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涛
(安徽科技学院 外国语学院, 安徽 凤阳 233100)
《卢布林的魔术师》是美国犹太裔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Issac Bashevis Singer,1904-1991)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于1960年出版。西方评论家一致认为这是辛格最好的长篇小说。著名的英国小说家兼评论家安东尼·伯吉斯把它列为“20世纪现代小说佳作”。
小说的主要内容是描写一个以演魔术、杂技为业的犹太人雅夏·梅休尔的遇遭和命运。雅夏是一个被激情所驱使和折磨的典型,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矛盾的形象。他既是一个世俗生活的热情追求者,又是一个悲观厌世的怀疑论者;既是一个值得同情的善良而又富有才华的艺术家,又是一个理应受到谴责的罪人。尽管在卢布林的老家有一个与他共过患难的忠贞的妻子埃丝特,但雅夏还同时与其他一些女人有私情。他的助手玛格达是他公开的情妇;小偷的弃妇泽夫特尔同他暗地里有勾搭;在华沙他又爱上了一位教授的未亡人——埃米莉亚,而且到了不可自拔的地步。在埃米莉亚的爱情和出国演出的盛誉的诱惑下,他铤而走险,深夜闯进一个老地主家去撬保险柜。但偷窃未遂,反而跌伤了一只脚。结果,埃米莉亚与之决裂,玛格达上吊自尽,泽弗特尔投入了人贩子的怀抱,他本人则健康毁损,无法演出。最后,雅夏回到了故乡,把自己禁锢在无门的小屋里,用苦修来赎罪。他一面刻苦攻读犹太经典,一面为人们释疑、治病。从此,魔术师雅夏变成了忏悔者雅各布。
传统的文学作品分析以自身的阅读体验为基础,研究是定性的、阐释性的,往往通过文本细读,分析得出作者对作品主题情节与人物性格的塑造。近年来,随着语料库规模的迅速扩大,语料库研究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文学领域的文本分析。相比传统的文学研究方法,语料库方法则是量化的、描述性的,能更好地使读者更理性客观地解读、理解作品,为文学研究开辟一条全新的途径。[1]在《卢布林的魔术师》创作方法上,辛格既继承了欧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又从古老的希伯来文学中吸取了许多有益的养料,再加上他熟知犹太人的命运、才智、心态、风俗习惯和教仪教典,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辛格基本上遵循了19世纪的现实主义传统,他非常推崇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福楼拜、莫泊桑和巴尔扎克等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同时,辛格的作品中又充满了奇思异想,他采用独特的夸张手法,通过离奇的情节和细腻的心理描写,以及充满激情的语言塑造了一系列不凡的人物形象,其中甚至有魔鬼和幽灵。这使他的作品带有浪漫主义色彩。辛格在继承和发扬了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犹太民族色彩。辛格不仅一直坚持用意第绪语写作,而且作品大都取材于波兰犹太人的生活,同时对美籍犹太人的生活也有所反映。
《卢布林的魔术师》充分展现了辛格独特的语言艺术风格。他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揉进了古老的犹太文学传统因素和美国现代文化的特色,颇富哲理性的语言别具一格,生动地描绘了犹太人在波兰和美国的真实生活图景。
为了分析文本用词情况,本文借助AntConc 3.2软件对小说《卢布林的魔术师》文本语言进行统计,生成一个词频表(Word List)。
研究发现,排在词频表第1位的“Jewish"(犹太人)出现频率高达36次,表明辛格热爱犹太文化和本民族语言。而作为关系代词的“that"仅仅出现15次,位列16位,表明作品文本句子结构简单,多以并列句为主,复合句很少。此外,词频表(Word List)高频人称代词“I”(37次)、“you”(28次) 以及动词“said"(18次) 的出现说明了文本对话居多,小说人物有大量的语言交流与互动。
通过软件数据统计分析可以得知,辛格在《卢布林的魔术师》这部长篇小说中,延续了他一贯的语言风格。《卢布林的魔术师》在情节结构上显示出作者独到的剪裁功力。小说情节的发展呈前缓后急之势。前半部分铺陈主人公雅夏在事业与情欲方面的成功与得意,后半部故事发展急转直下,雅夏偷窃致残后,处处碰壁,陷入绝境。人物命运突转,雅夏改邪归正,几近圣者了。但小说最后以埃米莉亚的来信结束全文,又使雅夏的命运出现不可预测的转机。余音不绝,令人回昧。而贯穿情节中心的则是雅夏在善与恶、理智与情欲、科孛与宗教之间的徘徊与选择。围绕着这个中心,雅夏不得不展开激烈的思想斗争。回旋的余地也愈来愈小。而正是循着人物的这种心灵的探索与挣扎,小说展现了一系列的人物关系,演出了一幕幕动人的故事。最终恶有恶报,善有善得。而作家的任务是要探索和揭示激情,主要是男女之情对个人命运的影响。《卢布林的魔术师》可以说是作者这种创作思想的印证。而从艺术特色方面看,也是辛格最有代表性的佳作。
