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海东 江苏省常熟市人民政府
常熟市作为江苏省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多年来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双轮驱动,形成了“三个为主”的发展格局:一是GDP增长以创新型经济为主。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400亿,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产值占规上比重均超过50%。二是收入结构以高质量为主。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10亿元,税收占比超87%。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3万元。三是增长动力以创新驱动为主,全市有效高新技术企业438家,企业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比重达1.41%,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4%。
自2015年12月被赋予开展省首批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以来,常熟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的协调统一,聚焦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积极打造具有苏南县域创新特色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和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全面开展试点工作。
在机构改革中研究组建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突出统筹协调,强化科技创新管理职能,整合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产学研合作等职能,加强对先进材料、智能装备、新一代汽车技术等产业的规划引导,建立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政府服务机制。同时,常熟市强化基层创新服务职能,全市经济板块全部建立经济、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副科级服务机构。深化科技“放管服”改革,建立和完善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和市场主体负面清单制度,“不见面”政务服务事项达到91%。突出创新发展导向,把绩效管理考核中科技、人才等创新指标的权重提高到10%,推行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的考核指标体系,懂科技成为市镇两级干部的“标配”。
2017年,常熟虞山高新区成功获批筹建省级高新区,常熟在主城区南北同时建设国家级和省级高新区,两翼驱动全市创新发展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利用开放创新优势努力向创新型、生态型园区转型发展;江苏新材料产业园利用独特资源禀赋,园区主导产业正由原有的化工原材料向先进分子材料和生物医药转型提升。
常熟在主城区南北布局建设国家、省级高新区,用最好的资源来实施创新驱动,高新区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年度财政科技投入不少于20亿元,组建科技创新基金,建立无偿资助与有偿使用并行、事前激励与事后补助结合的财政科技投入办法。建立以科技创新为主要指标的工业投资准入评估机制,以发明专利、研发机构、高新企业等为评判条件,优先保障创新型企业用地用能用容量需求。引导民营龙头企业将研发部门从生产主体中分离,与大院大所合作共建大学研究院,建成符合市场运行机制的独立法人型新型研发机构40家。实施工业企业“健康体检”制度,采取正向激励、反向倒逼办法,近年来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近万家。
打通“科技强”到“经济强”通道,着力提升创新“厚度”。实体经济是常熟发展的根基,产业强才能城市强。综改试点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坚持产业与科技紧密融合,探索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路径,着力打通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常熟建立覆盖企业初创、成长、壮大等不同阶段的政策扶持体系,用普惠政策为创新企业提供“全成长周期”服务,支持创新产品“首购首用”,促进创新产品规模化应用。
聚焦做强“3+5”特色产业,“3+5”特色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78%,形成了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的新格局。常熟重点推进汽车产业科技创新,紧扣轻量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集聚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智能车研发测试中心、汽车轻量化研究院等近10家重点汽车研发机构,整个汽车产业形成了创新项目集聚效应。全市汽车产业贡献税收76亿元,高新区税收超亿元的8家企业都是汽车零部件企业,汽车产业正向全产业链拓展。推进机器换人行动计划,技改占工业投资比重70%以上,设备投资占技改比重70%以上。推动组建新材料、军工电子、特种装备3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培育一批具有爆发力的创新型增长点,全市17家企业43个产品列入省军民融合重点名录。
通过“创新资源导航+小微创新券支持+科技中介服务”,近三年达成校企合作项目725个,产学研合作已经成为常熟企业的“家常便饭”。发放科技创新券,重点支持小微企业成长、企业研发能力提升,培育科技小巨人,近三年覆盖企业达1200家。探索技术类无形资产入股、成果转化权益分配、股权期权等新型激励模式,提高科技人员创新成果收益。2017年高企所得税优惠、研发费加计扣除额分别达到8.5亿元和10.3亿元。
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常熟积极探索有效的政产学研合作模式,补齐大院大所和高端研发机构缺乏的短板,目前已有27家高校院所在常设立研究机构,同时引进了中国智能车研发测试中心、省产研院智能液晶技术研究所、北大分子工程苏南研究院、省产研院先进金属材料研究所等4家重大创新平台,形成科技创新的“强磁场”。实施创新、创业、创投、创客“四创联动”,打造“常小样创业圈”众创空间集聚区,入驻网禾智造、众智云集、沃创公社等15家众创空间,建成科技创新载体面积超100万平方米,建成国省级众创空间16家,以“专业孵化+创业导师+天使基金”为模式的众创空间正不断释放创新活力。通过科技部备案和省级认定的农业农村领域星创天地3家,入驻企业团队70个。
为充分发挥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驱动引领作用,积极探索“星创天地”的发展模式,配合市政府办公室出台了《关于建设农业农村领域“星创天地”的实施意见》(常政办发【2017】191号),初步形成了具有常熟特色的运营模式。一是园区+龙头企业运营模式:以常熟都市生态农业科技发展公司为建设主体,在虞山镇中泾村,以发展都市农业、休闲农业等为特色,集聚园区优势,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科技特派员来园区创新创业,建立创客集中区,涌现出了如陶胜、姜正之等一批青年优秀创客。二是园区+科研院所模式:在江苏省常熟现代农业产业园内,以南京农业大学(常熟)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建设主体,立足董浜镇农业区域特色,聚集科研院所的“技术包”、“智力包”等综合性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种植养殖、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等产业,创建董浜智慧田园星创天地,现已建成创新创业基地3514.7亩,创新创业办公用房7933平方米,引进企业(团队)37个,涌现出如李中奇夫妇大学生创客明星。沙家浜现代渔业星创天地主建单位为江苏沙家浜渔业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11月,沙家浜人民政府与中国水产科技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签定了战略合作协议,星创天地建设技术依托也主要以该中心为主。现已建成创新创业基地5350亩,办公用房400平方米,入驻企业(团队)10多个。
“科技镇长团”从常熟试点,经过十年探索磨砺,已经成为江苏科技创新的一面旗帜。“科技镇长团”了解需求,问诊把脉,帮助企业解决了大量技术难题,共签订产学研合同861项,合同金额近3亿元。校企合作实施科技项目350多项,向上争取资金3.5亿元。其中,江苏新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常州大学签订的“六氟磷酸锂工艺优化、评价及应用研究”项目合同额达到3000万元,推动企业投资1.5亿元。有8项由镇长团成员直接促成的合作项目列入省成果转化项目,争取经费6150万元。
“科技镇长团”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积极引进高校创新团队,构建大学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有效增强了高校服务地方的能力。10年间,通过镇长团成员的努力,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在常熟设立大学研究院,构建了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培养等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通道。“科技镇长团”任职基层、服务企业,直接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组织高校专家开展科研选题,在帮助企的同时,也增强了高校的应用科研能力。有不少团员返校后提拔到校地合作管理部门岗位或学院的管理岗位,更多的团员以项目合作的方式继续服务常熟。12位团员先后担任学校在常研究院实际负责人。
引进北京大学苏南研究院、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专业所等大院大所平台30家,建成国家大学科技园等科创载体超百万平方米,实现经济板块省级以上科创载体全覆盖。建立科技企业融资风险补偿机制,信保贷、集合信贷等措施帮助418家企业获得科技贷款19.7亿元。建设中小企业研发试制公共服务平台,在机械加工、芯片设计等领域搭建供需双向通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设立省级知识产权巡回审理庭,建设知识产权服务广场集聚高水平服务机构。培育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6人,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32万人。