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契合点研究

2019-02-16 17:07陈丽萍
关键词:妈祖职业道德美育

陈丽萍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福建 莆田 351254)

中国自古至今都有非常十分注重道德教化,《左传》载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把实现道德理想排在建功立业著书立说前面。高校的首要职责是教化人。习近平总书记期待“大学”出“大人”。 期待学生要追求品格上、学业上和心理上的高大而不要追求官位高大。妈祖虽是民间信仰,但妈祖国是至亲、至善、至美、至真的人性象征,是完美无缺的道德典范。高校学生群体中有很多妈祖信众,特别是沿海籍学生和沿海高校,高校可以利用地域文化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 积极利用妈祖文化来增强思想道德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一、两者教育目标相同

习近平总书记说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说的是优秀文化传承的必要性。 “立德、行善、大爱” 的妈祖文化核心精神与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精髓相吻合,妈祖文化教育与今天高校的培养目标有许多相融、相通、相同之处。

1.立德目标相同

2016 年12 月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高校的德育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具备思想政治进步、道德情操高尚、理想信念坚定的品行。《天后圣母圣迹图志》有关妈祖的传说中,妈祖普世济民的故事、忧国忧民的情怀与今天德育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关爱他人教育如出一辙。

2.开智目标相同

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导致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变迁。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期间来到中南大学视察时指出,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出路,科技力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高校的智育目标是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技能。《天后圣母圣迹图志》记载的有关妈祖笃学不倦的精神,颖悟绝伦的聪智,一苇渡江的技能、妙计解厄的技艺就是今天我们对人才在智慧、智力、智能方面的达标要求。

3.健体目标相同

毛泽东在《新青年》中提到“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蔡元培也曾说过“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做出了战略部署,要求学校要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体育工作的根本方针和任务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高校的体育目标是要培养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目前国家强调“阳光体育运动”。妈祖“踏浪寻兄”“铁马渡江”“割臂降妖”“珓杯镇龟”“金山攻寨”的传说所展现的勇毅、强健和坚强正是我们高校对学生强身健体的根本要求。

4.审美目标相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美育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高度重视美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要加强美育。陈宝生强调要认识到美育对社会风气所具有的导向作用。高校的美育目标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妈祖本身是真善美的化身,妈祖传说故事、妈祖神像艺术、妈祖祭典仪式蕴含着美学因子。

二、两者教育内容相向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的途径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环境教育和自我修养。环境教育与与学校教育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妈祖文化教育涵盖了学校对公民道德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个方面的内容。

1.共襄社会公德

《天妃圣显录》中的羽化昇天的传说重阳节前一天,妈祖与家人的告别,说明妈祖是个文明礼貌的人。妈祖“湄峰祈雨”“菖蒲祛病”“种药救人”“暗助穷人”“药救吕德”“引避怡山”“云船救难”等传说表明妈祖助人为乐的高尚品格。“威慑海盗”“火烧海贼”“雾海助战”“怪岛点化”这些传说讲得是妈祖为百姓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妈祖文化与今天“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处。

2.同塑职业道德

妈祖把救海难、疗瘟疫、平盗寇、降妖魔、服妖怪、兴水利、救灾民等许多善事当作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妈祖“帆髻示志”、“遍读神书”,提高技能,这就是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的表现;妈祖言必信,行必果,有求必应体现了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妈祖对罪恶深重的嘉应、嘉佑、顺风耳、千里眼、晏公宽大为怀,劝其弃暗投明,收为已用,体现为民服务职业道德要求,“焚屋引航”“湄屿升天”体现妈祖急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妈祖传说中所体现的品格与今天“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同符合契。

3.合铸家庭美德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尊老爱幼,家庭祥和,邻里融洽,社会和谐、互相关心、乐善好施是大家共同期盼,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妈祖“机上救亲”“海上寻尸”;“窥井得符”“湄屿飞升”“收服二怪”“乘席渡海”“化草救商”“驱除怪风”“铁马渡江”等传说所折射的高尚品德与我们今天倡导的“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总要求不谋而合。

4.并举个人品德

中国亘古通今都十分重视个人品德的修养,古代思想家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个人品德修养是成家成名的前提条件,也是国泰民安的前提。“菖蒲祛病”“伏机救亲”“ 降伏二神”“收伏二怪”“勤奋好学”“喜得天书”“挂席泛槎” “铁马渡海”“神女救船”“化草救商”“焚屋引航”“湄屿飞升”等传说所呈现品格与我们今天倡导的“正直善良、刻苦勤奋、自强自立、克己奉公、见义勇为”的个人品德修养的内容不约而同。

三、两者教育方法相通

1.多元中有主导

国际竞争终究是人才的竞争,也就是公民素质的竞争,公民素质是社会发展和国家实力的基础。公民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实践能力素质、体质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素质教育”。目前许多高校为了提高学生素质竭尽所能。如在校园内都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德育实效;完善考评体系,提高素质评价的可操作性。而诸多妈祖传说故事中“收伏晏公”“圣泉救疫”“ 甘泉济师”“神女搭救”妈祖形象具备了等公民素质的要求。所以无论是妈祖文化教育或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都以公民素质教育为主导。

2.多元中有主线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重申文化自信,强调中国精神,重视优秀传统文化,5000 多年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是中国精神的内涵。民族精神主要是培养公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国家观念安全自强等国家意识。我国目前高校千方百计依托各种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通过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和民族忧患意识。妈祖的生平事迹传说中影射出中华文化中的诸多民族精神的积极思想因素。无论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还是妈祖文化教育,都要以民族精神培养为主线。

3.多元中有主体

人文素养包括人内在的文化涵养和外在的人格修养。人文素养的核心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目前许多高校想方设法开设了生命课程教育,各门课程讲授中也都穿插着对生命的教育;思政课重点对人生价值观进行引导和教育;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社会意识和责任;通过改善学校设施,提高学校文化品位,提高人文素养。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人文氛围;通过全方位考核,提升人文素养。妈祖传说中“化草救商”、“挂席泛槎”、“ 解除水患”、“焚屋引航”、“恳请治病”体现了妈祖对生命的深刻领悟与尊重。所以无论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还是妈祖文化教育,都要以的人文素养培育为主体。

猜你喜欢
妈祖职业道德美育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妈祖祭典
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为目的加强中职德育工作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美育教师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问题
“万国茶帮”拜妈祖
蟳埔妈祖安座巡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