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寅潇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
继上篇《〈三国志集解〉勘误举隅》①完成后,笔者在阅读学习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标点整理本《三国志集解》(下称“《集解》”)时,发现仍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现以2012年出版的精装本《集解》②为底本,对卷31《蜀书·刘二牧传》与卷32《蜀书·先主传》中的一些失误之处进行辨析,不当之处还请方家指正。
1.《蜀书·刘二牧传》:“张鲁母始以鬼道,又有少容,常往来(刘)焉家,故焉遣鲁为督义司马,住汉中,断绝谷阁,杀害汉使”[1]卷31,2307-2308,《集解》引潘眉曰:“谷阁,谓斜谷及阁道。《三秦志》曰:‘自秦入蜀有三谷四道,三谷者、其西南曰褒谷,南曰骆谷,从洋入;东南曰斜谷,从入,其所从皆殊。旧志谓首尾一谷,非是。其栈道有四,出,从成和、阶文出者为沓中阴平道,邓艾伐蜀由之;从两当出者为故道,汉高帝攻陈仓由之;从褒凤出者为连云栈道,汉王之南郑由之;从城固、洋县出者为斜谷骆道,武侯屯渭上由之。此四道三谷者,关南之险,攻取所从来固矣。’”[1]卷31,2310
按:此引文有多处标点及专名号标注错误。
首先,潘眉所谓《三秦志》不详,从内容来看,该段应出自明代何景明所编陕西地志《雍大记》,其书卷十《考迹》“斜谷”条下云:“何景明曰:‘余从入蜀汉道观之,其西南曰褒谷,从褒入。南曰骆谷,从洋入。东南曰斜谷,从入,其所从皆殊。旧志谓首尾一谷,非是。其栈道有四出,从成、和、阶、文出者,为沓中阴平道,邓艾伐蜀由之。从两当出者,为故道,汉高帝攻陈仓由之。从褒、凤出者,为今连云栈道,汉王之南郑由之。从城固、洋县出者,为斜骆道,武侯屯渭上由之。此四道三谷者,关南之险,攻取所从来固矣。’”[2]卷10,137与原书相比,《集解》“其西南曰褒谷”后缺“从褒入”三字,“连云栈道”前缺“今”字,“斜谷骆道”多“谷”字。
其次,从句读的情况来看,三秦出版社出版的《雍大记校注》显然要优于整理本《集解》,《集解》“三谷者”后顿号应改为冒号,“西南曰褒谷”后应补上“从褒入”三字及分号,“四”与“出”中间逗号多余,应删去。
另,此处“成、阶、文”分别指明代陕西行省巩昌府的成县(今甘肃成县)、阶州县(今甘肃陇南)和文县(今甘肃文县),明无和县,“和”似指同属巩昌府的西和县(今甘肃西和)③,而“褒、凤”则应指汉中府的褒城县(今陕西汉中附近)与凤县(今陕西凤县)④,故“成和”、“阶文”与“褒凤”间均应用顿号断开。
最后,由于整理者对“成、和、阶、文”和“褒、凤”认识的错误,导致相应的专名号也标注错误,应作“成、和、阶、文”,“褒、凤”。而“从两当出者为故道”中的“故道”也并非指旧有之道,而是“起自陈仓(今陕西陈仓区东)西南出散关,沿故道水(今嘉陵江上游)谷道至今凤县折东南入褒谷,出抵汉中”[3]2044的古道路,因沿故道水而行,故称“故道”。《史记·河渠书》:“抵蜀从故道,故道多阪,回远”[4]卷29,1701,汉高祖刘邦自汉中还定三秦亦经此道,《史记·高祖本纪》:“(汉元年)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4]卷8,466,故应加专名号,作“故道”,《雍大记校注》亦误。
2.《蜀书·先主传》注引《江表传》曰:“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刘)备。备别立营于油江口,改名为公安”[1]卷32,2348,《集解》引《水经·油水篇》:“油水出武陵孱陵县西界……”,郦(道元)注云:“县有白石山、油水所出。……”[1]卷32,2350
