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 丹 王淑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心理咨询中心,陕西 杨凌 7121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民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2017 年12 月中共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颁布,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发挥心理育人功能”,并将“心理育人”作为重要的实施路径之一;新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挑战和新使命:既要“严管”,把好政治方向关,也要“慈育”,改进和完善教育教学方式,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既要确保思想统领,也要关注心理疏导,从心灵层面激发学生的精神动力;既要内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内涵,也要外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实质,做到知行合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一切都意味着,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把心理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精神境界。
我国高校的心理教育发展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上个世纪80 年代到2000 年左右,“心育”概念正式提出,我国高校心理教育开始走向科学化和本土化,是高校心理教育的建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从2000 年初到2010 年左右,各高校开始建立健全心理教育服务的专门机构,是高校心理教育从无到有,蓬勃发展的十年;第三个阶段是2011年以后,教育部对高校心理教育的软硬件条件都提出明确的建设标准,并将心理教育课程纳入大学生必修课程,全面开展普及预防教育,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心理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回顾我国高校心理教育30 年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尽管心理学是在西方形成的一门近代学科,但高校心理教育却是在我国社会发展转型的背景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上不断实践并完善,是符合我国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并与我国高等教育理念一致的教育成果,是具有中国特色和本土化的心理教育体系,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重要体现。因此,我国高校的心理教育兼具“心理性”和“教育性”双重特点,既要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保证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又要注重给受教育者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并在这种愉快的关系中做出积极回应,提升教育的效果。它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积极的概念是相对于人们对“心理”的理解偏向“消极问题”而提出的。面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社会公众往往强调“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突出其病态的印记,带有明显的社会歧视。事实上,大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绝大多数为发展性的困扰,是他们心理发展阶段中不可缺少的过程,也是他们成长的契机,只有极少部分人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需要就医治疗。因此,高校的心理教育要汲取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精髓,将“积极”视为激发学生精神动力和思想活力的基础动力,推动个体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以人为本”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位置,注重调动学生的发展活力。既要把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全面了解学生群体特征,探索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又要深入研究学生个体发展,承认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性差异,在尊重、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为学生服务并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
“引导”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首先是“思想引领”,包括三种实现方式:绝对式引领,是由上级向下级的思想指示,是绝对服从不容反对的,如政治方向、国家政策等;协商式引领,即平等关系中的思想交流和求同存异;示范性引领,是基于个体自由发展和人格唤醒的榜样力量。高校心理教育最主要采用的手段是协商式引领和示范性引领,将教育的“推力”变成“引力”,“内化于心”,认同教育思想,内化精神实质;其次是指“行为导向”,即外化于行,实现个人精神价值向社会行为的转化。“引导”是在平等和尊重的关系中,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和行为导向达到“知行合一”的教育目标,实现教育效果最大化。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指的是教育的一种凝聚力、向心力以及感染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心理需求考虑较少,使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存在“尊敬”却难“亲近”、“知道”却难“做到”和“灌输”却难“消化”的现状,亲和力和针对性不强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突破的短板。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其基本内涵、根本宗旨和最终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二者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一种“以心育德、以德促心”的有机融合,具有多重价值意蕴。
思想政治教育既包括思想教育的政治内容,也包括政治教育的思想内容,前者带有鲜明的国家意志性,是价值的方向保证;后者则主要围绕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等方面内容进行价值引导。因其明确的政治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注重“思想统领”而忽略“心理疏导”,多强调“以理服人”而弱化了“以情感人”,容易给学生造成“价值干预”而非“价值引导”的错觉,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情感共融性不强的问题。
心理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情感共融性优势,它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切入点,强调与学生平等、开放的交流互动。心理教育强调关注教育对象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既研究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群体特征,探索和把握大学生这一青年群体的成长规律;又将每一名大学生作为一个完整、丰富和全面的人,关注他们的思想和情感,接纳他们的优点和不足,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并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不同学生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如对大学新生开展适应性教育;对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对存在人际交往困惑的学生进行人际关系技巧提升;对有情绪困扰的学生开展情绪管理辅导等。
心理教育者身兼“心理性”和“教育性”双重使命,既要关注大学生存在的实际困难和心理需求,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引导大学生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并推动其健康成长;又要将主流价值观潜移默化的渗透给大学生,启发学生领悟与超越,以增强自身的自觉性和自主性,使受教育者自觉主动的开展自我教育和管理,最终达到“助人自助”的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正面、显性的教育,教育方法也以灌输的方式为主,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阻抗,而心理教育作为一种无形教育可以不断柔化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对立力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的渗透力;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推动力相比,心理教育则表现为一种吸引力,充分调动了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能力,使其自觉主动的接受教育。心理教育的加盟,不仅中和了思想政治教育“一言堂”的生硬古板,更焕发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和生机。
