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妤 孙雨禾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4)
当下,城市旧区改造如火如荼,城市自身的新陈代谢与系统更新在旧区改造中得以改善和促进,同时,城市的用地紧张与发展局限也在此中得以有效缓解。城市旧区更新改造一方面是对原有城区的合理保护和利用,另一方面,随着旧区改造对原有场地的升级,使其焕发生机,可有效带动城市建设、风貌形成,最终促进当地经济。如今的城市更新改造,主要内容集中在场地内外用地的功能置换、交通整合、建筑保护与升级、产业效益、城市形象塑造等等方面[1],在景观设计方面多持有的态度为随从、附属,这样的结果使得改造后的场地多景观风格不突出,地位从属,空间同质,难以形成特色,更难以带动新场地活力。本文旨在探讨城市旧区改造中景观设计的设计思路及如何进行格新,旨在将新旧相融,空间演化,形成体系,推陈出新,使景观为场地带来活力,成为新场地灵动的焦点。
城市旧区改造区别于其他场地最大的特点就是原有场地的复杂性,这样的场地设计既要对原有场地性格、艺术风格、历史文脉等充分尊重,做到合理干预和延续,又要结合时下审美、大众需求等因素因时而宜,促发新生[2]。
1.1.1艺术风格
要想对原有场地充分的尊重,那么艺术风格的延续是首要的。艺术风格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所形成的,它具有独创性和稳定性,同时兼具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和地域风格。它透露着不同地区风土人情、地理特征、气候环境、文化积淀以及独特的社会生活结构之间的差异,是城市最好的标识与名片。因此,在旧区改造的景观设计中,延续区域特有的艺术风格是必要的,它可以很好的展现区域个性与魅力,铸造区域性格。正如北京798艺术区充分利用原有厂房的包豪斯建筑风格,稍作装修和修饰,景观设计中结合富有设计感的各类雕塑、墙体彩绘、创意标识、草地等等,既延续场地特质同时兼顾艺术风格,一变而成为富有特色的艺术展示和创作空间[3]。
1.1.2历史文脉
场地的艺术风格是旧区最直观的外在标识,而历史风貌则是旧区留在人们内心永远的印记。旧区的风貌与历史作为当地的遗产,它不仅仅在建筑中得以物质传承,更多是蕴含着特定历史时期与记忆的文化内涵。若将这些片段中的事件、元素等充分挖掘、梳理、提取、凝练、演化、再生,形成新的表现形式、符号、尺度、载体等应用于改造后的景观设计中,可以更好的展现旧区风貌,形成城市名片。正如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式建筑和墨绿色的铁艺设施,俨然已成为一种城市符号与记忆,深入人心,过目不忘。又如上海新天地石库门建筑的清水砖墙,作为一种历史符号被保留下来,保存了其原有的建筑特色。场地内所有的景观设施、小品、色彩、灯光、绿植等都为烘托其做好了铺垫,低调随从,充分彰显其特殊的历史记忆[4]。
1.1.3精神传承
如果说艺术风格是旧区的物理表象,犹如场地的名片,可以凝结记忆,延续物境,那么历史风貌当是对旧区记忆的延续深入,可将历史片段与脉络再现,呈现事境,而精神传承是将人们多年对于场地的情感记忆沉淀,升华情境,将延续层面进一步递进。因此,对于场地精神的传承往往比物境、事境等延续形式更直入人心。
一个场地的灵魂是多年沉淀于人们心中的习惯与记忆,他不在于场地的新旧,而在于根植于人们心底对场地的情感认知。就像人们对于儿时与故乡的眷恋,它是一种情结,根深蒂固。在旧区的改造中不论是建筑的更新还是景观设计都应该尊重这份情感,它可能是一种生活尺度,是一种邻里关系,一种建筑空间布局,还可能是一种作息规律,饮食习惯,场地依赖。因此,在对建筑传承与保留记忆,在当地历史文脉的有效挖掘与延续的同时,更要对城市和旧区精神情感合理梳理。只有更好的尊重和延续精神肌理,才能在城市更新与保护、发展中找到平衡点。
1.1.4整旧如旧
相对于充斥着现代建筑与广场的城市CBD而言,恢复与再现旧区原始风貌,整旧如旧也是旧区景观改造的一种思路[5]。尽量减少破坏年久失修的古老建筑,房屋和空间的改造不能改变其原有的结构和基本面貌,利用旧区中一切可以恢复、修葺、再现的街道设施,使其尽量追其当年场景,材料、色彩也要经过选择、处理,配以特殊的灯光,再结合充满生机的绿植,形成或大或小,时而开阔时而局促多变的室外空间,营造旧时美好片段,以便游客在此“发思古之幽情”。
改造后的成都宽窄巷子为再现老成都的历史文化风貌对场地进行了“只迁不拆”的保护性甚或是抢救性地措施,区域内近 40%的建筑予以保留与原样修复;剩下近 60%的建筑在保持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进行改建,做到“整旧如旧”。充分保留其古朴神韵。如今的宽窄巷子是老成都生活的再现,在景观布置中尽量体现老成都的风土人情和几乎要失传了的一些民俗生活场景,唤起人们对老成都的亲切回忆[6]。
1.2.1当代美学