按:“白石山”为“油水”所出,其后顿号应该为逗号,《水经注校证》“县有白石山,油水所出”[5]卷37《油水》注,866是也,《集解》误。
3.《蜀书·先主传》注引《江表传》曰:“(刘)备以(周)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后从(孙)权借荆州数郡”[1]卷32,2348,《集解》引赵翼曰:“……赵云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1]卷32,2352
按:“偏将军”后应用逗号断开,《廿二史札记校证》“赵云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6]卷7,140是也,《集解》误。
另,《集解》引赵一清曰:“‘后’字何氏校改‘复’”[1]卷32,2350,中华书局 1982 年点校本《三国志》(下称“点校本”)亦据此改之,笔者认为不妥。姑且不论刘备向孙权借荆州一事是否属实,只就《江表传》所言,周瑜分南岸地与刘备并未言借,何来刘备复借之说?故还应以“后”为是。
4.《蜀书·先主传》:“(建安二十四年)秋,群下上先主为汉中王,表于汉帝曰:‘平西将军都亭侯臣马超、左将军领长史镇军将军臣许靖、营司马臣庞羲、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臣射援、军师将军臣诸葛亮……’”[1]卷32,2368,《集解》引章学诚曰:“此表以马超冠首,许靖、庞羲射爰诸名皆列于诸葛亮前,殆不可解。”[1]卷32,2370按:“庞羲射爰”为二人,中间应用顿号断开,作“庞羲、射爰”。
5.《蜀书·先主传》:“车骑将军张飞,为其左右所害。……武陵五溪蛮夷,遣使请兵。”[1]卷32,2381
按:“张飞”与“蛮夷”后逗号多余,应删去,“点校本”是,《集解》误。
6.《蜀书·先主传》:“吴将陆议、李异、刘阿等屯巫秭归,……”[1]卷32,2381。
按:《续汉志》“巫”(今重庆巫县)与“秭归”(今湖北秭归)同属荆州南郡⑤,并无从属关系,中间应用顿号断开,作“巫、秭归”。“点校本”是,《集解》误。
7.《蜀书·先主传》引《晋书·葛洪传》:“……(葛洪)又抄经史、百家、方技、杂事三百一十卷。《金匮药方》百卷,《肘后要急方》四卷。……”[1]卷32,2389
按:“《金匮药方》”前句号应作逗号,《晋书·葛洪传》作“又抄《五经》、《史》、《汉》、百家之言、方技杂事三百一十卷,《金匮药方》一百卷,《肘后要急方》四卷。”[7]卷72,1913与此稍异。
1.《蜀书·刘二牧传》引《华阳国志》卷十一《后贤志》云:“……陈寿以为不足经远,乃并巴、汉撰为《益部耆旧传》十篇,散骑常侍文立表呈其传,武帝善之。”[1](卷31,2306)
按:“文立表”误,应作“文立表”。
《华阳国志·后贤志》曰:“文立,字广休,巴郡临江人。……(泰始)十年,诏曰:‘太子中庶子(文)立,忠贞清实,……其以立为散骑常侍。’……”[8]卷11,623-624,则表呈陈寿《益部耆旧传》的是文立,而非“文立表”。“表”为动词,“上表”之意,不应加专名号。
2.《蜀书·刘二牧传》:“(刘)焉意渐盛,造作乘舆车具千余乘,荆州牧刘表表上焉,有‘似夏在西河疑圣人’之论”[1]卷31,2311,《集解》引胡三省曰:“(刘)表盖言(刘)焉在蜀僭,拟使蜀人疑为天子也。”[1]卷31,2312
按:胡注“表盖言”中的“表”指刘表,应加专名号,作“表”。
另,正文“荆州牧刘表表上焉,有‘似子夏在西河疑圣人’之论”应作“荆州牧刘表表上焉有似子夏在西河疑圣人之论”,拙文《〈三国志集解〉勘误举隅》已有论述,详见该文。
4.《蜀书·刘二牧传》:“(刘)璋复遣别驾从事蜀郡张肃送叟兵三百人并杂御物于曹公”[1]卷31,2314,《集解》引李贤曰:“汉世谓蜀为叟。孔安国注《尚书》云:‘蜀,叟也。’”[1]卷31,2317
