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2019-02-16 01:37李海莉徐朋辉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支持系统人格特质全科

李海莉,徐朋辉

(皖南医学院,安徽芜湖 241002)

为解决基层缺乏高素质实用型全科医学人才的困境,使医疗资源能够有效向基层倾斜,自2010年起国家开始在高校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以下简称“定向生”)培养工作。某医学院校从2010年开始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全科方向)定向生。为了解定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借助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以该医学院校157名定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个别访谈、调查问卷(发放157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51份)等形式,力图了解定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发现问题、探究原因、提出对策,以期引起高校对定向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视,引导定向生树立专业自信心,并增强他们服务基层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真正成为“下得去、用得好、留得住”的基层医疗卫生技术骨干。现将调查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积极心理学的内涵概要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心理学兴起的崭新研究领域。传统心理学以帮助他人排除心理问题、战胜心理疾病为己任,却忽视了人积极品质和善良美德的研究与培养[1]。其实,人在生命中优点和缺点同时存在。积极心理学则致力于弥补传统心理学研究的空白,着重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积极的情绪体验,注重培养和增进个体积极的心理感受;二是积极的人格特质,提出24种主要的积极人格特质,如勇敢、诚恳、感激、乐观等;三是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积极心理学认为社会支持系统由国家、社会、工作单位、学校和家庭等构成,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够增进人的主观幸福感,培育和发展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

2 定向生的心理问题和现实表现

2.1 习得性无助 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在实验中将狗关进笼子里进行电击,狗无处可逃只能被动等待;在重复多次之后,一旦电击信号声响起狗就会倒地痛苦呻吟,即使笼门打开也不逃走。塞利格曼指出,这种现象就是习得性无助,即当个体在经历了多次挫折和失败之后,在心理上产生自我否定、在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的消极、被动和无助的心理状态。

在现实中,定向生普遍存在着习得性无助——没有目标、没有动力、无心学习。究其原因,专业认知的落差让部分学生自暴自弃。调查中有63.4%的学生在填报专业时是听从了他人的建议,而自己对所学专业并不了解。进入学校后发现,所学专业和设想之间有差距,加之经常与其它专业的学生在一起交流,逐渐认识到自身专业的“局限性”—毕业后在服务期内不能考研且工作已定无法选择,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失落感进而消极应付。另外,还有一些定向生认为自己没有就业负担,加上不能报考研究生,学习变得没压力、生活变得散漫自由[2]。现实让定向生逐渐产生了习得性无助,认为无论再怎样奋斗结局已定,索性放任自流、不再努力。

2.2 自卑 自卑属于人的一种性格缺陷,是个体因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进而自我否定的消极情感。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因其自尊需要得不到满足,又不能通过正确、理性的方式来剖析自己、寻找原因时,就会产生自卑心理。对于定向生来说,专业认同感低是定向生产生自卑感的最根本原因。在专业认知上,只有15.5%的学生对专业持正面评价,45.5%的学生不置可否,39.0%的学生持负面态度;第二,该校定向生中农村生源比例高达83.3%。在高校,农村生源学生中普遍存在自卑感强的心理问题,在行为上常表现出自我封闭,不愿与其他同学交往,人际关系较差,缺乏青年人应有的朝气,学习成绩平平,自尊心容易受到伤害等[3]。此外,加之自身专业因素的影响,定向生的自卑心理尤为突出。

2.3 焦虑 焦虑是个体主观上的一种紧张不安的情绪,常伴有忧虑、焦躁、寝食难安等不良情绪体验。对定向生来说,首先是来自学业的焦虑,医学专业课程多、学习压力大,而定向生本来就基础薄弱。调查中67.8%的定向生因学业压力大、担心挂科而感到焦虑,有34.0%的定向生有过补考经历。在教育部呼吁大学坚持“以本为本”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今天,他们的焦虑感愈加突出,担心自己不能如期毕业。第二,对基层工作的焦虑,62.6%的定向生担心基层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不理想,更有72.3%的定向生担心因在基层工作会影响到恋爱、成家等问题。第三,对未来的人生规划也同样深感忧虑,服务期满之后何去何从?只有16.6%的学生表示会继续留在基层工作,39.7%的学生明确表示会去往条件更好的医院或选择考研,43.7%的学生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对未来充满迷茫和困惑。

