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 燕
(四川外国语大学 社会学系,重庆 40003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及工业化、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务工人员及其子女数量日益增大。我国目前约有2000万的随迁子女(学界也称流动儿童或农民工子女)。据教育部统计,2014年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学的比例超80%,由此可见,我国已基本形成以公办学校为主接收随迁子女就学的格局。长期因户籍与居住地分离导致的入学难问题基本得以解决,但这一特殊群体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城市中,融入仍面临诸多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申继亮教授用两年时间,对中国城市的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进行调查比较。调查结果表明,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自尊程度的平均得分最低,来自城市的公立学校的儿童自尊程度得分较高[1]。随迁子女随父母从乡村来到城市,家庭和学校几乎是他们全部的社会网络。但父母因忙于生计常疏于与孩子交流,老师因学生人数过多也会影响与他们的沟通。相对于城市孩子,他们更容易被忽视、被冷落,被孤独、自卑等负面情绪困扰,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个体健康与成长。而被忽视的艺术教育恰好可以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困境。虽然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问题普遍得以解决,但定点招收随迁子女的学校美育状况和社会关注度并不乐观,艺术教育在校方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上仍被当作边缘学科被忽略。而艺术教育特别是美术教育对优化人的内心、排解人的不良情绪有不容忽视的作用。美术和语言一样是人类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在绘画、雕塑、折纸等体验活动中,不擅长语言表达的孩子往往可以在美术活动中用独特的表达方式获得快乐、自信和成就感,有利于形成积极的个性特征和完善的人格。美国教育家罗恩菲德认为,艺术能和谐地统揽成长过程中的一切,造就出身心健全的人,艺术可以成为儿童的朋友,当言语不足以表达他们的欣喜、忧愁、恐惧和挫折时,他们便依赖它[2]。为随迁子女这一特殊群体设置美术课程体系是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所必须的,能弥补在成长过程中非稳定环境带来的安全感缺失,对优化人的内心、塑造身心健康的人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随迁子女被社会当作是“边缘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需要更多的社会关注和支持。美术创作是随迁儿童表达自身的一种方式,通过作品展览或现场美术活动,让更多的社会团体和个人了解他们的内心,关注他们的生存环境、心理需求,让美术活动成为他们与外界交往、沟通的桥梁,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肯定。
受传统应试教育思维模式的影响,定点招收随迁子女就读的多数小学,都偏重于直接涉及学生升学的“主要”课程,如语文、数学、外语等需要教学考核的学科。为响应“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多数学校开设了美术课,但教学中课程形同虚设,美术课成为可以随意挪用、占用的“灵活课程”,完全“走样”。很多小学虽然学生课表显示每周一堂45分钟的美术课,但并无专业美术教师授课,课程大多由语数任课教师兼任,也有部分大学生志愿者或社工担任美术教师。课程内容多是简单的范画临摹或过度的“放任自流”,既无系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也无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授课方式,使学生失去对美术课程的兴趣,无法体会审美愉悦的快乐与感动,更无法实现美术教育对心智成长的作用。
随迁子女随父母从乡村来到城市,家庭和学校几乎是他们全部的社交生活场所,父母的陪伴和引导对随迁子女的成长起主导作用,但不稳定的经济收入和劳累的工作让父母疏于对孩子进行其他方面的教育。进城务工群体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孩子的艺术教育几乎处于不了解、不支持的状态。以重庆为例,数据显示,小学及以下程度农民工占17.4%,初中文化程度占65.0%,高中文化程度占13.5%,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占4.1%[3]22。由此看来,这个群体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有限的文化水平让他们无力用科学有效的育儿观来教育孩子。子女成长过程中的诸多现象与问题无法及时发现与解决,孩子的教育责任几乎完全依赖于学校。虽然自身生活经历的艰辛让他们意识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但对艺术教育的作用知之甚少。随迁子女的艺术教育大多数得不到父母的重视,美术活动需要购买的材料主要依靠学校或社会提供的支持,家庭或校外美术教育几乎没有开展。
随着社会对随迁子女更多的关注和帮助,政府机构、志愿者团体及商业团体都积极响应,但资助多见于物质或文化知识方面,美育活动的支持相对较少。目前,政府通过项目购买的方式,让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支持定点校的素质教育或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专业社工或大学生志愿者参与辅导和教学,为学生免费提供美术材料和课程教学,对丰富随迁子女的精神生活和素质教育的培养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政府购买项目耗时长,当政府审手续、设施设备配齐后,学生可能错过最佳的学习机会。
目前,市场上针对儿童开设的美术培训班数量繁多,城市儿童有更多校外优质资源作为补充,但高昂的费用将随迁子女阻挡在高墙之外,虽然有针对随迁子女艺术教育进行的公益活动,但规模较小、课程设置不系统、时间不稳定,缺乏稳定性。
随迁子女跟随父母进入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与原有熟悉的地域文化割裂导致安全感缺失,母体文化与城市主流文化的矛盾导致随迁子女缺乏自我认同。美术课程需要遵循其文化背景差异及心理、生理需求,寻找适合他们的美术教育方式,让他们在课程中体现自我、感受自我,增强自我意识,尽快融入本土文化。一方面,通过介绍了解各地区民间艺术家的方式,开拓学生视野,增强自豪感和亲近感,有意识采用多元文化的视角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评价鉴赏水平;另一方面,根据随迁子女和城市儿童成长环境差异,开设具有城乡二元特色的课程,通过参观博物馆、画廊、美术馆等活动,帮助随迁子女熟悉和了解居住城市的文化艺术特质。根据随迁子女来源地选择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如民间版画、年画、剪纸等,使城市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精髓。通过对多种艺术风格的了解,有助于城市儿童与随迁子女相互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融合。
