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襄阳市节水型社会建设

2019-02-15 15:46:56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9年5期
关键词:节水型襄阳潜力

(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湖北 武汉 430064)

襄阳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又是全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和鄂、豫、渝、陕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是湖北省汽车工业战略要地和纺织工业基地,工业及农业发展强劲。市内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鱼梁洲旅游经济开发区。国务院于2016年设立的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包括了襄阳片区21.99km2的区域,襄阳市未来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2017年襄阳市常住人口565.4万,城镇化率59.7%。其中樊城区人口密度最大,其次为襄城区、老河口市和襄州区,南漳、保康两县人口密度较低。2017年襄阳市GDP达4064.9亿元,占湖北省的11.1%,人均GDP为7.19万元,高于湖北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1.4∶52.8∶35.8,第二产业比重最高。随着襄阳市人口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襄阳市未来需水可能存在一定的缺口。为使襄阳市水资源承载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水要求,有必要通过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水环境。

1 襄阳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现状

襄阳市目前已经实行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建立了相应的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襄阳市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一定突破。全市14家年取水超过300万m3的取用水户及部分大中型灌区已经安装了在线监测设备,襄阳市水文局也建立了相应的水资源监测分中心,节水型社会建设进一步深入。在全市开展了节水型企业、节水型灌区、节水型学校、节水型医院、节水型社区建设,在尹集建设了高效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区,联合市行管局在全市开展了节水型公共机构创建。通过以上节水型社会建设措施,全市万元GDP用水量由2010年的216m3下降到2017年的84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2010年的175m3下降到2017年的62m3。

2 襄阳市节水潜力分析

在襄阳市现状用水水平分析的基础上,以2017年为现状水平年,分别从农业、工业和城镇生活节水3个方面计算2020年、2030年两个规划水平年襄阳市节水潜力。计算采用水利部节水潜力计算公式,其中农业节水潜力计算主要考虑调整种植结构、扩大节水灌溉面积、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及调整农业供水价格等因素;工业节水潜力计算主要考虑调整产业结构、改造节水技术及调整工业供水价格等因素;生活节水潜力计算主要考虑降低供水管网综合漏失率、提高节水器具普及率等因素。计算采用的现状数据来源于《2017年襄阳市水资源公报》及《2018年襄阳市统计年鉴》,规划数据来源于《襄阳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6—2030)》。

2.1 农业节水潜力计算

Wn=A0(Qm0/μm0-Qmt/μmt)

(1)

式中:Wn为农田灌溉节水潜力;A0为现状灌溉面积(有效灌溉面积);Qm0、Qmt分别为现状及规划水平年作物加权净灌溉需水定额;μm0、μmt分别为现状及规划水平年灌溉水利用系数。

襄阳市2017年灌溉面积为482万亩,2017年、2020年、2030年作物加权净灌溉需水定额分别为232m3/亩、231m3/亩、229m3/亩,2017年、2020年、2030年灌溉水利用系数分别为0.518、0.550、0.600。经计算分析,襄阳市2020年、2030年农业节水潜力分别为1.34亿m3、3.19亿m3。

2.2 工业节水潜力计算

Wg=Z0(WZ0-WZt)

(2)

式中:Wg为工业节水潜力;Z0为现状水平年工业增加值;WZ0、WZt分别为现状及规划水平年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

襄阳市2017年工业增加值为1944.6亿元,2017年、2020年、203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分别为62m3、56m3、44m3。经计算分析,襄阳市2020年、2030年工业节水潜力分别为1.17亿m3、3.50亿m3。

2.3 生活节水潜力计算

Ws=W0-W0(1-L0)/(1-Lt)

+RJz×(365/1000)(Pt-P0)

(3)

式中:Ws为生活节水潜力;W0为现状自来水供出的城镇生活用水量;L0、Lt为现状及规划水平年供水管网综合漏失率;R为现状城镇人口;Jz为采用节水型器具的日节水量;P0、Pt分别为现状及规划水平年节水器具普及率。

襄阳市2017年自来水供出的城镇生活用水量为20804万m3,2017年、2020年、2030年供水管网综合漏失率分别为16%、14%、10%,2020年、2030年采用节水型器具的日节水量分别为28L/d·人、30L/d·人,襄阳市2017年城镇人口为337.26万,2017年、2020年、2030年节水器具普及率分别为68%、80%、100%。经计算分析,襄阳市2020年、2030年生活节水潜力分别为0.09亿m3、0.26亿m3。

由上述结果可知,襄阳市2020年、2030年节水潜力分别为2.60亿m3、6.95亿m3。

3 节水措施

3.1 大力推进农业高效节水和灌区现代化建设

为加快襄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到2020年,陆续完成引丹灌区、熊河灌区、大岗坡灌区、石台寺灌区、三道河灌区五大灌区的续建配套与改造工程;到2030年,陆续完成92个中型灌区和48个小型灌区的节水配套与改造工作。此外,科学管理用水才能真正控制灌区农业用水总量。因此,针对各灌区实际情况,制定各自的用水计划,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灌区信息系统和自动化系统。另外,鉴于襄阳市干旱灾害时有发生的实际情况,在合适的地区逐步推行“水改旱”工程也是农业节水中的重要一环。

