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园老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2019-02-15 08:38孙盼盼
考试周刊 2019年14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幼儿教师对策

摘 要: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教师职业倦怠这一现象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怎样避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成为教育当务之急。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这一现象进行简单描述,并结合实际分析了产生职业倦怠的具体原因。

关键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对策

一、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

幼儿教师大多数觉得自己一整天身心都处于紧绷的状态,十分劳累。有的教师总是担心幼儿会出现事故,有的教师时常很烦躁,嘴上总是挂着“烦死了”的字眼,不能静下心来好好做事情。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生理上达不到最好的状态,心理上感受不到成就感和幸福感,很难实现其人生自我价值。

笔者在见习和实习过程中了解到,幼儿教师通常都不是按点上下班的,实际工作时间往往会超出本来的工作时间。她们不得不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来制作教玩具、布置区角和准备教案。

同时,经过一定的调查和了解,有些幼儿教师在园所工作时常常心不在焉,激发不起工作的热情。对分内的本职工作也是马马虎虎的,敷衍了事。幼儿稍微有些吵闹,就大发脾气。从早上上班开始就盼望着下班,下班后就一点也不愿提工作上的事情。有些教师甚至很后悔选了幼儿教师这一职业。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已经影响到了教师们的身心健康、生活和工作。这一情况很值得我们重视和深思。

二、 影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

(一) 教师自身努力不够

1. 缺乏正确的择业动机。大多数的教师选择该份职业是因为真心热爱这份职业,喜欢和热爱孩子,这种教师往往有较强的职业幸福感,但是,也有部分教师选择这份职业是因为教师的工作比较稳定、工资不多但是福利不错、假期比较多甚至是被迫等外部原因。根据资料显示,当下幼儿园中,有部分教师在择业时动机不明确或者是因为一些外在因素而选择了该职业,他们的职业倦怠感往往比较严重。

2. 自我效能感较低。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较差的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比较严重,他们往往自我实现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自我效能感较高的教師,相信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相信自己能够对儿童的发展产生积极健康的影响,工作时往往充满信心,极富激情,积极投入。反之,则很难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工作中,这成为影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很重要的主观原因。

3. 教龄太长。曾有教育学专家将幼儿教师的职业生涯分为8个阶段,其中第六阶段是稳定和停止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已经失去了进步的要求,工作囿于本分,只满足于完成任务,缺乏进取心和高质量的要求。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从教年数和教师的职业倦怠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两者时间是否有必然联系,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二) 学校缺乏足够的支持体系

1. 工作量大且十分繁琐。大量的研究表明,如果要完成的任务超出了教师的能力范围或者是任务又繁琐又复杂,而且时间还是有限的,很容易使教师产生很大的压力。

笔者见习期间了解到由于一些幼儿园要进行评优,在职教师除了每天完成本来就繁重的任务,还要上交几篇教案和工作报告,弄的教师苦不堪言,没办法,只好用本来教育幼儿的时间来进行这些文本工作,这样,真的是得不偿失啊。

2. 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导致的人际情绪压力大。幼儿园教师和中小学教师所面对的情况有所不同。幼儿教师不仅要处理好幼儿的方方面面,还要处理好与同事、领导特别是家长的关系,在这多种关系中,很容易产生情绪压力。

据我对一般幼儿园的了解,幼儿园教师大多数都是女性,这种情况更容易导致同事间关系比较敏感。而且,现在流行的在教师之间展开的各种技能大比拼、竞赛,让教师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

3. 有一部分幼儿园管理不合理。大部分的幼儿教师都有参与幼儿园建设的愿望,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定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但是,目前大部分的幼儿园采用的还是比较传统的管理体制,管理缺乏民主,对教师关心不够,对教师队伍的管理比较专制,缺乏温暖和谐的氛围,往往会抑制幼儿教师的工作激情,增加心理压力。

在目前现存的幼儿园中,还存在相当一部分的民办幼儿园。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民办幼儿园的创办虽然有利于学前教育的发展,但是相比于公办幼儿园,大部分的民办幼儿园在管理方面还是存在一些弊端。民办幼儿园的管理体制缺乏系统性,用人制度也存在不少缺陷,如很多民办幼儿园的教师根本没有幼儿教师从业资格证,也不曾学过学前教育方面有关幼儿的教育和保育的专业知识。

(三) 教师社会地位低

1. 公众对教师职业的尊重与认可度低。许多研究发现,社会性支持不足也是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原因。社会大众对教师这一职业缺乏正确的认识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他们都认为教师是一个很轻松的职业,不用日晒雨淋的,天天只要坐在办公室里,每天重复着同样的话语,该有的假期一个也没有少,工资待遇也稳定可靠,他们也没马上看到教师们对社会有什么贡献……正是由于公众对教师的不理解和不尊重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教师的职业倦怠。

幼儿教育中以游戏为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这样的一种教育方式不容易被社会认可。

在公众中,幼儿家长这一群体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一旦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发生了一些小意外、小摩擦,家长都会认为全部是教师的过失。家长对教师工作的不理解与不支持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给幼儿教师带来了很大压力。

2. 教育改革带来的新要求和高期望增加了教师的压力。进入二十一世纪,又相继发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文件涉及幼儿教育与保育的方方面面,并且都提出实施的原则以及细致的要求。同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也不断地显现出来,这无疑提高了对幼儿教育事业的期望,也提高了对幼儿教师的期望。

3. 幼儿教师的投入与报酬不成正比导致了其积极性不高。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一般是3到6岁的幼儿,他们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对象,因此幼儿园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时间与感情,可与之相反的是,她们的收入却没有和投入成正比。尽管这些年,随着大家对教师的关注,他们的待遇有所提高。可是,幼儿园这个阶段却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围,幼儿教师的工资仍然不高。没有足够的物质或精神方面的激励很容易导致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

作者简介:孙盼盼,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开发区蓬朗幼儿园。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幼儿教师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