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小学以主题实践活动促德育实效的案例集分析

2019-02-15 08:38王翠花
考试周刊 2019年15期

摘 要:“五育并济,德育为先”,在奉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何种形式的教学更能有效促进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并能从小培养小学生的优良思想品德,这是每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探究的课题。加上当今社会发展与科技时代的冲击,对于当前各阶段学生造成不小的影响。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民族地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展开科学正确的引导,促使他们茁壮成长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关键词:民族地区小学;运用主体实践活动;促进德育实效;案例集分析

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去促进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是当前较为行之有效的教育举措之一。它是以某个特定的主题作为实践活动的牵引,在主题牵引下进行自主性的综合型实践活动,通过生成合理活动目标、开发活动资源、安排活动内容、选用合理方式实施活动、科学评价这几个环节去达成德育教育的目的。本文针对民族地区小学以主题实践活动促进德育实效性进行简要探析,以抛砖引玉,共促教育大计。

一、 基于德育实效性生成主题实践活动的目标

主题实践活动目标的生成需要依据教育对象的年龄、个体差异性、学习实际等因素去设定。另外,也需联系主题活动的特点,基于德育教育实效性的角度出发,确定德育目标,加强主题實践活动德育教育的自主性与实效性,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设定与之相符的德育标准。例如,设计基于德育实效性生成“我能行”的系列主题实践活动目标。此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是针对四年级这个学龄段所要展开的,第一个主题确定的是“十岁的我”征文比赛活动,目标是想通过征文比赛活动促使小学生实现更深入的自我认识,更深入地了解自身的个性特点、爱好、兴趣以及个人能力,进而更善于表达自己,更乐于表现自己,更注重于发展自己。第二个主题是“不一样的我——我的小名片”班会活动,通过对自我的个性介绍活动,促使小学生加强对自身的关注度,体会“我能行”的切身感受。第三个主题是“课余集体生日会”,活动目标在于,通过活动让小学生体味到成长的惊喜与快乐,感受源自家人与同学的集体关爱,进而刷新对身边亲朋好友的认识了解,并对他人给予的关爱存有感激,知道用同样的关爱与帮助回馈他人,感悟与他人友好共处与互助互爱“我能行”的真谛。

二、 基于德育实效性开发主题实践活动的资源

课堂内的一些教学活动,都离不开教学内容与资源的提供。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前的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这一主体的需求与个性特点,再结合相应教学资源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整合。其教学资源包括:课程教学内容、实际生活资源、社会资源、文化、物质、电子信息等一些资源。每一种资源都蕴藏着德育教学的相关内容,如:英雄事迹、科学、历史、自然等等,每一项都需要教师去挖掘并将其整理与设计发挥其效用。根据临夏地区的革命历史和我校地处的地理环境设计“走近革命先烈胡廷珍”的大型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习伟大人物的精神思想与出色品格,感悟其个性魅力,感受伟人的无私精神,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学校对这一主题实践活动详细部署分年级进行开展:

三年级学生的活动主要以欣赏胡廷珍的纪录片为主。

四年级学生的活动以参观胡廷珍年幼的学习、读书环境为主。

五年级学生的活动为参观胡廷珍故居、纪念馆、并深入体验胡廷珍的生活环境。

六年级学生开展演讲比赛等活动,活动中心以纪念陇上英烈胡廷珍为主题进行。

教师与学校充分的将周边资源进行挖掘与利用,同时进行深入的了解分析并设计可行性方案,发挥出育人的效用。

三、 基于德育适用性安排主题实践活动内容

学校的德育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能够具有优良的道德情感与素养。为此,学校选择德育教学的内容与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都是提升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在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上需要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并综合考虑,同时还应当注意教学内容的结合,达到德育教学的目标。如何将生活中的事物进行筛选与整合并达到教学目的,适应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和生活习惯等都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详细分析与思考。

例如:教学活动“校园中的我”

主题:以学校、同桌、老师为主题开展教学活动。

此实践活动案列,主要是让学生体会身边的情感并学会感恩,同时产生积极情感和学生最初的人生价值观、世界观。例如,可以利用金秋九月的教师节,开展“我和我的老师”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担任一次教师,体验教师为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体验活动结束后,让学生拥抱老师对老师说一句感谢话;学生在体验中学会责任、承担、辛苦、无私、尊重等精神。而换位活动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师,对日后的教学活动有重大意义,促使学生在日后的课堂活动中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我和我的同桌”“家乡的八坊十三巷”等活动,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能让学生以多种角度去理解社会、感受身边的情感、触发心灵,让教学变得直观,从而更好地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四、 基于德育实效性实施主题实践活动评价

学生在小学阶段正是身心发展地成长时期,也可以说是一天一个变化,他们的身心都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产生变化。对此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之产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世界观。同时,用辩证的思维方式育人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向。为此要对主题实践活动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根据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如德育发展、遵章守纪、保护环境、身心健康等进行自评、学生间互评、教师评价、总结等。通过学生自评能够让学生产生自我约束、自我反思的自主约束力;学生互评能够让学生明白他人的评价标准,更正确地面对自己;教师评价应以学生个体差异性特点为依据,对学生多加鼓励,激励学生挖掘自身优良品德,发觉每一名学生的闪光点加以肯定,使德育活动更具实效性。总结要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并将评价结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为日后的教学做重要的个性化依据。

五、 结语

总之,民族地区小学通过主题实践活动促进德育的实效性是科学而合理的,它可以实实在在让小学生感受到德育的熏陶,提高他们的德育水平,成为国家德智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钟东平.提高中小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德育实效性理论综述[J].当代教研论丛,2015(4):57.

[2]达淑宁,徐璞等.提高德育主题活动实效性的行动研究[J].宁夏教育科研,2016(2):17-19.

作者简介:

王翠花,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省临夏市前河沿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