相对于城市儿童优越的成长环境,随迁子女潜意识对自己的身份较为敏感。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自尊方面的平均得分最低,来自城市的立学校的儿童自尊得分较高[4]。经济能力、语言差异或教师的差别对待让他们缺乏自信,怯于表达且不擅于交流,对学习文化课程的信心和兴趣随之降低,因为无法得到家长、教师和同学的认可而自卑,久而久之将导致厌学和性格缺陷的情况。而美术课程不同于文化课程,教学中并无标准答案和统一评价体系,美术创作尊重个人独特性和创造力的展示,教师在学生创作过程和作品评价中应多采用肯定欣赏的态度,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成就感。特别是文化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肯定他们在艺术创作中的想象力,如肯定作品中色彩的搭配、造型的新颖、构图的巧妙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他们具有独特的表现力。
美术作品是非语言的情感表达载体。美术课程设置应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建立联接,关注随迁子女心理和情感的需求。利用黏土、颜料等易于情绪表达的材料,在作品中自我体验、尽情表现,使美术作品成为情感、情绪以及感知的载体,缓释现实生活中的消极因素,使他们在美术活动中用独特的表现方式获得快乐、自信和成就感,形成积极的个性特征和人格特性。
在课程主题设计中,尽可能地创造机会,释放他们在成长环境中遇到的挫折、不满、孤独、无助等不良情绪,通过创作、自评和教师点评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通过设置社交生活的美术主题活动,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体会亲人、同学、教师及社会的关爱,帮助他们有效地与他人沟通,构建感受爱—表达爱—接受爱的良性循环,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充分认识美术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这一点十分重要,美术创作过程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形象思维的过程,积极良好的美育环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吸收其它学科文化知识,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学校要引入专业美术教师,并持续进行多元化的培训。儿童美术教师除了需要具备专业的美术技能,还需要具备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素养。需要根据学生各年龄段心理特征进行差异化课程设置与指导。儿童美术教育不在于培养艺术家和专业技工,而在于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打开眼界和思路。通过专业美术教师启发式引导,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逐渐积累对自己、对生活、对居住地的信心和希望。
美术教育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避免以临摹和“画得像”评价美术作品,尊重学生个性和独立性的发展,以正面积极评价为主要评价机制。对儿童作品的鼓励和肯定更容易让孩子信任和依赖教师。师生关系是影响随迁子女学业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情感交流有利于增强随迁子女对学校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艺术学习的评价可以用纸笔测试、表现性评价和沟通式评价等多种评价结合的方式,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在于作品是否获奖或技能有多高,而在于活动过程是否给予了学生创造力和想像力提升的自由空间,学生们是否在活动中表达了真实的自我。通过评估机制,可及时发现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还可对美术教育活动起到监督作用,由此强化学校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构建更适合随迁子女的教学体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家庭和学校比作“两个教育者”,他认为如果没有高度的家庭教育学素养,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学校是孩子学习的主战场,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的共同配合。然而随迁人员迫于生计压力,对孩子的关注度相对于城市家庭的投入有很大差距。城市家庭中,课外之余家长会陪伴儿童进行各种素质教育的培训,随迁儿童课外时间是自我管理,甚至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帮助父母完成工作。经济条件允许的少数家庭会支持孩子进行课外学习,但主要集中于文化课的学习。
学校首先应建立与家长的联络关系,提高家长对美术教育的认识,意识到美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在孩子的成长阶段,通过美育增加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身心方面的健康,这是其他学科无可替代的。家长对儿童美育的认识和评价的原则、态度、方法会直接影响孩子对美术活动的兴趣。通过举办讲座、亲子活动让家长对孩子作品有正确的评价方式,肯定孩子在创作中表现的独到之处,保护孩子与生俱来的创造力,真正做到让艺术成为孩子情感和情绪表达的自由空间。在家庭环境中,提供必要的创作材料和环境,以作品为媒介加深和孩子的沟通,了解他们所思所想,促进亲子关系的融洽。
“走出去”,一方面是组织校外活动开阔眼界和视野。通过进博物馆、画廊、参加各种艺术展览与体验各种艺术活动,了解各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创作方式及世界各国艺术发展历史等知识,丰富自我艺术表现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和欣赏水平。另一方面是随迁子女借“走出去”美育活动进行自我展示。美术作品是个体生存状态的情感载体,通过作品展览或现场美术活动,让更多的社会团体和个人了解他们的内心,关注他们的生存环境、心理需求,让美术活动成为他们与外界交往、沟通的桥梁,得到社会更多的支持和肯定。
“请进来”,是指邀请校外优秀专家、学者、艺术家进课堂授课,开办讲座和举办展览,让艺术教育不再囿于有限的师资力量。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组织选派优秀文化艺术工作者积极参与文艺支教志愿服务项目,鼓励和引导高校艺术专业教师、艺术院团专家和社会艺术教育专业人士到中小学校担任兼职艺术教师,开展“结对子、种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的导向,引入更多社会优势资源进课堂,既为学生扩大了视野和艺术体验,也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自我认知,有利于制定具有个性化的美育课程体系。
美术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消除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消极因素,带来精神的富足和滋养。特别是对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随迁子女来说,艺术蕴含的强大精神力量可以赋予他们骄傲、自信与尊严,使他们能够良好地表达自我,以美术教育促进其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