表达
小学生喜欢听故事,对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甚至是依赖性,这是该年龄段的特征。故此学段要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可以从故事的输出入手,让学生不光听故事还要讲故事,可以讲课本内的故事,还可以讲课本外的故事,更进一步就是编故事再讲出来。
(一)讲故事
经常读书的学生讲故事自然不为难,即便一个学生并不是很爱阅读,但他的脑海中多少会有喜欢的故事。此时,教师需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表达空间,比如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说说自己喜欢其中哪个人物,故事中哪个场景最吸引自己。教师还可以在每节课的开始,给出5分钟让学生到讲台前讲故事。这样,每一节语文课学生都会在期待中开启,学生也会觉得开口表达是一件很自然、很快乐的事情。
(二)编故事
到了小学中段,教师要致力于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即兴表达的能力,编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教师先要提供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和平台,当学生的想象力被激发以后,他们才会感觉表达及习作有内容,不空洞。但很多情况下,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天马行空的,如果教师不给予指导或不给予一定的主题限定,他们的想象或许会偏离中心以及习作的要求。所以,教师可给出关键的词语,让学生在提供的词语当中选择几组编故事,这特别能锻炼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合理想象力。
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积累和课外阅读的积累上,对某些词语就会有一定的敏感性,会很快产生联想。教师可先让学生简单说一说:你想编的故事主要有哪些主人公(可以是动物、人物、植物)?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结局怎样?当学生把自己脑海中的故事梗概简单介绍以后,教师可从这个故事的情节、结局、立意的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个故事进行调整,从而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一个故事。
对部分编故事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让他们提前去阅读一些经典的故事,然后在这些经典故事的基础上,思考教师给予的这些词语能如何巧妙地植入故事当中。如更换一些情节,替换人物,改写结局,这些都是可行的办法。用这样的办法既可以用上教师给定的词语编故事 ,又能让故事具体生动,即便是语文基础较薄弱的学生,也不会觉得无从下手。
为了编好一个故事,学生需要去阅读更多的经典故事,也需要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还需要思考如何把想象变得合理,这些都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建模铺路,构建系统让学生会表达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师会发现很多学生有表达的欲望,表达效果却不理想,这会影响学生的自信心以及表达兴趣。此时,教师不光要关注学生表达的内容,更要关注其表达的有序性和层次性。教师给学生搭建语言的支架,即构建“小老师话语系统”,将大大提高学生表达的效果。“小老师话语系统”以学生表达清晰、完整为训练目标,给学生提供一些基本的答题模式,通过多层次的讲说引导,使学生掌握组织语言的方法,从刚开始照样子学着说,到逐步理解后大方自信、融会贯通地说,经历从入格再到破格的说话过程。话语系统的训练可以从“课堂发言”和“课后作业”两方面展开。
(一)课堂发言
课堂上良好的表达是建立在倾听的基础上,既要倾听教师的讲授,也要倾听同学的发言。形式上,教师为学生提供“请大家听我说……”“我同意××的观点,我认为……”“我想给同学补充的是……”“通过观察,我发现……”“从……中,我感受到……”等经典范式。这些语言范式能让学生的表达一下子抓住问题中心,把听者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内容上,教师可以对一些基础问题梳理出表达的步骤,比如语文课堂涉及“修辞赏析 ”的题目,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去表达:本句段运用了……的修辞手法,体现了……(或突出了……),表达了……的情感。又如“人物赏析”的题目,学生可以用:本处通过对人物的外貌(或动作或语言或神态)的描写,抓住……关键词,体现了……的性格特点(或……的人物品质)。
对一些语文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提供语言范式就是给学生搭架子,这样,让学生摘到树上的苹果不是那么难。
(二)课后训练