抓住国家将汉江流域作为现代化水利建设示范区和襄阳市进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重大契机,结合襄城、樊城现代农业示范区、宜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集中开展现代水利核心示范区创建,最终达到灌溉方式现代化、节水增效标准现代化及管理调度信息化的目的。主要项目包括襄城、樊城、南漳、谷城、保康、老河口、宜城现代农业示范区水利配套工程建设及宜城市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水利配套工程建设、“中国有机谷”核心区水利支撑示范工程。

3.2 持续强化工业节水

完善工业节水指标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工业节水标准,落实国家关于工业节水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产业政策。通过实施产业规划,采取政策措施,压缩印染、纺织、炼钢、造纸、机械加工等高耗水行业,全面推动工业企业节水工作。

根据襄阳市目前的工业格局,以“新东风”为依托,不断整合优化襄阳汽车产业,大力发展机电一体化、新材料、节能与环保、电子信息产业,创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领先技术和名牌产品,逐步淘汰用水量大、产污量大、效益差的企业。同时改造传统工业,提高传统工业品质,通过产业升级、技术改进和工艺改造,有效地减少工业用水及排污量。加强循环利用,大力发展和推广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技术,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以襄阳市的支柱产业汽车制造业为例,可将直流用水系统改为循环用水、循序用水或串联用水系统等。另外,在各用水单位大力推行水平衡测试,同时制定相关管理条例。

3.3 全面推行城镇生活节水

城镇生活节水载体主要包括企业、社区、医院、学校及家庭,可采取以下节水措施:推广应用先进的节水型卫生洁具,引导居民淘汰现有住宅中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生活用水器具;针对政府机关、商场宾馆等公共建筑制定推行节水型器具的强制性法规;实施“一户一表”工程,实现抄表到户,采用阶梯式水价;改造供水管网,推广分质供水;激发全民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热情与动力,创造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在工业企业生活小区、城市居民住宅小区开展创建“节水型示范社区”活动,大力开展节水型机关、医院、学校创建工作。计划在2030年,完成50个节水型示范社区(襄城、樊城、襄州、高新区各5个,其他县市各5个)、3个节水型示范医院(市中心医院、第一人民医院、中医院)、30个节水型示范学校(襄城、樊城、襄州、高新区各1个,其他县市各1个)及1000个节水型公共机构的建设工作。

3.4 着力构建节水激励机制

有效的节水激励机制对襄阳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具有广泛的影响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提高用水户参与其中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节水氛围。具体激励机制如下:

a.从水资源费,超计划、超定额加价水费和排污费等收费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作为节水专项资金,并出台相关管理办法。节水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节水宣传与培训、节水奖励及节水业务建设与推广等。

b.通过实施节水专项奖励、财政补贴、减免有关事业性收费等政策,鼓励和支持节水示范园区建设,节水技术的研究,量水设施推广运用,扶持节水设备、设施、器具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以社区为试点单位,按照节水器具普及率,对其水价给予一定的优惠,逐步建立引导和激励机制。

c.建设节水信息网站,提高节水信息公开化程度,为公众行使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创造条件。发挥学会、协会等社会服务组织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鼓励更多的公民、社会团体参与节水的各项工作。

4 以节水促进襄阳市发展方式转变

根据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襄阳市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将全面加速,在环境约束趋紧、供水安全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成为襄阳市必须破解的重大战略问题。需以水定发展、以水定布局、以水定规模,以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三产协调发展。以水资源承载力为刚性约束,以高效节水指标为指导,调整经济结构,构建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科学制定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照水资源条件合理规划产业布局;进行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广农业节水技术,建立节水型农村。积极实施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积极推动节水型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以高效节水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为主线,持续优化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广工业节水技术。注重引进、发展污染少、能耗低、技术先进、带动作用强的高新技术产业工业项目,大力发展循环型工业体系;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发展节水型服务业。利用襄阳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物流等第三产业。

5 结 语

随着襄阳市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襄阳市需水量将逐年增加,为避免襄阳市水资源承载能力不足对襄阳市未来的发展造成影响,襄阳市水资源利用在“开源”的同时还需“节流”,因此,襄阳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刻不容缓。针对襄阳市的实际情况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总体目标,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水环境,最终建立起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的节水型社会框架体系。

猜你喜欢
节水型襄阳潜力
襄阳市第七中学
成才(2023年13期)2023-10-24 08:46:50
襄阳销售打响春耕攻坚战
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
节水型抽水马桶
潜力榜
PPP模式怎样发挥最大潜力?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32
学习潜力揭秘
12星座
太湖流域:统筹兼顾 多管齐下 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中国水利(2015年7期)2015-02-28 15:12:54
坚持改革创新 强化履职尽责——襄阳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