按:孔注所云“蜀,叟也”中的“蜀”遗漏了专名号,应补上,作“蜀,叟也”。
5.《蜀书·刘二牧传》:“明年,先主至葭萌,还兵南向,所在皆克”,《集解》引《华阳国志》:“晋寿县本葭萌城,刘氏更曰汉寿,……”[1]卷31,2319。
按:“晋寿”(今四川广元昭化区)为县名,而非晋朝之寿县,不应断开,应作“晋寿县”。《晋书·地理志》:“梁州。……刘备据蜀,改葭萌曰汉寿,……泰始三年,分益州,立梁州于汉中,改汉寿为晋寿”[7]卷14,436。
1.《蜀书·刘二牧传》注引《英雄记》曰:“(刘)焉死,子璋代为刺史。会长安拜颍川扈瑁为刺史,入汉中。荆州别驾刘阖,璋将沈弥、娄发、甘宁反、击璋,不胜,走入荆州。……”[1]卷31,2311
按:“刘阖”于史无征,未详何人,其既为荆州别驾,自与益州刘璋无涉,不应云“反”,疑后缺“诱”字。荆州别驾刘阖趁益州牧刘焉亡故之际,引诱“(焉子)璋将沈弥、娄发、甘宁反”,如此便合情合理。
另,“反”字后顿号应改为逗号,“点校本”作“璋将沈弥、娄发、甘宁反,击璋不胜”[9]卷31,868,是,《集解》误。“击璋”与“不胜”间断开与否均可。
2.《蜀书·刘二牧传》:“时(刘)焉子范为左中郎将,诞治书御史,璋为奉车都尉,皆从献帝在长安,惟小子别部司马瑁素随焉”[1]卷31,2311,《集解》引惠栋曰:“《华阳国志》云:‘(刘)焉闻相者陈留吴懿妹当大贵,为瑁聘之。’故陈寿《刘焉传评》云:‘听相者之言,则求婚吴氏’是也。”[1]卷31,2312
按:“陈留吴懿妹”并非“相者”,疑前有脱文。《华阳国志·公孙述刘二牧志》云:“(刘)焉闻相者相陈留吴懿妹当大贵,为瑁聘之。”[8]卷5,340据此可知,惠栋《后汉书补注》所引《华阳国志》“焉闻相者”[10]卷17,793后脱“相”字,《集解》承袭其误而未改,应据《华阳国志》于“相者”后增补“相”字。
另,“《刘焉传评》”中的“评”并非传名,无需加专名号,应删去表书名的波浪线,作“《刘焉传》评”。
1.《蜀书·先主传》:“(建安)十二年,曹公北征乌丸,先主说(刘)表袭许,表不能用。曹公南征表,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1]卷32,2343,《集解》引官本《考证》卢明楷曰:“《武帝纪》:‘建安十三年秋七月,公南征刘表。八月,表卒’。此云‘南征表’系于十二年,误恐。上更有脱文也。”(何焯说同)[1]卷32,2344
按:《三国志》本为纪传体,陈寿在撰写三国君主传记之时虽亦采用类似编年的书体,但只是简单排比,并非严格按照编年体例处理。《先主传》此云建安十二年事,后径直转至“十六年”[1]卷32,2357,其间所述史事在此四年内均有可能发生,卢氏以此疑之,不确。
另,“误恐”似为“恐误”倒置。
2.《蜀书·先主传》:“先主大怒,召(刘)璋白水军督杨怀,责以无礼,斩之。”[1]卷32,2359,《集解》引赵一清曰:“《御览》三百四十六引《零陵先贤传》曰:‘刘璋请刘备,璋将杨怀数谏。备请璋子及怀,酒酣,备见怀佩匕首,备出其匕首,谓曰:将军匕首好,孤亦有,可得观之?怀与之。备得匕首,谓怀曰:汝小子,何敢间我兄弟之好邪!怀骂言未讫,备斩之。’”(卢)弼按:“先主斩(杨)怀,(高)沛于白水关,不得与刘璋相晤,《零陵先贤传》似失之。”[1]卷32,2360⑦
按:卢弼以刘备于白水关斩杨怀、高沛证其不得与刘璋相晤,误。《零陵先贤传》只云“备请璋子及怀”,并未及璋,杨怀数谏刘璋可在刘备刚入益州与刘璋相晤之时,二者并不冲突,卢说误。
另,卢弼按语中的“怀,沛”代指杨怀、高沛,其间逗号应改作顿号,作“怀、沛”。
除以上几种失误外,《集解》在个别字词上也有讹误之处,有些是《集解》原书之误,有些则可能是整理本出版时印刷之失,兹略举数例辩之。