感召力和实效性不强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存在的现实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做的是人的工作,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掌握大学生的真实愿望和需求,准确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动态,进而把握他们的行为发展规律,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应该具有前瞻性;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要具有时代性特点,新时期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是一个需要“心理”呼唤“心理”的时代,他们更注重个性发展,追求自由、尊重和平等,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注青年对时代的心理诉求,在传统的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上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新一代大学生的发展步伐;最后,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鲜活的生命力,只有从心灵层面激发学生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活力,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启迪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进而实现精神认同向行为的转化,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
心理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多重价值得到了教育界的认同,它彰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教育目标,蕴含着积极的教育理念,反映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将心理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体现。
我国高校心理教育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下发展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教育,兼有“心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双重使命。国内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绝大多数隶属学生处,只有少数高校隶属团委或直接设置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或马克思主义学院(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身份的划分上,要么划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工队伍,要么划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队伍。
因此,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融合,首先是心理教育队伍与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充分融合。一方面,鼓励具有辅导员、班主任或学生工作经验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向大学生心理教育专家型人才转型,鼓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参加心理学的系统培训,使心理教育专业化、规范化,并推动高校思政教育队伍的职业成长;另一方面,心理教育者必须要系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断强化自己的思想意识和政治意识;灵活运用心理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在心理教育的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内容,引领与疏导相融,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无缝对接;积极探索符合我国社会发展和大学生成长的“以心育德、以德促心”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使其充满生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要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被很多大学生当作枯燥的“学分课”,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而国内高校大学生的心理教育课也不容乐观,大多数高校将心理课以选修课形式开设,主要停留在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层面,如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宣传、心理问题的预防和管理等,尚未形成完善的心理教育体系,教育的内容和授课范围存在很多盲区。心理教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各自独立,交叉研究很少,未能形成一股合力,显然不能满足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将心理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教学中,开展“以心育德、以德促心”的综合教学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探索。课堂教学中,二者各司其职,心理教育要承担起对大学生心理结构的培养责任,使大学生系统的学习心理学知识,形成健康的心理理念、掌握必要的心理调适技能,促进大学生人格发展和完善,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并形成协同效应;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大学生心理特点,把握大学生的政治行为、思想行为和道德行为的发展规律,改变传统的说教方式,运用心理学倾听和共情等技术,立足于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思考,平等交流,以情感人,使课堂真正灵动起来,最终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启迪思想、感化心灵的“招牌课”。
除了课堂教育的主阵地融合,高校还要与时俱进,引领大学生发展的时代潮流,积极拓展其他阵地,如加强网络阵地建设,依托微博、微信、QQ、易班等新媒体平台,形成“微”媒体矩阵,用符合学生兴趣和心理特点的方式传播信息,创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与心理结合的“指尖”教育;校园阵地建设,依托校园宣传活动开展心理培训、讲座、心理沙龙及心理情景剧等,丰富“以心育德、以德促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宿舍阵地建设,推动宿舍心理辅导站与辅导员工作站建设,覆盖思想政治教育的盲区和死角。
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心理教育在普及预防的基础上重在分类指导,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注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的整体设计。要充分发挥心理教育蕴含的巨大价值,二者的教育内容深度融合是必然途径。心理教育的内容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为指导,立足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建设具有中国元素、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的心理教育课程体系,倡导挖掘人的潜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大学生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最终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不能仅限于专业知识相关理论,还应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吸纳心理学关于理想信念教育、动机需求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等知识,注重对学生心理的启迪,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和生动,将全面“漫灌”与精准“滴灌”结合,“漫灌”打基础,“滴灌”促成长,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讲深讲透,入脑入心,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心理教育主要包括共情、倾听、宣泄和探讨等技术,本质可以归结为“心理疏导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包括讨论、批评和说服等方法,本质可以归结为“说理教育法”。两种方法本身并不矛盾,但各有特点。心理疏导法主张将“来访者”为中心,偏重于对个体的教育,强调来访者的主动性;而“说理教育法”则强调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性,与心理疏导相比显得比较生硬,但适合于群体的思想教育。
“心理疏导法”和“说理教育法”的融合,二者可扬长避短互为补充,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时代精神和活力。一方面,在摆事实讲道理的基础上,引入积极的情感力量,从关注教育对象的心理情绪体验入手,注重教育过程中与教育对象的心理交流,使单向注入变为双向互动,有效增强了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在心理疏导的过程中,看似是解决具体的心理问题,实则是引导学生人格健全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基本价值指向;两种方法的有机融合,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能以理服人,又能以情感人,切实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必然趋势。
心理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的新发展,“以心育德、以德促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极大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魅力。但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不是一朝一夕间速成的,需要全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不断探索,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改进中思考问题,在创新中解决问题,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