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例1
水下的世界充满了新奇与神秘。形态、颜色迥异的鱼儿,如同陆地上的各色鲜花一般,是水下最亮丽的风景线,也是许多摄影爱好者乐于拍摄的主题。
家中的鱼缸,自然是最省时省力的拍摄对象。拍摄鱼缸时需要注意什么?如何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使其更具美感?本文就来简要说说。
鱼缸玻璃不能太厚,否则容易引起景物变形;宽度不宜太深,以避免鱼儿游动范围过大,景深不好控制。
为避免影响成像质量,拍摄前务必擦拭鱼缸,减少污渍,并更换新水,减少水中杂质。
恰当购置一些水草、鹅卵石、贝壳等饰品,增加画面趣味性。也可以购买一些3D鱼缸背景画,效果更佳。
拍摄前务必记得关闭气泵,避免水泡导致画面杂乱,对焦困难。
50mm标准镜的宽度与人的视野相近,拍摄效果比较自然。尽量使用三脚架与偏振镜,前者能使照片稳定清晰,后者能减少鱼缸玻璃反光。
选择手动模式。鱼类不断游动,需要选择高速快门抓拍鱼类动作。可以尝试使用连拍模式,来抓拍鱼儿的连续动作。
光圈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可以适度开大光圈虚化背景,只让鱼主体清晰;也可以小光圈添加背景,营造鱼类与环境互动的氛围。
图例2
ISO尽量调低,减少噪点,最好控制在400以下,通过后期处理来调节画面亮度。
拍摄鱼类最重要的是生动感,让人有种鱼儿就在眼前游动的感觉。消除玻璃反光,弱化玻璃的存在感尤为重要。
尽量减少鱼缸以外的光源。最好是在夜间拍摄,关闭所有灯光即可达到最佳拍摄效果。
将镜头尽量贴近鱼缸,但一定要避免直接接触,以免划伤镜头。
不要使用相机自带的闪光灯,玻璃反光会非常剧烈。同时,正面强光线会使鱼类的线条生硬而不自然。
有条件尽量装上偏振镜。偏振镜不仅能够大幅减少玻璃反光,还能使颜色更为鲜艳,是鱼缸拍摄的好帮手。
鱼缸的灯光效果主要有两种,一是布设在水中,光束较小而集中的水灯;二是布设在鱼缸顶部,照明范围大的顶灯。
水灯由于没有水面折射效果,照明效果好,但体积较小,光线色调单一。
用水灯给前景打光,而用顶灯营造背景色。恰当调整色调,增强前后景对比,有助于获取更好的视觉效果。
图例3
图例4
鱼缸陈设较为简单,而鱼本身颜色艳丽、形态特异时,可考虑放大主体,使其占据画面大部分,以更好展示鱼儿本身的姿态。
如顶灯照明范围大,光线柔和,颜色较多样,适合调整背景色调,营造整体氛围。
而当鱼儿颜色单一,水中景物较多时,可适当减小鱼儿在画面中的比例,添加更多背景景物,以增强画面的环境感与趣味性。
水中鱼类个体较多时,需要考虑画面布局的平衡,不要让画面一侧承载大量个体,同时另一侧却空空荡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