1.《蜀书·先主传》注引《江表传》曰:“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刘)备”[1]卷32,2348,《集解》引胡三省曰:“荆江之南岸,则零陵、桂阳、武昌、长沙四郡地也。”[1]卷32,2350
按:“武昌”应为“武陵”。
“荆南四郡”指武陵、零陵、桂阳、长沙,《蜀书·先主传》:“先主表(刘)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1]卷32,2353武昌郡乃孙权于魏黄初二年(221)始设,《吴书·吴主传》:“(黄初)二年四月,……(孙)权自公安都鄂,改名武昌,以武昌、下雉、寻阳、阳新、柴桑、沙羡六县为武昌郡。”[1]卷47,2903《江表传》所言为赤壁前后之事,此时尚无武昌郡,《集解》引文却径以“武昌”入列,中华书局1982年影印本《集解》亦作“武昌”[11]卷32,728下,殊不可解。查《资治通鉴》胡注可知,原书作“武陵”[12]卷66《汉纪五十八》,2099,则《集解》或为后人传抄致误。
2.《蜀书·先主传》:“(先主)乃从(刘)璋求万兵及资宝,欲以车行。”[1]卷32,2358
按:“车行”应作“东行”。
“欲以车行”难解,查影印本《集解》及点校本《三国志》可知,“车”为“东”字之误,原作“欲以东行”。荆州位于益州之东,刘备向刘璋请求兵士、资宝,准备东归荆州,故云“欲以东行”,整理本《集解》盖因“东”、“车”字形相近致误。
按:“绵州”应作“绵竹”。
“绵州”初设应在隋开皇五年(585年),汉末时无。《隋书·地理志》“金山郡”条下云:“西魏置潼州,开皇五年,改曰绵州。”[13]卷29,824况前文已云刘等“退保绵竹”,《李严传》亦曰:“建安十八年,署(李)严为护军,拒先主于绵竹”[1]卷40,2629,故“绵州”应作“绵竹”。“点校本”作“绵竹”[9]卷32,882,是,影印本《集解》作“绵州”[11]卷32,731下,亦误。
另,“涪”字后句号应改为逗号。
作为国内首部《集解》的标点整理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三国志集解》为《三国志》及《集解》的研究无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整理者钱剑夫先生考证周详,功不可没。然从以上诸条错误来看,整理本《集解》在句读、专名号标注等方面并不尽如人意,而对《集解》引文和注说的辨析亦有待完善。本文即以卷31《蜀书·刘二牧传》与卷32《蜀书·先主传》为例,针对其中可商之处进行尽可能准确的考辨,以期为《集解》的进一步整理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注释:
①参见拙文《〈三国志集解〉勘误举隅》,《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
②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09年和2012年分别出版了整理本《三国志集解》的平装本与精装本,经过对比,二者实无本质差别,本文采用的是2012年出版的精装本。
③参见《明史》卷42《地理三》,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006-1007页。
④参见《明史》卷42《地理三》,第1000页。
⑤《后汉书》志第22《郡国四》,中华书局点校本,1965年,第3479页。
⑥由于笔者另有专文论述卷32《蜀书·先主传》专名号标注的问题,故本文只对卷31《蜀书·刘二牧传》中专名号问题进行辨析。
⑦《太平御览》卷346《兵部77·匕首》记载与此稍异,其中“刘璋”作“刘章”,“备请”作“备误主人请”,见李等撰《太平御览》,中华书局影印本,1966年,第1594页下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