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国 红
(北京冠华英才国际经济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100029)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我国建筑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与提高,在建筑工程中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是工程施工的关键之一,因此受到了较多的关注。在房屋建筑的过程中,由于涉及的专业很多,因此在进行建筑的给排水设计时,除了需要对于给排水的设计方案进行合理的设计,还应当进行不同专业之间的很好的沟通与配合,确保工程建筑整体施工质量。
施工图设计是工程施工的最终图纸细化,是在初步设计系统上进一步的优化,是相关专业需要细化协调的关键阶段。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涉及的管道呈现种类多,交叉杂,功能繁等特点,因此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当中就有必要对各种管道进行分类设计,并结合管道的设计要点、相交叉管道专业综合协调,通过综合横向及纵向管道的排列优化管道布置,从而优化建筑给排水工程,便于后期建筑施工中管道的稳定合理有序进行,避免在大量管道铺设过程中因管道的避让冲突问题而延误施工工期。
建筑要实现实用、美观等特点,需要参与的各专业设计密切的配合,给排水专业需要协调建筑专业内容如下。
建筑室外方面,给排水专业需要根据道路、建筑朝向、竖向标高、排水方向、室外化粪池和隔油池等设施位置,确定建筑给水引入管位置,室内污水、废水排出管位置,水池泵房等设备用房位置等内容。
建筑室内方面,需要核对厨房、卫生间具体布置。厨、卫是住宅中的集中用、排水点,要考虑厨房、卫生间的给水、排水管道走向不能穿越的房间的位置,根据卫生器具的合理设计高度、地面坡度、地漏位置、给水引入管位置等核实卫生器具布置的合理性。由于地漏不易清扫、容易产生臭味、地漏使用频率低,除了厕所、盥洗室需经常从地面排水的房间应设置地漏外,厨房并没有强制要求设置地漏,但必须安装带溢流孔的洗涤池。不论考虑高层建筑排水应单独设置还是考虑多层建筑雨水宜单独设置,阳台都需要考虑设置地漏。套内洗衣机排水需要配置专用地漏。
需要确定屋面找坡、溢流口等的位置,排水通气管位置,高位消防水箱、消防稳压泵、气压罐等设备位置及尺寸等。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高位消防水箱一般设于屋面层,且根据建筑性质及高度,确定有效容积。消防水箱是供给建筑初期火灾时消防用水水量的,出水压力高低对于扑救建筑物顶层或附近几层的关系也很大,所以满足设置位置要高于所服务的水灭火设施、最低有效水位满足水灭火设施最不利点处的静水压力的要求。生活用水高位水箱位于屋顶屋面时,其设置高度(以底板面计)应满足最高层用户的用水水压要求,当达不到要求时,宜采取管道增压措施(实际设计施工时很少采用)。
当卫生间的排水管布置遇到不能穿越或不能布置的上方时,需要考虑排水横支管的同层排水设计; 确认地下室范围集水坑设置点,平面尺寸,体积等; 当管道需要穿越墙体时,需要确认建筑屋面上预留孔洞位置,尺寸,标高。
需要明确各种功能设备用房的位置和尺寸、设备用房的排水、管道走向和标高。当给排水管道多样复杂、建筑净空高度又有限时,大量给排水横管需要穿梁,但多数结构专业是不允许穿梁的,建筑又要求净空高度(或吊顶高度)需保证一定高度时,需要考虑设置管道井,不但给排水专业可以利用,其余有管道敷设专业也可以充分利用。在高层建筑综合楼中,需专门设置给排水管道井,给排水专业应该充分利用该管道井,为管道敷设设计留有更加合理的空间和位置,管道井的设计通常得不到建筑专业设计者的足够重视,所以管道井的设计需要建筑专业和相关专业合理沟通与协调,从而减少工程造价。管道井的尺寸,应根据需占用管道数量、管道管径、排列方式、维修条件等因素,结合建筑平面和结构形式合理确定。管道井的设置位置应靠建筑边墙,主管道井应上下直通设置,平面位置应适当分散设置,管井数量应适当。