辛格坚持用意第绪语语言进行文学创作,热爱犹太文化和民族语言。这部作品的另一大写作特点,是它俯拾皆是的颇富哲理性的语言。作家描述主人公行为时更多地揭示他的内心活动,表现他对许多社会问题和人的命运的思考。甚至有对革命行动的否定。主人公常常借助抽象的富有概括力的语言来进行思索,因而具有鲜明的哲理性。从这个意义上讲,雅夏与其说是一个浪迹江湖的魔术师,不如说他是一个卢布林小镇的思想家,或者说在他的身上体现了犹太作家辛格的思想与哲理。
《卢布林的魔术师》是通过一个天才杂技艺术家的毁灭,揭示了生活于沙俄统治下的波兰社会中犹太人的不幸命运,反映了犹太人在种族歧视、贫穷、困扰和宗教束缚下肉体和精神上所受的苦痛,充分体现了辛格所坚持的现实主义的批判力量。从描写环境、在环境和人物的密切关系中刻画人物、重视细节描写等方面,都看得出作家继承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而从着重运用心理独白自始至终表现主人公思想上的矛盾冲突以及全书充满着哲理性的语句来看,又可发现作家显然受到了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
通过观察关键词表可以看出,排在前两位的Yasha 和Herman关键值非常高,分别是54.236 和32.475,说明小说主要围绕这两位人物展开。点击词图(Plot) 中的前面几条竖线,进入 File View 原文可以知道Yasha是个有着各种各样欲望的魔术师,一旦无事可干,便会无聊,一旦无聊,便会寻求刺激,放纵自己的欲望。与雅夏一样,《冤家,一个爱情故事》中的赫尔曼也是在女人之间来回穿梭,总是矛盾丛生。上述两篇小说都在一个男人周围安排了好几个女人,折射出人类社会中的男性中心主义。欲望可以是美好的,但是像雅夏、赫尔曼这样让自己完全听从于欲望的指使、为非作歹那就是做人的一大悲哀了。
辛格以雅夏的故事来表达他对人类命运的关注,读来发人深思。在雅夏的身上,显现出整个人类共同面临的处境和困惑:随着时代的前进,科学技术高度发展,旧有的信仰、观念受到新思潮的冲击,更多的人们希冀在生活中得到更充分的享受。人们应该怎样把握时机、选择捷径、谋求幸福呢?人们在创造价值和争取机会的同时,对随之而来的障碍和罪恶又该如何看待呢?雅夏期盼着爱情和成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达到了目的,他由一个普通的江湖艺人成为名声显赫的魔术师,并且在情感生活上有着丰富的体验。然而欲壑难填,他有爱他的妻和过得去的家境,却在欲念的激情驱使下到处欠风流债,物质和精神生活上的更多欲望迫使他铤而走险——偷窃。辛格用大量的笔墨对这一情节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以雅夏的行为失常来衬托他的内心世界的动荡不安:在平时他能打开任何一道锁,而偷窃撬锁时却手足无措;在登台演出时身手敏捷,而落荒而逃时却跌伤了脚,他把这一失败看成是多年来一直潜伏在身旁的“对头”占了上风。[2]这个“对头”实际上是他灵魂深处尚未泯灭的善良本性。尽管他纵情声色,向往更舒适的生活,但他平时乐善好施,帮助穷人,并不是个十足的恶棍,所以在最后卢布林的魔术师走向邪恶之路时,他才可能败下阵来。接下来玛格达的自杀和泽弗特尔的放纵使“一些最好隐藏起来的事情呈现在他面前”,雅夏本来希望摆脱那些情感上的纠缠,可当他失去了玛格达和泽弗特尔,没有了这些纠缠后,反而没有丝毫的轻松,只是感到悲哀、空虚、走投无路。这正是辛格所要说明的问题,“整个世界是个大苦难”,无论是失是得,人类都是在劫难逃的。雅夏由魔术师变成了忏悔者,从表面上看,他似乎是改邪归正,悔过自新,脱离了苦难,但他将自己禁锢在砖石堆里的时候,内心却从未平静过。他信奉上帝,却又受七情六欲的困扰。他想弃恶从善,而来自外界的诱惑以及出于人体内部的、从头脑里、心里孕育出来的诱惑却始终没有停止过。辛格用雅夏的自省和内心激烈的矛盾斗争来一再强调世界上的苦难不仅仅是人们在物质社会上要承受巨大艰辛和磨难。尽管书中反复表示上帝是仁慈而同情的,那么上帝的仁慈又是以什么形式来体现的呢?这使雅夏百思不得其解,作者辛格以犹太人特有的幽默解答了这个疑问。雅夏苦修忏悔,研读圣书,希望别人能降恩赐福,在他乞求上帝的时候,他自己却成了别人心中的上帝。辛格的意图很明显,在充满罪恶的苦难世界中,人们应坚定这样的信念:上帝是无所不能的,无所不能的上帝正用仁慈的目光观察芸芸众生,考验着他亲手创造的人来改善宇宙,以善良战胜邪恶,这个苦难的世界才能得到拯救。在辛格看来,如果每个头脑都信仰着仁慈正直、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上帝,那么世界上的苦难也就能够消逝了。
