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怡苇��
摘 要:近几年,微课正逐步成为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新议题,然而,微课在实际应用当中,仍出现了很大的局限性。学生的课堂教学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进而提高学习能力,而微课并不能完全进行有效教学。微课局限性的突破口在于明确课堂应用的开发目的,将微课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开发“微课程”,注重系统性发展。
关键词:微课;课堂教学;微课程;困境;出路
微课,顾名思义,即微型教学视频课程。我国最先对“微课”进行定义的是佛山市教育局局长胡铁生,胡铁生对微课进行了这样的定义:“微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际,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中所需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简言之,微课即少至2~3分钟、多至10~20分钟的教学网络视频。
目前,“微课”作为一种新的信息技术教学工具,已经成为全国各个学校的“红人”。然而,“微课”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的方法手段,对课堂教学是一个福音,还是一场灾难呢?本文对微课面临的主要困境展开剖析,以此探寻微课有效性的可行性出路。
一、 实践困境
理论的构想终究只是构想,需要达到一定的条件才能成为现实。无论教师运用何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呈现在课堂上,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般认为,有效课堂教学具备以下特征:教师对知识清晰地讲授;课堂教学具备良好的师生互动环节和畅通的沟通渠道;课堂教学具备个体适应性特征。
显然,现阶段的微课只流于形式,并没有使课堂教学真正地体现有效性,更没有触及课程改革实质,也不会引领一场颠覆性的课堂教学改革。
(一) 教学形式单一导致知识讲解清晰度不够
有效的课堂教学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知识的清晰讲授,教师是否能够对知识进行清晰地讲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前提和基础。Rosenshine&Furst(1973)总结了教师的课堂教学与学生成绩的多项研究成果,发现教师清晰地讲解知识会使教学产生良好的效果,学习的学习成绩也会提高。这就说明,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要通过教师清晰地讲解而达到使学生理解知识、牢固掌握知识的目的的。
然而,现在的微课究竟能不能对知识进行很清晰地讲解呢?微课短至2~3分钟,长至10~20分钟,大多数微课只讲一个或者两个知识点。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生成性过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掌握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在复杂的语境和情境中展开的,需要师生的语言沟通、眼神和情感的交流,学生学习是一种复杂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接收、质疑、理解、吸收、内化的过程。而以微课为代表的微视频却将复杂的教学活动简化成单一的教师讲授过程,无论视频画面多么精彩,没有了现场的师生交流和情感的互动,没有质疑和反馈,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内化程度也会大打折扣。
所以,微课只是一个知识点的讲解视频,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教学节奏过快,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反馈,教师无法根据学生的反应来调整教学的节奏和教学方式。并且对于年级越低的学生,教学效果越差。
(二) 单向讲授导致课堂师生互动减少
有效教学的特征之一就是课堂教学要具备有效的师生互动和畅通的师生沟通渠道。有效的师生互动是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的、多向的、可持续性的沟通。
在很多运用微课来教学的课堂中,老师讲到关键部分便播放相应知识点的微视频,此时,学生的表现并没有预想的对微视频很感兴趣。相反,没有了老师的集中讲解,学生的表现更加散漫,注意力更加不集中,课堂中只有一个他们并不熟知和了解的老师在投影仪中讲解知识,陌生和距离感给他们在通往知识的道路上设立了一个强大的屏障。
同时,微视频的讲授过程过快,节奏感不强,甚至有部分老师所录制的微视频与当前的课堂教学节奏完全脱节,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思考时间过少。著名的苏格拉底“产婆术”理论将学生的学习分为三个步骤:讽刺、助产、归纳和定义。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学生,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有助于激发和推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而微课更倾向于单向的传输知识,没有双向的师生互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和老师的交流、质疑、辩论,课堂学习的氛围不能够有效地调动起来。相反,只有一个陌生的教师在讲授知识,学生的困惑没有得到及时解答,老师也没有成功地充当一个“助产士”的角色。长期下去,学生的学习能力会下降,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就像上海海事大学副教授魏忠所指出的:“教学之所以需要老师,是因为人的学习行为是情景化的,是需要社交和人指导的,更是需要体系化的,这也是学校和课程存在的意义,指望学生能够在公交车上打开手机学习8分钟课程,上帝也会笑的。”
(三) “拿来主义”导致个性化教学困难
衡量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个标准就是课堂教学是适应本班学生的个性化教学。课堂教学必须依据本班的学生特点、学习能力、知识水平来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关注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学生的优势潜能”。
目前我国的微课大多停留在将重点学校高级教师的优秀课程进行片段式的截取,那么,个别教师的优秀课程就一定适合所有学生吗?这些教学片段拿到教育相对落后的西部去,就一定能够促进西部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单一的微课教学视频是不灵活的,并不能够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学习。当某地区、某班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達不到微课所教授知识的速度时,这时候的微课就只停留于一个丰富课堂教学方法的工具形式,并不能很好地使学生真正地投入学习。
二、 微课实践困境的破解出路
(一) 将微课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引入课堂
相比之下,传统的教学方式相对枯燥乏味一些,而以新媒体为载体的微课就显得形式多样化,将微课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引入课堂,在特定的、教学内容相适宜的课堂状态下引入微课,充分挖掘其辅助工具价值。再者,将微课引入课前预习或者课后复习的环节也能发挥微课应有的作用,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二) 注重微课的“微课程”系统开发
基于单个知识点的微课开发只能作为辅助教学手段来应用,不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想要微课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就需要用微课将整门课程系统化,开发基于整个课程的微课程。
在微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来选择其中的重点、难点、易错点制作知识型微课,并且还应根据本班实际课堂的需要、学生的特点开发预习型微课、习题型微课、复习型微课、实验型微课、兴趣型微课等。
(三) 加强网络监管与协助
将微课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引入教学过程,尤其是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环节可以达到良好的预习和复习效果。但是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他们的专注力和自制力相对较差,并且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这两个环节都是脱离了集体的课堂,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加强网络的监管和协助。比如,规定某一时间段,教师和学生同时在线,教师根据学生观看微课时所提出的的问题进行答疑、交流。这样,教师既能通过网络平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管,也能对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同时,设立动态的过程性微课效果评价程序,借助大数据平台开发微课的质量监控机制。
概言之,微课是在信息化教学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事物,其发展并不成熟。根据上面所述,微课作为教学的补充,作为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一个工具是可以生存的。辅助学科教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作为教学补充都是微课现阶段可以做到的,但是,指望微课来改变教学模式,在现阶段是不可能的。我们需要持续推进微课“热”的“冷”思考,重塑微课的教学价值,以学生为本,在实践探索中积累经验,找到微课可持续性发展路径,更好地服务与优化课堂生态,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张勤坚.微课程:我们到底做什么?怎么做?[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作者简介:
杜怡葦,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