传统课堂大班额教学的现状决定了给学生提供表达的时间和空间有限,如果教师在课后注重语言类作业的布置,将弥补此不足。学生回家将向家长复述课文内容、完成口头习作、讲自己创编的故事等都不失为好的语言作业;网络和自媒体的发达也为教师及时评价语言作业的质量提供了便捷。学生可以将表达过程录制成小视频发在班级群,“内容选择是否正确、用词遣句是否规范、态势语及情感表达是否恰当到位”等评价信息都可以从一段小视频的反复播放中得出。学生及时收到教师和同伴反馈的信息后将不断调整自己表达的状态,语言面貌就在这一次次的公开亮相和适时评价中稳步提升。
建模铺路,构建系统,学生掌握了表达的技巧,获得了表达的机会,一步步学会了表达。越会表达越爱表达,越爱表达越会表达,如此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三、观点开路,关注思辨让学生敢表达
现在课堂有很多学生之所以不敢表达,一方面是不自信,另一方面是教师过于追求完美,不愿意看到学生出错。尤其是在一些比较公开的课堂上,学生在表达之前,总会去揣摩自己的答案会不会是教师想要的,如果不是教师想要的,那就干脆不表达。如果教师提出的一个问题是开放性的,只要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见解即可,不存在标准答案的对与错,那学生表达的积极性不就上来了吗?这一个开放性问题的提出对于教师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要谨防变成无效问题或是让人钻牛角尖的问题。所以,教师一定要善于挖掘文本,在课堂上抛出有价值、有深度的问题,甚至可以是有争议和有多种答案的问题,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可以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观点或许不存在对错,只是学生在某一问题上、某一层次上的认知。有位教师执教《盘古开天地》,她很成功地调动了学生表达的欲望,在总结环节,她提问:“盘古最后还是倒下了,他到底是值得还是不值得呢?”围绕这一个问题,一部分说“值得”的学生举出了盘古对人类的贡献,说出了自己对盘古的敬佩。一部分认为“不值得”的学生,很真诚地谈了个人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此时,教师只是巧妙地对学生价值观进行引导,并没有压制学生的表达欲望。在执教《检阅》时,教师可以抛出一个话题:假如你们班上有个这样的孩子,你会让他参加检阅吗?学生便有兴趣参与到讨论和表达中来。
教师还可以专门开展一些活动,如“好书推荐”“阅读分享” “即兴演讲” “辩论赛”等,这一系列活动既能开阔学生视野,还能提升学生的思辨及语言表达能力。
(一)阅读分享观点
爱好阅读的学生也分为几种类型,有的只爱阅读,不爱分享;有的书籍读得多,但没能形成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思路不够清晰,上台讲话容易偏离主题。所以,可让学生走上讲台,分享读书心得,这一方面可以营造“爱阅读”的氛围,扩大学生对书籍的了解面,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语言表达的不足。在学生对书籍进行推荐及介绍时,教师要一步步引导其上升到赏析的水平,要求其将单边的个人分享与集体的好书共谈结合。比如,很多学生爱读《三国演义》,而《三国演义》又属于内容丰富的经典作品,为避免学生对书籍泛泛而谈,教师可建议学生从分析人物入手,通过故事介绍和情节分析等评价书中的人物,从而让观点产生共鸣。对于高年级学生,教师还应引导其从书籍本身的语言魅力、写作技巧方面去赏析,或与其他书籍做对比赏析与品读。
(二)演讲传递观点
班级可定期开展“主题演讲”,但为了让更多学生都能带着轻松的心情走上讲台,班会还可以将“主题演讲”改为“即兴演讲”。教师给学生提供演讲小话题后,让学生立即临场思考并组织语言。学生在简短的时间内会集中注意力,思考围绕主题该从几个方面去谈,如何让自己表达清晰且声情并茂。几场即兴演讲下来,学生挑战了自我,充满了成就感。如果在即兴演讲后,教师加入点评环节,学生又能收获一些演讲的技巧。
(三)辩论碰撞观点
常规课堂班级人数过多,辩论赛可以分小组开展,不同小组阐述各方观点,学生參与面广。如果是社团活动,辩论赛可以采取更规范的形式,设计更完整的流程。一场成功的辩论赛需要学生提前搜集相关资料或询问家长,获得有效知识储备和时事信息。辩论赛是知识的竞赛、思维能力的竞赛、语言表达的竞赛、综合能力的竞赛。
班级曾开展的“愚公是应该移山还是应该搬家”“情商重要还是智商重要”“《西游记》是该看书还是看视频?读书与视频,孰轻孰重”“小学生追星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等辩论赛,核心词汇就是一个“辩”。这些辩论赛考验的不光是观点的深刻和论证材料的丰富,更是学生组织语言、即兴表达的能力,还有思维的反应度、灵敏度。而观点就在辩论中更显深入,表达也在辩论中更显魅力。
翻译家傅雷说过:“一切学问没有速成的,尤其是语言。”教师不必奢求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突飞猛进,但教师需要坚持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多渠道开辟途径,在实践中去反思、去突破,让学生在“善表达”的路上与目标越来越靠近。
参考文献:
[1]辛晓明.为生命教语文[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7.
[2]臧迎春.言语润泽生命[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9.
[3]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