辛格笔下的主人公往往非常富于激情,雅夏就是这样一个人物。性激情常常使他疯狂得像是魔鬼附体似的,但作家并不耽于色情描写,而是重在探索和揭示激情对于个人命运的影响。雅夏深感自己无法控制这种激情,但又不甘心听任激情的摆布,最后只好到宗教祈祷中去寻求解脱的力量。
通过搜索关键词“Yasha"“passion"“puzzle",我们发现雅夏被激情困扰表现为三个方面的矛盾冲突。首先是天才、事业、理想和犹太人生活的现实之间的冲突。雅夏是一个技艺高超的杂技演员,一个天才的魔术师,他能够熟悉而轻易地打开各种类型的锁,“还是一个制造幻觉的大师”。他是怀着强烈的激情从事他的艺术事业的。他对技艺潜心钻研、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表演的难度。演出的成功和观众的赞赏又激发他筹划更宏大的计划。在存在着尖锐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种族歧视的资本主义波兰社会,雅夏的天才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只是给老板增加了财富。
辛格通过雅夏这个形象,企图在这部作品中探索情感,特别是激情如何影响和决定着个人命运的问题。他深受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的影响,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成为一种激情,我最喜欢的激情是爱情,背叛、憧憬,绝望;色情,犯罪。”[3]雅夏可以说是这些激情的集大成者。所谓激情,实际上是一种夸大了的情感或欲念。它确实能影响人的命运,但决不是孤立地起作用,必须与诸多社会因素结合起来才行。而且它的产生也必然有一定的社会或家庭的根源。关于这方面,辛格在作品中是有所揭示的,但不够充分。在作品中,主人公放纵了自己的激情,就堕落为罪犯;抑制了自己的激情,就回到了上帝的怀抱。这一结局,在作者看来善终于战胜了恶,是值得庆幸的,但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个悲剧性的结局。雅夏牺牲了自己的艺术事业,在这活人的墓穴里寻求通向天堂的道路。究竟有没有天堂呢?连他自己也怀疑,那怎么还谈得上通天之路呢?由此不禁令人想起了托尔斯泰笔下的谢尔盖神父。这是一个用隐修来抑制自己的情欲和虚荣心的著名形象,可以说是雅夏的异教长兄,不过,他最终还是彻底失败了。
雅夏被激情困扰和折磨还表现在爱情追求和贫乏的经济收入之间的矛盾。他有一个倾心爱恋于他的忠实的妻子,但因他长年在外漂泊,四处卖艺,和妻子相处时间很少。他在外地演出时便和不少女人有了关系,这里除了出于情欲的驱使的因素之外,还有他对真诚爱情的追求。他热烈地爱着一个教授的遗孀埃米莉亚。在现实生活中,人人把他当做“低三下四的”犹太人看待,只有埃米莉亚看到他的价值,相信他凭自己的表演艺术会在欧洲大有所为。他对埃米莉亚的思念是那样的强烈,以至开始时“像一个梦游病人那样走遍华沙的大街小巷”寻找她,后来常常不由自主地走到她的家。但是有三个难以逾越的障碍阻止他和埃米莉亚结婚。一是在道德上,他不忍抛弃始终忠实于他的发妻埃丝特;二是不能改信基督教;第三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是他没有足够的钱来满足埃米莉亚提出的条件。埃米莉亚依靠微薄的抚恤金生活,不能供她的已经14岁的女儿上学,女儿又有病,她要求雅夏带他们迁到南欧疗养地居住。他因此必须准备至少1.5万卢布。这就促使一直为自己为人正派、做事公道感到自傲,不屑与黑社会分子为伍的雅夏铤而走险,去一个地主家行窃。雅夏往日曾熟练地打开过任何结构复杂的锁,这一次却未能撬开一个普通的保险柜,在仓皇逃跑时又摔伤了脚,还把一张地址表丢失在作案现场。后来他忏悔自己的罪过,严厉地惩罚了自己,把自己砌在没有门的小屋里,永不出来。但是真正的罪人是雅夏么?尾声中埃米莉亚在来信中承认,“我逼您陷入这场私情,因此我该负道德上的责任。”[4]可是雅夏的不幸遭遇能归罪于这个丈夫早亡、女儿有病、只靠少量抚恤金维持生活、真心实意地爱上他的女人吗?不能。真正的罪犯是扼杀天才特别是犹太人天才的沙俄统治下的波兰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每条街上,每条巷子里,隐藏着凶手、小偷、腐化堕落的人”,却都逍遥自在地生活着,而把这个“始终流露出善良和温和的本性"的人逼上绝路。作家通过雅夏的遭遇显示出他现实主义的批判锋芒。
本文借助语料库研究方法,利用语料库检索软件,用大量真实的语言实例和数据统计分析了辛格的小说——《卢布林的魔术师》,丰富了以往的研究成果,也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小说情节的离奇和心理描写的细腻,以及充满激情的语言、主题情节的匠心独运、人物塑造的栩栩如生。这些都充分展现了语料库研究方法在文本分析领域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