城市发展、旧区的更新要顺应时代,适应当代美学。旧区改造的景观设计要使旧区能焕发活力,重获新生,首先也要满足当代大众的认知与心理需求。在当代美学中多将美学理念、文化内涵、功能因素、技术材料、审美价值、生态观念综合融入设计其中,强调时代变迁,尊重大众审美。当今是一个张扬时代元素、崇尚多元个性的时代,设计作品中多侧重对于符号、色彩、个性元素与生态综合运用和结合表达。因此在旧区改造中景观设计在保护与继承的基础上要打破传统,合理运用场地元素与空间结构,赋予其符合当代美学的尺度、色彩与工艺技术、科学手段,整旧如旧,整旧焕新,在旧区中既能追旧时场景又能找到时代的影子。
1.2.2风俗习惯
要使旧的场地焕发新的生命力,对于当地使用者风俗习惯的挖掘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对更多使用者的关怀,也蕴含着更丰富的情感。风俗习惯是一个区域多年沉淀而成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体现在饮食、审美认知、生活节奏、民族风俗、节日习俗、传统礼仪等等方面。这种习惯由历史造就,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是精神传承的一部分。合理的挖掘当地习俗之精髓,提炼加工视觉化、体验化于旧有场地中,展现场地特质,可形成场地名片。
1.2.3景观(审美)观念
现代景观不仅需要满足人们的心理、生理等美的需求,还要处理人与环境、人际交往、文化内涵、实用功能等多项关系,而且需要注意表达审美情感、体现审美意义和价值。因此,在城市旧区的景观改造中更强调体验性与创意性,强调大众参与。这是一种新的景观观念,区别于传统的观赏型景观,它更能激发人们的参与性与互动性,也能使老街旧区长期富有生命力。如近年来旧区改造中创意产业的兴起及与之配套的景观类型,往往给游人不同的使用感受,北京798,上海田子坊等结合自身建筑优势与区域环境进行了创意产业的转型,景观也随之融入更多的体验性与参与性,形成了新的艺术中心,娱乐中心[7]。
如今的城市旧区改造已进入新阶段,人们对于场地的使用需求已不仅仅体现在对于固有场地历史的回顾与形式的变化。一个场地要能长期聚集人气,就一定要有特质、有气场。这种凝聚力不仅仅体现在建筑的功能,场地的用途,还充分体现在场地风格的定位、空间的布局、营造的格调等等方面。譬如北京的后海、三里屯打造的特殊文化街区一般,场地的格新求变,开放多元、自由个性、特色创意,对于一个场地的长期发展与保持活力更有实际意义。
风格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方式,一种特点。它是设计作品因于内而符合于外的风貌。它可以是简朴淡雅的,可以是华丽炫目的,也可以是古典的,可以是西洋的,新的风格确定往往根据场地的用途、性质及使用者的特点,还要结合人的心理、生理、审美及人体工程学、视觉感受等等,风格表现于形式,同时风格也体现着场地的艺术特色和个性[8]。
旧区改造中景观风格的选择虽与建筑密不可分,但也可以与时下的艺术作品、造型艺术、产品风格甚至文学、音乐相互影响,只要能与场地功能有机结合,与改造后的建筑街区相得益彰,与使用者产生共鸣,我们都可以尝试对旧区进行风格演化。
旧区的改造更强调格局的梳理。陈旧的街区往往功能混杂、拥挤无序。重新规划后的场地,在保证场地性质与建筑用途、突出主体与主题的前提下,应当强调肌理变化,格局有致[9]。空间的组合应强调“点、线、面”的多元集合,有变化,有沟通,形成复合景观。旧区的室外空间多紧凑有限,零散杂乱,因此要充分梳理关系,划分层次。譬如可将改造后的旧区景观用地按照尺度大小和形态划分空间单元,使景观空间尽量做到有大有小、有开敞、有过渡、有封闭、有局促,使人穿行之处心无旁念,围合之所流连忘返;小的地方小中见大,大的地方通透开敞。这样的格局才会使人目不暇接,触景生情。
格调对于一个场地犹如气质。它不等同于风格。风格以载体为依托,具象实在。而格调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个性,一种品格,是对场地风格、格局的一种认定与判断。也是当下景观设计必不可少的气场。格调有雅俗高下之分,也有品味之别,体现了当下不同人群的价值取向[10]。景观设计归根结底还是为人服务的,好的设计作品往往形成好的氛围、好的格调,这种格调不仅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美观、实用需求,还可产生思想交流,体现人的审美旨趣。从而产生场地引力,聚集人气[11]。因此,在旧城改造景观设计中在风格明确,空间划分的同时,对于格调的生成当是设计师需要用心体会追寻的目标。
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特殊的历史文化基底与留存,城市的发展需要旧区的更新和演化,旧区的重生需要合理的取向,景观设计作为旧区最直观最外在的呈现,既要寻昔日之影,又要显当下之风,只有在适度的延续与新生的基础上定格调、理格局、绎风格,从而格新求变,才能使城市旧区焕发生机,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成为带动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