建筑给排水与结构专业的合理协调,可以避免建筑施工时对结构的破坏,也可为给排水引入管、排出管及室内管道的合理布置提供空间。有室内给排水设备,需向结构专业设计人员核实给排水设备基础的平面位置,尺寸,设备重量,调运方式,调运口尺寸等。
给水系统的引入管、排水系统的排出管大多埋地敷设,所以建筑基础形式、标高对给排水管道的布置位置、埋深有很大影响,给排水设计人员需查明基础形式,横向上核实建筑基础柱位置,纵向上协调引入管、排出管与结构地梁高度关系。当室外基础位于特殊地段并容易发生沉降的地形,室外给排水管网需要与结构专业配合做好防沉降措施。
与结构专业协调的另一个问题是管道各种套管的预埋,当布置管道空间无法躲避建筑梁时,需要将穿梁管道的预留洞口位置、尺寸、标高等资料提交给结构专业。预埋穿梁套管分为两种,一般套管,所穿越部位无防水要求;防水套管,所穿越部位或附近有防水要求。在特殊部位给排水专业应提出必设防水套管的需求,如穿越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的外墙处、穿越屋面处、穿越钢筋混凝土水池的壁板或底板连接管道时等。预埋套管的管径比要穿越构件的管道管径大两级规格。
在进行套管预埋时需要给排水设计与结构设计的横向沟通与配合,交流不充分会对工程施工造成不良影响。当涉及在结构板上需要进行套管预埋且附近有地漏时,要充分协调预埋套管与地漏的关系,地漏所在的位置附近预留套管,套管高度略高于结构面,才能保证地漏的地面排水不会影响套管的防水。
与暖通专业的沟通与配合,主要是给水、排水管线与暖通设计中散热管线、送排风管、冷媒管线及风机、电缆桥之间等的位置冲突。因为送排风管与风机占用空间较大,尤其在层高设计有限的建筑中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在进行建筑的给排水设计时应当与暖通设计进行充分的协调与沟通,在设计图上两个专业设计管线进行汇图,进行优化可行性的论证。重叠部分,结合相关专业的规范要求做到不同管线的让步与折中。
前期与暖通空调专业设计人员沟通的有给排水设备用房、卫生间的通风要求,地下室计算机房等比较集中区域的空调、暖通等专业管道与给排水管道的交叉碰撞问题,暖通工程当中涉及到的材料和设备比较多,由此可以避免在同一个交叉点布置太多的管道而纵向上影响空间层高,如果前期协调不善会导致后期涉及的冲突就比较多,项目施工难以按期开展。
与电气专业交叉的相关问题为常用消防设备及给排水动力设备的使用状况以及使用的功率。消防系统中的消火栓报警阀、水流指示器、电磁阀等的设置点,动作顺序及控制要求。消防系统中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较为简单,基本无控制要求,而稳高压消防控制系统则需要使用联动控制,消防用电的负荷等级与建筑物中供电负荷的最高等级要相同。系统中涉及的给排水设备动力如水泵、电磁阀等位置、功率、用电等级等要求。由此应将相应系统中设备的信息以及数值等详细地提供给电气专业,并为电气专业提供相应用电设备的控制说明。
另一个问题是管道敷设应避免用电功能房间的穿越,管道敷设必须避免对变配电房、电梯机房、通信机房、大中型计算机房等遇水会损坏设备和引发事故的房间。在布置给排水管线前需仔细明确建筑上下层位置,尤其是每层卫生间、厨房上下层位置房间的功能。管线布置需明确表达设计思路,避让建筑电气位置,管线布置成型后需应与电力专业进行进一步的沟通核实,核实给排水管线与电力架桥等交叉重叠等,避免管线矛盾与交叉的产生。
建筑给排水作为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专业,要做好与其他建筑相关专业的配合与交流,在布置管道设计前明确相关规范与其他专业的规范化布置设计,在设计管线走向时才不会出现原则性矛盾,后期才能够投入到实用的施工中,为住宅建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到适用、经济、美观,符合节能、节水、节材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