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也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面临着新课改的要求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碰撞,教师们也是苦不堪言,这无疑是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不断创新。高中是一个从义务教育阶段迈入素质教育的阶段,不仅要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同时也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的黄金时期,因此,这正是高中政治课所肩负的重任。而就政治课堂而言,深奥难懂的抽象理论知识内容远超于实践内容,这一特点为教师教学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因此,如何构建一个让学生对高中政治感兴趣的高效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传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高中生模式已然退出了时代的潮流。如今,全方面发展才是“学霸”打开的正确方式。高中政治的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要时刻抓紧时代的脉搏,培养学生看新闻的习惯。通过国家大事,分析其中蕴含的政治原理,这便是政治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的小事或许就蕴含着许多哲学原理,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便是更高一层次的境界了。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感觉政治其实并不遥远,政治一直都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要用心去发现和感受,切忌让学生认为政治遥不可及。只有拉进学生与政治这一学科的距离,才能更好的帮助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 采用小组合作的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堂主要是在教师主导下进行,由教师单方面向学生进行讲解。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师进度,却又不好意思向老师请教。长此以往,降低了教学质量也影响了学生听课的感受。而构建高效课堂恰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教师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需要老师认真分析研究后进行分配。课前布置预习等任务可以要求小组合作完成,组员之间提出问题后,相互交换解决问题。这样在高效课堂构建的同时,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还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丰富课堂活动,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课堂
一谈起高中政治,相比不少人的脑海中会涌现出两个字:枯燥。总会有大部分学生认为政治是需要死记硬背的学科,没有丝毫学科技巧可言,其实不然。政治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学科,其中蕴含着许许多多的道理,倘若只是死记硬背,缺乏对内容的理解,记得不准确不说,还可能与原本含义相去甚远。所以教师迫切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例如:角色扮演、辩论赛等多种方式将课堂活跃起来,让同学们踊跃加入课堂,还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到政治其实并不遥远,政治就在你我的生活中。
(三) 从重视学生听课到重视学生的收获
开展高中政治高效课堂,首先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教师要学会放手,但所谓放手绝不意味着把课堂百分之百的留给学生,而是让学生掌握课堂的主动权。教师授课的关注点要从学生是否听懂转变为学生是否掌握。只有学生掌握了学会了,这才可以称得上是所谓的高效课堂
二、 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 新课改下高中政治的教学方式需要创新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中政治课的教学模式还停留在教师单方面授课的阶段,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对于高中生学习政治有极大的弊端。教师单方面传输,学生单被动接受,无疑会让学生产生惰性。但若是想开展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教师一定需要突破传统的高中教学模式,运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例如,在学习《经济生活》中第一单元多彩货币时,可以通过视频、图片、时事案例等为学生进行举例。课堂上可采用分组辩论的方式,让学生互相举出各种各样的货币或者可充当货币的物品等。从而,让学生拓展自己的认识。
(二) 高中政治的教学内容需要与时俱进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内容只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而对于学生而言,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新课改下,学生在学好课本内容基础上,还需要关注时事新闻,了解国家大事。但学生在初入高中时,对政治这一学科理解略微浅薄,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时事新闻进行剖析和分解,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新闻中认识政治、学习政治。
例如,在学习《哲学生活》中,对于认识与真理这一课程,教师就可采用古诗古文进行讲解,或者举例说明在平时生活中,大家常見的真理是如何通过认识而产生的。从而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真理需要反复实践和认识产生的”。只有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哲学这一学科,才能真正的让学生学好哲学。
三、 总结
若想学好高中政治,那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学生对政治感兴趣就是作为我们教师要做的重中之重,更是难上加难,但我们不能因此知难而退。在新课改下,我们要革新我们的观念,创新我们的思维,乘着时代的新风,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与水平,培养学生对于高中政治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刘建军.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5(2).
[2]王勇.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4(27):44-45.
作者简介:
钟正仙,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市习水县习水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