2.4 自我封闭 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和不同层次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情感水平高的人往往是社会活跃度高的人,他们有更多朋友,能参加更多社会活动,而消极情感则跟这些社会行为无关[4]。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自我封闭是将个人内心的真实想法、欲望和行为掩盖起来,对他人不信任,不与他人交往,是一种病态的心理现象。定向生中自我封闭的现象比较突出。首先,从群体上看,因为专业的特殊性,加之绝大部分同学来自农村,定向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比较消极被动,鲜少参加集体活动,他们的交友圈基本限于本班同学;第二,从个体上看,有的定向生主动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连本班同学也不愿沟通,除了上课等必须的活动之外,其它时间大都在宿舍独自玩手机或者睡觉。

3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重塑定向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3.1 引导定向生积极理性地认知专业 积极心理学认为,如果人们不想挥霍自己的生命,就应努力去构筑生命中能够带给我们美好和有价值的东西。同样,对于定向生来说,如果想让自己的人生充满价值和希望,就应积极理性地认知全科医学专业。

当前,我国正处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期,全科医学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全科医疗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最经济”、“最适宜”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模式[5]。在我国,全科医学起步较晚,社会上包括医学界对全科医学还存在偏见。高校首先要引导定向生去认识和全面了解全科医学,树立他们的专业自信,作为人民群众“健康的守门人”,全科医生在基层医院大有可为;第二,高校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定向生积极认知和解读全科医学,营造积极正确的舆论环境,培养他们对本专业的浓厚兴趣,激发定向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3.2 增进定向生的积极主观体验 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培养学生积极人格的最有效途径,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高校对定向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改变他们因为错误的自我认知而产生的消极情绪体验,引导他们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价值,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的主观感受。高校教师要善于发掘定向生身上的闪光点和特质,鼓励学生欣赏自己和悦纳自己。高校还应专门设计凸显全科医学特色的活动,鼓励定向生踊跃参与增加获得感,从而获得积极的主观体验。

3.3 塑造定向生积极的人格特质 积极的人格特质能够给个体注入新的能量、帮助个体创造适宜的生存心理环境。积极心理学倡导的24种主要的积极人格特质中,自信、乐观、信念、坚持性等正是定向生需要去着重培养的,积极人格特质的养成对于他们未来从事基层医疗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定向生来说,要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对待专业充满信心、做好职业规划、树立人生目标并积极去践行。同时,定向生还需增强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为努力不足或环境不利,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则认为失败源于自身能力低下[6]。因此,当任务目标与自我表现存在一定差距时,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会自我鼓励不断努力直至成功,而效能感低的人则会心怀畏惧逐渐放弃。高校教师应善于捕捉定向生的点滴进步,并在适当场合予以公开表扬,让定向生在心理上获得满足的同时增强自我效能感。

3.4 引导定向生构建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个体的生命历程中,拥有爱和被爱的能力对其获得健康和幸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个人只有很好地融入社会集体中才能发展自己爱的能力同时获得被爱的可能。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使定向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体会到爱与被爱,从而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凝聚力,缓解他们焦虑、孤独的不良情绪。定向生应掌握与人交往的原则和艺术,积极地融入到集体中,踊跃参与集体活动,为集体发展出谋划策。同时,定向生还应努力拓展自己的人际网络、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勇敢打破专业、班级的局限,在与人的交往中学习他人所长、获得他人肯定。

3.5 为定向生营造积极稳定的社会支持系统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建立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支持系统,以培养公民美德,使公民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有职业道德[7]。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够帮助它的成员获得美好生活,并且能让他们从中获得自我身份和自尊。对于定向生来说,家是心灵的港湾,父母应营造融洽温馨的家庭氛围并且对孩子在校表现予以关心和支持;学校应该提供给定向生安全和公平的环境,主动关心他们,培育他们健康向上的心态,通过有效引导使他们成为富有爱心、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成员;社会应提高全科医生的社会地位,树立尊重全科医生的价值观念,营造关心支持全科医生发展的氛围,改善全科医生的就业环境,增加全科医生的工资福利待遇,增强全科医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自信心,让他们能够放下思想包袱全身心投入到基层医疗事业中。

猜你喜欢
支持系统人格特质全科
人格特质对企业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
心理健康支持系统对2~3岁听障儿童干预后的影响
近视患者人格特质与近视矫正手术意向的关系研究
“长征”五号地面发射支持系统短期快速恢复实践
选择一张神奇的行为艺术照片,秒测你的真实人格特质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
上海:精心构建医改社会支持系统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